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4月份为冬枣萌动期至萌芽期.此期主要虫害为盲蝽象、枣瘿蚊、枣锈壁虱、枣尺蠖、红蜘蛛、枣粘虫等,另外冬枣枝干病害也开始缓慢扩展,尤其是上年冬枣树体营养储备不足、抗逆性降低的枣树枝干病害应进行预防.因此加强冬枣栽培技术管理与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问卷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临猗县现代农业鲜枣示范区(庙上)冬枣的主要病虫害情况及影响冬枣好果率的因素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临猗冬枣虫害主要有枣园桃蛀果蛾、枣园朱砂叶螨,两者皆是危害枣树栽培的主要虫害;病害主要有枣黑斑病,枣炭疽病,枣缩果病、枣裂果症等。其中枣裂果症,虽然是生理性病害,但是临猗冬枣的裂果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冬枣的好果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充分分析临猗冬枣裂果症产生的具体原因以及寻找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于临猗冬枣健康良好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枣瘿螨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冬枣是山东省滨州市的枣树主栽品种之一,截至2005年滨州市栽植面积5·8万hm2,年产冬枣8000万kg。但是随着冬枣面积的迅速扩大,枣瘿螨的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对冬枣生产安全构成威胁。枣瘿螨又名枣壁虱、枣叶锈螨,属蜱螨目瘿壁虱科,主要寄主有枣树、杏树等树种。根据2002—2005年对冬枣枣瘿螨发生情况的调查,本文研究了枣瘿螨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并根据近年生产防治经验提出综合防治技术。(1)为害特点枣瘿螨以成虫和若虫为害枣叶片、花蕾、花、果实及嫩梢。枣树被害后,叶片卷曲,呈灰色,进而落叶,造成二次萌芽;枣蕾、花受害后,绿色部分渐变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冬枣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大部分地区的枣农很少懂得冬枣栽培管理技术。利用网络技术构建北方枣业网,可及时便捷为枣农提供冬枣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提高冬枣坐果率等栽培技术。基于ASP.NET 3.0技术,在数据库SQL Server 2005支持下,利用面向对象技术,构建了动态的北方枣业网,为枣树种植、肥水管理、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推广搭建一个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了冬枣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信息的浏览、查询、搜索、交流等功能。该平台可使枣农与专家、企业进行冬枣栽培技术及枣产品需求间的信息交流,极大地方便了北方区域枣农对枣树种植管理,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冬枣生产指导专家及技术员的相对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危害冬枣的病害种类较多,发生较普遍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缩果病、锈病、疮痂病、枝腐病等。冬枣的病害防治,应根据枣园的实际情况,在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方针前提下,综合运用农业、人工、物理、化学等各种防治措施和生态调控手段,改善枣树的生态环境,创造不利于病害滋生的环境条件,从而使病害得到有效控制,最终达到生产无公害优质冬枣的目的。1枣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枣吊、枣叶、枣头及枣股。  相似文献   

6.
正5—6月正是冬枣开花坐果期,做好此期的虫害绿色防控,对冬枣树体生长、产量、品质意义重大。1枣瘿蚊枣瘿蚊又叫枣蛆,以幼虫危害枣树嫩叶,受害嫩叶从两侧叶缘向内卷成筒状。叶色变为紫红色,质地变脆、变硬,最后变黑枯萎。花蕾被害后不能正常开放,花萼膨大,直至枯黄脱落。危害幼果时,幼虫蛀食于果心内,不久果实变黄脱落。1)发生规律。枣瘿蚊1年发生3~4代,  相似文献   

7.
冬枣无公害高产优质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无公害冬枣的生产环境条件、育苗、园地建设及栽后栽培管理和病虫防治等几方面阐述了无公害冬枣的高产优质技术要点,对提高枣果产量和改善枣果品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冬枣斑点病已成为枣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个别园片病果率达30%以上,严重影响枣果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冬枣斑点病的防治问题,我们进行多次药剂防治试验,现将2009年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邯郸地区鲁北冬枣的主要病虫害有枣疯病、枣缩果病、枣锈病、枣瘿蚊、桃小食心虫、枣龟蜡蚧和枣豹蠹蛾等,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1—2004年对鲁北冬枣的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危害冬枣的病虫有30多种,其中绿盲蝽和枣芽象甲等危害较重;病害主要是干腐病、枣锈病、焦叶病、缩果病、炭疽病和轮纹病等。当前防治不及时和应用高毒农药是突出问题。今后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制订防治规程。  相似文献   

11.
冬枣炭疽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炭疽病是冬枣的常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轻则影响枣的品质,重则造成减产、绝产。对冬枣炭疽病应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2.
冬枣开花坐果期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枣开花坐果期是决定冬枣产量的最关键时期,也是多种病虫盛发期,加强冬枣病虫害防治与栽培技术管理非常重要。经过近几年的观察和实践,笔者总结了此期病虫防治技术方案,即以防治绿盲蝽、灰暗斑螟和枣锈壁虱等害虫和预防果实黑斑病、炭疽病、轮纹病、褐斑病、锈病等病害为防治重点,综合运用各项防治措施,确保冬枣坐果,为后期高产奠定基础。现将冬枣开花坐果期的主要病虫发生危害情况和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山东省无棣县是鲁北地区冬枣主产区之一,现有冬枣面积2.33万hm2,冬枣树2 100万株,年产冬枣2亿kg,枣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近几年枣农为追求高产量,大量使用激素、化肥,加之病虫防治措施不当,新生病虫害和一些次要病虫害逐渐上升为主要病虫害,而且有加重、蔓延的趋势,对枣果的品质造成严重影响。为此,自2007年起,我们在全县所有冬枣示范园内对冬枣主要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周霞 《北方园艺》2007,(5):107-107
6月上旬至7月上旬是冬枣花果期,此期是决定冬枣产量的最关键时期,也是多种病虫盛发期,因此加强冬枣栽培技术管理与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根据滨州地区沾化冬枣种植情况介绍一下冬枣花果期主要技术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沾化冬枣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虫害也愈发严重。本文根据沾化冬枣2018年春季虫源基数调查数据、结合常年虫害发生情况分析,预测了沾化冬枣的主要虫害(枣瘿蚊、绿盲蝽、龟蜡蚧、螨害等)的发生情况、发生规律,并结合农业生产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细数过去几年沾化冬枣的发展历史,关于技术、良种、高端果品、分级销售等几个关键词不得不提,它们成为沾化冬枣产业成功的命门所在。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为发展冬枣产业,组织实施沾化冬枣产业优化提升工程、颁布了《沾化冬枣标准化生产技术管理规程》与《冬枣标准化技术标准》。普及的新技术粘虫胶、粘虫板、杀虫灯、性诱剂等防治害虫的方法已被枣农广泛接受,提高了冬枣品质。同时,加快良种优系选育步伐也从未停歇,沾冬2号品种总面积  相似文献   

17.
陕北枣树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包括延安市和榆林地区,地处黄河中游,是红枣原产中心和主产区之一.1978年以后,枣栽培面积迅速扩大.随着红枣产业的发展,以及近几年密植枣园的大量出现,陕北地区枣树虫害问题日益突出,危害逐渐加重,原有的主要虫害如枣尺蠖、桃小食心虫、枣粘虫、枣芽象甲有继续蔓延加重的趋势,而一些以前的次要虫害如日本龟蜡蚧、枣瘿蚊也有上升为主要虫害的趋势.本文就陕北地区几种虫害的发生动态及防治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冬枣,又名冻枣、雁来红、苹果枣、冰糖枣,是我国特有的晚熟枣品种.近些年来,冬枣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冬枣药害问题也时常发生.冬枣发生药害后如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轻者影响冬枣树正常生长,造成减产,重者会导致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冬枣是我国晚熟鲜食枣中的骄骄者,以其果实脆嫩多汁、甘甜爽口、营养丰富、保健效果好备受人们的青睐。近年在蓟县冬枣的栽培面积不断地扩大,但是,近年来绿盲蝽对冬枣树的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危害冬枣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轻者造成枣芽晚发,叶片穿孔卷曲,花蕾发育延迟;重者花蕾停止发育,幼果僵化脱落.严重降低了当年枣果的产量、品质,给枣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该虫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并找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我们于2005—2008年对其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合  任宝君 《果农之友》2012,(11):24-24
在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桃小食心虫、枣尺蠖、枣粘虫和红蜘蛛是危害枣树栽培的主要虫害,对枣业生产具有较大的威胁。辽西北地区建平县是枣树大规模开发的新区,科学防治枣树虫害,是保证枣树稳产高产的关键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