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掌骨瓣治疗手指再植(造)术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11例手指再植(造)术后骨不连患者采用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掌骨瓣移植治疗。结果11例骨折均愈合,骨性愈合平均时间为11周。结论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掌骨瓣治疗手指再植(造)术后骨不连,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好,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4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分析。应用植骨加内固定、肌皮瓣转移修复及骨外固定器固定、吻合血管骨瓣转移和髓内钉等方法治疗。结果:34例中,30例随访1a以上。28例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6个月。结论: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以植骨加坚强内固定为主.骨外固定器及带锁髓内钉应用在局部感染或软组织条件差的骨不愈合病例中更显示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股方肌蒂骨瓣植入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应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股方肌蒂骨瓣植入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48例.结果 获得1~3.5年以上随访者43例,其骨折愈合率达95.35%.结论股方肌蒂骨瓣是肌蒂与血管蒂双重供血的肌蒂骨瓣,具有血运丰富、骨愈合率高等优点,操作简便,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致颅底缺损并脑脊液漏的治疗方法。方法以带蒂颅骨骨膜骨瓣修复重建颅底术治疗6例外伤致颅底缺损并脑脊液漏患者。结果6例颅底骨折致颅底破坏并脑脊液漏患者症状消失,随访2a,元颅内感染及气颅等手术并发症。结论带蒂颅骨骨膜骨瓣修复外伤致颅底缺损是治疗外伤致颅底缺损并脑脊液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胫骨中下段骨折,骨不连,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导致胫骨外露、骨髓炎,临床上常见.但治疗困难,常需先行带血管蒂皮瓣,肌皮瓣游离移植或邻近组织移位覆盖创面,待二期处理骨损病灶.治疗时间长,手术操作复杂,给患者带来生活不便和经济负担.我们应用比目鱼肌内侧半为蒂胫骨骨膜瓣逆行移位1次性修复胫骨骨缺损,软组织缺损,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带蒂筋膜瓣为引导性骨再生技术屏障膜的促成骨作用及其作用方式.方法5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尺骨造2cm骨缺损模型,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缺损邻近制备一个带有无名血管蒂所属毛细血管网的筋膜瓣(带蒂筋膜瓣),使其包裹由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含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骨诱导活性材料构建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并充填骨缺损,A...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带血管蒂髂骨瓣移位加血管束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采用带血管蒂髂骨瓣移位加多条血管柬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2例(38髋)。结果:32例经2~7a随访,优13例,良16例,差3例,有效率90.6%。结论:带血管蒂髂骨瓣移位加血管束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使坏死股骨头重建血运,形成新骨取代死骨使股骨头得以修复,能预防或延缓股骨头的塌陷,对股骨头坏死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带蒂筋膜瓣在修复骨缺损时促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血管化及其对成骨作用影响的动态组织学观察,论证带蒂筋膜瓣具有较好的促血管化成骨作用.方法制作动物骨缺损模型及带蒂筋膜瓣,随机分为A、B、C、D四组,对照组:A组单纯植入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B组为无蒂筋膜瓣包裹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C组为无蒂筋膜瓣包裹的复合VEGF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实验组:D组带蒂筋膜瓣包裹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术后第4、8、12、16周进行骨缺损修复区组织学观察、再生血管图像计量分析、新生骨形态计量分析.结果术后第4、8、12、16周组织学观察,骨修复区新生骨的形成、骨干结构的重塑、骨髓腔的再通、植入物的吸收降解,D组明显优于A、B、C三组.血管图像计量分析及骨形态计量分析显示,除第4周D、C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各时间段D组明显优于A、B、C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各组前后时间段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带蒂筋膜瓣早期具有明显的促血管化作用,并显著增强中后期的成骨作用,缩短骨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小针刀微骨折扩新术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胫骨、肱骨骨不连患者运用小针刀于骨折断端进行剥离,形成新的骨创面,利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康复训练。结果术后随访,20例骨不连患者治愈,愈合时间4~6个月,5例好转,1例无效。结论小针刀扩新术治疗骨不连是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操作简单的有效方法,初步应用临床疗效满意,容易被医师和患者接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夏氏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的优点。方法:对18例长干骨骨不连患者.经彻底清除病灶,凿通骨髓腔.植骨后,采用夏氏外固定器进行治疗。结果:骨不连于3.5~8月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3周。结论:夏氏外固定器装卸方便,操作灵活,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愈合,是治疗四肢长干骨骨不连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瓣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76例青壮年股骨颈囊内骨折采用两种方法治疗 ,40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瓣移植术治疗 ,36例经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 ,进行 2~ 6 a的随访。结果 :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瓣移植术的 40例中效果达优者 2 0例、良 1 7例、可 3例、差 0例 ;而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 36例中优 1 3例、良 1 0例、可 1 0例、差 3例 ,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 (H c=4.985,P<0 .0 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瓣移植术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的疗效优于闭合复位内固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临床利用带血供肌蒂锁骨瓣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在5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锁骨的形态、血供来源、分支、分布特点及其间的吻合。结果锁骨长13.9±0.7cm,最窄处矢状径为1.2±0.4cm;血供主要来源于胸肩峰动脉的分支。其次还通过附着于其上的肌肉获得营养;颈横动脉、肩胛上动脉也有分支到达锁骨。结论应用锁骨的血供特点和肌肉的附着特点,可设计带血管或肌蒂的半片锁骨骨(膜)瓣,转位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肱骨骨不连及行颈椎前路植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防止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以及促进骨折愈合。方法:本组17例患者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再移植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到股骨颈处。结果:5例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移植旋额深血管血液循环通畅。所有患者3个月后摄X线片显示骨折部位有骨痂生长,1a后骨折愈合。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可防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4.
大段骨缺损的治疗一直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前组织工程骨技术是修复大段骨缺损的较新方式,而利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带蒂筋膜瓣包绕组织工程骨技术促进了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及成骨的质和量,是一种有效地治疗超临界骨缺损的方法,虽然利用此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其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D打印导航模板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在医院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的患者16例(观察组),均应用3D打印导航模板。另选择2010年5月到2013年5月在医院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的患者16例(对照组),均未应用3D打印导航模板。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髋关节疼痛情况和功能改善。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导航模板应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精确定位,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且能够彻底清除坏死病灶和周围硬化骨,减轻术后疼痛,并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应用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给予营养支持、功能锻炼、心理护理;术后做好骨搬运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予以出院指导和功能锻炼。结果 1例患者术后出现骨不连,给予二次手术取自体髂骨植骨后愈合;2例患者出现严重钉道感染,予以彻底清创后感染得到控制。根据Paley标准评价骨搬运结果及功能,骨性愈合结果:优12例、良7例、中1例;功能评价:优10例、良8例、可2例。结论 Ilizarov骨搬运技术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有效方法,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57例下肢长管骨骨折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全部患者均采用静力性固定,均随访。结果:157例骨折全部愈合,随访时间为6~24个月。有2例骨折迟缓愈合(经加强负重功能锻炼及局部物理治疗后,骨折完全愈合),2例骨折端软组织浅感染(经加强换药和抗感染治疗后得到痊愈),2例胫骨骨折术后膝部疼痛伴轻度屈膝受限(于骨折愈合取髓内钉后膝关节疼痛消失,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果评定(采用Johner-W ruh标准):优128例,良23例,可6例,差0例,优良率达96.2%。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坚强、能早期活动、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单侧带蒂鼻腔底黏骨膜瓣对鼻中隔穿孔修补的疗效。方法对15例鼻中隔穿孔患者行鼻内窥镜下单侧带蒂鼻底黏骨膜修补术。结果 15例患者术后48h内取出鼻腔填塞物,4周取出硅胶片并断蒂;有11例粘膜愈合好,无明显结痂,另4例出现结痂,定期清理换药,3~4个月后愈合。随访4个月~5a,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未发现鼻中隔再次穿孔。结论用带蒂鼻底黏膜修补鼻中隔穿孔,取材方便,血供好,无排斥反应,容易存活,是修补鼻中隔穿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双肌蒂髂骨瓣移植治疗年龄小于45岁的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21例.结果:病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62个月,平均36.5月.除1例患者因过早负重出现股骨头坏死外,其余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4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3例,占61.9%;良7例,占33.3%;本组总优良率为95.2%.结论: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双肌蒂髂骨瓣移植治疗年龄小于45岁的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外固定器加同种异体骨钉治疗肱骨干粉碎骨折的体会。方法:对26例肱骨干粉碎骨折采用同种异体骨钉加外固定器治疗,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26例中,2例骨钉断裂,1例有骨钉过度吸收,其余23例骨折愈合良好,愈合良好率达88.5%。结论:同种异体骨钉加外固定器治疗肱骨干粉碎骨折兼具内、外固定之优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