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茶叶中农药残留进行风险评估,认为通过饮茶摄入农药残留的风险较低。就风险管理应该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如加强茶叶组织化生产、风险评估与标准制修订以及加强禁用农药和常用农药的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化学农药在保证茶树免受病虫危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农药残留也对日常饮茶的安全性及我国茶叶出口贸易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综述了化学农药在茶园中的降解动态规律、加工过程对茶叶农药残留的影响、及茶叶冲泡过程中农药的迁移规律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当前病虫害防治措施,认为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必须从茶园入手,只有开发绿色农药、替代高风险农药、规范农药使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茶叶农药残留问题,保障茶叶出口不受国外绿色壁垒的阻碍。  相似文献   

3.
固相萃取技术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固相萃取技术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论述了不同类型固相萃取材料对农药残留物净化效果的差异,为实际工作中快速、准确地选择固相萃取材料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饮茶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养神养身,因此茶叶产业也一直是我国南方地区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一项。镇康县茶叶产业同样历史悠久,有"茶叶生产红旗县"之称。本文通过对镇康县茶叶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江然 《山西农业科学》2013,(11):1227-1230
农药残留问题关乎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消费者应正确认识我国茶叶的农药残留和超标概念及现状,茶叶的生产经营者更应杜绝农药残留超标和违禁农药的使用。从政府管制、企业自律和强制责任保险3个方面对避免茶叶农药残留、维护茶叶市场的有序运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1.神经衰弱者由于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能兴奋大脑皮层,所以患失眠,神经衰弱的人在饮茶后会加重症状,故这类病人不宜饮茶,尤其在临睡前不宜饮茶.   2.消化性溃疡病人由于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胃酸分泌,而使胃酸浓度增加,加大对溃疡面的刺激,加重病情,故溃疡病患者应少饮茶,尤其不能大量饮浓茶.……  相似文献   

7.
导读     
近年来 ,随着茶叶的防癌、防病和减肥功效日益显现 ,全球饮茶之风日盛 ,尤其受到欧洲消费者喜爱。但由于中国普通茶铅含量超标 ,引起了欧盟国家消费者的高度警惕 ,使许多中国名茶在欧盟市场已渐渐难觅身影了。相比之下 ,我省婺源县等地近年由于严格控制化学农药和化肥在茶叶生产中的使用 ,大力推广有机茶生产技术 ,使我省有机茶深受欧盟市场欢迎 ,出口前景看好。据有关方面传来的消息 ,从今年7月1日起 ,欧盟又要提高茶叶进口标准 ,不允许含有一点点农药残留物。这既向我国茶叶生产提出挑战 ,也为我省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茶叶中氟含量很高,远高于其他植物,叶片是茶树对氟的主要积累器官,通过饮茶可以补充一定量的氟以保证人体的健康,但如果茶叶中含氟量过高,或者饮茶的习惯不尽合理,则可能造成摄入氟含量过高而导致氟牙病、氟骨症等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研究了红茶、绿茶、普洱茶、花茶、乌龙茶等5类常见茶叶中全氟含量与水浸出氟含量的关系,以及各种茶叶在不同茶水比、不同浸泡温度、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浸泡次数中茶氟的浸出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茶叶的每日饮茶限量,为研究各种茶叶的氟浸出规律及饮茶卫生健康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机采集福建省茶叶55份(乌龙茶43份,红茶12份),利用GC-MS/MS、LC-MS/MS对其18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根据国标规定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或再残留限量(EMRL)对其进行评估,无残留限量的农药种类采用每日允许摄入量(ADI)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1份样本检测出禁用农药残留,乌龙茶和红茶中均有检出,检出率为20%。26个样本检出未登记农药残留,乌龙茶和红茶均有检出,检出率为47.3%。茶叶农药残留检出率最高的项目是联苯菊酯。风险评估的结果表明,55个茶叶样品18项农残,除吡虫啉外有MRL国标的全部达标;无MRL的农药品种及吡虫啉通过ADI值比较,经饮茶进入人体的农药量远低于允许安全量,符合日允许摄入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绿色贸易壁垒对霍山茶叶产业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山县农林资源丰富,茶叶是其传统的优势农产品,发展势头强劲。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兴起,茶叶中农药残苗及各项卫生指标问题,备受世界各国关注。一些国家利用各自的农药残留新标准将霍山茶叶拒之门外,造成霍山茶叶出口甚少。本文将从绿色壁垒对霍山茶叶产业影响着手,寻找霍山茶叶出口萎靡的内在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可操作性对策。这对霍山茶叶产业应对绿色壁垒以及恢复活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方早期饮茶风习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茶风俗流入欧美后,经过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约100年的传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茶叶从珍稀奢侈物品开始成为普通消费品,风靡一时,并打败可可、咖啡等饮料,成为一般民众最喜爱的饮料.18世纪末期,欧美国家的饮茶风习已相当普遍,茶叶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的物品.西方饮茶风习的兴起和发展,极大刺激了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中国茶叶海外市场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当饮茶之风流行、茶叶商品化以及城市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增多之后,茶馆就会出现.我国饮茶之风开始在四川地区盛行的时候是在西汉,当时市场上已经有人出售茶叶.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茶叶产业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产业,每年庞大的茶叶产量若仅靠国内消费,是无法消化掉的。因此,茶叶的出口是我国茶叶生产发展的必然之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口茶的质量标准也愈来愈高,特别是对茶叶中农药的残留量(以下简称“农残”)限制非常严格。尤其是对出口欧盟和日本的茶叶,要求大多数农药在茶叶中的残留浓度不得超过0.01mg/kg,有不少的农药成份还规定不得检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茶叶作为我国甚至是全世界最为畅销的饮料之一,各国对茶叶的安全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茶叶的安全性要求主要在于防治茶树病虫的感染和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茶叶与养兵     
唐朝茶叶与养兵 1.饮茶唐朝始盛饮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古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传说。在阶级社会里,茶叶的运用得到发展,在中国古代,茶叶有医药、解渴、祭祀等功能。但饮茶之风的盛行则是唐朝才开始的,唐朝饮茶之习俗开始在民间普及。在唐代,人们已认识到:“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人之所资,远近同俗,既祛渴乏,唯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切。”在市里巷陌、寻常百姓之家,饮茶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不可更改之习俗。 2.茶税之始正因为唐代,尤其是唐中期以后,饮茶盛行,茶叶的消费大增,封建统治者便开始注意到茶叶之利益,茶税  相似文献   

16.
经常饮茶对人体有保健的功效,但喝茶也是有讲究的,如果饮用不当,也会出现一些健康隐患.因此,现将饮茶六个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1.喝茶要控制量 每天使用茶叶的量要在5克左右.虽然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且饮茶可以清油解腻、消食利尿、增强神经兴奋,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饮茶.一般来说,每天2次,每次2克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机能亢进、胃病、肠溃疡的病人都不适合饮茶.  相似文献   

17.
清代数量庞大的贡茶,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庞大数量的贡茶使产茶区的经济走向单一化,而且对质量的高要求也对茶农造成了很大的负担,甚至家破人亡.同时,对茶叶的高要求也推动了质量的提升,大量新的茶叶品种出现,拓展了茶农的经济来源,丰富了茶叶文化的内涵.宫廷的生活方式影响着整个清代社会,在饮茶方面尤其如此.大量的贡茶品种从宫廷走向民间,日常百姓的饮茶方式和饮茶习俗和宫廷习俗相互影响,使清代成为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顶峰.  相似文献   

18.
<正>茶叶的洁净度,与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空气、水分、土壤等)和茶叶种植、生产以及茶叶加工、储运、销售过程中的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在加工的过程中,茶叶会附着一些尘沙。也有些茶在栽培中出现铜、铅等金属过量或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所以饮茶提倡先洗茶——先将茶叶放于壶中,用沸开的水冲洗茶叶,再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消费者日常饮茶习惯,为人们科学健康地饮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青岛市为调查地域,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方法,对消费者的饮茶习惯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消费者日常泡茶器具主要以玻璃杯和瓷壶为主;泡茶水质以山泉水和纯净水居多;茶叶在壶中开水浸泡后再倒入茶碗饮用的人数占66%,茶叶直接放入茶杯中边浸泡边喝的人数占28%;喝茶时间主要选择在下午,一般在饭后饮茶;在对喝茶环境的选择上,主要以朋友一起喝茶的人数居多;消费者对茶叶的风味和香气关注度较高,认为茶叶的主要功效为消食化腻。[结论]消费者在饮茶上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对茶叶的保健功效认识不足,应该提倡科学健康的饮茶观念。  相似文献   

20.
李怀莲 《农业考古》2012,(2):306-312
俄罗斯人酷爱饮茶。据说,茶叶是俄罗斯最受欢迎的"家庭饮料",在俄罗斯几乎人人饮茶,按人口计算的茶叶消费量排在世界前列。俄罗斯人视饮茶为人生一大快事,并且在长期的饮茶历史中,形成了独具俄罗斯民族特色的饮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也引起了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从宏观角度对俄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