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孙跃猛 《畜牧与兽医》2002,34(11):44-44
发病情况 :江苏某养殖户饲养 2 4日龄艾维茵肉鸡 5 0 0余只 ,发病后笔者赶到时已死亡 3 0 0余只。死鸡两腿朝天 ,死亡率 60 %左右。病鸡全群萎靡 ,打堆、脖子伸长 ,伏卧于网上。据饲养户叙述 ,前几天鸡群表现良好 ,分别于 7日龄、 2 1日龄接种新城疫Ⅳ系苗 ,14日龄接种法氏囊疫苗 ,2 3日龄时鸡群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 ,诊断为慢性呼吸道病。投服支原净 ,当晚鸡即出现死亡 ,死鸡皆为体质良好的鸡。临死前惊叫、奔走、突然向上窜起 ,跌下死亡 ,极象猝死症。剖检变化 :剖检鸡 5只 ,可见胸肌呈条纹状出血 (5 /5 ) ;腿肌出血 (4 /5 ) ;腺胃肌胃出血…  相似文献   

2.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死鸡的法氏囊制成组织灭活苗,接种7日龄雏鸡.接种后13天,琼脂扩散试验抗体阳性率为60~90%;接种后21天的阳性率接近100%.接种组织灭活苗的鸡,对 JBD 自然感染的抗病力大为增强,死亡率仅为0.93~1.05;接种其他灭活苗或弱毒苗的鸡,因 IBD 造成的死亡率为11.96~34.57%.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以下简称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幼、中雏,破坏其免疫器官法氏囊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流行特点IBD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感染率极高的特点。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14~105日龄的幼雏和中雏易感,其中21~42日龄雏最易感,1~2日龄幼雏和成鸡也可呈隐性感染,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鸡群一旦染上IBD,3天内可波及全群,感染率高达100%。虽IBD死亡率仅5%~30%(发病率为60%~80%),但由于IBD病毒破坏了法氏囊和淋巴细胞,致使免疫机能降低,使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疫苗达不到免疫效果,进而…  相似文献   

4.
据了解,2011年3月至7月,很多鸡群呈暴发性发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日龄从15日龄到50日龄不等,并且绝大多数的鸡群都接种过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疫苗。笔者曾成功接诊了一起鸡群临床症状很明显的法氏囊病例,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对不同日龄鸡的免疫病理、免疫反应和法氏囊、脾、胸腺占体重比,将其分别接种15日龄和30日龄无特殊病原体(SPF)鸡,通过临床观察、PCR、ELISPOT,进行法氏囊病理损伤、IFN-γ表达水平、抗体消长规律,法氏囊、脾及胸腺占体重比研究。另外,将其分别接种15日龄鸡胚和1日龄SPF鸡,检测致病力。在接种3 d、5 d后,SPF鸡的法氏囊、盲肠淋巴结和脾脏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检测到病毒的目的基因,IFN-γ表达差异显著;在接种后7~28 d检测到特异性抗体、中和抗体,各组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在接种后22 d,胸腺、法氏囊与体重之比最高,之后开始下降;在56 d内,脾脏和体重比逐渐升高。结果表明不同日龄的鸡在接种后3 d、5 d,法氏囊、脾、盲肠淋巴结等组织IFN-γ表达水平差异十分显著,鸡胚接种病毒引起的损伤比雏鸡接种损伤更严重,为后期评价免疫水平和疫病诊断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2006年3月,我县某蛋鸡场110日龄鸡发生以虹膜受损,瞳孔缩小,翅下垂,脚呈“劈叉”姿势为特征的传染病,后经流行病学、临床诊断、病理剖解、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及免疫概况该场存栏蛋鸡2 000羽,于110日龄开始发病,发病212羽,死亡186羽,发病率10·6%,死亡率9·3%。全场鸡群于1日龄接种了马立克氏病疫苗,7日龄接种了新支二联苗,14日龄接种了法氏囊病疫苗,23日龄接种了新支二联苗,35日龄接种了法氏囊病疫苗,45日龄接种了禽流感疫苗,105日龄接种了新支二联苗。2临床症状病鸡精神委顿,少食,下痢。几天后,轻…  相似文献   

7.
魏海峰(1993年)、周建强等(1994年)曾报道在28~32日龄的雏天鹅发生鸡法氏囊病的病例.但是,人工饲养的灰天鹅发生鸡法氏囊病却未见报道,现将一起人工饲养的灰天鹅暴发鸡法氏囊病的情况及诊断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该病在我镇各养鸡场零星发生,对我镇林下养鸡产业造成严重危害。1发病情况印茶镇一林下养鸡户饲养6 500多只土鸡,该鸡群于5日龄用IBD弱毒疫苗进行了饮水接种。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腹泻、寒战、极度虚弱。法氏囊和肾脏的病变具有特征性的变化。1流行病学调查2006年2月22日,河口区某养鸡户从外地孵化厂购入雏鸡2 800只。7日龄接种鸡新城疫Ⅰ系弱毒疫苗,14日龄接种法氏囊弱毒苗,育雏舍用百毒杀消毒,饲料使用全价颗粒料。16日龄发病,呈峰线式,并有死亡,至17日龄鸡死亡56只。根据流行病学和病理变化的特征,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法氏囊病在我市的流行发生了新的特点,免疫失败的鸡群不断出现。现就我市情况总结如下。一、流行新特点1.临床症状及病变不典型,出现亚临床型法氏囊病。幼雏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怕冷扎堆,拉白色稀便,剖检时肌肉出血比较明显,法氏囊萎缩或变化不大,仅轻度出血。育成鸡及产蛋鸡多为散发,以拉稀为主要症状,肌肉出血,法氏囊明显肿胀,其体积比正常大3-4倍。2.发病日龄明显变宽,病程延长。法氏囊病最早可发生于1日龄幼雏,晚者产蛋鸡群亦可发病。有的病程可达2周以上。3.…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血清Ⅰ型病毒亚型毒株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东地区接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弱毒疫苗又发生 IBD 的18~39日龄肉用鸡群采集有肉眼病变的法氏囊组织制成悬液,经20%乙醚处理后,接种10日龄 SPF鸡胚、回归24日龄非免疫鸡和28日龄 IBD 免疫鸡,,分离获得了与 D_(7?)、TAD、BV、Lukert 和 CJ 弱毒疫苗病毒抗原性不相同的6株 IBD 血清Ⅰ型病毒的亚型毒株(GF_(901)、GZ_(902)、GN_(903)、GS_(904)、GB_(905)和 GD_(906)。从肉用鸡群中分离刮 IBD 血清Ⅰ型病毒的亚型毒株,在国内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2.
1979年Yuasa和其同事在日本发现并描述了一种鸡的病原,这种病原在实验室条件下给雏鸡接种可使接种雏鸡14日龄发生死亡,死亡原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呈水样、骨髓苍白、全身出血及胸腺和法氏囊萎缩。他们把这种病原叫做雏鸡贫血因子(Chick Anaemia Agent—CAA)。这种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近年来严重威胁养鸡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当前 ,养鸡专业户广泛采用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二次饮水免疫来预防此病 ,但由于种种原因 ,免疫效果有时不理想 ,发病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死亡率在 2 0 %~ 3 0 %之间 ,有的甚至高达50 %。笔者采用典型的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的法氏囊组织捣碎液作免疫抗原 ,接种产蛋鸡制备高免蛋黄液 ,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动物 :1 70日龄伊莎产蛋鸡。1 .1 .2 免疫抗原 :采摘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的法氏囊加生理盐水捣碎 ,反复冻融 ,…  相似文献   

14.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免疫抑制性疾病,1957年由Gosgrove在美国首次发现,1980年以后该病传入我国并大面积暴发和持续流行,成为对养鸡业危害较大的疫病。本文就IBD的诊断及防制研究进展作一简述。1诊断技术1.1病毒分离与鉴定取发病鸡的法氏囊和脾,经研磨后制成悬液,接种到9~12日龄的SPF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受感染的鸡胚在3~5天死亡,可见到被接种的胚胎水肿、出血,最后用已知的阳  相似文献   

15.
合理选择珍禽疫苗及确定其使用量是确保防疫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我们根据多年的经验,制订了一套珍禽类1~150日龄的防疫程序,通过几年的实施,珍禽的成活率由过去60%提高到95%,证明这套防疫程序相对较为合理。其程序如下表:接种年龄1日龄5日龄7日龄14日龄21日龄28日龄60~70日龄140日龄疫苗种类马立克火鸡疱疹病毒弱毒苗鸡痘苗鹌鹑化弱毒疫苗鸡新城疫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二联灭活苗鸡传染性法氏囊活疫苗鸡新城疫Lasota株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52二联活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活疫苗鸡痘苗鹌鹑化弱毒疫苗鸡新城疫I系苗接种方法和用量肌肉注射0…  相似文献   

16.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20~60日龄的雏鸡,其中20~4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病死率最高,剖检病鸡主要以肌肉出血和法氏囊肿大、出血、萎缩为主要特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最早于1957年发现于美国特拉华州刚波罗地区,故又称刚波罗病,1979年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不同致病型毒株感染鸡后对新城疫病毒(ND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疫苗抗体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2周龄接种MDV超强毒株RBIB和7日龄接种MDV强毒株GA的鸡HI效价均显著低于对照鸡,但在本试验条件下尚未发现MDV感染对法氏囊病病毒疫苗免疫效果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丝毛乌骨鸡作为一种珍禽养殖在我国饲养的历史已相当悠久,由于该鸡种特有的生理特性,鸡传支性法氏囊病(IBD)的表现也有所差异。1 流行特点1.1 发病季节 无季节性,但春秋两季较为多见。1.2 发病日龄 14~80日龄均有发病,但常见于18~40日龄,极个别发生于10日龄。同一批鸡可发生1~3次。1.3 诱发因素 鸡舍拥挤潮湿、天气突然转冷、接种疫苗尤其是接种法氏囊疫苗后,容易发生该病。1.4 流行特点 该病流行多呈地方性,当某一地区流行该病时,大多数鸡场都可能相继发病。流行过后,极少再有发病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两种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商品化介质疫苗,采用粗滴气雾法接种,免疫SPF白色来克亨鸡,比较其对IBD临床症状的预防效果,结果两种疫苗对当日龄雏鸡有同等效果的免疫能力并均安全,接种鸡没有发病、没有死亡,到28日龄,法氏囊没有严重肉眼和显微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0.
取320只30~40日龄SPF鸡,经滴鼻和点眼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接种后24~72h出现死亡,病死率51.25%,死亡鸡剖检变化主要为法氏囊肿胀,甚至呈紫葡萄样,脾脏肿大、出血,骨骼肌出血,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病理组织学变化,呈现以法氏囊淋巴滤泡内髓质淋巴细胞坏死为主的特征性病变,并可在巨噬细胞浆内发现病毒包函体,电镜观察,在法氏囊内淋巴细胞,异染性细胞,巨噬细胞浆内,见大量格状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