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用植物地黄不同部位粗提液体外抑菌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比较了药用植物地黄不同部位乙醇提取液的体外抑菌活性。以地黄花、叶、根等3个部位为试验材料,以80%乙醇为提取溶剂,制备乙醇提取液,以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株,测定各处理菌悬液OD值,并计算抑菌率。研究结果表明,地黄不同部位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不同部位抑菌效果不同,其中以地黄叶醇提液抑菌作用最强,当浓度为80g/L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72.43%,MIC为5.0g/L,EC50值为10.651g/L,并且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与提取液质量浓度间正相关性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夹竹桃叶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宏亮  刘红卫  朱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508-11509
[目的]为了研究夹竹桃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为其合理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以大肠埃希氏菌、普通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八叠球菌为供试菌种,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夹竹桃叶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结果]3种浓度的夹竹桃叶乙醇提取液对6种供试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70%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最明显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70%乙醇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八叠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25g/ml,对普通变形杆菌为0.50g/ml。[结论]不同浓度的乙醇夹竹桃叶提取液对6种供试菌种有着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70%乙醇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明显。这可能与提取液所含有的活性成分的含量及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2种菊科植物的抑菌活性。[方法]以干苦菜、黄花蒿作为供试材料,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供试细菌,采用滤纸片法通过抑菌圈的大小研究干苦菜、黄花蒿及其复配提取液的抑菌活性。[结果]在供试浓度为0.1 g/m L时,2种植物的提取液及2种植物的复配混合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作用,并且每1种植物提取液对至少1种菌的抑菌率大于70%,其中黄花蒿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大于80%,苦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大于85%,苦菜与黄花蒿提取液的复配混合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约为100%。[结论]苦菜、黄花蒿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可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4.
香水百合总黄酮提取液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香水百合(Lilium casa blanca)中总黄酮提取液体外抑菌活性的测定方法。以70%乙醇水溶液提取香水百合中的总黄酮,以芦丁为标准品,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为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MIC)测定了提取液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香水百合中总黄酮含量为137 mg/g(13.7%);总黄酮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13.25 mm,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9.75 mm;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587 5 mg/m 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350 0 mg/m L(大肠埃希氏菌)。香水百合总黄酮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比大肠埃希氏菌好。  相似文献   

5.
牛蒡子提取物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提取牛蒡子,然后用滤纸片法测定提取液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用二倍稀释法确定提取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进一步研究提取液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牛蒡子乙醇提取液对柞蚕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番茄早疫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等有比较明显的抑制效果,而对玉米小斑病菌和玉米弯孢病菌没有抑制作用。提取液对柞蚕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g/L,蜡质芽孢杆菌为0.250g/L,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0.500g/L,乳酸菌为1.000g/L,大肠杆菌、番茄早疫病菌为2.000g/L,小麦赤霉病菌、柞蚕白僵病菌、葡萄白腐病菌、谷子白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毛霉以及水稻恶苗病菌为4.000g/L。热处理对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
赵锦慧  赖颖  葛红莲  郭婕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524-4526
为研究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提取液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作用,将菌悬液与不同浓度马鞭草提取液混合均匀涂布到细菌培养基上进行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马鞭草提取液能抑制2种细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500.0 mg/mL和250.0 mg/mL;药液浓度分别不低于500.0 mg/mL和250.0 mg/mL时,马鞭草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为100.00%。  相似文献   

7.
苜蓿提取液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苜蓿提取液对4种常见菌绿脓杆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和血平板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苜蓿提取液对绿脓杆菌和停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0.674和1.347mg/ml;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2.695 mg/ml。[结论]苜蓿提取液对绿脓杆菌和停乳链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8.
以4种细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和2种真菌(根霉菌、黄曲霉)为供试菌种,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金银花尺蠖幼虫粪便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金银花尺蠖幼虫粪便乙醇提取物对4种供试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抑菌活性大小顺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且抑菌活性随着粪便乙醇提取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在0.500 g/ml浓度下,粪便乙醇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显著低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而后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在其他浓度下粪便乙醇提取物对4种供试细菌的抑菌活性差异均不显著。粪便乙醇提取物对根霉菌和黄曲霉2种真菌无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畜禽疾病防治中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为进一步开发植物药提供科学依据,采摘当地生长的竹叶、枸骨叶、十大功劳分别采用水提醇沉法和乙醇回流法进行提取,然后使用其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同时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1)十大功劳的乙醇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竹叶及枸骨叶的乙醇提取液抑菌效果不明显;竹叶、十大功劳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效果,枸骨叶的水提物抑菌效果不明显,且十大功劳的抑菌效果最佳。2)十大功劳和竹叶对所有供试细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3种植物的抑菌效果表现为:十大功劳>竹叶>枸骨叶。3)3种植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强于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煎煮法和乙醇回流提取法对苦参及其炮制品进行提取,采用牛津杯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研究不同提取方法、炮制方法对苦参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醇提液中生品提取液和醋炙品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而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的是生品提取液,MIC值均为0.012 5 g/mL;水提液中炒焦品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MIC值分别为0.1和0.2 g/mL。其中醇提液抑菌效果较水提液抑菌效果好;醇提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好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好于大肠杆菌。因此,苦参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醇提液和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中药在防治4种番茄病害病原真菌中的应用价值,对供试中药的水、乙醇提取液进行室内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7种中药中,肉桂、黄芩和桑白皮的乙醇提取液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4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肉桂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佳,同时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活性优于水提取液。肉桂乙醇提取液对4种供试菌的抑菌毒力方程和EC_(50)分别为灰葡萄孢菌y=0.346x+0.122,EC_(50)=1.09 g/L;尖孢镰刀菌y=1.638x+0.167,EC_(50)=0.20 g/L;极细链格孢菌y=0.601x+0.177,EC_(50)=0.54 g/L;草酸青霉菌y=1.719x+0.131,EC_(50)=0.21 g/L。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八角枫花、叶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用八角枫花和叶的水煎液与70%乙醇回流提取物,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为试验菌,采用牛津杯法和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抑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研究结果表明,八角枫的叶和花对4种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叶和花的水煎液对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明显。效果最佳的分别是:八角枫花的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6.25 mg/mL,花的乙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50.00 mg/mL,叶的水煎液对沙门氏菌的MIC为3.13 mg/mL,叶的乙醇提液对沙门氏菌的MIC为12.50 mg/mL。结果表明八角枫花、叶提取物有良好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链霉菌702所产生物活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9  
用无水乙醇分别从链霉菌 70 2摇瓶发酵液的上清液和菌丝体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 ,然后分别对不同细菌、酵母菌和霉菌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上清液和菌丝体的乙醇提取液对蜡质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啤酒酵母、木霉、毛霉、黑曲霉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上清液乙醇提取液仅对大肠杆菌、棉枯萎病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而菌丝体乙醇提取液对上述两菌无抑菌活性 ;上清液乙醇提取液对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作用浓度为将其提取液稀释至 6 2 5倍 ;上清液乙醇提取液在 10 0℃下加热处理6 0min对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不变 ,证明该菌所产生物活性物质对热稳定。  相似文献   

14.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试验菌株,通过分析不同虎耳草乙醇提取物浓度下细菌生长曲线来研究虎耳草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0.01、0.05、0.10g/ml 3种较低浓度的提取物对摇床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0.25和0.50g/ml 2种较高浓度的提取物对摇床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这5种浓度的提取物均对摇床培养的大肠杆菌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所以,虎耳草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以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白念球菌、鸡白痢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猪丹毒丝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为受试菌,采用杯碟法测定乌桕叶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各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液对猪丹毒丝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制作用不灵敏,而对其余受试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尤其对...  相似文献   

16.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2种方法,分析比较了药用植物多蒴曲尾藓配子体提取液对植物病原真菌大茎点霉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20 g/L时,无菌水和80%乙醇2种溶剂藓体提取液对大茎点霉菌丝生长的抑菌率均达60%以上,其中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较强,抑菌率为67.47%,EC50值为27.28 g/L;乙醇提取液对大茎点霉菌孢子萌发的抑菌活性高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菌活性,EC50值为19.62 g/L,抑制作用优于水提液。多蒴曲尾藓对大茎点霉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在冬枣轮纹病生物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常用食品防腐剂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取一定量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分别接种在含不同质量浓度的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8 h,然后测定OD值,研究两种防腐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防腐剂苯甲酸钠(≥0.2 g/L)和山梨酸钾(≥0.3 g/L)对两种菌的生长都呈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加抑菌作用逐渐增强;相同浓度下苯甲酸钠的抑菌效果要好于山梨酸钾。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华丽凤仙花的茎、叶、花瓣的3种不同提取液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3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分别用水、75%乙醇、75%丙酮提取华丽凤仙花不同部位,获取其提取液。运用平板稀释涂布法对3种细菌的抑菌效果进行检测,记录观察菌落数并对抑菌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凤仙花的3种不同提取液随着浓度的增加,抑菌作用也加强,当3种提取液浓度大于0.025 g/m L后,对3种供试菌的抑菌率均超过50%,不同溶剂间抑菌效果从大到小排序为丙酮提取液、乙醇提取液、水提取液;不同器官提取液之间抑菌效果从大到小排序为花、叶、茎。  相似文献   

19.
几种二氢杨梅素酯的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牛津杯法、液体倍比稀释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几种二氢杨梅素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酒酵母和黑曲霉等微生物的体外抑菌活性及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当样品浓度为1 g/L时,二氢杨梅素月桂酸酯、二氢杨梅素水杨酸酯、二氢杨梅素乙酸酯、二氢杨梅素肉桂酸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62 5、0.062 5、0.125、0.5 g/L;二氢杨梅素乙酸酯和二氢杨梅素水杨酸酯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0、0.125 g/L;二氢杨梅素肉桂酸酯对酿酒酵母有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为0.5 g/L;但1.0 g/L二氢杨梅素酯对黑曲霉未见抑制作用,1.0 g/L二氢杨梅素和二氢杨梅素苯甲酸酯对4种菌未见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锐  张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135-3136,3153
采用琼脂扩散法研究了辣椒乙醇提取液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提取液对3种菌均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且其抑菌效果随提取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辣椒乙醇提取液对6种供试菌株的抑菌活性依次为:酿酒酵母〉黑曲霉〉青霉〉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