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近几年发现枣实蝇、棉铃虫和印度谷螟3种蛀果害虫对新疆枣果的危害日益严重,严重影响枣果的品质。现从枣实蝇、棉铃虫和印度谷螟对枣果的危害的虫孔大小、虫道形状、虫粪粒的大小、颜色、排粪部位等几方面进行危害状的对比区分,为今后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枣豹蠹蛾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豹蠹蛾属鳞翅目,豹蠹科。近几年来在沧州市枣区形成一定危害,特别是在一些管理粗放、夏剪不到位的枣园造成的危害更大,目前有进一步扩大蔓延趋势。枣豹蠹对枣树的危害是以幼虫钻入枣树新生枣头木质部,然后向上蛀食,排出黄褐色粪便。枣头受害后,自蛀口以上干枯死亡,枯死的枣吊及叶挂在枣头上不掉,遇风时容易折断,因此,又称其为“截干虫”。枣豹蠹1a发生1代,根据其危害特性我们采取了以人工防治为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柳蝙蛾 (PhassusexcrescensButler)又称疣纹蝙蝠蛾 ,属鳞翅目蝙蝠蛾科 ,是一种大型蛾类。此害虫以其幼虫危害幼树枝干 ,直接蛀入树干或树枝 ,危害大树时多由旧虫孔或树皮裂缝蛀入。啃食木质部及蛀孔周围的韧皮部 ,绝大多数向下蛀食坑道 ,边蛀食边用口器  相似文献   

4.
涂药防治松瘿小卷蛾邵文治松瘿小卷蛾属鳞翅目、卷蛾科、小卷蛾属,是危害落叶松幼林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在黑龙江省两年一代。分成虫、卵、幼虫、蛹4个发育阶段。此虫主要是在幼虫期蛀食落叶松一年生新枝的韧皮部,林木生长组织受到破坏,被害部位形成肿瘤状虫痪,虫口...  相似文献   

5.
枣实蝇属植物检疫对象,目前在我国发生比较普遍而且危害严重;针对枣实蝇的发生规律进行专业防治技术上的摸索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蔗扁蛾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蔗扁蛾属鳞翅目辉蛾科,是新发现的境外危险性害虫。它主要危害发财树、巴西木、橡皮树、荷兰铁、玉米、马铃薯、甘薯、辣椒、茄子、棉花、烟草等28科87种和8个变种的植物。该虫是钻蛀性害虫。从老化茎皮部入侵,有直径1.5—2毫米蛀孔,向内或韧皮部蛀食,形成不规则隧道或连成一片。危害重时,仅剩一层外表皮,皮下充满粪屑,手捏有明显的松软感。幼虫也蛀食根部,可从土中找出虫粪和蛀屑。该虫在山西省可能发生3—4代。以幼虫在室内或温室内越冬,在自然条件下不能越冬。其防治措施如下:1.加强检疫。它的成虫飞翔能力有限,主要靠幼虫、蛹随发财树等…  相似文献   

7.
(1)危害症状:桃蛀螟Dichocrocispunctiferalis Guenee常以幼虫危害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果实。先在果梗、果蒂基部吐丝蛀食果子,后人果梗基部沿果核蛀入果心危害,蛀孔较大,蛀果内外有较多红褐色粒状虫粪,引起木瓜早期落果。  相似文献   

8.
红脂大小蠹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脂大小蠢是继松材线虫病后松树的又一高度危害森林的有害生物,属国家级工程治理范畴。 红脂大小蠢主要危害20—30年以上的健康油松,一般以雌虫在一米以下主干部位蛀入韧皮部和形成层,并向下蛀食边材,形成母坑道,同时向外散发性激素,引诱雄成虫进入母坑道交尾。从树干基部注入的  相似文献   

9.
枣桃小食心中防治技术宋宪军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简称桃小,又名钻心虫、蛆窟窿、枣实虫等,是我国主要蛀果害虫之一,对蔷薇科、鼠李科植物果实威胁极大,尤其对枣果危害更重。桃小食心虫卵的孵化期为7—9天,幼虫孵出时,先啃食部分卵壳,孵出后在枣果上爬行...  相似文献   

10.
检疫性有害生物枣实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实蝇为国家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专性危害枣属植物,以幼虫蛀食枣果果肉进行危害,严重影响枣果的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综述枣实蝇的分类地位、分布与寄主、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云南木蠹象是云南松的主要蛀干、蛀梢害虫,以幼虫在松树韧皮部和木质部蛀食为害,常常造成主干和侧枝枯死,严重危害的林分可导致成片松树死亡。该虫于2002年5月首次在威宁县云南松飞播林中暴发成灾,导致松树大量死亡。本文采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中的综合分析方法对云南木蠹象在贵州发生危害的风险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南木蠹象属中等危险性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枣实蝇Carpomya vesuviana Costa的发生特点和危害规律,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了枣实蝇在我国的风险性,得出枣实蝇的风险性R值为2.03,在我国属于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根据枣实蝇的发生特点、危害规律及风险性分析结果,提出了当前枣实蝇的检疫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对枣实蝇有引诱作用的挥发性物质,研发基于行为调节的防治技术。[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枣实蝇成虫对6种枣果挥发物的选择行为反应,并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田间引诱试验。[结果]室内试验结果显示,枣实蝇成虫对6种枣果挥发物具有显著正趋性。枣实蝇雌虫对棕榈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肉豆蔻酸的选择率较强,选择率均为30%以上;雄虫对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的选择率较强,选择率均为25%以上,从不同浓度梯度(原液、10%溶液、1%溶液)的选择率和选择系数来看,随浓度的递减,其选择率和选择系数也在递减,原液的选择率分别为10%溶液及1%溶液的2.5倍及5倍以上。田间试验发现:肉豆蔻酸对枣实蝇雌虫的诱集效果较强,2 d最多诱捕数量为15头·只^-1,平均诱捕数量为11.4头·只^-1,十四酸乙酯次之。在6种不同挥发物中油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对枣实蝇雄虫的引诱效果较强。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6种挥发性物质及混合物中,月桂酸乙酯及十四酸乙酯对枣实蝇雌雄虫的引诱效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挥发物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枣果挥发物中棕榈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肉豆蔻酸与枣实蝇偏爱选择密切相关。在田间试验中:枣实蝇成虫对肉豆蔻酸的选择率较强,为研发枣实蝇引诱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 柑桔大实蝇是柑桔上毁灭性虫害之一,属双翅目、实蝇科、大实蝇属。1985年首次在浙川县蒿坪乡、西峡县丁河乡发现红桔、香园皱皮柑及渝州蜜桔(主要品种)在此虫危害,虫株率达70%以上,虫果率在10~30%。幼虫存果实中取食囊瓣呈糊状,使果  相似文献   

15.
油茶蛀茎虫属鳞翅目织叶蛾科钻蛀性害虫,该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油茶枝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使树势下降,甚至枯萎死亡。为给该虫的防治和相关研究提供本底资料,对15个样地油茶蛀茎虫的危害程度及寄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下,油茶林油茶蛀茎虫的危害程度间的差异显著;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样地的危害率最高,为36.0%;江西省宜春市巫家镇样地的危害率最低,只有9.0%。油茶蛀茎虫的寄生蜂主要有长体茧蜂、线长体茧蜂、油茶织蛾距茧蜂和大螟钝唇姬蜂。不同样地的寄生率间差异显著;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戈坪乡样地的寄生率最高,为31.0%;江西省丰城市董家镇样地的寄生率最低,只有8.5%。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枣实蝇引诱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枣实蝇行为学研究入手,以“Y”型嗅觉仪分别测试了枣实蝇对红枣和杏两种寄主植物不同新鲜器官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枣实蝇成虫对寄主植物枣和杏不同器官的选择性表现出一定差异。雌虫对枣果的选择性比叶片和花的要强(P<0.05),对枣果、枣花、叶片三者的选择率分别为35%、25%、22%;从枣果不同发育期(青果期、半红期、全红期)的选择性来看,雌虫对半红期枣果的选择性最强,选择率为38%,青果次之,为35%。而雄虫对枣花的选择性较强,选择率为38%,半红期枣果次之,为32%。枣实蝇对杏树不同器官的选择性来看,对果实的选择性比叶片的选择性要强(P<0.05),从杏果(青果、熟果)不同发育期的选择性来看,雌虫对青果的选择性最强,选择率为30%,熟果次之,为28%。雄虫对熟果的选择性较强,选择率为28%,与青果、叶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一性别不同生理状态的成虫对寄主植物不同器官的选择性表现出一定差异,性成熟的成虫比未性成熟的成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要强。性成熟的枣实蝇雌成虫对半红期枣果的趋性强于枣花与叶片  相似文献   

17.
<正>柿蒂虫又称柿实蛾、柿钻心虫,属鳞翅目举肢蛾科,是危害柿树的重要害虫之一。柿蒂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果实,蛀入果内食害果肉,被害果由绿转红、变软,形成"烘柿",提前脱落,对产量影响很大。1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8.
正苹果蠧蛾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此虫有偏嗜苹果的习性,故有苹果蠧蛾之名。其幼虫蛀食果实,俗称食心虫,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严重影响水果的产量和质量。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杏的果实。果实被蛀食后,蛀孔内充满虫粪,果实腐烂,同时造成大量落果。带有幼虫卵的果实装箱后孵化的幼虫钻蛀果实可造成大量烂果。目前,在农业生产上对于害虫的基本防治主要还是依赖于化学农药,但是长期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带来了许多副作用:一是害虫抗药性的产生,致使用药量和用药浓度不断增加,成本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9.
枣尺蠖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危害特点 枣尺蠖又名枣步曲,弓腰虫,属鳞翅目.尺蠖蛾科。该虫除危害枣树、酸枣外,还危害苹果、梨等果树,其幼虫暴食性强,可取食枣树的嫩芽、叶片、花蕾、枣吊等所有绿色组织,发生严重时可将枣叶和枣芽全部吃光.造成绝产。  相似文献   

20.
<正>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别名柏双条天牛、蛀木虫,属鞘翅目,天牛科。近年来,该虫在辽西地区不断扩散蔓延,危害日趋严重,由于生活隐蔽,不易发现,防治难度大,钻蛀在枝干内,危害周期长,羽化不集中,防治不能彻底,是摆在城市园林经营管护者和森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