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碳农业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低碳经济出发概述了低碳农业的内涵及发展思路,归纳了农业碳源、碳汇的效果和产生机理,研究认为碳源有三类研究方向,碳汇有四种实施途径;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是农业生物资源充分利用,管理手段的核心是增加有机碳固定;提出发展低碳农业应深化经济领域研究、加强技术与社会应用的结合、推进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2.
通过阐明低碳经济的兴起背景及其意义,进一步深入理解其科学内涵,同时分析低碳农业发展过程所面临的农业传统耕作观念根深蒂固、现代低碳农业理念尚未建立、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及低碳农业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等主要挑战,结合实际提出草地低碳循环农业、山地低碳循环农业、耕地低碳循环农业、林地低碳循环农业等发展战略与技术对策,为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从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的战略高度,比较全面地阐述低碳农业的内涵、产业及发展低碳农业的意义。文章注重联系广西农业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广西发展低碳农业的战略措施,即必须加快构建和形成低碳农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必须大力鼓励和支持进行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示范、推广和应用;必须加快低碳农业产业的发展;必须制定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必须科学引导和倡导低碳化消费。上述措施的提出,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引导广西发展低碳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峡两岸低碳农业发展战略与技术对策研讨会》于2010年6月19日在福州召开,两岸学者提交论文近百篇,涉及低碳理论与发展策略、低碳技术与模式、碳汇技术与模式、低碳产业与推广应用等4个方面,其内容包涵了理论、技术和应用等10多个主要方向。会议论文在低碳农业理论研究取得新的突破,认为低碳理论在农业领域应用研究前景广阔,两岸低碳农业协同发展互补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低碳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低碳农业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及构建框架,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技术支撑及农村生态环境等角度构建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有效路径。为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成中国特色农业强国,本文在明晰生态低碳农业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愿景,分析当前中国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现实基础和困难挑战,并据此提出战略构想。研究发现,中国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已经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但仍然存在多重目标相互掣肘、减排固碳空间有限、技术储备不足、生态产品价值难以实现等问题。新阶段新征程上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具体思路是充分运用农耕经验与现代科技,同步推进绿色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统筹结合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重点任务是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构建支撑生态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7.
杨普 《现代农业科技》2013,(17):321-322,325
发展低碳农业是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较少、农业废气任意排放、低碳发展技术缺乏、政府政策扶持需进一步加强等。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加大政府扶持、完善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等将是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选择。该文分析了低碳农业的特征,阐述了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低碳农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发展低碳型生态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低碳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南通市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南通市发展低碳型生态循环农业的现有措施及绩效,分析了南通市发展低碳型生态循环农业的潜力及面临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从技术体系构建、政府行为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南通市发展低碳型生态循环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结合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简述低碳农业发展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趋势及发展低碳农业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了建立零碳排放示范区;完善低碳农业金融支持体系;建立黑龙江省农业碳汇交易场所等构建低碳农业支持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政策主要是根据我国的粮食保障安全制度和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双重任务与目标。要基于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的高值农业等三个原则,从法规政策和技术体系上制定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政策,其发展的主要政策包括:贯彻并落实中央文件,制定合理、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及财政补贴政策;从根本上立足于各地区的农情并且大力发展低碳农业体系制度;对低碳低成本的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并且发展低碳农村合作组织;对低碳农业的外部环境进行优化,并且提高人们对低碳农业的认知意识[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