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慧 《江西饲料》2005,(6):37-38
性早熟蟹种是指当年生产的个体较大(通常在20g以上),性腺已发育成熟的蟹。用这种蟹种养殖商品蟹,死亡率达60% ̄90%。当年池塘培育的蟹种,大约20%达到性早熟。识别性早熟蟹种,一是看雌蟹腹部,雄蟹交接器变化。如雌蟹腹部已成团脐、雄蟹交接器变成坚硬骨质化的管状体,则表明性早熟;二是看雄蟹螯足绒毛是否稠密且较长,颜色较深,如达到这个标准,则表明性腺已成熟;三看河蟹头胸甲的颜色和蟹纹。正常蟹种头胸甲背部颜色为淡黄色,而性早熟的蟹种背部为墨绿色或青色;下沉的蟹种背部比较平坦,起伏不明显,而性早熟的蟹种背部凸凹不平;四是看蟹种的性腺…  相似文献   

2.
蟹种是成蟹养殖的基础,欲提高养蟹的规格、质量和产量,必须有优质蟹种作保证。在蟹种培育过程中,应了解幼蟹的各种习性,有针对性地加强饲养管理措施,才能提高蟹种培育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近几年蟹种培育的实践,将幼蟹的习性和培育蟹种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潭 《饲料研究》2001,(9):34-34
一些养蟹专业户的实践证明,在蟹池内,适宜种植水花生。这样做,不仅可以为蟹提供食物,而且能起到净化水质、防止蟹病、遮荫和提供蟹隐蔽脱壳的场所等作用。  水花生又名喜旱莲子草,是畜、禽、鱼优良的水生青饲料。在蟹池内种植水花生,其面积不能超过蟹池面积的20 %,并要在蟹池中成块成片地种植,全部漂浮在蟹池的水面上。  蟹池内种植水花生后,蟹就能经常摄食水花生的根须和部分叶片,以及附在水花生上的丝状藻、硅藻等藻类和钟形虫、聚缩虫、轮虫等小动物。同时,水花生能引诱水丝蚓、小鱼、小虾及水生昆虫等。这样,丰富了蟹…  相似文献   

4.
河蟹又叫螃蟹、毛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在我国分布较广。因栖息生态环境的不同,形成4个种群,即:长江水系种群、辽河水系种群、瓯江水系种群和闽江水系种群。在世界上,除中华绒螯蟹,还有日本绒螯蟹、直额绒螯蟹和狭额绒螯蟹3种。 一、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等其它蟹种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1蟹种的来源及放养1.1蟹种来源及质量要求蟹种是正宗的长江水系蟹苗,在无公害条件下育成的蟹种。要求在育苗育种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处理,从源头上保证养殖出的商品蟹无药物残留,达到生产无公害绿色商品蟹的要求。蟹种应达到无性早熟症状,规格整齐,附肢齐全,体质  相似文献   

6.
河蟹养殖中春放蟹种占有较大比重,多年来的蟹种市场行情告诉我们,春节后蟹种(1龄蟹种,俗称“扣蟹”)的价格较之冬季的价格相比,至少要高出一倍以上;加之较高气温条件下蟹种运输的存活率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尽管春放蟹种已被一些专家所推崇、养殖户所认同,但确实存在比冬放蟹种在资金与技术两方面具有更高的风险性,所以必须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最大可能地消除这些风险因素。 一、注重蟹种质量 1龄蟹种质量是近年来河蟹增养殖中倍受关注的技术问题。由于长江河蟹资源的严重衰退、蟹种市场混乱,至使相当部份的养蟹经营者因种子原因而出现高额  相似文献   

7.
蟹种是河蟹养殖的物质基础,科学放养蟹种是养好河蟹的关键环节。现将蟹种放养技术介绍如下。1 放养时间 生产实践证明,蟹种放养以冬放为宜,其优点有:①此时气温低,蟹种活动能力弱,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不易损伤蟹体。放养后成活率高。②蟹种放养后,能很快进入冬眠状态,逃跑机率小。③蟹种越冬后,能很快适应水体新环境,开食早、生长快。④有利于蟹池混养鱼种及其它配套工作的安排。  相似文献   

8.
一些养蟹专业户的实践证明,在蟹池内,适宜种植水花生.这样做,不仅可以为蟹提供食物,而且能起到净化水质、防止蟹病、遮荫和提供蟹隐蔽脱壳的场所等作用. 水花生又名喜旱莲子草,是畜、禽、鱼优良的水生青饲料.在蟹池内种植水花生,其面积不能超过蟹池面积的20%,并要在蟹池中成块成片地种植,全部漂浮在蟹池的水面上.  相似文献   

9.
沈莉 《江西饲料》2010,(6):38-40
河蟹的人工育苗可用自己培育的亲蟹人工诱导产卵孵化,也可直接捕捞洄游的天然抱卵蟹孵化。1捕捞天然抱卵蟹每年12月至翌年3月间,亲蟹和抱卵蟹都在河口外海中密集。这时,可在河口外海上,藉助潮汐接力,用拖网、张网或插网捕捞抱卵蟹。天然捕捞的抱卵蟹比人工诱导的坏卵量大,但胚胎发育不太整齐。  相似文献   

10.
一、优质蟹种的识别。健康活泼的蟹种规格整齐、爬动迅速,如把蟹种积聚盆中很快向四周爬开并较快达到盆周沿壁上攀,较差的便留在盆中间。肢体完整,色泽鲜亮,将其腹部朝天很快翻身,反应灵敏。 二、蟹种的装运。蟹种装运前剔除伤残和死亡蟹种,让其吸足清水,身体冲洗干净及时运输。装运大规格蟹种比较容易,可用编织塑料袋,筛绢袋,窗纱袋等透气的  相似文献   

11.
陈泽 《饲料研究》2001,(9):35-35
蟹池混养青虾是提高养蟹效益的一项措施。据试验,蟹池混养青虾后,每公顷产成蟹675 kg左右的蟹池,可产青虾180~225 kg,增加效益6 000元以上。  蟹池混养青虾,需把好四个环节:  一、放养大规格的青虾苗。最好是上年秋繁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青虾苗,规格要求在25 cm以上。这样的青虾苗,躲避敌害的能力强,成活率高。一般每公顷蟹池放养15~225万尾。即使放养后有一部分青虾苗被蟹取食,也能保证蟹池内的青虾有一定的密度。二、适当补投粉状饲料。对混养青虾的蟹池,除按正常喂蟹的方法投喂饲料外,在生长旺季,还应适当补投粉状饲…  相似文献   

12.
《山东饲料》2014,(10):34-35
<正>一、大规格河蟹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合理放养技术1.提早放养扣蟹,以延长养殖周期。这是生产大规格商品蟹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尽量提早放养扣蟹,一般水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放养扣蟹。2.放养优质、大规格蟹种。放养优质、大规格扣蟹是大规格商品蟹养殖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河蟹养殖规格的重要措施之一。放养的扣蟹,要求种质纯正,符合河蟹种质标准要求:规格为6g~15g/尾;体质健壮、附肢完整、爬行活跃、行动敏捷、无病无伤、无畸形、身上无附着物、手抓松开后立即四散逃  相似文献   

13.
蟹池勿忘灭生物敌害江苏省盐城市郊区水产局宋长太鼠、蛙、蛇、鸟等是河蟹的天敌,对人工养蟹危害较大。老鼠有“贮粮”习性,除在蟹池边捕食外,还将蟹拖到洞内贮藏。笔者曾在蟹池内挖过一个鼠洞,从里面挖出62只10~30克的幼蟹;在高密度的蟹种培育池中,捕出青蛙...  相似文献   

14.
张云庆 《饲料工业》2003,24(3):48-50
黄河口毛蟹是淡水渔业中的珍品,已被列入山东省发展高效渔业的名优品种。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处黄河入海口,由于土地盐碱化严重,大部分土地无法种植;其次,由于水资源相对充足,土地和淡水呈弱碱性,适合毛蟹生长,因此发展毛蟹养殖必将给黄河三角洲地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1毛蟹的生态习性1.1毛蟹在淡水中生长,在海水中繁殖。它的一生依次经历蚤状幼体、大眼幼体(蟹苗)、仔蟹(豆蟹)、幼蟹(稚蟹)、蟹种(扣蟹)、黄蟹,绿蟹、抱卵蟹及软壳蟹等阶段、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形成了毛蟹适应自然环境的多种生态习性,为毛蟹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毛蟹…  相似文献   

15.
河蟹人工养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开发性的特种水产养殖业。由于养殖单位及养殖面积猛增,作为蟹种的蟹苗及幼蟹数量也随之增多。蟹苗的来源除天然捕捞外,人工育苗巳获成功。幼蟹来源主要还是靠天然捕捞。把蟹苗强化培育成幼蟹,有些单位在搞,但成活率很低,问题的关键在于从蟹苗到幼蟹这个阶段的适口饵科成分的配比,特别是在饲料中添加某些生长素,促使幼蟹蜕壳迅速以及蜕壳的同步性来提高幼蟹成活率和加快生长。本试验就是探索在河蟹饲料中添加 F.A.M.P—87生长素,对蟹苗及幼蟹生长的影响。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饲料工业》2017,(16):37-40
以平均初始体重为(9.91±0.01)g的中华绒螯蟹幼蟹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70 d的养殖试验,探讨在幼蟹基础饲料(D0)中添加50 mg/kg虾青素+50 mg/kg角黄素(D1)对蟹的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了虾青素和角黄素后对中华绒螯蟹幼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存活率以及肌肉和全蟹常规营养成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虾青素和角黄素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幼蟹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丙二醛的水平(P<0.05),两组间过氧化氢酶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虾青素+角黄素混合物(11)可以有效提高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主要症状病蟹行动迟缓,往往十足腾空,在蟹胸部、腹部出现裂痕,但无力脱壳或仅退出部分蟹壳,病蟹背甲上有明显的斑点,全身变成黑色,最终消瘦而死亡。在池水四周或水草上常可以发现患此病的蟹。  相似文献   

18.
优质蟹种是成蟹养殖的基础,利用稻田培育蟹种,能达到稻蟹共生、相互促进的目的,是生态高效种、养结合的较佳模式。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在大纵湖、龙冈等镇推广这一模式,稻田培育蟹种规模达6000hm^2,取得了较好的回报。现将该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算。俗话说:“九雌十雄”。就是指农历九月宜食雌蟹,蟹黄多;农历十月宜食雄蟹,膏满肉肥。 二掂。用于掂蟹的重量,重的肥壮,轻的肉少。 三看。看就是在辨清老蟹、嫩蟹,选老弃嫩。老蟹黑里透青,外表没有杂泥,脚毛又长又挺,肚皮铁斑色,长得丰满。脚趾光光,肚皮发亮,就太嫩了。  相似文献   

20.
冬春两季是幼蟹投放季节。捕捞幼蟹,通常难度较大。虽然如此,幼蟹的捕捞还是有规律可寻的,只要掌握了幼蟹生活习性,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捕捞。 1.地笼捕捞法 在水温适宜的情况下,幼蟹通常在池边浅滩处及水草丛中生活。这时捕捞可没置地笼、网套等工具,一般在第一天晚上放置,第二天早上起捕。由于幼蟹多在夜间摄食,事先在网袋中放入饵料引诱,效果更好。 2.抄网捕捉法 水草幼嫩、可口,并能起遮阴避暑的作用,是幼蟹池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