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浙双6号是浙江省农科院核作所以芥65[(浙油七号×马努)F4]×双8[(扬2008×鲁6)F6]复合杂交选育成的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3年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同年11月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03026)并已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0915E).  相似文献   

2.
浙双6号是浙江省农科院核作所采用复合杂交方法育成的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3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11月通过国审,国审编号:国审油2003026,并已获国家新品种保护公告,公告号:CNA000915E。目前已在江苏、安徽等地推广种植,均表现籽粒大、出油率高、产量高,深受企业的青睐。现由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经营(除浙江省外)。  相似文献   

3.
浙双6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最新选育成的高产优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03026)。该品种在2001—2002年度全国油菜区试中比对照增产28.53%,位居所有参试品种首位;2002—2003年度续试,比对照增产11.65%,达极显著水平,被提前推荐国审。  相似文献   

4.
曾兵  饶勇  陈静  肖华贵  王沁 《种子》2007,26(8):99-101
黔油18号于2003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系我所用蜀杂1号F2代分离的不育株与双低品种R-8杂交选育的双低不育系SAB-3作母本,与杂交选育的双低恢复系双19作父本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根据黔油18号母本基本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熊飞 《科学种养》2011,(11):48-48
中双10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精心选育而成的早熟、丰产、优质、多抗油菜新品种。该品种于2003年8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评为农业部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而且连续多年被湖北省定为主推双低油菜新品种。目前该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近3000万亩,创产值近180亿元。2010年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浙双3号是由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所选育的高油、双低油菜新品种,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1003,现由北京中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开发.该品种在国家区试及多年各地的试验示范中,表现出产量高、熟期早、抗性强、完熟后不裂荚、含油量高等突出优点,是一个深受农民朋友欢迎的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7.
浙双3号是由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所选育的高油、双低油菜新品种,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1003, 现由北京中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开发。该品种在国家区试及多年各地的试验示范中,表现出产量高、熟期早、抗性强、完熟后不裂荚、含油量高等突出优点,深受农民朋友欢迎。  相似文献   

8.
<正>浙油50油菜是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一个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高含油量等特点,于2009年、2010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年,浙油50油菜种植面积稳步扩大,逐渐成为我县油菜栽培主导品种。为了探讨油菜品种浙油50的生长发育规律,笔者对其播期和密度进行了试验,从中总结出最佳播期和适宜的密度,为该品种的大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是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于200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在2000-2002年连续2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62kg/667m2,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9.64%;在2002-2003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17.13%.  相似文献   

10.
双低油菜杂交种青杂2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中心育成的优良品种,属春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2000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3020)。  相似文献   

11.
刘伟明 《作物杂志》2004,20(6):29-29
浙秋豆3 号原名浙A9502, 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秋大豆新品种, 熟期较早, 丰产性好, 品质优, 抗逆性强。该品种于2003 年3 月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种子》1992,(5)
1992年6月,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油研2号,黔油双低1号、油研3号、贵油7号,蜀杂1号、秦油2号共6个油菜新品种,现将部份品种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浙丰 2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利用皖鉴 7909与浙 908杂交选育而成的弱春性弱筋专用小麦新品种, 2003年 12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中双6号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双6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所以双低核不育系9328A作母本,用中油119、中油220、9548、9558、中油821等9个品种(系)作父本组配基础群体,通过群体改良,轮回选择三代后进行单株定向选择选育而成。2000年8月通过湖北省审定,从2000年起连续3年作为湖北省主推品种之一,并作为湖北省优质油菜区试对照品种;2003年9月通过国家审定。1特征特性1.1特征特性中双6号属半冬性、冬春双发、中早熟甘蓝型油菜,苗期叶色深绿,侧裂叶2或3对,株高170cm左右,分枝部位25cm左右。农业部油料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分析,中双6号籽粒含油量42.29%,芥酸含量为0…  相似文献   

15.
油研599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甘蓝型杂黄子双低隐性核不育系9569A与甘蓝型双低恢复系9059R杂交配制而成的杂黄子高油分双低油菜新品种,2008年12月9日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油2008006号.  相似文献   

16.
川农油3号(原代号"CNY0514")是四川农业大学油菜研究中心利用自育稳定的双低优质核不育两用系S6AB与游离小孢子培养选育而来的双低恢复系MC0411杂交组配(S6AB×0411)而成,为双低优质中熟两系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于2008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中油杂6号(96-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双低优质杂交油菜,2003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湖南亚华种业种子种苗分公司独家开发.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品质优、抗病性好、杂种纯度高等多项优势,是我国波里马系统三系杂交种中丰产性、品质、抗性、安全性完美结合的优异双低杂交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8.
陈静  肖华贵  李超  饶勇 《种子》2008,27(4):94-96
黔油18号系用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半冬性、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于2003年8月和2007年3月通过贵州省和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用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数据对该品种的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综合性状好,丰产稳产性较强,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增产潜力较大,属于高产稳产型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适宜于贵州省内各油菜产区和与贵州生态相类似的长江流域油菜产区推广种植,已引种到川、渝、湘、鄂、赣、浙等省(市),推广应用面积40余万hm^2。  相似文献   

19.
华油杂8号(原代号H9901)是由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三系杂交油菜,2003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2003年参加湖北省油菜区域试验,丰产性、稳产性好,综合抗性较好,品质达到"双低"油菜标准.  相似文献   

20.
玉米新品种浙单9号浙单9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于1986年以齐302为母本、E28为父本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1994年5月该品种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浙单9号在1989~1990年参加金华市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