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李幼苗生长和根构型的影响,筛选出李幼苗培育的最适施氮方法,为李幼苗的科学培育提供理论依据,以盆栽李幼苗为试材,分析不同氮形态(硝态氮、铵态氮、有机氮)及配比对李幼苗生长及根系构型的影响,分别测定不同氮素施肥处理下李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根冠比、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以及根系构型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在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条件下,对李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影响由强到弱的氮素形态及配比依次为50%NH4+-N+50%NO3--N>25%NH4+-N+75%NO3--N>75%NH4+-N+25%NO3--N>100%NO3--N>100%NH4+-N>100%尿素,其中50%NH4<...  相似文献   

2.
马检  樊卫国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6):1152-1162
【目的】探究硝态氮和铵态氮及其配比条件对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实生苗的氮素吸收动力学参数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枇杷可吸收利用的氮素形态,为枇杷的氮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枇杷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离子耗竭法,测定枇杷实生苗根系对不同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吸收动力学参数;以pH为7.35的石灰性黄壤为栽培介质,设置5个不同硝铵比的施氮处理,研究不同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比对枇杷实生苗生长及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在不同的NH4+及NO3-离子浓度及其不同配比的营养液中,枇杷实生苗根系吸收铵态氮、硝态氮及总氮的规律均符合Michaelis-Menten酶动力学方程。无论NH4+和NO3-离子浓度如何变化,枇杷实生苗根系对NH4+吸收的内在潜力及亲和力和其在根中的流速均比NO3-的大。在单纯供给硝态氮的条件下,枇杷对NO3-的吸收并没有得到促进。在供给不同硝铵配比的处理中,随铵态氮比例的增加,枇杷实生苗根系中总氮的最大吸收速率(Imax)和根系中流速(α)明显增大,而米氏常数值(Km)明显减小;随硝态氮比例的增加,根系中总氮的Imax和离子流动速率(α)明显降低,Km值明显增大。增加铵态氮的比例能够促进枇杷实生苗根系对氮素的吸收,而增大硝态氮的比例对枇杷根系吸收氮素营养有不利影响,铵态氮是枇杷优先选择吸收的氮素形态。在土培条件下,施不同配比的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枇杷实生苗的植株高度、基径、干重生物量、根冠比、根系形态指标和总叶面积的差异显著。增大铵态氮的施肥比例能够显著增大植株高度、基径、干重生物量、根冠比、总叶面积,根的总长度、总表面积、总体积、平均直径,总根尖数及根系分形维数。100%的铵态氮处理的上述指标最大,100%的硝态氮处理的上述指标最小。【结论】铵态氮能够明显促进枇杷实生苗的生长发育,增强枇杷实生苗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而硝态氮则抑制枇杷实生苗的生长。在混合供应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条件下,增加铵态氮比例能够促进枇杷实生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不同氮素形态对皖南烟区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不同的氮素形态试验结果表明:施硝态氮多的处理前期有利于烟株早发.不同的氮素形态处理对烤烟各项农艺性状的影响较小.不同氮素形态比例对烤烟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各处理产值随着硝态氮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且100%硝态氮的处理(处理5)显著优于25%硝态氮及以下的处理(处理2和处理1),但100%硝态氮的处理(处理5)、75%硝态氮的处理(处理4)、50%硝态氮的处理(处理3)3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施肥中硝态氮量达到总施氮量的50%以上即可.各处理烟叶的各种化学成分含量和评吸质量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寻林木最佳栽培方法是切实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重要举措。由于毛白杨是杂种起源,其种内无性系间施肥响应特性差异显著。为保证人工林建设的速生丰产特性,同时减轻环境保护压力,应该大量推广毛白杨良种配制最佳施肥配比。方法以3个毛白杨良种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施肥处理探明影响其重要生长性状的最佳施肥配比,并对高产优质毛白杨良种施肥响应特性相关的候选基因表达模式进行系统解析。结果‘毅杨1号’最佳施肥配比为N(3 g) + P2O5(2. 25 g) + K2O(1 g);‘毅杨2号’最佳施肥配比为N(3 g) + P2O5(2. 25 g) + K2O(0.5 g);‘毅杨3号’最佳施肥配比为N(7 g) + P2O5(2. 25 g) + K2O(0.5 g)。其中,氮元素是影响毛白杨毅杨良种的苗高、地径以及生物量最为显著的营养元素。为进一步解析其遗传调控基础,对与氮素运输、同化、代谢相关的16个重要候选基因在不同氮肥施肥水平下在叶片以及根系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解析。候选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毛白杨良种氮素相关候选基因在叶片以及根中聚类成不同的模块,并且无性系之间表达模式差异显著。结论本研究阐明了毅杨毛白杨良种的施肥响应特性,系统分析其转录调控特异性将有利于解析其氮肥响应特性形成的分子机制,并对进一步针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开展遗传改良的分子设计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植烟土壤氮素分布、产质量的影响,以云烟87为参试品种,试验设T_1(100%NO_3~--N)、T_2(70%NO_3~--N:30%NH_4~+-N)、T_3(50%NO_3~--N:50%NH_4~+-N)、T_4(30%NO_3~--N:70%NH_4~+-N)、T_5(100%NH_4~+-N)5个处理,对0~40cm土层植烟土壤不同形态无机氮分布、烟株农艺性状及产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处理0~2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在栽后30 d时随硝态氮施用比例增加而逐渐降低,60、75 d时,单一施用铵态氮(T_5)处理硝态氮含量显著大于其他处理。栽后30、45 d,20~4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硝态氮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20~40cm土层土壤铵态氮含量生育期内与硝铵态氮施入量无明显关系。0~40cm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在生长前期受施氮影响较大,30 d后各土层无机氮含量无明显规律。不同硝铵态氮配比对烤烟产值的影响不大,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烟碱含量、总氮含量和氯离子含量与硝铵态氮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和钾离子含量与硝铵态氮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形态氮配比对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以叶用黄甜菜为试材,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其配比对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叶用黄甜菜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对营养液中硝铵态氮配比(NO_3~--N∶NH_4~+-N)的需求不同,硝铵态氮配比≤1/2时,植株生长品质较好,硝铵态氮配比为4∶4和2∶6的处理较佳;营养液中的硝铵态氮配比≥1/2时,根系生长较好,硝铵态氮配比为6∶2和4∶4的处理较佳.(2)随着营养液中铵态氮比例的增大,植株的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和生物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硝铵态氮配比为6∶2的处理较佳;各处理的硝酸盐含量均未超过无公害蔬菜标准;植株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在硝铵态氮配比为4∶4和2∶6的处理下较佳.可见,叶用黄甜菜地上部与根系生长、地上部形态与品质均受到氮素形态及其配比的影响,且对硝铵态氮配比表现出不同的偏好.综合比较各项指标,铵态氮的比例不宜超过50%,硝铵态氮配比为6∶2和4∶4的营养液配方,可用于叶用黄甜菜的生产栽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适宜杉木和木荷生长的最佳铵硝态氮(N)的配比,提高其针阔混交林的生产力和N素利用效率。【方法】试验设置NH4+-N∶NO3--N的5个配比(10∶0、0∶10、7∶3、3∶7、5∶5),比较2个树种在不同N素形态与配比下的光合特性、苗木生长、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差异。【结果】铵硝混合处理的5∶5、7∶3和3∶7配比较单一形态N素的10∶0和0∶10配比提高了杉木和木荷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生物量增长量以及杉木的苗高增长量。较高铵态N浓度的处理显著提高了杉木的净光合速率、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和生物量增长量,而较高硝态N浓度的处理提高了木荷的净光合速率、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和生物量增长量。较高铵态N浓度的处理降低了杉木的根冠比,促进杉木地上部生长,较高硝态N浓度的处理降低了木荷的根冠比,促进木荷地上部生长。【结论】不同氮素形态与配比显著影响杉木和木荷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铵硝比例相等的混合处理最有利于杉木的光合作用、苗高生长和生物量积累,较高硝态氮浓度的混合处理最有利于木荷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铵态氮/硝态氮配比对白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个不同铵态氮/硝态氮配比(0∶100、10∶90、25∶75、50∶50、100∶0)的营养液,对苏州青、虹桥矮青2个白菜品种进行盆栽施肥试验,研究不同形态氮素比例对白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铵态氮/硝态氮配比对不同品种白菜的生物量、叶绿素SPAD值有着显著的影响,同一配比氮源下不同青菜品种间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2个白菜品种的地上部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在铵态氮/硝态氮比例为25∶75时表现最好,随着铵态氮/硝态氮比例的进一步上升,2个白菜品种的地上部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下降;从不同铵态氮/硝态氮比例对白菜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影响的角度看,品种虹桥矮青比苏州青表现敏感。适当增加铵态氮能显著增加白菜的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因此可以通过不同形态氮素比例调节和品种筛选提高白菜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二色补血草的氮素需求,尤其是营养液中氮素形态(NO3^-和NH4^+)和适宜其生长的营养液浓度,进行了2个室内水培试验。1)氮素形态试验:在总氮素浓度为7.14 mmol/L的情况下,设置硝态氮与铵态氮的5种配比即c(NO3^--N)∶c(NH4^+-N)为100∶07、5∶25、50∶50、25∶75和0∶100;2)营养液浓度和氮素形态试验:设置营养液浓度3组倍数处理(1倍、1/2倍和1/8倍,其中总氮素浓度为7.14、3.57和0.90 mmol/L),每组之下再设3种硝铵配比即c(NO3^--N)∶c(NH4^+-N)为100∶0、50∶50和0∶100,共9个处理。处理时间26 d。结果表明:2种形态氮等比例供给时,二色补血草的总干重、地上部干重、总根重、根长密度均显著高于纯硝态氮和纯铵态氮处理;供应纯铵态氮时,生长最差,叶片脯氨酸(植物逆境响应指标)含量显著增加(纯铵态氮比纯硝态氮在1倍、1/2倍和1/8倍营养液浓度下分别增加62.4%、46.6%和111.4%),并出现严重的铵毒症状(幼叶叶缘焦边,根系黑褐坏死);1/2倍标准浓度(其中总氮浓度为3.57 mmol/L)营养液且等比例混合态氮条件下,二色补血草生长最好。根据二色补血草野生土壤条件推测,二色补血草是喜硝态氮植物,本研究证实了这一推论,但最适合其生长的硝铵配比为50∶50。  相似文献   

10.
以黄瓜为试材,采用气雾培法栽培,探讨不同形态氮素及其配比对雾培黄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明确了适宜雾培黄瓜植株生长硝铵比,为黄瓜植株的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硝铵比为75∶25的处理时,雾培黄瓜植株的平均单果重、平均单株产量都要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说明硝铵比75∶25的处理对雾培黄瓜植株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另外,增铵营养有利于改善黄瓜的品质。单独供应硝态氮时,会显著提高黄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适当增施铵态氮有利于降低黄瓜中硝酸盐的含量。单独供应铵态氮时,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因素,硝铵比为75∶25的处理是较适合雾培黄瓜生长的氮素配比。  相似文献   

11.
为探求有利于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形成的氮肥形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烤烟氮肥利用率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的对照相比,硝态氮和铵态氮肥都有利于烟叶产量的形成;在施肥的各处理之间烟株生物量及氮肥利用率最高的为硝铵比1∶1的处理;而烟叶中氮、烟碱和蛋白质的含量最高的为铵态氮处理;总糖、还原糖则是硝态氮处理效果最好。综合考虑各处理烟叶化学指标可知,按硝铵比1∶1的比例施用氮肥对烟叶产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探求有利于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形成的氮肥形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烤烟氮肥利用率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的对照相比,硝态氮和铵态氮肥都有利于烟叶产量的形成;在施肥的各处理之间烟株生物量及氮肥利用率最高的为硝铵比1∶1的处理;而烟叶中氮、烟碱和蛋白质的含量最高的为铵态氮处理;总糖、还原糖则是硝态氮处理效果最好。综合考虑各处理烟叶化学指标可知,按硝铵比1∶1的比例施用氮肥对烟叶产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不同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比对辣椒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确定辣椒生长季最佳硝态氮铵态氮配置,缓解设施大棚辣椒种植生产中氮肥盲目投入带来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土壤酸化板结等难题。研究以当地主栽辣椒品种“软皮辣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硝态氮铵态氮配比处理(硝态氮铵态氮配比分别为0:100、25:75、50:50、75:25、100:0),研究不同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比处理下辣椒生长季干物质积累量、株高、辣椒长度、平均单果重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比处理显著影响辣椒开花期株高、干物质积累量、辣椒长度、平均单果重量和产量,且在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比50:50下有最大值,分别为80.34cm、47.44g/株、23.48cm、68.94g和4413.89kg/667m2,本研究可为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设施大棚辣椒种植生产提供合理的施肥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生育后期银杏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生育后期银杏Ginkgo biloba叶品质的影响,按1.00 g.盆-1的氮素水平对银杏2年生实生苗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银杏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间存在极显著差异(F根系活力=438.203>F0.01=4.456,F硝酸还原酶=1 103.357>F0.01=4.456),硝态氮、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还原性糖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在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F>F0.01);铵态氮部分替代硝态氮可降低银杏叶中硝态氮质量分数,并明显受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共同影响,使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还原性糖和总黄酮质量分数增加。以叶中硝态氮、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还原性糖和总黄酮质量分数作为生育后期银杏叶品质衡量指标,以硝态氮∶铵态氮为75∶25和50∶50的配比较优。图6表2参12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素形态及比例对烤烟多酚及相关酶活性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烤烟品种吉烟9号(Nicotianatobacum L.)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对烤烟多酚及相关酶活性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形态对烤烟多酚及酶活性有明显影响,移栽30d后,50%硝态氮+50%铵态氮处理多酚类物质含量明显提高。在移栽后30~75d,50%硝态氮+50%铵态氮处理POD和PAL一直保持相对较高水平,且PAL活性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加而增强,栽后75d达到高峰后迅速降低;在移栽后60d,75%铵态氮+25%硝态氮处理PPO活性达到峰值;生长前期APX活性随着铵态氮比例的增加而增强,移栽后75d达到峰值而后迅速降低且以50%硝态氮+50%铵态氮处理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6.
以江西省永丰县官山林场4种不同肥料类型处理(45%矿渣肥、39%矿渣肥、毛竹专用肥和对照)下不同年龄毛竹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施肥后毛竹根际土壤p H、有机质和氮素组分(包括全氮、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探讨施肥对毛竹根际土壤氮素成分变化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增加毛竹根际土壤有机质和不同形态氮含量,降低根际土壤p H。不同年龄毛竹根际土壤氮含量无显著差异(除碱解氮外),肥料种类对毛竹根际土壤氮形态含量有显著影响,但对各形态氮对土壤氮组成的贡献无显著影响。不同肥料处理,不同形态氮与p H和有机质的相关性有所差别。对照处理中,p H与碱解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均呈负显著相关;而在45%矿渣肥处理和39%矿渣肥处理中,p H分别与硝态氮和铵态氮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不同肥料种类引起土壤酸化由不同形态氮导致。施肥改变了毛竹根际土壤不同形态氮的相关性,毛竹专用肥处理存在显著相关的成对指标个数最少,可能由毛竹专用肥养分配比最适合毛竹的生长需求引起。  相似文献   

17.
以南方运动场常用草坪草兰引3号结缕草为材料,用不同形态氮配制的营养液(T1:100%硝态氮、T2:75%硝态氮 25%铵态氮、T3:50%硝态氮 50%铵态氮、T4:25%硝态氮 75%铵态氮、T5:100%铵态氮、T6:100%酰胺态氮)进行砂培试验,通过分析草坪盖度、草坪密度、草丛高度、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研究了不同形态氮对草坪草生长和草坪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硝态氮、铵态氮和酰胺态氮都能促进兰引3号结缕草的生长;硝态氮、铵态氮以及硝态氮 铵态氮混合处理之间,对草坪草的生长和草坪质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酰胺态氮处理的草坪草,其密度、盖度、草丛高度、草坪草地上部及地下部生物量都明显低于硝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 铵态氮混合处理;75%铵态氮 25%硝态氮可以作为兰引3号结缕草氮肥施用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生菜生长、品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4种氮素形态配比(NO3^--N^2NH4^ -N分别为100:0,75:25,50:50和0:100)对生菜(品种为“弘农”和“绿领”)生长、品质和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中氨态氮比例的增加,地上部和根的鲜重、干重逐渐降低,叶片数、叶长、叶宽、叶片含水量均显著降低,而根冠比则随着氨态氮比例的增加而上升;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处理对地上部生长的影响在定植10d后才表现出显著差异。随着氮素中氨态氮比例的增加,SOD和POD活性逐渐增加,完全氨态氮处理下SOD和POD活性最高。定植后13d内各处理叶片中的(MDA含量无显著差异,其后对于完全氨态氮处理和NO3^--N^2NH4^ -N为50:50处理,MDA含量迅速增加。完全硝态氮处理下硝酸盐含量最高,随着氨态氮比例的增加,生菜中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NO3^--N^2NH4^ -N为75:25处理下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鲜食甜糯玉米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偏好性,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鲜食甜糯玉米生物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T-N-1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根冠比的平均值在NH_4+-N/NO_3+-N/NO_3--N为50∶50下达到最大,胞间CO_2浓度最小,分别较酰胺态氮处理升高了10.25%、36.36%、35.68%、55.56%。BT-N-1在酰胺态氮和NH_4--N为50∶50下达到最大,胞间CO_2浓度最小,分别较酰胺态氮处理升高了10.25%、36.36%、35.68%、55.56%。BT-N-1在酰胺态氮和NH_4+-N/NO_3+-N/NO_3--N为25∶75时植株的光合特性和农艺指标较好,HT-N-1对铵态氮比BT-N-1更为敏感,但在全铵下均不利于植株的生长。综合分析认为,混合氮素形态比单一氮素更有利于鲜食甜糯玉米的生长,表现为:混合态氮>酰胺态氮>硝态氮>铵态氮。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影响始兴烟叶生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兴是广东浓香型烟叶的重要产区。为探讨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烤烟生育进程、农艺、经济性状及化学成分的影响,为始兴烟区筛选最优的氮素施肥方式提供依据,田间试验设N1(100%硝态氮)、N2(30%铵态氮+70%硝态氮)、N3(50%铵态氮+50%硝态氮)、N4(70%铵态氮+30%硝态氮)、N5(100%铵态氮)5个供氮形态配比处理,施氮量为165 kg/hm~2,按N︰P_2O_5︰K_2O=1︰1︰3配肥。结果表明:(1)全硝态氮处理(N1)团棵期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分别比处理N2、N4、N5早4、9、12 d;(2)随着铵态氮配比的增加,团棵期各处理间主要农艺性状差异显著,而现蕾期及圆顶期烟株各主要农艺性状差异不明显,从整个生育期来看,硝态氮能加快烤烟的生育进程,而不同氮素形态对烟株农艺性状影响较小;(3)烤后烟叶以N3处理经济性状表现最优,每公顷烟叶产量2 621.16 kg、产值70 666.47元,中上等烟比例96.87%、均价26.96元/kg;(4)N4、N3处理有利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的积累。说明硝态氮促进烟株早生快发、加快生育进程,而合适的配比有利于烟叶经济性状的表现及化学成分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