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参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广受人们喜爱。近年来,野生人参资源枯竭,仿野生栽培的林下山参应势而生。为了更好地指导林下山参种植,在总结辽宁省抚顺市林下山参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实践,从种植场地选择、整地、选种催芽、播种养护、病虫鼠害防治等方面总结林下山参栽培管理技术,以及采收要点。  相似文献   

2.
利用传统方式栽培的人参生长缓慢,易染病害,单位面积产量低,高档参比例小。特别是近几年人参价格下跌,使一些地区人参种植量明显下降,直接影响着参业的发展。对此,辽宁省本溪市林业局多种经营处和南芬区林业局、桓仁满族自治县医药局联合研究出塑料大棚栽参综合技术开发项目并通过市级鉴定,实施后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园参野化栽培又称山参栽培、林下参栽培、家参野化栽培.就是把长白山园参种子种植在与野山参生长相似的林地内.在人为管理看护下自然生长十几年、几十年。使人参根部形态和内在质量与野生人参相似的一种栽培方式。园参野化栽培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林地立体经营综合利用.提高人参产品质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正>人参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药材,每年出口量一度维持在2000t左右,出口额达6000多万美元,相当于中药材出口总额的1/5。吉林省长白山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人参主产区,人参产出量分别占全国和全世界的85%和70%以上,人工栽培人参面积、单产、总产均居世界首位。我国长期采用伐林栽参,栽过一次人参的土地要30年左右才能再栽培人参,否则须根脱落,根皮变红,烂根,严重时绝收。以前栽培人参,需大量砍  相似文献   

5.
双透棚,俗称简易棚,是近年来参业生产中在遮阴技术上的一项重要革新。人参是阴性植物,人工栽培需要搭棚遮阴。长期以来,在参业生产上一直沿用既不透光又不漏雨的全阴棚遮阴方式。这种遮阴方式需要大量苫材(有的地方用木板,有的用芦苇或稻草等)。不仅造价比较高,供应运输困难,并且对人参所需要的生长发育条件有一定影响。我们从一九六七年开始试用双透棚遮阴栽培人参,获得良好的结果。一九六九年又在677.4平方米的生产田上大面积应用,至一九七二年秋收获人参时,平均产量每平方米3.34斤,高产田块达到5.5斤,比同年全阴棚平均单产2.15斤增产55%,创造了左家栽培人参产量的历史最高记录。人参质量也比全阴棚好,支头大,浆气足,病根少。同时还节约了大量苫材,使苫帘费用降低65%左右。  相似文献   

6.
<正>柱参品种源于野山参品种驯化栽培而成,属野山参品系,人工栽培可追溯到400多年的历史。柱参其形态特征和药用价值可与野生人参相媲美,被冠以"园参之冠,国之瑰宝"之美誉。目前,宽甸纯正帘柱参留存面积2000多亩,林下柱参5000多亩,年产值可达2000多万元。近些年,随柱参产业种植户的增多和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出现,不规范生产和操作、以次充好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柱参品牌的声誉,为此,柱参产业实现  相似文献   

7.
针对人参生产过程中农药残留问题,在抚松县5个人参种植地区采集17份参土、人参和参籽样品,以丙酮-石油醚为萃取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结合气相色谱法进行栽参土壤、人参和参籽中有机氯残留的检测,为栽培人参土壤的选择提供可参考方案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吉林农业科学》2016,(5):92-96
针对人参生产过程中农药残留问题,在抚松县5个人参种植地区采集17份参土、人参和参籽样品,以丙酮-石油醚为萃取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结合气相色谱法进行栽参土壤、人参和参籽中有机氯残留的检测,为栽培人参土壤的选择提供可参考方案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人参有机氯农药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人参生产过程中农药残留问题,在抚松县5个人参种植地区采集17份参土、人参和参籽样品,以丙酮-石油醚为萃取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结合气相色谱法进行栽参土壤、人参和参籽中有机氯残留的检测,为栽培人参土壤的选择提供可参考方案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彭浩  吕龙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00-10402,10434
研究了中国人参的药用史和栽培史,并结合近几年的调研活动和科学研究成果,探讨了不同模式人参栽培的关键技术,指出人参种植业的发展方向为发展林下参栽培和发展非林地人参栽培。  相似文献   

11.
集安市清河镇清河村以“兴农惠民”为目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上项目。促进了生产发展为确保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清河村在巩固原有经营项目和规模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投资35万元建立了村办食用菌厂,并做到当年立项、当年筹建、当年生产、当年见效;投资20万元在山东省文登市逐步扩大人参基地面积,预计到2008年将发展到6000帘;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和生产条件为集安市参茸公司代加工水参和半成品参,实现利润5万元。2005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迭240万元。  相似文献   

12.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国是人参的主产国,又是最早变野生人参为栽培人参的国家(2)。长期以来。参农在生产实践中,根据参根的形状,植株的色泽,人参的产地分为十几个农家品种类型。在参业生产中,这些农家品种类型常常是混杂在一起的,严重地影响了人参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总所周知,人参具有十分显著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伴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也更加关注自身身体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人参产业的发展。广大参农也看到了人参发展的机遇,为在栽培和种植人参的过程中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广大参农在平地研发栽培人参,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于此,对平地人参栽培种植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1选地和整地1.1选地选地作为平地人参栽培种植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选  相似文献   

14.
人参乡拾趣     
人参,历来被誉为“百花之王”、“万药之首”,尤其是野山参,更是贵重而稀少的山中珍品。人说:“七两为参,八两为宝”。一般得到一棵近两的野山参已属罕见,而在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却屡获逾两近斤的“参中之珍。”  相似文献   

15.
滕杨 《新农业》2012,(2):54
宽甸县是辽宁省人参重点产区之一,全县现有人参1950亩,年产量4.7万公斤,产值292万元,主要分布在长甸、永甸、青椅山、大西岔、下露河、振江等乡镇。最大的人参场面积150亩,年产值23万元,平均亩收入1500元,管理好的亩收入高达3000元。但是,目前生产中,由于山  相似文献   

16.
胡文超 《吉林农业》2010,(11):106-106
人参农田栽培技术一直是困扰广大参农的一个难题,文章结合多年来的人参农田栽培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人参农田栽培技术,为广大参农提供了人参农田播种育苗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农村种植好项目、零风险投资、提供种源、产品统一收购栽培条件及效益分析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世界濒临灭绝的珍稀人参,是国际市场急需的药食两用参;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经我院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工程技术栽培成功的名贵人参,具有耐旱涝、耐酸碱、不受季节、环境、士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目前农田栽培人参现状及人参生长习性进行了简述,并从土壤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及生物特性3个方面综述了土壤特性对人参生长及品质形成的影响,此外也对我国未来农田栽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改变传统的人参生产的模式、保证农田栽培人参的品质以及为农田参地土壤的科学改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人参高产田的栽培环境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伟  黄则成 《特产研究》1996,(4):19-20,28
科学合理的光、水、肥配套技术的实施,可以使2.2万m^2的人参生产田,产量达到4.387kg/m^2,优质参率达到94.62%。  相似文献   

20.
栽培条件及效益分析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世界濒临灭绝的珍稀人参,是国际市场急需的药食两用参;美国林科3号野参,是经我院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工程技术栽培成功的名贵人参,具有耐旱涝、耐酸碱、不受季节、环境、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