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目的】探明苦荞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苦荞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稳定性与花粉育性,为苦荞多倍体育种提供参考。【方法】观察和统计八宿苦荞、WN047、WN090、武岗苦荞、WN065、川荞1号、二季早、黔威1号、晋苦2号、六荞1号、KP9920和黔威2号12个苦荞二倍体和苦荞四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期I(MI时期)染色体配对构型、末期Ⅱ(TⅡ时期)的细胞异常程度及花粉粒败育性指标,分析比较二倍体和苦荞四倍体差异性。【结果】12个苦荞二倍体染色体配对构型主要为2n=2x=8II,占比95.42%,无双核仁;同源四倍体染色体构型多数为2n=4x=8IV,占比79.05%,有双核仁(占比18.6%)。12个苦荞二倍体在TⅡ期异常细胞频率平均为4.34%,细胞平均微核数为0.043 4个,不同材料间差异不显著;同源四倍体异常细胞频率平均为24.09%,细胞平均微核数平均0.494 9,不同材料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12个苦荞二倍体花粉败育率平均9.54%,不同材料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同源四倍体花粉...  相似文献   

2.
以紫美石榴种子为试验材料,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诱导多倍体,并对诱变材料进行倍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0.3%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石榴种子24 h诱导效果最好,四倍体诱导率为1.11%;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x=16,四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x=32;二倍体和四倍体植株叶片、花、果实主要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四倍体的叶片气孔、叶片、花变大,叶绿素含量增加,果皮增厚以及籽粒百粒质量增加,而籽粒颜色变浅和变硬;四倍体萌芽期、始花期、成熟期和落叶期均晚于二倍体。综合认为,四倍体紫美石榴可作为育种新材料加以评价利用。  相似文献   

3.
东方百合2n配子杂交后代多倍体诱导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以东方百合栽培种为材料,诱导2n配子,通过杂交受粉,采用胚培养成功培育出73株2n配子后代。在离体培养下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突变率50%. 结果突变后代不但出现四倍体而且出现一定数量的三倍体和不稳定的非整倍体。经过诱变产生的多倍体与正常二倍体比较,多倍体叶片变厚,叶色变深,叶片变大,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有些材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畸变,有些表现一定的熟生性。多倍体染色体数目2n=4x=48为四倍体,2n=3x=36为三倍体,二倍体为2n=2x=24.  相似文献   

4.
荒漠肉苁蓉多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提高荒漠肉苁蓉产量,改良其品质为目的,首次对肉苁蓉进行了多倍体诱导的研究.使用秋水仙素与0.1;琼脂和二甲基亚砜混合液处理植株生长点,分别处理1、2和3 d.处理3 d能得到多倍体植株,多倍体植株与原二倍体植株相比,在形态上,多倍体植株肉质茎变粗,子房体积增大,花粉粒明显变大,小孢子染色体数目为2 n=2 x=40,而原二倍体植株的花粉染色体数目为n=x=20,初步证明诱变植株为同源四倍体.用HPLC对肉苁蓉中松果菊苷进行定量测定,发现诱变株有效成分增加12.7;.  相似文献   

5.
用去壁低渗法对大鸭梨与大南果梨F1代18个单株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株为四倍体(2n=4x=68),占观察总数的5.6%,13株为三倍体(2n=3x=51),占观察总数的22.2%,4株为二倍体(2n=2x=34),占观察总数22.2%,该组合F1代中多倍体出现率为72.8%,说明大鸭梨与大南果梨杂交组合在多倍体育种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萱草多倍体诱导及其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萱草愈伤组织为试材进行了同源多倍体的诱导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浸泡法(用0.100%秋水仙素培养8 h)和混培法(用0.005%秋水仙素培养15 h)均可获得多倍体高诱导率,并成功地获得了四倍体萱草植株;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萱草倍性鉴定,与根尖染色体鉴定结果一致;与二倍体萱草相比,四倍体植株矮小,茎基部较粗壮,叶片较宽,叶边呈不规则卷曲、褶皱,叶片气孔密度小,生长较缓慢,其染色体数(2n=4x=44)为二倍体植株的2倍(2n=2x=22)。结果建立了高效的萱草多倍体诱导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东方百合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0.05%的秋水仙素处理24 h的诱变效果最佳,诱变频率高达50%.同时采用不定芽技术对变异株进行稳定,获得了完全多倍体.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加倍群体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比较,多倍体植株叶片变厚,叶色变深,叶片变大,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对变异材料进行细胞学研究后发现,变异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 n=4x=48,为四倍体,二倍体为2n=2x=24.另外,还发现少数八倍体植株,其染色体数为2n=8x=96,其气孔面积特别大且生长缓慢.最后对多倍体种球的繁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以凤仙花和茶花凤仙为试材,研究秋水仙素处理质量分数和时间对2种试材的多倍体诱变效应,通过植株形态特征、气孔数量及大小、染色体数目的观察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用w=0.5%的秋水仙素处理72~96 h的植株材料变异率较高,其中以0.5%秋水仙素处理96 h凤仙花的变异率最高,达29%。染色体压片检查表明,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28,二倍体对照为2n=2x=14。四倍体叶片长、宽、厚均增大,气孔密度减小,气孔保卫细胞增大,花径增加、花瓣增多,单朵花观赏价值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红千层无菌苗,并运用秋水仙碱诱导多倍体.结果表明:利用0.2 %秋水仙碱处理无茵苗茎段15~20 d,从60个茎段中成功地诱导出了四倍体植株6株,其形态特征为叶色浓绿、叶片增厚、根系肥大等;据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与二倍体的叶长宽比差异显著;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由2n=2x=22变为2n=4x=44.  相似文献   

10.
东方百合多倍体诱导及种球繁育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东方百合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0.05%的秋水仙素处理24h的诱变效果最佳,诱变频率高达50%。同时采用不定芽技术对变异株进行稳定,获得了完全多倍体。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加倍群体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比较,多倍体植株叶片变厚,叶色变深,叶片变大,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对变异材料进行细胞学研究后发现,变异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48,为四倍体.二倍体为2n=2x=24。另外,还发现少数八倍体植株,其染色体数为2n=8x=96,其气孔面积特别大且生长缓慢。最后对多倍体种球的繁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离体培养条件下三色堇多倍体诱导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秋水仙素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对三色堇实生苗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三色堇对秋水仙素较为敏感,以0.1%~0.2%秋水仙素处理12~36 h为佳,最高诱变频率可达到26%. 同时以二倍体三色堇为对照,对四倍体三色堇的形态特征和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四倍体三色堇叶色浓绿、叶片肥厚、花大、花瓣厚、香味浓、气孔和花粉粒巨大。同时四倍体净光合速率、水分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比二倍体高。并将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首次获得了三倍体三色堇。  相似文献   

12.
不同倍性灯盏花形态学与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倍体和二倍体灯盏花的形态学和细胞学进行了观察、测量和比较,鉴定了四倍体与二倍体的染色体.结果表明,四倍体灯盏花植株具有巨大性,花梗粗壮,叶色浓绿、叶片巨大而肥厚.花朵、花辩大,但数量较少,气孔和花粉粒比二倍体显著增大.二倍体染色体数为18,四倍体染色体数为36.  相似文献   

13.
秋水仙素诱导四倍体石刁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0.2%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石刁柏萌芽种子48h,获得了较好的诱变结果。最后得到了四倍体。其诱变率为36.8%。对四倍体石刁柏进行了形态观察和染色体数的鉴定,其染色体数是n=20,2n=40,井初步分析了四倍体嫩茎的粗脂肪,粗蛋白,粗灰分,16种氨基酸及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其含量均比二倍体高。  相似文献   

14.
刘蓁  高山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757-12759
[目的]研究白花除虫菊四倍体株系与二倍体对照株系花粉的形态特征及其育性和种子发芽率。[方法]采用硫酸-醋酸酐分解法制备花粉,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测量花粉的极轴和赤道轴长度,用扫描电镜观察花粉粒形态,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视野2500×(或2000×)、7000×进行拍摄。[结果]四倍体株系与二倍体对照株系比较,供试的5个四倍体株系花粉粒样品中有4个样品的极轴与赤道轴的长度均显著大于对照二倍体,只有1个样品与对照相近。5个多倍体株系的花粉粒在形态,表面雕纹等方面均与二倍体对照有差异。[结论]为选育出育性良好、种子发芽率高的白花除虫菊优良四倍体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秋水仙碱诱导银杏花粉染色体加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试验以北京地区银杏雄花芽为材料,探索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人工诱导花粉染色体加倍的方法和可能性.用浓度为0.1%、0.2%、0.3%、0.4%、0.5%、0.6%的秋水仙碱溶液,分别对水培和自然非离体条件下诱导雄配子染色体加倍的方法进行了探索,比较了两种情况下不同处理浓度和处理方法诱导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自然非离体状态下棉浸法处理得到了大花粉,但得率较低,最高为7%,若进一步加大药液处理浓度或适当延长处理时间,将有可能较大幅度提高大花粉得率;水培条件下的棉浸法和注射法处理均未得到大花粉,其原因和适宜的诱导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以正常花粉作对照,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简称LSCM)对经秋水仙碱处理诱导出的大花粉进行了DNA含量的定量测定,初步确认该试验诱导的大花粉是一种二倍体花粉.   相似文献   

16.
秋水仙素诱导厚皮甜瓜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成功获得厚皮甜瓜四倍体,研究其倍性特征,本试验用二倍体厚皮甜瓜M01-3为试材,用0.1%、0.3%、0.5%和0.7%的秋水仙素溶液通过涂抹法对子叶期和一叶一心期幼苗进行处理,并通过染色体计数法和细胞学鉴定法分析倍性。结果表明,已获得同源四倍体甜瓜,0.3%和0.5%的诱导率最高;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长势好,叶形指数小,茎增粗,花冠大,花色艳,果肉变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气孔变大,叶绿体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17.
四倍体菊花脑与栽培菊种间杂交及F1杂种的遗传表现#br#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染色体加倍途径克服栽培菊花与二倍体野生菊种间杂交障碍,实现野生菊的优异性状或基因导入栽培菊花,拓宽菊花基因库,获得菊花新种质。【方法】以菊花脑(Chrysanthemum nankingense,二倍体)及其四倍体为父本,与栽培菊花‘钟山紫星’(Ch. grandiflorum ‘Zhongshanzixing’)杂交,通过细胞学进行杂种鉴定,并对杂种F1代部分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二倍体与四倍体菊花脑的花粉活力均较高,且在母本‘钟山紫星’柱头上能正常萌发,但‘钟山紫星’与二倍体菊花脑杂交不能结实,而与四倍体菊花脑杂交结实率达3.25粒/花序。‘钟山紫星’、四倍体菊花脑及其杂种F1代体细胞染色体数分别为54、36和45,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平均构型均以二价体为主,分别是27Ⅱ、1.70Ⅰ+13.23Ⅱ+0.03Ⅲ+1.90Ⅳ和5.32Ⅰ+13.84Ⅱ+2.79Ⅳ+0.16Ⅵ。杂种F1代株高、叶宽和叶柄长呈正向中亲优势,而节间长、叶形指数、花序直径、花盘直径和小花数目均呈负向中亲优势,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二倍体菊花脑通过染色体加倍途径可以有效克服其与栽培菊花间的远缘杂交障碍。  相似文献   

18.
用西瓜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鉴定西瓜染色体倍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寻求简便、快速的西瓜染色体倍性鉴定方法,以二倍体西瓜TS和0517及其同源四倍体为试材,通过观察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来鉴定西瓜染色体倍性.结果表明,两倍性间的叶绿体数差异显著.二倍体叶绿体数在15个以下,四倍体叶绿体数大于等于15个;气孔叶绿体数随染色体倍性的增加而增加,用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预测植株倍性的准确率可达90.2%,因此,用万能荧光显微镜观察叶绿体数可以在苗期快速、准确地确定植株的染色体倍性.  相似文献   

19.
菊属种间杂种若干花器官性状的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菊属种间杂种部分花器管性状的遗传表现,为远缘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二倍体野生种甘菊、菊花脑和异色菊,四倍体野菊,同源四倍体菊花脑,栽培菊花(六倍体及其非整倍体)及其种间杂种F1代的花器官性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杂种总平均舌状花数目、筒状花数目和花序直径分别相当于亲中值的112.4%、108.0%、118.6%,且从二倍体物种组合到二倍体与四倍体组合再到二倍体、四倍体与栽培菊花组合,平均舌状花数目、筒状花数目和花序直径杂种优势逐渐降低,但二倍体野生种组合的筒状花数目除外。【结论】F1代的舌状花数目、筒状花数目和花序直径具杂种优势;栽培菊花比二倍体、四倍体的花色遗传能力强,白色、紫色遗传能力大于黄色;平盘型遗传能力比单窄瓣型强;多瓣型遗传能力比单瓣型强。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浸泡法对铁皮石斛的拟原球茎、丛生芽进行多倍体诱导。结果表明:用 009%秋水仙碱处理 24h诱导丛生芽效果最佳,变异率达到 48%,死亡率为 10%。通过对叶、气孔、染色体的检测,证明变异芽为四倍体或嵌合体。四倍体较二倍体发生了显著变化且嵌合体需要分割培养为整倍体。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n=2x=38,四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n=4x=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