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治凯 《蜜蜂杂志》2006,26(9):37-38
自从《蜜蜂杂志》今年第5期刊出《亟待开发大巴山区的蜜源基地》一文后,有读者来信询问有关情况。现将我近7年来在该山区的养蜂实践总结成几点经验提供给同行们参考。1抓好春繁大家都知道养蜂有“秋季是基础,春季是关键”的说法。“基础”是培育好越冬蜂为春繁打下基础,“关键”是春繁的快速繁殖,确保蜂群在油菜花流蜜前强盛。若要在3月上旬前上继箱,这就要适时开繁,根据越冬后的群势,如多数都能达2~3框足蜂可在1月上旬末至中旬初开繁。如只有1~2框,可将1框以下弱群合并,要以蜂定群,不能以王定群,哪怕有1框足蜂都采用双王同箱繁殖,比单王…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蜂群蜜浆双高产的心愿 ,我将单一品种的双王群改养一蜜一浆王。因为分区管理法改变了传统双王群的蜂巢结构 ,适于调控 2只不同品系蜂王的产卵力。具体管理简介如下 :1 春繁群势与最佳开繁日乐陵第 1个蜜源是 5月 5日的刺槐 ,最佳开繁日应选在蜜源流蜜前 6 7天。因为 ,要求春繁群开繁后 4 2天 (2个产卵周期 ) ,也就是刺槐流蜜前 2 5天采蜜群应达到 8~ 9框蜂 ,子脾卵、虫、蛹之比为 1∶2∶4 ,到刺槐流蜜时才能达到 18~ 2 0框蜂 (内勤蜂与外勤蜂之比为 1∶1 5 )。经实践 ,4框蜂的春繁群能达到预期群势 ,为此 ,春繁期要以蜂定群 ,不…  相似文献   

3.
不管采取哪一种饲养方法 ,培养强群是每一位养蜂人的心愿 ,但心愿能不能实现 ,首先要看以下2点做得如何。1春繁群势要到位春繁群势到位的标准 ,是以第1个蜜源流蜜日与繁蜂时间差确定的。现以乐陵为例 ,乐陵第1个蜜源是5月1日的刺槐 ,开繁日是蜜源前67天 (2月25日 ) ,要求在蜜源来临前25天(67-25=42天 ) ,即4月5日 ,蜂群应达到8框蜂 ,卵、虫、蛹脾所占比例为1∶2∶4 ,刺槐流蜜期能达到18~20框蜂的采蜜群 (内勤蜂与外勤蜂之比为1.5∶1)。经实践 ,3框蜂起步的春繁群 ,到4月5日 (开繁后42天 )蜂群达到…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笔者曾经写过《苏南油菜泌蜜提前的蜂群管理措施》一文 (载本刊 2 0 0 0年第 6期 )。文中对苏南油菜泌蜜提前 ,采用提早开繁 ;单脾开繁 ;双王群开繁三种方法迎接油菜提前泌蜜的挑战。现仅谈双王群情况 :老孙的蜂群去年秋天分批治螨时 ,部分蜂群因蜂药伪劣 ,疗效欠佳 ,蜂数减少。2 0 0 1年 1月 2 4日奖励开繁。有蜂王 45群 ,组成 1 5群 2框足蜂的单王群 ;1 5群 2框足蜂 +2框足蜂的双王群。双王群于 2月 2 4日加第 1张脾 ;单王群于3月 1日加第 1张脾。双王群 3月 1 6日上继箱 ,3月 1 8日造王浆。看到单王群群势赶不上强群就把两个单王…  相似文献   

5.
正蜂群可按数量和越冬质量分为三个时期,根据不同群势和地域进行调整和管理蜂群。春繁期每个时期没有明显的界限,蜂群是渐渐由一个时期往另一个时期过渡的,但每个时期强群和弱群都有十分明显的变化和特点。春繁期蜂数与繁蜂数量成正比。一、春繁过渡期蜂群从出窖到开繁前,这段时间我们把它定为春繁过渡期,蜂群管理主要工作为:1.出窖排列。高寒地区春繁平均群势应在4框足蜂为宜,采取以强补弱达到春繁标准。如  相似文献   

6.
文岩 《中国蜂业》2005,56(7):42
据江山蜂协消息:由于今年春季气温普遍较低,造成在江西和江山本地进行春繁的蜂群复壮缓慢,蜂病较多,特别是蜜蜂幼虫病较严重。至油菜花期蜂群才达6~7框蜂,而正常年份已达10框左右。江山本地的早春油菜花期遭遇连续的阴雨低温天气,流蜜比往年推迟约25天,一些蜂农到4月11日为止仍未取蜜,即使连续放晴6~7天,群势情况一般的取蜜1次,少数群势好的才取2~3次,蜂蜜均减产50%。在江西地区进行春繁的蜂群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单脾春繁群的管理1.春繁时间与群势春繁时间与春繁群势,同是一年养蜂的开端,最佳繁蜂群势也要选好最佳繁蜂时间,过早过晚都不利于群势的发展和生产。我地养蜂者多以3脾蜂为春繁起点群;繁蜂时间,多选在辅助蜜源前25~35天或第一个主要蜜源(刺槐)前55~65...  相似文献   

8.
越冬蜂是两年衔接承前启后的关键蜂 ,因为没有越过冬的好群势 ,春繁就必然缓慢 ,势必影响第一个蜜源的产量。那么 ,以什么样的群势越冬为最佳呢 ?越冬群势各地均有特点 ,现以山东省乐陵市为例 :乐陵从培育越冬蜂蜂王停产日到春繁蜂王开产日约 1 5 0天(从 1 0月 1日到下年 2月未 ) ,其中蜜蜂不能飞行日仅5 0天左右 ( 1 2月下旬到 2月上旬 )。尽管越冬方式不同(冷式、暖式、)越冬蜂正常死亡日仅 5 0天 ,而非正常死亡日却占 1 0 0天。另外 ,越冬蜂的寿命还取决于越冬群势、越冬蜂的生理状态、越冬方式、饲养品种和越冬期的天气等。1、越冬群势…  相似文献   

9.
试验表明:北京地区采用荆条花期的新王群,结合提前奖励饲喂培育越冬适龄蜂,能够比常规秋繁法培育出更多的越冬适龄蜂,从而使越冬蜂群保持有较强的群势。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时,繁殖群的群势以8~9框蜂最好。  相似文献   

10.
晁代雨 《蜜蜂杂志》2007,27(1):33-33
我饲养了90群意蜂,因我地蜜源植物洋槐日渐稀少,把蜂群分成AB两组,A组40群放在自已家中,B组50群放在离家5 km远的岳父家.2005年5月洋槐流蜜期过后,按2∶1分群,每群平均有蜂7框以上,如果不出现病害,到繁殖越冬蜂最佳时期,基本上能达到10框以上群势,可以称为越冬蜂培育最佳群.这一整套繁蜂技术,是20多年来由<蜜蜂杂志>一直陪伴的结晶,我认为是本地区的最佳养蜂法.  相似文献   

11.
我饲养了90群意蜂,因我地蜜源植物洋槐日渐稀少,把蜂群分成AB两组,A组40群放在自已家中,B组50群放在离家5 km远的岳父家.2005年5月洋槐流蜜期过后,按2∶1分群,每群平均有蜂7框以上,如果不出现病害,到繁殖越冬蜂最佳时期,基本上能达到10框以上群势,可以称为越冬蜂培育最佳群.这一整套繁蜂技术,是20多年来由<蜜蜂杂志>一直陪伴的结晶,我认为是本地区的最佳养蜂法.  相似文献   

12.
秋季蜂群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蜂群的安全越冬和下一年的春繁. 在新疆天山南部,6月份换王基本结束,平箱都在7框蜂以上,继箱在8~10框蜂,6月18日左右蜂群转入长绒棉棉田.长绒棉喜高温,花期持续时间长,流蜜量大、花粉少,无辅助蜜源,限制了蜂王的产卵.到棉花开花后期,蜂群群势下降较快,7月25日必须转入到玉米地进行休整.  相似文献   

13.
我地蜂群秋繁缺蜜粉源。2 0 0 1年 8月 2 7日 ,我的蜂群平均群势 2框 ,子不足 1框。从 8月 2 9日起 ,我用豆奶粉对等量的春油菜蜜调成浆糊状 ,每群蜂凡遇下雨天或阴天在框梁上饲喂红枣大的 2粒豆奶蜂蜜粉 ,10月 1日起增至每群框梁上喂红枣大的 4粒豆奶蜂蜜粉 ,10月 15日检查时 ,平均群势已达 6框蜂、 5脾子。从饲喂效果看 ,豆奶蜂蜜粉蜜蜂喜吃 ,第二天基本无剩余 ,天晴有少量自然花粉进巢时可不喂。饲喂后的幼虫光泽好、子密实 ,面积可占脾面80 %左右 ,新蜂出房时体格健壮活跃。此方法方便实用 ,豆奶粉在各地商店都能买到 ,每一大袋内装 6 0…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我多年的实际对比,东北春繁时南繁回来的蜂群好。几年来,4月初南繁回来的1个14框双王群有8张子脾,到7月1日左右椴树流蜜时,能发展到4~5个14框蜂采蜜群,只要是椴树大丰收年,1个原群都能产值超万元。而当地秋天6框蜂的越冬群,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越冬,春繁时也就是三四框,蜂群老化严重,到新老蜂交替时只有二三框,到7月初椴树流蜜时,能发展1个14框群就不错了,  相似文献   

15.
郭成志 《蜜蜂杂志》2005,25(4):21-21
我干养蜂这行才5年,规模由买来4群蜂发展到120群,而且5年蜂蜜单产都比较高。因为一开始我就订阅了《蜜蜂杂志》,虚心向同行学习。为了感谢《蜜蜂杂志》对我的启迪和帮助,现借《蜜蜂杂志》一角,介绍我快速繁蜂的方法,供爱好者参考。我场地处黑龙江省东部的完达山区,春迟温低,温差很大。但辅助蜜粉源都比较好,主要有冰了花、柳树、槭树、茶条、黄柏。主要蜜源椴树7月5~25日流蜜,从开繁至椴花初开只有90天,繁蜂任务就限定在这90天之内完成。快速繁蜂应具备以下5个条件:a. 开繁之初,要求群势达到5~6框蜂;b. 蜂群无病,有1只优质蜂王;c. 有较好…  相似文献   

16.
1培养适龄越冬蜂 培养适龄越冬蜂是在秋繁一定群势基础上进行,在这之前要治一次蜂螨和更换老劣残蜂王.本地区培养适龄越冬蜂的时间,山区应放在8月20日至9月10日;平原区放在9月1日至9月20日,根据的气候可稍提前或推后.这段时间因外界蜜源基本结束,在组好群势以后(7框以上足蜂),隔天傍晚要用稀糖水奖励蜂群,刺激蜂王大量产卵繁殖.通过集中奖励繁育,最后可得5框以上适龄越冬足蜂,大群更多些,20天后扣王停产.赶野菊花的蜂场和有野菊花的地区可推迟冬繁或进行第二次培养越冬蜂.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我多年的实践对比,东北春繁时南繁回来的蜂群好。几年来,4月初南繁回来的一个14框双王群有8张子脾,到7月1日左右,椴树流蜜时,能发展到4~5个14框蜂采蜜群。只要是椴树大丰收年,一个原群都能产值超万元,而当地秋天6框蜂的越冬蜂群,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越冬,春繁时也就是3~4框,蜂群老化严重。到新老蜂交替时也就是2~3框左右,到7月初椴树流蜜时,能发展一个14框就不错了。我想,这一点东北各位养蜂师傅身有体会。  相似文献   

18.
在江浙一带,蜂群越冬、春繁大都要紧框缩脾,1群蜂经过紧框、缩脾后,多数只有1脾蜂,少数有2~3脾蜂。由于缩脾后蜂多脾少,脾内贮存的饲料就不够蜂群越冬、春繁的需要,因此蜂群在春繁期内大都要进行补助或奖励饲喂,否则蜂群就会饿死或春繁发展缓慢。2003年,我到深圳女儿处过春节,因蜂场无人替我管理,我就在巢箱加上继箱,继箱内放蜜粉脾,从1月15日到2月4日这20天内,未开箱饲喂。待回来开箱检查时,结果20多群蜂不仅没有冻饿而死,反而比进行饲喂时要好得多。为了进一步探索加继箱放蜜粉脾与不加继箱二者的效果,2004年同期我做了1次试验对比:在试…  相似文献   

19.
在贵州锦屏进行的中蜂越夏及秋繁试验表明,4框以上的群势越夏较为安全。越夏期间每框足蜂约需补喂白糖1.5公斤。越夏后,蜂群群势约下降1/3左右。蜂群在越夏期间飞逃的主要原因是缺蜜及巢虫危害。当地中蜂在秋季大流蜜初期发生分蜂,分蜂群势均为8框足蜂以上,7框左右不分群。为控制不同起繁群势的蜂群在秋季大流蜜初期正好繁殖到7框左右,不致因分蜂影响秋冬蜜的采集,应分期起步秋繁。根据本试验所建秋季起繁群势(x)与达7框群势所需繁殖天数(y)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推算,在起繁群势为1~5框蜂量时,最适的秋繁开始期,1框群为7月31日,2框群8月10日……蜂群的基础群势每增加一框,则秋繁开始期应相应推迟10~11天。  相似文献   

20.
赵正虎 《中国蜂业》2007,58(10):22-22
2006年春繁较早,经过1个多月的春繁,我的60群蜂达到6脾蜂群势,蜂数密集。春繁时一直喂天然花粉和糖浆,子脾成片,发育正常。从3月2日发现有几群蜂患白垩病;3月4日外界有粉源(柏树),停止饲喂花粉,蜂群出现爬蜂现象(主要是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