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安阳县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总面积1202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608个行政村,总人口94万,其中农业人口83万,耕地面积107万亩。安阳县地势西高东低,东部为平原,土壤肥沃,灌溉方便,西部为山区丘陵旱地,常年玉米种植面积85万亩以上,平均单产在500公斤左右。东部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方玉米最高产量达720公斤,西部山丘旱地面积约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常年平均产量在  相似文献   

2.
荣成县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全县有28个乡镇。农业和渔业队共1044个,其中纯渔业队有22个,21万农户,68.6万农业人口,28.5万农业劳动力。总土地面积是234.5万亩,其中平原面积42.9万亩,山地面积72.6万亩,丘陵面积118.9万亩。耕地105.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465,人均耕地1.58亩,山滩面积46万亩。  相似文献   

3.
正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以下简称木垒县)地处北疆温带荒漠,具有明显的干旱大陆性气候特征。全县耕地面积约87万亩,其中34.5万亩的平原田地多有滴灌设施,种植小麦、玉米、向日葵、蔬菜等作物,另外约52.5万余亩的丘陵山地因干旱缺水无滴灌设施,只能种植小麦、鹰嘴豆和豌豆等较耐旱农作物。小麦是木垒县的主导产业,年种植小麦面积60万亩左右,其中冬小麦20.1万亩左右。近年来,县农业农村局实施了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和"双降两增"(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增产、增收)千亩节水高产栽培示范项目,冬小麦平均亩产量560 kg,亩产值1 400元,扣除成本后亩纯收入700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河北省南皮县地处黑龙港流域,全县耕地面积67.3万亩,其中盐碱地面积达2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1.2%。南皮县属于黄淮海低平原盐碱地,土壤为盐化潮土,含盐量一般在0.3%0.6%。盐碱地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较少,盐分含量较高,土壤肥力水平偏低。盐碱地种植棉花是充分利用盐碱地的有效途径。南皮县近10年来每年植棉面积均在20万亩以上,其中盐碱地棉花面积每年均在14.5万亩左右。通过近年来的生  相似文献   

5.
东光县地处华北平原河北省黑龙港流域龙王河下游,全县耕地72万亩,潮土土类,以中壤质潮土为主。种植的大宗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肥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一般情况下能够占整个生产资料投入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6.
<正>龙江县地处黑龙江省西部,西部与大兴安岭接界,东部是嫩江平原,中部是丘陵过渡地带。南北跨第一、第二、第三三个积温带,属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土壤以黑钙土和草甸土为主。耕地面积560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在420万亩左右,玉米成为当仁不让的主导产业。因为玉米种植面积过大,导致玉米连作现象不可避免,这就为玉米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近几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对玉米病虫害认真研究,积极防治,取得良好成  相似文献   

7.
<正>乐至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是川中丘陵农业大县,辖25个乡镇、609个村,总人口87万,其中农业人口75万;2009年末耕地面积67万亩,其中旱耕地41万亩,稻田26万亩。全县年均气温16.8℃,年均降水860mm,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冬干、春旱、夏旱、伏旱发生频繁,属典型的雨养农业区。近年来,季节性干旱更加突出,农民对省工节本抗旱种植模式和高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乡宁县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土地广阔,光热充足的农业大县。全县共有国土面积2029平方千米,现有耕地面积43万亩,人均2.5亩。其中小麦种植23万亩,玉米种植9万亩,小杂粮种植面积11万亩。目前全县种植的小杂粮主要包括绿豆、大豆、扁豆、谷类、马铃薯和黍子等。从2001年提出“攻林果、优育牧、精杂粮”的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后,一直重视小杂粮的生产,全县每年小杂粮的播种面积都稳定在10万亩左右,总产年平均1500万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9.
江陵县地处江汉平原,是我省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年平均气温为16.2℃左右,年降雨量为1197.4毫米,无霜期约240天。全县有耕地面积158万亩,其中水田105.3万亩,根据自然条件可分为丘陵、平原与滨湖三个区。丘陵区占耕地面积的20.77%,主要生产水稻、小麦;滨湖区占耕地面积的31.9%,盛产水稻;平原区分布在长江两岸,占耕地面积的47.33%,是棉花、油料的  相似文献   

10.
<正> 罗山县位于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是河南省板栗主要产区之一.全县有栗园2万多亩,结果栗树25万余株,年产量200万斤左右,栗树主要分布在罗山县南部山区500米以下的山地.现在已发展到县北部、丘陵、平原,如狮河、淮河沿岸已建成上千亩的板栗基地.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东安县地处世界稻作发源地湖南的西南端,湘江上游,以平原、岗地为主,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适合发展粮食生产。全县19个乡、镇、场,总人口61.2万,其中农业人口52.6万,现有耕地51.3万亩,其中水田45.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9.9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2.54万亩。常年粮食种植面积100万亩左右,总产40万t以上,每年上交商品粮207iI以上,是国家优粮工程项目县、湖南省生态优质稻基地县,2005、2006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1、2012年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  相似文献   

12.
正花生是我县的主要油料作物是我县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唐河花生素以含油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信誉。全县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0万亩左右,其中春播地膜覆盖面积20万亩左右,多种植在丘陵旱薄地,排灌基础薄弱,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我县花生种植中进一步落实良种良方,精细播种、配方施肥等关键措施,对提高花生群体质量、促进果多果饱,夺取花生丰产丰收具有  相似文献   

13.
通江县地膜马铃薯生产潜力分析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县种植马铃薯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其中春马铃薯15万亩,秋马铃薯5万亩),占全县粮食总播面的15%左右,年产量3.5万t,总产量居全县粮食作物的第四位。马铃薯产业是我县发展旱作农业的又一最佳选择,对保证我县粮食生产安全(食物)和农民增加收入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崇礼县是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全县总面积350万亩,有林地面积90多万亩,总耕地面积30.2万亩,其中水浇地6.6万亩。全县现辖8乡2镇,212个行政村,408个自然村,总人口1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79万人。全县海拔高度817~2174米,年均气温  相似文献   

15.
正一、基本情况建昌县地处辽宁西部山区,位于葫芦岛市西北部。辖28个乡镇,276个行政村,总人口62万,其中农业人口53.7万,农村劳动力28.2万人,全县总土地面积3195平方公里,耕地89万亩。县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然形成岭上、岭下两个区域。全县平均海拔高度为426米,岭上平均海拔为555米,岭下平均海拔为322米,境内海拔最大高差为1147.5米。全县无霜期158天左右,其中以南岭下最长161  相似文献   

16.
<正>临夏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1735—4636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030.5小时,无霜期170天左右,降水量640.5毫米,农业播种面积达50万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油菜、中药材、蔬菜等农作物。玉米作物是全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全县玉米面积达17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4%,占粮食面积的46%,玉米作物病虫害防治不但关系玉米的丰欠,还关系全县粮食产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口号,并连续出台了多项促进和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现代农业的实现需要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作为重要支撑。作为党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极大的提升了农民群众的购机积极性,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平原地区发展优于山区和贫困地区。汝阳县地处豫西山区,属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总耕地面积约38.5万亩,粮食种植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其中小麦种植面积为30万亩,玉米22.5万亩)。据统计全县可进行机械化收获的玉米面积约为12.5万亩,机械化发展严重不足,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希望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正>滑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县域面积1 814 km2,耕地面积13万hm2,常年种植粮食作物17.3万hm2,其中小麦常年播种面积11.3万hm2左右,占粮食种植面积的65.3%,平均单产7 306.5 kg/hm2,是河南省也是全国小麦主要生产区。潮土是全县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耕作土壤,占土壤总面积的97.6%,也是冬小麦的主要种植  相似文献   

19.
<正>江西省安福县地处赣中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全国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和13个粮食主产区的100个粮食生产大县之一。全县辖19个乡镇、256个行政村,总人口40.11万,其中农业人口31.2万,耕地面积45.99万亩。油菜是该县第一大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5万亩左右。"三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约束下的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顺 《甘肃农业》2002,(10):34-34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地区东南部,渭河上游兰州与天水之间;海拔1612~2726米,年平均气温7.7℃,日照时数2292小时,降雨量450.6mm,无霜期168天.全县总面积361.3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9.68万亩,辖13镇11乡,280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全县共有天然草地89.97万亩,人工种草13.4万亩,天然草地属于干旱草原草场类型,地形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牧草品种主要为终生禾草、本氏针茅、莎草、短柄草、苔草、狗尾草、早熟禾等;人工种植的多年生牧草主要是紫花苜蓿、红豆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