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下加工番茄里格尔87-5和石红-206的冠层高光谱变量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发现加工番茄叶面积指数(LAI)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两个抗大气植被指数具有很强的相关性,r值均达到板显著水平.选取各个生育时期相关性最好的光谱变量与同步测定的叶面积指数建立LAI的遥感估算模型.苗期、坐果期、红熟期和采收期指数模型最好,青熟期一元三次模型最好,R2分别为0.6162、0.7426、0.6531、0.6532和0.6531.将建立的模型进行精度分析预测R2值分别为0.573、0.7359、0.5677、0.5504和0.6286.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的发展史、原理及主要功能,将其与果园杂草进行了区别,介绍了果园生草的种类及因地制宜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丹  林世平 《北方园艺》2012,(5):200-202
研究了建国以来"园林结合生产"的发展历程,包括其作为建设方针被提出的过程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实践情况,总结其在实践中的优缺点,以求对今后的园林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凋落物分解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凯  李倩  张中发  王微 《北方园艺》2021,(13):134-140
森林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凋落物和土壤中的酶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该研究综述了凋落物分解酶的生态学作用、种类以及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为深入研究凋落物分解机理及其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未来该领域应注重全球变化背景下凋落物分解过程中酶的反馈调节机制探索,需将植物、凋落物和土壤作为一个整体,并结合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开展长期性、系统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多胺代谢与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胺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具有调控作用的一类生理活性物质,其代谢变化与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关系密切。本文从逆境胁迫下多胺代谢情况、外源多胺及其抑制剂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突变体与转基因在研究多胺与抗逆性上的应用三个方面对多胺与逆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介绍,并对逆境下多胺如何影响其他生理活动(作为渗透调节物质,信号分子,调节离子通道)进行了系统性地阐述,最后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自1978年以来,猕猴桃在我国商业化研发和种植已超过40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已位居世界第一,但果实品质良莠不齐,很难与国外果品比拼。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并结合国内外产业考察及技术咨询中的问题进行总结,探讨了我国目前猕猴桃果实品质整体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猕猴桃作为雌雄异株栽培的果树,果农及大部分管理者对其栽培技术缺乏了解导致盲目引种、措施落实不到位、技术应用缺乏针对性和创新不足、社会化服务与供给侧改革不完善、品牌意识淡薄、缺乏市场引导机制与消费者需求信息等方面,都是从不同层面影响到猕猴桃果实品质的主要因素。猕猴桃产业发展和果实品质提升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统筹和协调控制好与果实品质相关的主要因子,促成猕猴桃果实内部品质的整体提升,才能"管"出高品质的猕猴桃,引导产业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对菊芋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多功能开发在工业、农业等多个领域得以应用,但缺少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为提高菊芋多功能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介绍了菊芋的营养价值及研究利用现状,从生态保护、饲草化开发利用、菜用开发利用、药用价值、工业应用等方面对其多功能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利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固化剂不同用量对湖底淤泥理化性质的影响,结合盆栽试验分析了淤泥固化后种植植物的生长情况,以期为淤泥就地固化转化为种植土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不同用量固化剂对固化后淤泥的容重、土壤有机质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其全盐含量和pH值随固化剂用量的增加呈升高的趋势。固化剂添加后土壤含水率明显降低,与淤泥静置10d相比,添加3%~8%固化剂后(T2~T7处理)土壤含水率分别降低了30.5%~20.2%。从高羊茅、黑麦草生长情况来看,淤泥经过固化后种植高羊茅、黑麦草的出苗率、株高和植被指数均高于未经固化淤泥处理,其中以添加4%固化剂(T3处理)的植株长势最好,其出芽率、株高和植被指数要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9.
使用RS和GIS技术进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提取,以Sentinel-2A的遥感数据组建南昌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数据集,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定量研究研究区绿地景观格局并探讨不同类型及区域城市植被覆盖度和绿地景观格局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研究区绿地斑块构成总数庞大,其中经济开发区的绿地率最高而东湖区最小,附属绿地相对其它类型绿地占比最大;绿地分布不均匀且总体绿地斑块边缘较规则,遭受严重的人为因素干扰;旧城区尤以附属绿地和广场用地破碎化水平较大,无法发挥其生态效益;高植被覆盖度有利于形成面积较大、形状趋于复杂、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的景观斑块,植被覆盖度越高,破碎化水平越低.对分析结果提出规划建议,均衡各类型绿地分布,增加景观多样性;结合城市文脉,改造旧城环境面貌;充分利用原有生态资源,合理化开发.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甘南藏族自治州近年来的生态环境质量分析与监测,可对该地区生态坏境质量格局建设与保护提供参考。以Landsat8 OLI-TIRS陆地成像仪的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数据,通过构建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运用遥感生态指数模型(RSEI)和主成分分析,对比分析研究区2010年7月、2015年7月及2020年7月遥感影像数据,对其生态环境质量做出研究评价。结果表明,虽然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但是其生态环境质量格局演变程度较为明显,亟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球正面临着独居蜂类减少的严峻考验,城市化是独居蜂类多样性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立城市独居蜂类居住的蜂巢小屋,是增加城市独居蜂类数量和多样性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国内关于选取蜂巢小屋的材料及其在城市独居蜂类调查与保护的相关研究还有待加强。调查了南昌市内一些园林植物、野花的访花情况以及设置不同材料的蜂巢小屋,以调查其居住独居蜂情况。通过比较得出,不同材料蜂巢小屋的独居蜂居住偏好及不同植物种类的传粉独居蜂种类和密度,以期从种植传粉者友好植物和建造栖息地2方面,提升城市独居蜂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生物土壤结皮是由土壤微生物和藻类、地衣、苔藓等孢子植物与表层土壤颗粒胶结形成的有机复合体,在退化或受损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生物土壤结皮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稳定性,还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过去有关生物结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荒漠地区及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功能和作用上,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地表覆被物,生物结皮还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影响土壤有机碳、一氧化碳含量及其稳定性,近年来关于生物土壤结皮如何影响全球碳循环和碳平衡逐渐成为研究者的主流方向。该研究综述了生物结皮覆盖下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碳循环和土壤呼吸等方面的变化,总结了生物土壤结皮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展望,旨在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真珍 《中国食用菌》2020,(2):I0017-I00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核心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总和,坚持其建设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与发展的需求,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是提高人民精神文明与国家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的需求。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农业发展史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成部分,想要取得更好的成就,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持。由李典军著写的《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史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6月版)一书,用主流法分析了社会主义农业思想的来源、产生和发展,用过程法探析和总结了社会主义兴起以后各种农业观点、学说、理论和政策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用分析法明确了不同阶段社会主义农业思想的利与弊,用比较法比较了法、英、德等不同国家的农业思想,对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影响有启示作用。总览全书,具有以下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甜柿及其在世界甜柿基因库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柿(Diospyros kaki Thunb.)原产中国,但绝大多数为完全涩柿,中国原产完全甜柿(简称中国甜柿)仅在湖北、河南和安徽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区有分布。主要介绍中国甜柿的栽培历史、地理分布及其变异类型,并重点对其生物学特性、自然脱涩特点及遗传规律等进行总结;此外,还对中国甜柿在世界甜柿的起源与进化、自然脱涩机理和遗传改良研究中的价值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无锡近代园林是中国园林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公花园作为我国第一个公园,研究其历史演变过程,对我国其他城市公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对公花园的实地调研及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从公园历史脉络方面,对公花园的概况、历史沿革、空间形态演变、保护与发展4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为无锡公花园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臭椿作为一种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及开发研究价值。该文概括了臭椿在林业生产、绿化方面的应用,进一步深入总结了其化学成分的开发价值,并对臭椿的化感作用等作了初步说明,以期为臭椿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在园林等方面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柿(Diospyros kaki Thunb.)起源中国,按其花性表现可分为雌株、雄株、雌雄同株和三全同株等类型。笔者对柿及其部分近缘植物的性别类型、花芽分化类型及特点、性别决定细胞学及分子机制、雌雄性别遗传规律及与雄性性别连锁的分子标记等研究进展进行扼要总结。此外,还对原产我国中部大别山区的完全雄性柿种质的起源及其利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柿性别调控机制研究以及完全甜柿遗传改良中的亲本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牡丹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军  韩杰  祖恩普 《北方园艺》2007,(1):153-154
从品种、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配置、培养条件控制及生根移栽等几个方面对牡丹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总结。认为目前的研究水平处于应用基础研究的初级阶段,应通过加强协作、细化分工来拓展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加强研究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9.
樟芝中有超过78种化合物,包括三萜类、苯酸类、木脂素、苯醌及其衍生物、琥珀酸与马来酸及其衍生物及多糖体等。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在抗发炎、保肝、抗肝癌、抗肺癌、抗乳癌、抗卵巢癌、抗结肠癌、抗口腔癌、抗氧化、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及抗血小板凝集等方面具有高度发展潜力;不具有基因毒性。对樟芝学名变迁与国际发表研究论文数量变化,台湾樟芝硕博士论文数量与研究领域分布,台湾樟芝研究计划的件数与经费变化,台湾有关樟芝《发明专利公报》、《发明公开公报》与《新型专利公报》数量的变化及特定化合物种类作了介绍,并探讨樟芝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地区2000—2020年MODIS地表温度、地表反射、植被指数遥感数据产品与2000、2005、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云平台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方法,研究了2000—2020年人类活动对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协调我国西北干旱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000—2020年新疆地区土地以未利用地、草地为主,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59.32%、28.81%。研究时段内耕地面积增量最大,达3.09万km2;建设用地面积增幅最大,达118.18%。2000—2020年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偏低并呈微弱下降趋势,可分为2000—2010年快速下降阶段和2010—2020年的缓慢上升阶段,主要原因与前一时段林地和水体大面积转为耕地有关。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下降区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准噶尔盆地与新疆东部。新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显著,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增加促使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而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