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麦田杂草不仅和小麦争夺光照、水分、养分和空间,部分杂草还是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加重病虫害蔓延与传播,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淄博市麦田杂草常年发生面积8万多公顷,化学除草面积95%以上,为小麦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使用除草剂品种单一或是使用不当等原因,导致麦田杂草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防效降低和抗性增强。为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是淮阳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8.67万hm2以上。淮阳县农业局通过开展麦田病虫害普查,发现田间小麦出现枯白穗现象,给小麦生产带来一定损失。经专家组田间诊断分析总结得知:淮阳县小麦出现枯白穗主要是纹枯病所致。一、小麦纹枯病发生情况调查全县麦田病虫害普查发现,刘振屯、冯唐、鲁台南部乡镇沙质土壤部分麦田白穗现象较为严重;安岭、郑集、大连等乡镇个别地块也有发生;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示范区,测  相似文献   

3.
周口市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口市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市,是小麦主产区,常年种植小麦67万hm^2左右。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气候条件的变化和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等,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也产生了明显变化。摸清麦田病虫害发生的新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小麦生产技术的提高,加上麦田生态环境及栽培制度的改变,舞钢市麦田普遍存在群体密度大、通风透光差等特点,为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致使小麦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麦蚜、麦圆蜘蛛等病虫害的发生呈加重趋势,严重威胁舞钢市小麦的安全生产。为了有效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确保舞钢市小麦稳产高产,通过对舞钢市小麦各生育期发生的病虫害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特提出小麦主要病虫害适期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是太康县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作物种植水平和产量的提高,麦田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增多,抗药性增强,发生面积逐年增大,为害损失越来越重。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和掌握麦田病虫草害发生规律,提出如下防治意见和措施:一、小麦播种期1.病虫害发生种类此期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是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金针虫、小麦吸浆虫等。小麦黑穗病、根腐病、全蚀病是靠种子和土壤带菌传播的,而且从幼苗期就开始  相似文献   

6.
随着土壤肥力的提高、高产品种的应用,小麦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地下害虫发生普遍,且为害越来越重,造成小麦大面积缺苗断垄。纹枯病、白粉病、锈病等已成为麦田的主要病害。病虫害的交替或混合发生,严重影响着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但是,这些病虫害可以通过小麦拌种进  相似文献   

7.
正一、河南省麦田病虫害种类病虫害是影响小麦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因子。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河南省小麦病虫害发生种类多、面积大,成灾频率高,危害损失重,常年发生面积0.17亿hm2次左右,占全国的1/4。(一)麦田病虫害种类据调查鉴定,河南省麦田常见的病虫害有50多种,其中发生面积较大、危害相对较重的有20多种。1.按危害部位分:为害叶部的病虫害有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麦蜘蛛、麦叶蜂、黏虫;为害根茎部的病虫害有纹枯  相似文献   

8.
早春3~4月份是小麦返青、分蘖、拔节生长的关键时期,2008年天津市小麦长势普遍偏好,一类麦田比重大,暖冬及春季降雨偏少气候将对小麦病虫害发生非常有利,春季麦田发生的病虫害种类以小麦吸浆虫和蚜虫为主。草害春季发生较重。因此做好春季麦田小麦吸浆虫和蚜虫防治及杂草除治是确保天津市夏粮丰产丰收的关键。关于如何做好这两虫一草的防治工作,现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9.
小麦病虫害种类较多,对产量有严重影响。而被列为防治对象的病虫害多达50余种,特别是随着小麦产量的不断提高,病虫害日趋严重,成为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因此,了解和掌握麦田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是获得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高产麦田具有群体大、通风透光差、田间湿度大、易诱发多种病虫害等生态特点。随着生态环境及栽培制度的改革,高产麦田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眼下正是冬小麦返青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麦田杂草和病虫害发生初期。为了控制麦田杂草和病虫害爆发,连日来,江苏省东海县广大农民抓紧农时对在田小麦进行化学除草、浇水、追肥和喷洒药物等春管工作,力夺夏粮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1.
<正>1小麦播种期病虫害发生情况小麦播种期是防治地下害虫及小麦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麦田杂草等病虫草害的关键时期,不仅可以控制麦田早期病虫草的发生危害,而且对于中后期小麦病虫害也有明显抑制作用。近年来,根据我们对刘营区域站各村的调查,发现小麦地下害虫发生呈加重趋势,蛴螬2.6~3.8头/m2,蝼蛄0.5~  相似文献   

12.
韩娟 《河北农业》2019,(3):36-38
<正>小麦中后期不仅是小麦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多发时期,正是吸浆虫成虫、蚜虫、麦叶蜂和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锈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和预防关键期,由于麦田各种病虫害经常会重叠发生,在生产中要采取"早防早治、科学用药、综合防治、统防统治"策略进行防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影响我县小麦生产的病虫害主要有:小麦吸浆虫、红蜘蛛、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小麦穗蚜等。随着气温的升高,小麦病虫害陆续进入发生危害高峰期,只有因地制宜,抓住每一种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进行科学防治,才能达到控害增收,提高产量的目的。麦田主要发生的病虫害有小麦吸浆虫、小麦  相似文献   

14.
<正>莘县地处山东省西部,是山东小麦主产区,近年来麦田杂草发生逐年加重,尤其是恶性杂草猪殃殃、野燕麦等。麦田杂草不仅与小麦争水、肥和光能,还是作物病虫害的中间寄主,一般可造成小麦减产10%~30%。作者根据近几年田间试验观察,总结了莘县麦田杂草的发生情况,并提出了防治措施。1发生情况莘县麦田杂草主要有播娘蒿、荠菜、猪殃殃、藜、婆婆纳、王不留行、小蓟、黎、打碗花等阔叶杂草和野燕麦、节节麦、雀麦、看麦娘、碱茅等禾本科杂  相似文献   

15.
根据豫东地区冬季气候条件,结合常年病虫害发生历史资料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小麦病虫草害发生趋势为中度偏重发生。主要发生种类为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黑胚病、蚜虫、地下虫潜叶蝇和麦田杂草等。一、主要病虫草害(一)小麦纹枯病:中度偏重发生,田间湿度大,抢时播种的麦田将重发生。主要预测依据.1、菌源充足,小麦  相似文献   

16.
<正> 春季是小麦各种病虫害发生蔓延的时期,是继小麦播种期防治之后的又一防治关键期,抓好春季防治工作,对小麦增产有重大意义。我省春季小麦常普遍发生的病虫害有白粉病、锈病和麦蚜、地下虫等,局部发生的病虫害有秆黑粉病、散黑穗病、纹枯病、叶枯病、病毒病、赤霉病、根腐病和粘虫、吸浆虫、麦蜘蛛、麦叶蜂、麦秆蝇等。春季小麦病虫害防治,主要是搞好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方面。农业防治的技术重点是: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创造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虫害滋生繁衍的生态条件,合理施肥浇水,特别不要过多施用氮素化肥和大水漫灌麦田。化学防治的技术最点是:适时防治和因病虫情制宜选用农药。  相似文献   

17.
<正>危害小麦的病虫种类主要有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条锈病、麦叶蜂、小麦红蜘蛛、麦蚜和小麦吸浆虫等。由于暖冬和春气温偏高,今年小麦分蘖增多,部分麦田群体偏大,利于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小麦返青比常年早3 d左右,目前小麦已进入拔节期,比常年提前7 d左右,预计各种病虫害发生也会比常年提前5~7 d。针  相似文献   

18.
<正>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应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病虫害的发生特点,综合协调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充分发挥自然控制作用,将主要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以下。早春,麦田是多种天敌昆虫的繁殖基地,是棉花等秋季作物害虫天敌的库源,在防治麦田害虫时,要充分考虑麦田在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特殊作用,提倡使用选择性杀虫剂和生物杀虫剂,以保护天敌,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一、播种出苗期  相似文献   

19.
春季是小麦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必须做好麦田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小麦的高产高质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从春季加强麦田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性出发,提出春季实施麦田管理的主要技术要点,包括浇水追肥、土壤管理、防止畜禽啃咬、抗倒伏、防止霜冻和倒春寒等,并对不同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论述,旨在提升麦田管理的效率,促进小麦的丰收。  相似文献   

20.
麦田杂草种类繁多,杂草不但与小麦争水、争肥、争光,严重影响小麦生长,而且有些杂草还是小麦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加速病虫害的传播与蔓延。因此,防除麦田杂草是确保小麦正常生长、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麦田杂草防除技术措施由于除草剂发展极快,可用于麦田的除草剂种类较多,针对不同杂草群落和类型,科学选用除草剂品种,是小麦田安全、经济、高效化学防除杂草的基础。我们在对小麦田杂草发生种类、群落结构、发生规律调查研究的同时,特进行3%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悬浮剂,防除冬小麦田阔叶杂草效果和的安全性及使用技术探索。3%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悬浮剂在小麦3叶期后、600-750ml/hm2、兑水450L/hm2茎叶喷雾,可有效的防除冬小麦田主要阔叶杂草猪殃殃、播娘蒿,速效性好,对小麦安全。超量使用小麦叶片可能会出现枯斑,可恢复。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