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发展高效种植模式是提高蔬菜种植效益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找准合式的模式,立竿见影,效益大增。为进一步加快高效农业的发展,促进我区设施蔬菜产业更上新台阶,现结合本地蔬菜生产实际,向广大菜农及蔬菜种植大户提供一种适用性强、效益好的种植模式:大棚茄子、西兰花、鲜玉米、青蚕豆循环高效栽培模式,采用该模式可以更好的适应市场行情。该模式栽培具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7年以来,如东县加强了以玉米为主体的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其中"大麦、鲜食玉米、山芋"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效益明显,笔者介绍了该模式的相关种植技术,以供广大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模式,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应用大棚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哈密瓜、芹菜、糯玉米,年亩效益可达1.5万元,本文将报道该连茬种植模式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甘兰、玉米、芹菜三种三收高效种植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及光热资源,较大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介绍了该模式的种植茬口安排、种植样式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结合近几年的生产实践,笔者探索出了小型南瓜、甜玉米、野渍菜周年高效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明显。并主要介绍该种植模式的茬口安排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如东县加强以玉米为主体的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其中"地膜花生+地膜鲜食玉米、山芋、秋玉米"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效益明显。笔者介绍了该模式的高效种植技术,以供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覆膜宽度对棉花不同时期生长发育及产量、纤维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机采棉种植中较优的覆膜宽度。在同一密度种植条件下,设置2种不同覆膜宽度,分别为4.40 m超宽膜(1膜12行)、2.05 m宽膜(1膜6行),用以分析不同覆膜宽度对棉花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以及产量、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40 m超宽膜种植模式下,棉花株高、果枝始节高度、果枝数、茎粗等农艺参数均优于2.05 m宽膜种植模式;在4.40 m超宽膜种植模式下,棉花的叶面积指数较2.05 m宽膜种植模式的叶面积指数高31.98%,超宽膜种植模式的产量也比宽膜种植模式的高,超宽膜种植模式的产量为6 465.55 kg/hm2,宽膜种植模式的产量为6 176.92 kg/hm2。超宽膜种植模式的产量比宽膜种植模式提高了4.67%,在2种覆膜宽度种植模式下,棉花的纤维品质无明显差异。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得出,4.40 m超宽膜的种植模式能够提高机采棉产量,可为棉花种植中选择适合的地膜覆盖宽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小麦、西瓜、秋豌豆高效种植模式已在江苏省启东市合作镇大面积推广,经济效益较高,为粮、瓜、菜三熟制种植模式,平均亩产小麦300公斤、西瓜3500公斤、秋豌豆500公斤,年亩产值5180元,效益3680元。  相似文献   

9.
黄玲玲 《当代农业》2014,(18):31-31
江苏省启东市是粮、棉、油、菜多元多熟制种植地区,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特点突出。近年来,启东市农技部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村工作方针,通过试验示范形成多种高效种植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其中蒿菜、青玉米、小辣椒种植模式已在全市大面积推广,经济效益显著。该模式亩产蒿菜5000公斤、青玉米果穗800公斤、小辣椒(鲜椒)655公斤,亩产值3550元,亩效益2500元。  相似文献   

10.
淮阳县新站镇刘楼行政村人多地少,靠发展立体种植走向了致富之路。从1995年开始。他们摸索种植小麦、菠菜、西瓜、棉花、大白菜1年5种5收立体栽培模式。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1.
陕县传统种植是以小麦——玉米,或单作蔬菜,种植效益较低。近年来,陕县农业局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中,研究探索了粮食与蔬菜间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小麦、蒜苗、西瓜、西兰花一  相似文献   

12.
大棚番茄、丝瓜、大白菜、芹菜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海门地区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栽培习惯和市场需求,对大棚蔬菜高效茬口布局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批设施蔬菜多元、多熟的高效种植模式,其中"大棚番茄、丝瓜、大白菜、芹菜"一年四熟种植模式具有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适宜其他蔬菜基地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经济作物面积逐年增加.春季迷你西瓜、秋季鲜食甜玉米、冬季儿菜高效模式,已成为我市较成功的栽培模式之一.迷你西瓜种植面积1000多亩,鲜食甜玉米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儿菜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净产值达1420万元,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面积推广的花生、单季晚稻高效种植模式,已成为江南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浙江省嵊州市黄泽镇、浦口街道、三界镇等地,花生、单季晚稻高效种植模式的种植面积达1万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汶上县南旺镇形成了笋瓜、春玉米、大白菜种植模式,并且笋瓜、大白菜于2007年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这一种植模式适于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产笋瓜7500千克,玉米450千克,大白菜6000千克左右,每667平方米产值7000元左右,纯收益可达6000元以上,同时,这一种植模式病虫危害较少,适于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溧阳市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粮食作物与蔬菜多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又发展了菜篮子工程。其中青棒玉米、大蒜、苋菜一年三熟模式取得了较好的产量和丰厚的经济效益,笔者介绍了该栽培模式的特点、产量与效益、茬口安排以及栽培要点,以供其他地区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苏省太仓市设施蔬菜产业迅速发展,为加快高效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高菜农收入,我们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摸索出了青菜、四季豆、小白菜、西兰花栽培模式,该模式亩产值达1.4万元以上,亩效益超万元。  相似文献   

18.
试验探讨栝楼与生姜立体种植模式的效益。从栝楼和生姜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栝楼与生姜的多个产量、品质指标,并对栝楼园立体种植模式种植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该区域栝楼园立体种植模式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温室辣椒种植中采用起垄栽培模式,在垄面东、西沿种植辣椒,垄面南、北沿种植西瓜,垄面中间种植哈密瓜.这种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温室的立体空间,提高了温室光热资源的利用率,是典型的早春茬温室蔬菜生产高效增产模式,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20.
陕县传统种植是以小麦——玉米,或单作蔬菜,种植效益较低。近年来,陕县农业局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中,研究探索了粮食与蔬菜间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小麦、蒜苗、西瓜、西兰花一年四熟是效益最高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