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林下半夏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阳新县是中国油茶之乡,油茶产业是其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全县油茶总面积1.386万hm2,其中产前期油茶面积4 130hm2,初产期油茶面积4 860hm2。油茶林下套种中药材,既能以短养长、以耕代抚,还能促进油茶生长结实,是一种立体的、高效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对于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以及发展林下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半夏Pinellia ternata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  相似文献   

2.
<正>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遍布南方15个省(区),面积约有6000万亩。但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管理粗放、产量低。我国林业科研人员为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对油茶良种选育、低产林改造、集约管理、立体种植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已取得可喜的成果,并积累了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江西省林科所和萍乡市林科所协作开展油茶立体栽培研究,于1986年在油茶林下间种药材--草珊瑚,提高油茶林经济效益。在萍乡市7个点计19. 6亩油茶林中间种草珊瑚,采用二节一叶或半叶的草珊瑚短穗扦插(插穗不经药剂处理),平均成  相似文献   

3.
油茶是我国特产的一种重要木本油科,在我国南方15个省(区)广泛栽培,面积有6000万亩。目前,我国油茶林产油量不高,每亩仅有5斤左右,产值约10元。如何提高油茶林的经济效益一向是林业专家研究的课题。江西省林科所和萍乡市林科所开展油茶生态工程研究,于1986年在油茶林下间种药材——草珊瑚 Sarcandra glabra。草珊瑚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间套种技术是立体复合栽培经营模式之一,通过充分利用水、肥、光、热等资源,以间套作短期作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同时,还可改良油茶林地土壤结构,有效改善小气候环境,加快幼林期生长速度,对解决林地和农业用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增加林农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综述了油茶间套种技术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间套种模式及其应用综合效益等,并对油茶间套种技术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油茶产业发展主要模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我国现有油茶栽培面积约5500万亩,栽培种以普通油茶占绝大多数.各油茶栽植区所实施的多种油茶产业发展模式各具特色,好的油菜产业发展模式是成功的最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6.
油茶是淳安的传统经济林树种,也是绿化造林的先锋树种。淳安县现有油茶10万亩,由于树龄老化,品种混杂,经营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淳安县通过推广油茶良种化、进一步扩大油荼规模、开展原有油茶园改造示范和油茶油品牌建设等措施,油茶产业发展有了明显的提升。目前既有领导高度重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增长潜力、市场前景广阔、集生态观赏经济多功能于一体,尤其是生态景观效益显著等有利条件,也有良种苗木供应不上不利因素。通过广泛宣传油茶的优点和发展油荼的重要意义、科学规划油茶产业、改造现有油茶林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开展山核桃林地油茶生态套种绿化、加快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广油茶优良新品种、发展油茶庭院经济美化乡村环境、改进加工工艺发挥品牌效益、努力拓宽资金渠道等措施,力争到2015年全县油茶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油茶亩产量实现翻一番,油茶产业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实现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彭安生 《湖南林业科技》2001,28(1):70-70,73
油茶是祁阳低山丘陵区的主要经济树种 ,现有栽培面积 2 8318hm2 ,占全县林地面积的 2 9 1% ,占经济林面积的 76 6 % ;常年产油 910t,年产值1370万元 ,是永州市油茶重点产区之一。 1990~1995年林业部将祁阳列为“全国油茶低产林改造第一、二期项目”县。通过采取改土与保土相结合 ,施肥与间种培肥地力 ,间密与修枝增强树势等综合技术措施 ,改造低产油茶林 4 0 32万亩 ,3年平均亩产茶油 15 1kg ,比改造前净增 12 55kg ,激发了群众经营油茶的积极性。该工程 1993年被省林业厅授予项目建设先进单位 ,1995年被国家林业部评为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8.
福安市是福建省油茶重点产区,现有面积9920hm~2,茶油产量占全省的43%~63%,产量和面积均居福建省各县(市)之首。低改前,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产量低,效益差,每公顷产油30~37.5kg。1990年开始被列入国家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后,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使一度衰败的油茶恢复了生机,每公顷产量从低改前46.65kg提高到229.5kg,新增产值达1600万元。特别在低改后的林地中开展了立体经营后,油茶林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据统计,我市5年套种、间种面积1867hm~2,产值达548.7万元,为油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1.间作的效益1.1.一地多用,增加收入。在多年生深根性木本树种油茶林中,间种一年生浅根性草本作物黄豆、花生、辣椒、萝卜等,改变了过去单一经营油茶的传统方式,实现油茶与农作物长短结合、上层与下层结合、深根性与浅根性结合的时空立体布局,提高了对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近两年,怀化市石宝乡在油茶山间作黄豆2700多亩,年收黄豆27.675万Kg,创值27.68万元,辣椒410亩,产3.8万kg,价值15.32万元;红薯670亩,产39.75万kg,价值6.30万元;种萝卜、秋薯、秋红豆、蚕豌豆1553亩,产值10万元,合计创值60万元。  相似文献   

10.
比较油茶幼林套种黄花菜和油茶纯林栽培的生长结实和投入产出差异,结果表明,在其他经营措施一致的情况下,油茶套种黄花菜4a后树高、地径、冠幅、分枝数和单株结果数均高于纯林,其中树高、地径、单株结果数分别达到1.66m、3.52cm、142个,增加了9.89%、14.66%和33.96%,显著促进油茶生长结实差异。套种黄花菜,可收获花、花粉和根等产品,不仅经济效益好,且生态价值高,是适宜丘陵红壤地发展的油茶幼林套种的良好生态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幼龄油茶套作山稻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幼龄油茶套作山稻和纯林粗放经营2种经营模式对油茶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经营模式油茶树高、春梢显著高于粗放经营模式,分别增加10.9%和28.6%,达到1%的极显著性水平,地径增加4.5%,达到5%的显著性水平,证明油茶套种山稻能明显促进油茶生长;油茶与山稻套作可起到以耕代抚育的作用,不仅能节省0.27万元/hm2油茶抚育资金,还能从山稻收成中获得1.59万元/hm2的净收益,表明油茶幼林期套种山稻经营模式切实可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油茶修剪新技术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林业科技》1990,(2):10-16
<正> 油茶是我国特有和主要的食用油料树种之一,栽培区遍及秦岭、淮河以南15个省(区),面积达6000万亩。但由于大部分油茶树生长在丘陵山坡,立地条件较差,加之经营管理粗放,产量很低,经济效益不高,严重影响了油茶生产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开展优良品种和类型的选育,丰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等,使油茶生产水平有很大提高。但  相似文献   

13.
为了总结油茶栽培生产经验,提高油茶经营管理水平,从新造林面积、经营形式、成活率或保存率、生长等级等方面,对常宁全市2008年冬至2012年春新造的所有油茶林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不同经营形式、整地方式、施放基肥、间种作物和抚育管理对新造油茶林质量的影响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常宁全市这4年新造油茶林的面积为5 404.7 hm2,造林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新造油茶林的主要经营方式为公司经营和大户经营,且公司和大户经营的油茶新造林的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遂昌县种植面积2 hm^2以上油茶良种基地的林分生长状况、经营管理情况进行调查,指出油茶良种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其丰产栽培模式和技术。调查发现,现有油茶林种植密度偏大、良种配置不合理、经营管理粗放、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等造成良种不能丰产稳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油茶良种高产稳产,除了选择适宜的造林地和油茶良种以外,优化种植模式、合理修剪、疏伐、间作套种等栽培管理技术也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万年县油茶栽培历史悠久,为发展山区经济、促进林农增收,万年县政府十分重视油茶发展,近年来栽植高产油茶数万亩。本文以万年县新造3700亩高产油茶为例,通过计算投入和产出,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并针对万年县的油茶发展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08年州委、州政府决定启动实施300万亩油茶基地建设以来,全州上下通过"定规划、出政策、争资金、抓科技、强龙头、创机制"等措施,推进了油茶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截止目前,全州累计发展油茶面积184.28万亩,占规划建设300万亩的61.4%,其中,新植149.83万亩;老油茶林34.45万亩。一是定规划。为抓好全州油茶产业发展,及时制定了《油茶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发展300万亩油茶  相似文献   

17.
詹仁春 《中国林业》2012,(22):32-32
今年是浙江省淳安县全面实施万顷山核桃生态安全栽培建设工程的第4年。4年的不懈努力,使淳安的山核桃林套种常绿生态经济型树种、农作物和绿肥草本植物工作硕果累累,成效显著。截至2011年,淳安共172村、362块、面积41,642亩地实施山核桃生态安全栽培。其中,套种油茶、茶叶、桂花等常绿阔叶树种栽培248块,面积23,573亩;  相似文献   

18.
<正>从2015年开始,江西省将油茶产业与赣南原中央苏区经济发展、山区扶贫攻坚相结合,按照"四统一分"模式推进油茶产业精准扶贫。2016年,江西省完成油茶新造林70.68万亩,超额完成60万亩的年度油茶造林计划,比上年增长107.5%。江西省油茶种植面积1434.7万亩,其中高产油茶林面积434.7万亩,年产茶油11万吨以上,2016年总产值达到236亿元。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9.
山口林场     
正主打品牌●杉木大径材——树干通直、材质优良、纹路清晰美观、质地坚硬●秃杉——年产优质秃杉苗木300多万株、培育秃杉大径材基地2200亩南丹县山口林场始建于1955年2月,全场经营面积共16.3万亩,有林面积1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7.84%,森林总蓄积119.7万立方米,其中人工林蓄积达104.8万立方米,杉木大径材和秃杉是林场的两大品牌。示范基地项目1.杉木林下套种红锥示范林——面积:550亩2.秃杉林下套种红锥示范林——面积:350亩3.秃杉林下套种金丝楠示范林——面积:1000亩4.长湾站秃杉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示范林——面积:850亩  相似文献   

20.
油茶林低产成因及技术改造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在南方各省栽培有悠久的历史.霍山油茶林约14.7万亩,多为自然落籽成林和萌芽成林的林分,主要分布在318省道沿线地带,有较大面积的栽培或零星分布,但油茶林相不齐,残林老化,品种混杂,落花落果,单产不高,效益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