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广西产区桂蕉6号和宝岛蕉的氮磷钾养分累积吸收规律与分配特点,为香蕉科学合理施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在常规统一足量施肥条件下,采用植株营养诊断法研究2个香蕉品种不同生长阶段氮磷钾养分在根、球茎、假茎、叶、果轴和果实6个器官中的含量与累积量,并利用Logistic模型对氮磷钾吸收规律变化进行拟合。【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四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品质、产量性状及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间产量性状存在着差异,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能力不同,导致产量的差异。对大豆产量的相关因素分析表明,大豆产量与生殖生长期植株干重、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关系密切;养分利用能力强,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的氮磷钾施肥组合试验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养分含量及养分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氮磷钾肥配比试验条件下,水稻氮磷钾养分含量高,养分吸收总量大,能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稻谷和稻草的养分需求差异大,稻谷的氮磷钾吸收比例约为4∶2∶1,稻草约为1∶3∶6,而水稻总的氮磷钾吸收比例约为2∶1∶4。  相似文献   

4.
心里美萝卜生长动态和氮磷钾营养吸收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心里美萝卜生长动态及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表明:播种后37~46 d(肉质根膨大初期)整株鲜、干重增长最快,吸收氮磷钾养分量最多。不同时期吸收量及比例不同。肉质根产量在75 812 kg/hm2时,平均每生产1 000 kg肉质根植株需吸收N 3.49 kg,P 0.39 kg,,K 3.46 kg,比例为1∶0.11∶0.99. 收获时植株吸收的各种养分主要贮存在肉质根中。  相似文献   

5.
采用同时考虑施肥量及氮磷钾施用比例的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料不同施用比例对马铃薯、结球甘蓝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磷肥施用量不仅可降低马铃薯的硝酸盐含量,而且可有效提高马铃薯和结球甘蓝的单位面积产量,但马铃薯和结球甘蓝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氮量和氮磷钾施用比例不同;马铃薯在施氮量225 kg/hm2、氮磷钾施肥比例1∶1.5∶1的条件下,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并未显著增加其硝酸盐含量。在蔬菜生产中,通过合理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比例可有效控制产品的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田设置不同缺素处理,研究氮磷钾硼对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油菜产量最高,达1 984.5 kg·hm-2,分别比农户经验施肥、缺氮、缺磷、缺钾及缺硼增产3.5%,96.3%,30.7%,12.9%和52.9%,各养分元素对油菜产量影响大小依次是N>B>P>K;氮磷钾硼配方处理下油菜主要经济性状较佳,有利于各养分吸收利用,其植株氮磷钾累积量均最高,分别达71.3,17.7和99.2kg·hm-2,氮素利用率和磷素利用率分别比农户经验施肥提高6.6和5.0个百分点,钾素利用率受农户施钾量少影响而比经验施肥低6.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芦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芦苇的群体产量是受芦苇植株的高度、密度、茎粗等因子制约。如何控制芦苇的群体结构,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尤为重要。在构成芦苇产量的诸因素中,以株高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密度,再次是茎粗。密度与株高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存在互相制约的关系。芦苇要高产,需要考虑密度与株高的协调发展,当高度一定时,密度对群体的产量影响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8.
五华县旱地烟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技术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中氮磷水平下,烤烟产量、质量及产值随施钾比例的增加而提高;而在高氮磷条件下,增施钾肥虽可提高烤烟的质量,但产量及产值有下降的趋势。在氮磷钾比例为1:1:2.5时,烤烟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而产值、均价及上等烟率在中氮条件下有所提高,在提高条件下则降低。提出五华县烤烟的施肥以每667m^2施氮9kg氮磷钾比例为1:1:2.5较适宜。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气候变化对宁夏引黄灌区大豆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利用田间大气自动增温设备研究不同增温处理(0、0.5、1.0、1.5、2.0℃)下大豆不同生育期植株干重、不同器官氮磷钾含量、植株累积量和产量等.结果表明,增温0~2.0℃有利于大豆干物质累积、提高不同器官氮磷钾含量和植株累积量;大豆百粒重随着增温梯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单株结荚数量随着增温梯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最终导致大豆产量、收获系数和氮磷钾利用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对蓖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施肥能明显改善蓖麻生长状况并提高产量,为了探明蓖麻高产施肥中氮磷钾最佳配比用量,通过大田试验,采用"3414"肥料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蓖麻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蓖麻生长过程中,植株地上部干物质不断增加,植株各部分之间干物质分配比例呈动态变化;不同处理N、P2O5、K2O吸收比例为2.89:1.00:1.75;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显著提高蓖麻产量,各施肥处理产量较不施肥处理增产27.9%~43.2%;蓖麻高产最佳肥料配比用量N50.0kg/hm2,P2O5105.0kg/hm2,K2O90.0kg/hm2和3种肥料施用比例N:P2O5:K2O=1:2.1:1.8可作为蓖麻生产氮磷钾肥配施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控释氮钾比例对香蕉产量及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控释配方肥中控释氮钾比例对香蕉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控释养分比例,为香蕉专用控释配方肥的研制及其在香蕉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将控释氮钾比例设置5个水平(0%,15%,30%,45%,60%),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控释氮钾养分比例高低对香蕉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与常规肥料处理(控释氮钾比例均为0%)相比,控释氮钾配方肥能协调产量构成要素而显著提高香蕉产量,其中以控释氮钾比例均为45%处理的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33.95t/hm2和4.64万元/hm2,增产率和增值率分别为38.00%和41.46%,这主要是由于该处理明显增加了果指长、果指数、单果质量及收获率等产量主要构成因子。控释氮钾比例从0%增加到60%时,产量、产值以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控释氮钾比例为45%时,氮、磷、钾肥料表观利用率最高,分别达41.24%,5.37%和64.97%,较常规肥料处理分别增加了21.48,2.98和29.44个百分点。【结论】在0%~45%,提高控释氮钾的比例,可促进香蕉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氮磷钾肥料的利用率,增加香蕉产量和产值,适宜的控释氮钾比例为45%左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杜仲地上部不同组织中养分含量和养分携出量,杜仲对养分的吸收比例,杜仲年高生长和地径生长节律等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杜仲养分吸收特点提出了基本肥料施用比例.结果表明,杜仲生长期间吸收的养分主要储存于叶子和皮中,木质部数量较少;皮和叶的利用将使养分大量损失,应通过施肥加以补充.杜仲对氮磷钾(N:P2O5:K2O)养分的相对吸收比例为1:0.3:1.6,考虑氮磷钾肥料养分的利用率后,提出适于杜仲施肥的氮磷钾养分基本比例为N:P2O5:K2O=1:0.6:0.9.实践中应用时,可根据当地土壤供应不同养分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跃进农场小麦生产上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氮磷钾施肥比例的试验研究,探索了当前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小麦最佳的施氮量和氮磷钾比例。结果表明,在每667m2施纯氮20 kg、氮∶磷∶钾=1∶0.2 0∶0.2 0时,即在每667 m2施尿素30 kg、绿先机复合肥40 kg时,小麦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张家口坝上地区滴灌条件下大白菜的氮磷钾施肥量与施肥比例,采用对比试验设计,以传统施肥为对照,研究了配方施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以及大白菜收获后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相比,采用配方施肥能够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全株N、P2O5、K2O吸收量增幅分别为11.81%、42.67%和30.37%;明显提升大白菜品质,净菜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4.47%和38.85%,硝酸盐含量降低45.10%;增加净菜产量10 545.00 kg/hm2,增产率9.14%;大白菜收获后0~40 cm土层的土壤肥力水平高于定植前,其中,硝态氮含量降低,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升高。本研究条件下,春季大白菜配方施肥的N、P2O5、K2O投入量优化比例为1:0.44:0.93。  相似文献   

15.
氮钾互作对马铃薯产量,品质与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四个氮钾处理对马铃薯“金冠”品种植株生长、块茎产量与品质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钾水平相同时,高氮比低氮抑制植株生长与降低块茎产量,尤其是在高钾条件下增氮的减产效应更明显.低氮时增钾明显地促进植株生长与提高块茎产量,而高氮时增钾则抑制植株生长与降低块茎产量.处理中,以低氮高钾(N_4K_6)处理的块茎产量、品质与商品率最佳.氮钾互作明显地影响植株对氮、钾吸收,而对磷吸收影响不大.植株的氮、磷含量与块茎产量无显著相关,植株的钾含量与块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植株体内N/K比值与块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在沈阳地区大田中布设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氮肥、磷肥和钾肥的不同配比模式对玉米(Zea mays L.)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4种不同施肥配比和1个对照,观测了不同处理下玉米子粒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以及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产量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条件下不同的氮磷钾施肥配比对玉米生长发育过程及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覆膜条件下利用滴灌施肥,在施用相同基肥的条件下,氮肥、磷肥和钾肥配比(N∶P2O5∶K2O)为1.00∶0.50∶0.50时有利于提高玉米干物质积累,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养分吸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养分吸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可促进玉米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每形成100 kg玉米籽粒需要吸收N 1.95 kg、P2O51.10 kg、K2O1.94 kg,玉米吸收N、P、K的比例约为1∶0.56∶1;农民习惯性常规施肥比测土配方施肥平均减产51.2 kg/667m2,减产幅度达9.30%,比测土配方施肥平均纯收益减少62.0元/667m2;本试验条件下,氮、磷、钾对玉米产量都有影响,影响程度为钾氮磷。因此,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中,应重视推荐配方肥的氮磷钾比例,改变农民重氮肥、轻钾肥的施肥习惯,适当加大钾肥的施用量,才能获得玉米的高产。  相似文献   

18.
不同粳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对具体表性的17个粳稻品种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的氮素吸收与利用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粳稻品种植株含氮率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性明显;作物产量水平提高,植株含氮率则相对较低;植株总吸氮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5497*);氮经济产量生产力随着水稻品种生育期延长与作物品种产量的提高而逐渐提高,提高水稻品种基因型的氮生物产量生产力、收获指数及氮素收获系数,可显著提高品种的氮经济产量生产力与作物产量。同时,不同生育阶段、不同施肥水平下的水稻植株含氮率、吸氮量、氮经济产量生产力及其构成因子间亦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玉米栽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掌握玉米合理施肥的原则和方法对提高施肥水平及玉米高产增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施肥的原则1.1%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原则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不仅增产,而且能够培肥地力,提高农田中氮磷钾养分含量,有利于稳步、持续和协调地提高粮食产量。施用氮磷钾等化肥,除补足当季作物吸收带走的养分外,还使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增加。1.2%合理施用氮磷钾比例原则据多年来高产地块农户施肥状况调查及肥效  相似文献   

20.
宁夏扬黄灌区马铃薯养分吸收积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4年在宁夏扬黄灌区红寺堡区进行马铃薯优化施肥试验,测定马铃薯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干物质、氮磷钾含量及养分积累量,分析马铃薯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累积特点.结果表明:马铃薯干物质及氮磷钾的累积量随生育期变化呈开口向上抛物线函数增长.块茎膨大期累积最多,其次为淀粉积累期,鲜薯产量为22.01 t/hm2;马铃薯根、地下茎和叶片中吸收的氮磷钾占同期各器官总积累量的比例随生育期进程降低,地上茎中吸收的氮磷钾占同期各器官总累积量的比例随生育期进程先升高后降低,但块茎中吸收累积的氮磷钾随生育期进程而增加.成熟期块茎中累积的养分占全株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