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在大豆生产中更好地防治蓟马类害虫,于2017年长春地区的大豆田中调查蓟马种类及消长动态。结果发现,大豆田有1亚目2科5属6种蓟马,横纹蓟马(Aeolothrips fasciatus)、黄蓟马(Thrips flavus)、豆喙蓟马(Mycterothrips glycines)、齿裂绢蓟马(Hydatothrips dentatus)、烟蓟马(Thrips tabaci)和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根据成虫特征编写了本地区大豆田蓟马种类识别检索表。调查发现,黄蓟马是本地区的优势种,发生高峰期为盛花期至始粒期。初步明确了该虫在大豆植株上的垂直分布规律:即主要分布于大豆植株上层叶片的第1叶位到第5叶位,主要在叶背面活动,成虫、若虫在各个物候期虫口数量与大豆叶位之间的关系以逻辑斯蒂模型拟合度较佳。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大豆田黄蓟马的空间分布型及理论抽样数,以指导田间取样。采用6种聚集度指标、Iwao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分析了黄蓟马成虫、若虫和整个种群(成虫和若虫)在大豆田间的空间分布型,并且进行空间分布型适合度卡方检验,确定所属空间分布型,对聚集因素作出分析,根据Iwao的理论抽样数模型确定最适理论抽样数。结果表明,黄蓟马成虫、若虫和整个种群在大豆不同生育期的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Iwao回归分析法显示黄蓟马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聚集分布。Taylor幂法则分析表明,黄蓟马成虫、若虫和整个种群聚集度依赖密度,且随着平均密度的升高聚集程度越强。卡方检验的结果也为聚集分布。黄蓟马的种群集数λ均大于2,说明黄蓟马种群的聚集原因可能由其生活习性或其本身的聚集行为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黄蓟马成虫的理论抽样方程 ,若虫的理论抽样方程 ,黄蓟马整个种群的理论抽样 。本文结果为黄蓟马田间取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海岛小花蝽(Orius maxidentex Ghauri)是蓟马的重要天敌昆虫,在热带地区,海岛小花蝽是优势天敌,对高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较适合热带地区的害虫防治。目前海岛小花蝽对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的控害情况尚未明确,为了解海岛小花蝽对茶黄蓟马的控制作用,明确不同温度对海岛小花蝽捕食茶黄蓟马功能反应的影响。本研究以海岛小花蝽5龄若虫为例,在16、20、24、28、32℃温度条件下,测定海岛小花蝽5龄若虫对茶黄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在16~32℃,随着温度的升高,海岛小花蝽5龄若虫随猎物密度的增加,其捕食量有明显的逐级上升趋势;试验温度范围内海岛小花蝽5龄若虫对茶黄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方程。海岛小花蝽5龄若虫对茶黄蓟马2龄若虫的捕食能力与茶黄蓟马成虫的捕食能力并无明显差异,在28~32℃范围内,海岛小花蝽对茶黄蓟马的捕食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温度;海岛小花蝽5龄若虫在试验温度32℃,猎物密度为60头时捕食量最大,对茶黄蓟马2龄若虫与成虫的捕食量分别为34.6、34.0头。海岛小花蝽5龄若虫对茶黄蓟马2龄若虫与成虫在32℃时的处理时间最短,分别为0.0119、0.0115 d。海岛小花蝽5龄若虫对茶黄蓟马的捕食量与茶黄蓟马猎物密度呈正相关,但寻找效应与猎物密度呈负相关,在相同的猎物密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寻找效应逐渐下降,海岛小花蝽5龄若虫对茶黄蓟马表现出较高的寻找效应。当猎物密度大于最大捕食量时,海岛小花蝽5龄若虫取食具有选择性,仅取食茶黄蓟马腹部。海岛小花蝽5龄若虫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表现出对茶黄蓟马有良好的控害能力,是热带地区重要的天敌资源。  相似文献   

4.
木槿曼粉蚧是我国南方大豆上的一种新害虫。为了明确其各个虫态识别特征及其在大豆上的生活史及主要生物学特征,在室内恒温条件下[温度(25±1)℃,相对湿度70%±5%,光周期为L∶D=12∶12],观察描述了雌雄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及其个体生活史、各虫态主要习性和危害特征等。结果表明:木槿曼粉蚧具有典型的性二型现象。雌虫包括卵、1龄若虫、2龄若虫、3龄若虫和雌成虫。雄虫包括卵、1龄若虫、2龄若虫、预蛹、蛹和雄成虫。若虫期各龄期体长、体宽、触角节数等形态结构具有明显差异,可作为区分龄期的依据。在25℃条件下,以大豆为寄主的雌性个体若虫期为33.34 d,成虫期19.03 d,平均产卵269.6粒;雄性个体若虫期24.60 d,预蛹期2.27 d、蛹期3.33 d,成虫寿命仅3.83 d。  相似文献   

5.
豆黄蓟马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黄蓟马(Thps nigropilosusuzel)是大豆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发生时造成大豆减产20%~25%以上。介绍了豆黄蓟马为害症状、识别特征、发生规律,生产中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花蝽是一类捕食性半翅目昆虫。花蝽科目前约包含70个属,其中小花蝽属(Orius Wolff, 1811)是最大的属,全世界包含约80种,中国目前有15种。小花蝽属的种类在蓟马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是生物防治领域研究和利用的热门天敌类群。目前在我国针对蓟马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及绿色防控项目中,能够应用的仅东亚小花蝽(O. sauteri)及南方小花蝽(O. strigicollis)。最近在海南发现的海岛小花蝽(Orius maxidentex Ghauri)为中国新记录种,国外分布于泰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苏丹、塞内加尔。本研究对海岛小花蝽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描述,拍摄了海岛小花蝽各虫态及生殖器特征图,并对其发育历期、捕食、交配、产卵、孵化、蜕皮、羽化及同类相食的现象进行了简单描述和研究。此外,本研究获得了海岛小花蝽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序列,并提交到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GenBank登录号:OL798096)进行序列比对,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与塞内加尔的海岛小花蝽序列高度一致。海岛小花蝽常见于青葙(Celosia argentea)、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等杂草,及芒果(Mangifera indica)、豇豆(Vigna unguiculata)和茄子(Solanum melongena)等作物的花及幼叶上。卵产于植物组织中,若虫阶段有5个龄期,成虫和若虫均以蓟马为食,可捕食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棕榈蓟马(T. palmi)、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及美洲棘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等。海岛小花蝽在海南岛全年可见,且具有明显的种群优势,是海南蓟马害虫的重要天敌。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美洲棘蓟马(E. americanus)和大豆幼苗进行室内饲养和观察,发现海岛小花蝽在温度(25±2)℃及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可以取食美洲棘蓟马完成世代发育,卵期(3.66±0.67)d,1龄若虫(1.72±0.65)d,2龄若虫(2.21±0.82)d,3龄若虫(2.62±0.62)d,4龄若虫(2.45±0.74)d,5龄若虫(3.21± 0.82)d。本研究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本研究对芒果上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的控害潜能,在室内温度(27±1)℃、RH (75±5)%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虫态巴氏新小绥螨对茶黄蓟马的捕食效能,并通过其瞬时攻击率(a)、处理时间(Th)和捕食效能(a/Th)等参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巴氏新小绥螨对茶黄蓟马的成虫、1龄和2龄若虫均可取食,并具有一定的捕食能力。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捕食螨日取食量逐渐增加,其中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和第2若螨对茶黄蓟马1龄若虫的捕食效能最大,每日分别达10.35、12.82头,而雄成螨对茶黄蓟马2龄若虫的捕食效能最大,为每日12.48头。巴氏新小绥螨的雌成螨和雄成螨均对茶黄蓟马的2龄若虫表现出最强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227和1.1208,第2若螨则对茶黄蓟马的雌成虫表现出最大攻击率,为1.5774。  相似文献   

8.
三种颜色色板对大豆田蓟马的诱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进大豆田蓟马监测方法,提高防治效率,通过田间诱集试验研究了3种颜色色板对大豆田蓟马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黄色色板的诱集效果较好;蓟马主要在大豆植株上方0.2~0.4 m高度范围活动;南面朝向色板诱集的蓟马数量较多;蓟马日间活跃时段为6∶00~10∶00;色板田间诱集益害比均较低,黄色、绿色、蓝色色板分别为1∶89.4、1∶74.3、1∶62.7。因此,建议用黄、蓝色板监测大豆田蓟马种群动态时,色板设置高度以色板下缘与植株顶部平齐为宜。  相似文献   

9.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观测了茶棍蓟马若虫、蛹、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及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各种虫态的茶棍蓟马触角上共存在9种感器:Böhm氏鬃毛(BB)、钟形感器(SCa)、锥形乳头状感器(BMS)、刺形感器(SCh)、锥形感器(SB)、腔锥形感器(SCo)、腔形感器(SCav)、耳形感器(SA)和特殊结构感器(US)。其中,刺形感器分3种亚型,锥形感器分4种亚型。若虫、蛹、雌、雄成虫的触角感器在触角上的种类和分布有较大的差异,雌虫上具8种感器,无锥形乳头状感器;雄虫上着生7种,缺少锥形乳头状感器和腔形感器;若虫上感器种类有8种,无耳形感器,独具锥形乳头状感器;蛹的感器类型及数量最少,只有2种,即刺形感器和锥形感器。  相似文献   

10.
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Morgan)属缨翅目蓟马科,是危害我省茉莉花、蕾期的三种蓟马——黄胸蓟马、亮蓟马和花蓟马中的优势种(约占3/4),亦是我省多种花卉的花、蕾期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寄主植物较多,除危害茉莉花之外,常见危害的还有白玉兰、白花夹竹桃、栀子花、月季、玫瑰等20多种花卉植物。黄胸蓟马常以成虫和若虫群集于茉  相似文献   

11.
大豆经磁化处理后,可使大豆出苗势增强,出苗期提前,降低株高,早熟1-2d。还有提高结荚率、提高产量的效果。其中磁化时间20min,增产可达15.2%。  相似文献   

12.
孟英 《北方水稻》2004,(2):16-18
在30℃、20℃、15℃条件下,进行穞生稻、上育427、松97-98、牡丹江19、东农416的发芽试验,结果在15℃穞生稻的芽率仍高达91%,表现出很强的发芽能力;另外模仿秋翻整地,将穞生稻、上育427和松97-98分别放入地下10、20、30cm越冬,第二年春季正常播种、插秧,结果安全越冬后的穞生稻芽率和长势明显好于上育427和松97-98,两个试验均证明穞生稻具有较强的耐寒性,为黑龙江省培育高抗寒品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碧护0.136%赤·吲乙·芸可湿性粉剂在福建省漳州市香蕉主栽品种天宝高蕉的喷施试验,表明“碧护”能显著提高香蕉的抗叶斑病力和抗寒力,消除或减轻田间肥害或药害,促进香蕉平衡生长发育,还可明显提高香蕉果实的外观质量和商品性能,而对蕉株及其生长发育均无任何不良影响。“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使用是安全的,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WU Xue-ting(School of Aircraft Engineering,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 330000)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戊唑醇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戊唑醇的室内毒力、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菌丝干重、菌丝蛋白质含量、菌核萌发、菌核致病力和菌丝体细胞膜电导率。结果表明:戊唑醇对油菜菌核病菌具有极强的抑菌作用,EC50和EC90值分别为1.3μg/mL和11.2μg/mL;用戊唑醇处理后,菌丝体干重差异显著,蛋白质含量、菌核萌发率和致病力均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降低;戊唑醇对菌丝体电导率无影响,但对菌丝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表明戊唑醇通过抑制菌丝干重、菌核萌发率、蛋白质含量和致病力而控制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6.
新宝佳高科技有机液肥,可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增强水稻的光合效率,抑制病虫害,增加有效穗数,提高结实率、千粒重,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7.
张玉军 《北方水稻》2010,40(4):44-46
通过几年来生产实践,阐述建三江分局水稻旱育秧田的工程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规范化建设、智能化监控、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和模式化栽培体系,总结和探索黑龙江寒地水稻旱育秧田生产的成功经验,以便在寒地水稻育秧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阿里亚娜、阿高斯、汉姆斯、范妮4个品种丰产性、抗逆性、高产稳产性试验,选出阿里亚娜为大面积推广品种,阿高斯为搭配品种,汉姆斯和范妮为继续试验品种。  相似文献   

19.
EGCG是茶叶中主要的儿茶素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EGCG促氧化作用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对国内外细胞实验中EGCG的促氧化作用进行综述。EGCG在细胞培养基中发生自动氧化可以形成细胞外氧化应激环境,这种自动氧化受到培养基种类、EGCG浓度与处理时间、血清含量及p H值等因素影响。在细胞内,EGCG直接提高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idative Species,ROS)和线粒体ROS,或者通过Fenton反应间接产生OH-。EGCG可以影响细胞内转录因子、信号通路与表面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与传递,从而影响细胞的一系列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20.
嗪草酮及其混剂对马铃薯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嗪草酮(metribuzine)是近年来开发的均三氮苯类除草剂,它能有效的防除大豆田及马铃薯田的一年生杂草和种子繁殖的多年生阔叶杂草[1]。嗪草酮的用量和土壤条件决定其除草效果,同时影响它对作物安全性。嗪草酮对大豆个别品种敏感,而且往往在低洼地多雨潮湿条件药害加重[2,3]。在我省低温、冷凉条件下,马铃薯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