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体内的生殖激素有10余种,由脑垂体、性腺等分泌。外源生殖激素是指人们根据生殖激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或从动物的组织器官中分离提取后,注入狐体内,而非狐体自身合成的生殖激素。  相似文献   

2.
<正>动物的繁殖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生殖激素调节的过程。雌性动物产生卵子,卵胞发育、成熟和排卵以及整个生殖周期中发情表现、受精、妊娠、分娩和泌乳等一系列繁殖行为和繁殖器官、组织的相关变化,都受到众多生殖激素的调控。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与母猪繁殖密切相关的生殖激素及其在整个繁殖周期中的变化规律。1生殖激素的类别和主要功能根据激素合成和释放位置的不同,可将生殖激素划分为以下四大类:1)来自于下丘脑的释  相似文献   

3.
激素是动物体内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特殊有机物质,经过血液循环或淋巴运到不同组织的细胞起调节作用.一般把直接作用于生殖活动,并以调节生殖过程为主要功能的激素,称为生殖激素.现就动物生殖激素的种类和应用简介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苏红辽  牛连信 《动物保健》2006,(12):36-36,41
激素是动物体内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特殊有机物质,经过血液循环或淋巴运到不同组织的细胞起调节作用。一般把直接作用于生殖活动,并以调节生殖过程为主要功能的激素,称为生殖激素。现就动物生殖激素的种类和应用简介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褪黑素(MLT)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参与免疫反应、调节生命活动的节律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并与生殖内分泌息息相关。目前对于褪黑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的癌症和植物等方面,而关于动物生殖内分泌的研究较少,深度较浅。研究表明,褪黑素可以调控动物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生殖相关激素的内分泌作用,抑制或促进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性腺激素的分泌。而在不同物种间,褪黑素作用效果却不同。论文综述了褪黑素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素、性腺激素以及其他与生殖相关激素的调控,为褪黑素调控动物生殖内分泌的的研究提供参考,以期对褪黑素在动物生殖调控中的作用更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6.
应用生殖免疫技术提高动物繁殖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的生殖活动主要受体内生殖激素的调控,而动物繁殖力的高低则直接受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FSH)和黄体刺激素(LH)的影响.将对这两种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有抑制或反馈抑制作用的激素作为抗原,对动物进行主动或被动免疫则可以增加它们(尤其是FSH)的合成和分泌量,或使用由该激素制成的抗体去中和动物内源性对应的激素,进而提高雌性动物的排卵数量和雄性动物的精子产量,能够达到提高繁殖力的目的.当前,这种"生殖免疫"技术已经成为动物生殖调控的重要手段[1、2].  相似文献   

7.
动物的繁殖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生殖激素调节的过程。雌性动物产生卵子,卯胞发育、成熟和排卯以及整个生殖周期中发情表现、受精、妊娠、分娩和泌乳等一系列繁殖行为和繁殖器官、组织的相关变化,都受到众多生殖激素的调控。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与母猪繁殖密切相关的生殖激素及其在整个繁殖周期中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粪尿类固醇激素检测在野生动物繁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各种分析手段 ,采集动物血样来测定血液类固醇激素的方法已广泛的应用于检测家畜繁殖机能 ,然而 ,对驯化程度低或处于自然野生状态下的野生动物进行采血是困难的 ,持续捕捉和静脉穿刺对动物来说是一种较强的不利应激 ,会影响动物的生理状态 ,进而影响动物的繁殖机能。近年来 ,以动物粪、尿中类固醇激素测定来监测野生动物生殖状态的方法已被广泛重视。粪、尿类固醇激素测定作为一种非侵害性的方法 ,在自然状态下监测野生动物生殖内分泌状态 ,具有简单、准确的优点。通过对野生动物粪、尿类固醇激素测定 ,能够监测动物的各种不同的繁殖状…  相似文献   

9.
正确使用生殖激素提高奶牛繁殖效率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正确使用生殖激素提高奶牛繁殖效率○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张忠诚朱士恩1主要生殖激素的来源及生理功能直接作用于生殖活动,并以调节生殖过程为主要生理功能的激素叫“生殖激素”。生殖激素的种类很多,按产生部位和调节的关系,分为5类:神经...  相似文献   

10.
生长激素(GH)是调节动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激素之一。最近的许多研究表明,GH与动物的生殖也悉悉相关。GH可促进卵泡生长,加快卵母细胞成熟,协助排卵,加快初情期与性成熟,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与发育,刺激胎盘生长,促进胚胎的生长与分化,还对生殖激素有调节作用。由此可见,GH在生殖上的作用相当广泛,是动物生殖的一个重要调节激素。  相似文献   

11.
动物的免疫系统在生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免疫干预是人为诱导或调控家畜繁殖率的重要方法之一。免疫生殖激素如促性腺激素、性腺类固醇激素、催产素、前列腺素(PGF2α)、抑制素、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促黄体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对动物的繁殖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文章对有关家畜生殖免疫的一系列信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生殖激素能够调节动物的发情、排卵、妊娠、分娩和泌乳等生殖活动.规模化猪场中可以利用催产素、前列腺素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激素来调节母猪的各项生殖活动,便于生产的组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激素免疫是基于激素的内分泌机制,利用激素免疫动物,而人为改变动物体内激素正常代谢水平,以达到提高动物生产繁殖性能为目的。本文着重综述了类固醇激素免疫和含氮激素免疫在动物生殖调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动物体内的生殖激素有10余种,由脑垂体、性腺等分泌。外源生殖激素是指人们根据生殖激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或从动物的组织器官中分离提取后,注入狐体内,而非狐体自身合成的生殖激素。目前,在狐的繁殖方面主要应用以下4种外源性生殖激素。1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促性腺激素,由糖蛋白组成,其同一分子具有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两种活性。因此,具有促滤泡成熟和促排卵的作用。近年来,在大家畜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方面,常用PMSG促同步发情和超数排卵。对狐主要用在促进发情、排卵及人工授精时的同步发情技…  相似文献   

15.
动物生殖免疫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殖免疫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提高动物繁殖力的重要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对动物基本无损伤、容易操作等优点。其免疫用的抗原是生殖激素或对生殖激素合成和分泌有影响的细胞因子[1 ] 。1 生殖免疫方法1 1 主动免疫即将外源性抗原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 ,刺激动物的免疫系统 (体液免疫系统 )产生相应的抗体 ,这种抗体与体内自身所分泌的抗原 (激素 )能够发生结合而使其失活或活性降低。这种激素的游离形式 (活性形式 )在循环系统中含量降低 ,减弱其对丘脑下部或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这种免疫形式的作用时间比较持久。1 2 被动免疫使用…  相似文献   

16.
正对灵长类动物粪和尿中激素水平长时间的检测,可以分析和预测动物行为和生殖生理状况,了解内分泌与动物行为生理的相关性,进而为指导人类利用和保护该物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近20年灵长类性激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提炼,从样品的处理方法和对结果的影响、激素与生命阶段的关系、对激素的影响因素、通过激素对动物的生殖预测和行为与激素的关系五个方面阐述,得出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和可用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新结  相似文献   

17.
生殖激素是调控动物体内复杂生殖过程并影响繁殖性能的一系列的重要激素。近年来,利用生殖激素的批次化生产繁殖技术被广泛使用,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效率,促进了养猪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的发展。目前在批次化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及化学类激素进行繁殖调控。但是这些产品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开发出成本低、活性好的高品质蛋白类生殖激素产品,应用于猪场批次化生产中,提高生猪养殖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为提升我国乃至全球畜牧业的动物繁殖效率做出贡献,为动物和人类的健康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环境激素生殖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激素如多氯联苯和二恶英等由环境进入食物链,在动物和人的脂肪中蓄积,通过激素样作用导致动物的生殖失败和人类的流产以及生殖器官癌症,影响动物和人的生殖机能.环境激素的激素样作用已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进展.  相似文献   

19.
生殖激素是对母牛繁殖活动起直接调节作用的激素,因此对其进行精准测定,掌握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对生产上提高母牛繁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动物体内大部分生殖激素的含量是极其微量的,所以选择准确灵敏的测定方法非常重要。本文论述生殖激素的生物测定法、受体分析法、免疫测定法(放射免疫测定和酶免疫测定)的优缺点,同时对各生殖激素的来源、生理作用和变化规律,及各激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做阐述,将对研究母牛的生殖生理,提高母牛繁殖效率,促进高产、高效、优质的牛业生产,加快牛业繁殖改良进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抗苗勒管激素主要由性成熟前睾丸足细胞和性成熟后卵巢颗粒细胞分泌,是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通过自/旁分泌调节作用参与体内众多的生殖生理活动。随着对抗苗勒管激素调控过程的深入了解,发现这种蛋白在动物生殖周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抗苗勒管激素的研究进展,包括结构特征、信号传导的调节、生理作用机制,在动物生殖生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相关繁殖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