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寒阴湿山区翅果油树引种育苗与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丰富高寒阴湿山区育种与造林所需的种质资源,引进翅果油树的插条、种根和种子,采用地膜覆盖插根育苗、播种育苗和插条育苗等育苗技术,进行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地膜覆盖插根育苗技术的育苗效果高于播种育苗和插条育苗。还引进2年生翅果油树的截干苗木,分别采用与高杆和低杆农作物间作的方法,进行了间作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年造林且与高杆农作物间作造林的效果比与低杆农作物间作造林的好。育苗与造林试验结果均表明了翅果油树可适用于高寒阴湿山区中育苗和栽植。  相似文献   

2.
<正>在当前太行山区气候干旱和造林立地条件日益困难的情况下,各地均采用了容器育苗造林,大多数树种为针叶树种,阔叶树种较少。近年来灵寿县在浅山干旱阳坡采用了杏树容器育苗造林,既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态效益,又能发挥其经济效益,为广大农村所接受,根据近年的实践,总结杏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3.
太行山区黄连木大规格容器苗造林成效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黄连木播种大规格塑膜容器育苗与大田裸根育苗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月底种子播入13cm×20cm的大规格容器内培育苗木120d,7月雨季上山造林,成活率比1年生大田裸根苗春季造林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4.
降香黄檀引种造林,其育苗方法分为播种育苗和侧枝扦插育苗。播种培育的苗木造林采用截干切根造林,侧枝扦插繁殖的苗木造林采用截干造林。在黄红壤地造林,成活率达98%以上,且林木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5.
电白县大路街、大角大队的广大贫下中农,近两年来,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大力试验、推广窿缘桉“三营养”(即营养砖、营养杯、营养篮)育苗造林,收到良好的效果。大路街大队1971年“三营养”育苗50万株,造林2,100亩,相当于前十年造林的总和。大角大队去冬以来,培育“三营养”苗60万株,造林3,000亩,占宜林荒山的80%。采用“三营养”苗造林,幼林生长迅速,生势壮旺。植后当年普遍增高1.0-1.5米,好的增高2米以上;两年幼林开始郁闭。这两个大队窿缘桉“三营养”育苗造林经验,已在全县推广。现将其育苗、造林技术及其意义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经过我场两年试验,板栗采取快速育苗造林技术可达到当年春季育苗、当年春季嫁接、当年春季造林,嫁接成活率达到90%以上,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与常规方法培育嫁接苗期相比,造林时间提前三年,结果期提早三年,每亩育苗费减少600元,每亩造林苗木费节省80%,并且方法简单易行,见效快,效益高。  相似文献   

7.
麻竹采用主枝扦插育苗、次生枝扦插苗、带蔸根埋杆育苗等新育苗技术取得良好效果.带蔸(根)埋杆育苗效果最佳,比其他育苗方法可提高成活率38.3%—46.7%.采用扦插育苗造林比移母竹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37.3%,育苗造林成本节省2/3.  相似文献   

8.
基于苗圃育苗试验和造林效果的观测,研究了黑松冷棚营养钵育苗及其雨季造林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春季裸根苗造林相比,营养钵冷棚育苗可使当年造林成活率提高35.9%;第3年观测,苗高生长量提高23.5%,地径生长量提高28.6%,造林保存率达到84.8%,节省了苗木补植费和造林材料费。黑松营养钵冷棚育苗技术可在干旱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营养袋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忠学 《中国林业》2012,(12):37-37
容器育苗作为大田育苗造林的方法已被广泛采用,而原有的容器育苗技术致使种子萌发率较低,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采用新的技术进行育苗造林已成为该行业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不同的试剂方法,对樟子松容器育苗进行了研究,为造林育苗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日照较长,与造林地较近、有良好排水灌溉的平坦地作苗圃。选一年贮藏樟子松种子、高锰酸钾、ABT3号生根粉。将樟子松种子用45℃的温水浸泡至自然冷却,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前郭县采用山杏容器育苗技术造林,解决了山杏直播造林和常规育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难题,为尽早嫁接大扁杏并建成大扁杏基地创造了条件,获得了很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塑料大棚容器育苗能够缩短育苗周期,促进壮苗培育,提高造林成活率,加速造林进度,降低育苗成本,便于逐步推广育苗工厂化和造林机械化。对于地势高、气候干旱寒冷、生长期短的黄土高原应用塑料大棚育苗是提高造林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多年的育苗造林 ,初步探索出适用于云南热带、南亚热带采用的肉桂育苗、造林技术。采种母树可选择 7年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的植株 ,种子按 1 1的湿沙拌匀混合贮藏 ,采用袋苗培育 ,Ⅰ、Ⅱ级合格苗上山造林 ,密度可根据培育方向选用 1m× 1m、 1m× 2m的株行距 ,时间在雨季 6~ 7月最佳。  相似文献   

13.
<正> 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美国在对其进行有性繁殖改良的同时,一直在进行无性繁殖的研究,50年代采用过针叶束育苗,但没有搞上去。进行无性繁殖研究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开展无性系造林,以获得较有性繁殖改良更多的增益。我们采用针叶束育苗,通过多年的试验,1981年获得了成功,1982年营造了第一片湿地松针叶束育苗造林试验林。通过9年来的观测,结果表明优良无性系造林比实生苗造林好。湿地松种源间无显著差异,个体间差异明显。据此,开展无性繁殖研究和进行无性系造林,是当前和今后营造速生丰产林较理想的营林技术。9年来,我们坚持针叶束繁殖和无性系选育的研究,为实现无性系造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现就最早无性系试验林生长状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木荷采用芽苗切根移载和直播育苗造林分析,认为采用芽荔切根育苗造林,可节省种子505,降低育苗成本38.1%,提高一级苗率45%,提高造林成活率13.3%,1年生林木生长提高44.2%,林木林相整齐。  相似文献   

15.
湿地松容器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松容器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容器育苗比大田育苗优越:①1年4季均可育苗,幼苗出土快而整齐;②育苗周期短,从播种到出圃造林只需90~180d;③土地利用率高,是大田育苗的4倍;④1年4季均可造林,其成活率和年均高生长量比大田育苗的分别高12%和36.2cm,在立地条件差(特别是土壤瘠薄地段)的,其差异性更显著;⑤综合效益高,投入产出比为1:1.5。从1992年以来,共育容器苗297.4万株,推广造林1049.2hm2,占全县松类造林面积的97.2%。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木荷采用芽苗切根移栽和直播育苗造林分析,认为采用芽苗切根移栽育苗造林,可节省种子50%,降低育苗成本38.1%,提高一级苗率45%,提高造林成活率13.3%,1年生林木生长提高44.2%,林木林相整齐。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末,思茅市林业局开始采用广西林科院发明的、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蜂窝纸容器(以下简称纸容器)培育思茅松苗进行造林,获得好效果。1996年,思茅市林业局采用该项技术培育思茅松苗造林13.33hm2,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1997年思茅市林业局又采用该项技术育苗造林近266.66hm2,不仅造林成活率高,而且幼林生长良好。年底,思茅市林业局又向广西林科院订购了400万个纸容器用于去年育苗造林,浪费广大群众欢迎,大家普遍认为,该项技术值得在林业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于是,该局又于去年底订购4…  相似文献   

18.
济源市在抓好常规育苗的同时,近几年大力发展容器育苗。据统计,1987年至1992年,全市容器育苗共500万株。育苗树种主要是侧柏、湿地松和日本落叶松。在干旱瘠薄的太行山区,用容器育苗不仅保证了造林一次成功,而且节省了人力和资金。长期以来,太行山区造林成活率一直很低,平均只有30-50%。87年,济源林业局采用容器育苗造林试验,一举成功。88年林业局在四个乡镇建立了样板示范点。为了使容器育苗在技术上过关,并迅速由点到面推广,他们采取了四项措  相似文献   

19.
金州区为解决裸根苗在石质山上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从1982年开始采用容器苗造林,到1988年共培育日本黑松、侧柏等各类容器苗1,940万株,造林七万亩。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容器育苗和容器苗造林的先进技术,并取得了造林“两率”高,降低造林成本,缩短育苗周期,扩大造林适期,加速幼树生长,加快绿化步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承德市在荒山绿化美化中采用黄栌造林,不仅加速了荒山绿化步伐,而且由于黄栌秋季叶色红艳,起到了美化效果。按照传统的造林方法,黄栌采用春季和夏季截干造林。但由于承德市范围内春季雨水较少,天气干旱影响造林成活率。而夏季造林必须采用2年生苗,造林后生长量小,成活率低,同时育苗时间长,加大了育苗和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