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东北地区玉米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面临着一种以上气象灾害的威胁。目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普遍是以单一灾种对承灾体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无法反映真实气象条件下农业生产面临的综合风险;作物在不同发育时期或发育阶段遭受气象灾害对最终产量的影响有所不同。本文以东北地区玉米为例,研究基于作物不同发育阶段多种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技术体系。【方法】将东北玉米生育期划分为播种-七叶、七叶-抽雄、抽雄-乳熟、乳熟-成熟4个发育阶段,把冷害、干旱、涝害作为3种主要气象灾害,利用玉米发育期、气象、土壤、作物面积和产量等多元资料,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形成机制,以一定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由自然灾害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及人类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素综合作用的“自然灾害风险四要素说”为理论依据,在全面分析东北玉米发育阶段冷害、干旱、涝害的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人类防灾减灾能力四要素的基础上,从风险四要素的内涵出发选取风险评价指标。采用孕灾环境多指标法,从气象、作物、自然地理等方面选取指标全面反映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的危险性;从承灾体暴露性、脆弱性的内涵出发选取评估指标;鉴于防灾减灾能力比较滞后的研究现状,选用产量变异系数综合反映防灾减灾能力,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农业气象灾害成因的多要素性、复杂性,影响要素之间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四要素及危险性指标的权重。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加权综合评分法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发育阶段3种主要气象灾害频率之比作为权重系数反映不同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的相对严重程度。【结果】在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加权综合评分法构建作物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根据作物减产率与4个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指数的相关性调试确定各发育阶段风险指数的权重系数,建立比较完备的基于发育阶段的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及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进而初步建立了东北玉米基于发育阶段的多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技术体系。【结论】对东北典型全域灾害年份及代表站点主要气象灾害典型年份关键发育阶段主要危险性指标与减产率的分析表明,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指标的选取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从风险的角度出发,分析农业气象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的抗灾能力和灾情,计算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度,并进行了灾害风险评估,进一步揭示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作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研究是灾害学以及农业气象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针对现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过程中存在的较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适当优化与完善研究体制。本文主要介绍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发展概况,从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承灾体脆弱性评估、灾害期望损失评估3个方面总结了其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阐述了自然灾害风险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灾情4个气象灾害风险因素。提出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的基本思路,并探讨了3种常用风险评价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本文以菏泽市的历史气象数据和气象灾害灾情数据为基本资料,建立菏泽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菏泽市的气象灾害进行风险区划,以期达到趋利避害、防灾减灾的目的,为菏泽市气象灾害防御提供了科技支撑和理论支持。根据菏泽市7县2区1971~2016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菏泽市的气象灾害灾情数据,对菏泽市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发生强度及发生地点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考虑了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易损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等因素,结合GIS系统,得出菏泽市暴雨、高温、雷电、冰雹和大风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布图以及菏泽市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区划所使用的方法为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气象灾害风险指数法和加权综合评分法等。研究结果表明:菏泽市气象灾害综合风险程度较高的县区主要分布在牡丹区、巨野县;风险程度相对较小的县区主要分布在成武县、单县;其它县属于中等风险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气象灾害风险分析的角度构建了我国荔枝冬季寒害的灾害风险评估体系,该体系由风险辨识、风险估算和风险评价组成。在风险评估方面,基于灾害性质、灾损和抗灾性能的含义,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概念模型,根据近年来产量资料和气象资料,提出了应用性强、可操作的各种灾害的灾害强度风险概率模拟模式和灾损风险概率模拟模式,并采用逐年产量和气象资料的样本序列,用模拟模式估算了各种灾害强度和不同灾损发生的风险指数,阐述了风险水平的地区差异。在风险评价方面,根据对各种灾损的风险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风险区划指标,并进行风险区域划分。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2000—2013年安徽省粮食作物单产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利用拉格朗日插值方法估算气象灾害损失量;利用信息扩散理论评估了安徽省各地市粮食作物气象灾损风险。结果显示:1)气象灾害是安徽省粮食减产的主要因素,2003、2007、2012和2013年粮食作物气象灾损较为严重,年损失总量均在400万t以上;2)安徽省粮食作物气象灾害风险等级以低风险和小风险为主。低风险区主要位于安徽省中南部,小风险区域遍及中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8.
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建立基于Arc GIS应用技术的灾害风险指数评估模型;再找出各评价因子的影响程度,计算各灾种的风险系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Arc GIS应用技术的支持下,按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低风险区3个等级,绘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为科学制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防灾减灾、降低灾害损失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龙泉驿区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及灾害防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成都市龙泉驿区气象局历史资料,进行以村为单元的气象灾害风险分析,绘制风险图片,制作风险数据库,并根据不同灾种提出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以为当地气象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灾害风险分析的原理,论文提出了我国几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包括一年生农作物、多年生果树减产率序列的构建技术,不同致灾因子、致灾指标序列的构建技术,灾害风险估算模型的构建技术;致灾损失(减产率)的风险评估技术,致灾指标的风险评估技术,减灾措施降低灾害风险的评估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旺苍县水稻气象灾害风险,本研究利用1981-2017年旺苍县附近4个国家气象站和2012-2017年19个旺苍县乡镇区域站气象资料,以及4个县和35个乡镇统计年鉴数据,通过相关分析确定水稻生育期内主要气象灾害,利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原理,综合分析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承灾体暴露性以及当地防灾减灾能力,分别评估生育期内不同气象灾害风险,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构建水稻气象灾害评估体系,并对其进行综合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旺苍县水稻气象灾害风险分布由西南向东北递减,高风险和次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白水镇、尚武镇、枣林乡、嘉川镇、东河镇、柳溪乡、黄洋镇、龙凤乡、普济镇、农建乡、化龙乡、木门镇、九龙乡等西南部乡镇;低风险性区域主要分布在檬子乡、大河乡、鼓城乡、水磨乡、万山乡、五权镇、大德乡、大两乡东部等东北部地区,实际生产中要选育抗性强的水稻品种,尤其是高风险和次高风险地区,不断提高当地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抚顺地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骁颖  徐群  迟贵富 《现代农业科技》2013,(15):269-270,275
以气象产量的减产率来界定灾年,分析了抚顺地区灾年平均减产率的地域分布,研究了不同类型气象灾害的灾害强度以及不同灾害的频率分布规律。依据灾年平均减产率、气象灾害强度和风险指数为指标,做出全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在分区论述中提出了全区防灾减灾对策,为政府和决策部门制作农业生产计划、采取防灾减灾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防范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并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的基本理论和理论模型时黑龙江省干旱灾害、洪涝灾害、风雹灾害、低温冷害和生物灾害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了预测.构建出了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防范体系,对黑龙江省实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灾后经济重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国家财政支农和农业产业保护...  相似文献   

14.
赤峰市主要牧业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历史资料。重点阐速赤峰市主要牧业气象灾害的特征,提出牧业气象灾害的风险程度,为科学指导牧业生产、防灾战灾。从而为保障经济效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安康市汉滨区开展了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对致灾干旱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4个方面的因素赋予合理的权重,计算出汉滨区干旱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空间分布情况,并提出了相关的农业生产建议,以期为规避灾害、增产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用1984~2014年5-9月青海省暴雨洪涝气象灾害资料,建立青海省暴雨洪涝气象灾害风险灾前预评估模型,并用该模型建立了"青海省暴雨洪涝气象风险灾前预评估系统"。"系统"分为六个独立功能模块,可查询全省、分地、县市暴雨洪涝灾害出现的次数、造成的灾害影响等;可根据天气预报如预报了某站有大到暴雨,可查询该预报测站所在地区历史灾情资料,依据已经出现的暴雨洪涝灾害情况,做出灾前预评估;系统的建立为日常业务工作提供了一个操作简单、查询暴雨洪涝气象灾害资料方便快捷的工具,评估结果可为政府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有一定参考价值,经业务应用,该"系统"实用性较强,且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罗梦森  扶定  郭军  周璇  平海波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6):612-613,636
基于信息扩散原理,利用正态信息扩散技术将单一的样本观测值变为一模糊集的模糊数学方法,设计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定量分析模型,对江苏盐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盐城市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信息.盐城农业灾害以一般性灾害为主,平均发生率为0.32,即受灾平均3年一遇,大灾发生的概率较小,成灾指数发生灾...  相似文献   

18.
祝新建  臧新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73-12875
根据获嘉县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和当地的耕地面积、人口密度和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等资料,利用气象材料、方法及评价指标,从暴雨、冰雹、大风等方面对致灾因子进行分析,利用ACRGIS软件插值法进行各种因子的风险区划,并建立了获嘉县的农业气象灾害损失的结构型统计评估模型。结果表明:暴雨、冰雹和大风灾害发生概率高,气象灾害综合风险程度较高的地方主要分布在照镜镇、位庄乡、中和镇和徐营镇,风险程度相对较小的地方主要是城关镇、黄堤镇和亢村镇。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气象资料、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从致灾因子、承灾体方面,研究探讨宣城市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方法,绘制宣城市雷电灾害风险综合区划分布图,为宣城市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灾情调查、防灾减灾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利用阿城常规站资料以及周边自动站资料、历史灾情资料和社会经济基础信息数据,从气象灾害的发生机理出发,通过分析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潜在易损性,采用专家打分法、加权综合评分法等数量化方法对各致灾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建立综合风险评估模型,结合GIS技术制作产生暴雨高、中、低风险区划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