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崔宁波  张正岩 《北方园艺》2017,(22):192-199
作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乎到我国粮食安全及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建立黑龙江2002—2015年各地市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别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静态、动态的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农业生产效率整体水平不高,各地市间效率差异比较明显,非DEA有效地市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在农业技术进步主要动力的拉动下,黑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农业生产表现出较强的可持续性。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琳  李全新 《北方园艺》2022,(11):129-134
基于2014—2019年冀中南地区设施蔬菜投入产出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模型研究该地区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河北省冀中南地区设施蔬菜生产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生产效率低下,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无效,综合效率无效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较低;全要素生产率呈负增长,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对其起负作用。因此建议不断调整生产规模、加快推行绿色生产技术、优化资源要素投入等措施,来提高该地区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阶段 DEA模型的蔬菜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DEA模型无法剥离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对效率值的影响。为了测算同质生产环境下的蔬菜生产技术效率并进一步探究促使技术效率估计产生偏误的因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27户蔬菜生产微观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是否加入合作社和进行过技术培训等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通过增加投入松弛变量浪费而显著降低农户蔬菜生产技术效率,而管理的不合理加剧了效率损失;总体来说蔬菜种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在同质经营环境下,蔬菜生产技术效率低下的原因是规模效率低下。在此基础上,提出发挥合作社在蔬菜生产中的作用、贯彻技术培训政策和提高蔬菜生产的规模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Malmquist指数和DEA方法,研究了河北省蔬菜产业的生产效率,以期对河北省蔬菜产业投入产出进行改进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效率DEA模型以及Malmquist指数,分别基于投入导向以及产出导向对2003—2018年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投入导向,吉林省和辽宁省实现DEA有效,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而黑龙江省未实现DEA有效,对农业资源的利用还有提升空间;基于产出导向,东北三省均实现DEA有效,均重视将农业资源生产最大化;同时东北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3.8%,其中技术进步指数较高,表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基于北京市郊区县设施蔬菜用水现状与农户节水行为的调研,采用DEA方法对采用节水技术的北京设施蔬菜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基于节水的京郊设施蔬菜生产效率为0.900,处于较高水平,但设施黄瓜和设施茄子仍存在10.212%、0.285%的节水提升潜力;基于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畦灌等技术设施蔬菜生产已发挥最佳投入产出的配置效率,但基于沟灌、膜下沟灌、膜下微喷的设施蔬菜仍存在2.902%、12.162%和2.792%的节水提升潜力。结论表明,不同的设施蔬菜品种、节水技术选择对于设施蔬菜生产效率存在差异性,通过调整结构和创新技术,可提升设施蔬菜节水效率。  相似文献   

7.
科技文摘     
正基于能值分析的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系统效率和可持续性评价发展无公害蔬菜是提高我国蔬菜品质和安全性、增强蔬菜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针对蔬菜生产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系统两种蔬菜栽培模式进行系统效率和可持续性评价,并与一般蔬菜生产模式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8.
我国柑生产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度了2009年我国8个柑主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产效率。结果表明:2009年8个柑的主产省(市)柑的综合效率为0.785,技术效率为0.901,规模效率为0.886。分析了柑生产中非有效决策单元效率损失的原因并对其投入要素数量进行调整,并提出我国柑生产效率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蔬菜产业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在种植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黑龙江省正在加快将蔬菜产业打造为玉米替代产业,以发挥其保供、增收和促就业的重要作用,且人口增长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也需要蔬菜产业的快速和规模化发展。基于历年《黑龙江统计年鉴》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蔬菜产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就黑龙江省蔬菜产量提高提供对策建议,以期为黑龙江省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影响黑龙江省蔬菜产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在于经济发展、技术投入和土地,而市场因素和机械化程度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针对以上现状,提出了通过加强政策连续性,加大技术投入,加快蔬菜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加工行业的发展,来提高蔬菜质量,推动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从而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0.
为稳定蔬菜生产面积,强化产能和提高蔬菜产品品质,作者从蔬菜生产规模、蔬菜种植品种结构、蔬菜产品价格行情、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方面对江苏省无锡市蔬菜产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如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种植品种结构不佳、种植效益不稳定、适度规模经营不规范等,并提出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稳定蔬菜产能、合理布局规划、强化科技支撑等发展对策,以促进无锡市蔬菜产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蔬菜生产成本、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劼 《长江蔬菜》2015,(12):53-56
通过对全国蔬菜种植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蔬菜生产成本以及效益现状。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蔬菜生产的投入要素对蔬菜产量的贡献率进行测算,发现我国蔬菜生产中劳动力投入、化肥投入、农家肥投入和种植面积等对蔬菜产出具有显著性贡献。同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蔬菜效益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劳动力投入、种苗投入、化肥投入、农家肥投入、地膜投入、灌溉费、技术服务费、其他费用和蔬菜种植面积对蔬菜生产效益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3,(5):231-236
蔬菜种植元数据模型信息描述研究目的:对蔬菜种植元数据模型信息描述进行研究。方法:针对蔬菜种植过程中品种资源、农田环境、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等数据在采集、管理和分析时出现的数据标准不一致、数据格式多样、数据共享效率低等问题,在分析蔬菜种植各环节需涉及的数据基础上,以XML/XMLSchema为技术手段,提出蔬菜种植元数据描述方案,构建蔬菜种植元数据模型。结果:建立了蔬菜种植元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科学评价食用菌产业发展策略的有效性,建立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策略DEA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食用菌产业发展策略中的一系列投入型策略作为输入指标,以食用菌企业的规模、消费者满意度、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各种产出效益和效果作为输出指标,采用DEA评价方法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策略的效率进行模拟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对食用菌发展策略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是有效的,结果也为为食用菌发展策略的资源投入方向和数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导读:为明确武汉市设施蔬菜的种植水平和产业现状,对本区域2015年秋茬、2016年春茬设施蔬菜的主栽品种、栽培方式、种植与采收时间以及产量等进行了调研。总结出武汉市设施蔬菜主要周年栽培技术模式,并对本区域设施种植的特点和设施栽培水平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产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过程中通过利用各种农、林、牧副产品,将木质纤维转化为优质食物,实现立体高效生产、环保可循环的种植模式,因此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对整个农业产业来说至关重要。通过收集10个食用菌品种的产值、种植面积、用工人数等指标数据,从土地产出率、成本利润率等6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联合熵值法对河北省食用菌种植综合效益进行评价。2种分析法中10个品种综合效益评价结果排名较为相似,羊肚菌综合效益最高,白灵菇、双孢菇综合效益最差。在对10个食用菌品种综合效益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应在提高食用菌产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建立食用菌种植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并积极调整河北省食用菌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农户蔬菜投入产出特征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农户视角对北京市蔬菜投入产出中的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水资源投入、种植技术采用、质量安全生产、成本收益等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蔬菜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以塑料大棚和温室为主;蔬菜种植户对地下水位下降有正确认知,认为灌溉水价较为合理,对灌溉设施可靠性的满意度较高;地膜覆盖、穴盘育苗和高温闷棚在蔬菜种植技术中的采用比例较高;种植户蔬菜质量安全生产的态度较为积极,对产出环节的蔬菜质量安全问题较为重视;雇工费、肥料费和种苗费构成蔬菜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综上,建议推进蔬菜生产规模化发展,健全环境友好型技术推广体系,完善蔬菜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倡生产资料合理投入。  相似文献   

17.
王欢  穆月英 《中国蔬菜》2015,1(1):45-49
基于对北京市农户蔬菜生产的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北京市农户蔬菜生产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对大棚和温室两种设施蔬菜生产类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北京市蔬菜生产整体效率水平较低,反映出农户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同时对两类蔬菜生产设施进行对比后发现,现阶段大棚蔬菜生产更有效率,而温室生产的蔬菜则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红治  张媛  辛铭霞 《北方园艺》2018,(11):178-182
通过对沈阳市5区县蔬菜种植户的调研及数据整理,分析了沈阳市蔬菜种植的成本收益,并与全国大中城市的蔬菜生产成本收益进行比较,以了解沈阳市蔬菜生产的优势和特点,可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展蔬菜产业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沈阳市蔬菜种植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加快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留住或吸引一批知识青年从事蔬菜生产经营对产业发展意义重大;2)相对于露地蔬菜,设施蔬菜具有高投入、高产量、高收益的特点,沈阳市设施蔬菜的收益是全国大中城市收益的5.7倍,应加快发展设施蔬菜,尤其是推进高标准、规模化建设;3)大城市周边受人工和土地成本的压力,应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前提,通过资金扶持、科技支撑等手段发展规模种植、特色种植,以提高蔬菜种植收益,保障蔬菜供应。  相似文献   

19.
王继堂 《蔬菜》2016,(6):44-47
为了更好地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对滨州市蔬菜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发现露地蔬菜是一种低投入、低产出的种植模式,而设施蔬菜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蔬菜种植模式。通过对各种模式的比较,得出大中棚蔬菜生产具有投入适中,收入可观的突出优势,是值得推广应用的种植形式。  相似文献   

20.
王妍  刘莹  乔立娟 《北方园艺》2022,(2):135-140
通过对丰宁县农户种植有机蔬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为丰宁县农户提高有机蔬菜种植积极性提供建议,进一步促进丰宁县有机蔬菜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河北省有机蔬菜产业的供需平衡。该研究基于对河北省丰宁县大滩镇、鱼儿山镇、外沟门乡和土城镇4个地区农村有机蔬菜种植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的调研数据,采用回归分析(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种植有机蔬菜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促进农户种植有机蔬菜积极性的措施,提供有机蔬菜供给的途径。结果表明:丰宁县种植有机蔬菜的经济效益及种植技术对农户种植有机蔬菜具有主要作用,农户的个人禀赋以及政府补贴对农户种植有机蔬菜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提出加强有机蔬菜生产技术重要性的宣传、发挥农户示范带动作用、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有效提高丰宁县农户种植有机蔬菜积极性及促进丰宁县有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