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1龄鱼种的培育 体长3cm的鳜鱼夏花,其摄食量比较大。因此,当这部分的鳜鱼夏花放入池塘后,必须有充足适口的饵料提供摄食,方能提高鳜鱼苗的成活率。据报道,亲鱼、成鱼塘混养3cm左右鳜鱼夏花,其成活率较低,在20%~40%左右。用专池培育,则成活率较高,有的可达90%以上。套养成活率虽然低些,但由于放养量较少,因而生长速度较快。而专池培育,虽然成活率较高,但技术要求也高,且放养的密度较大而影响其生长速度。因此,对于初次养殖来说,应以套养为好,在积累一定经验后再搞专池培育。1.1 套养 成鱼池或亲鱼池…  相似文献   

2.
在长江潮间带围栏养殖区投放专池培育的大规格鳜鱼鱼种进行主养试验,经220d的养殖,鳜鱼平均个体重609.4g,成活率89.4%。  相似文献   

3.
培育鳜鱼苗种,可用人工繁殖苗,也可用江河中的野生苗。培育的方式有专池培育、池塘套养、混养和网箱培育等。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江苏省探索规模化池塘单养鳜鱼的可行性,1997年吴江市太湖养殖基地开展了750亩连片池塘养鳜鱼试验,按1:2的比例配置鳜鱼和饵料鱼养殖面积,养殖鳜鱼252.5亩,将5月初达2.5厘米左右的夏花养殖5月底6月初达5~7厘米时专池单养,当年上市,平均亩产207.6公斤,平均盏效益4242.7元,饵料鱼培育池497.5亩,平均亩产饵料鱼250公斤,产套养青虾35公斤,平均亩效益1820元,750亩  相似文献   

5.
长江流域养殖用的鳜鱼苗种最初来自南方。自然气候条件,使南方鳜鱼人工繁育比长江流域早1~2个月,长江流域的养殖者为了当年养成上市,大多采取空运南方鳜鱼苗到本地专池培育至5厘米,再进行池塘主养或混养。近年南方鳜鱼  相似文献   

6.
我场在几年来的鳜鱼育苗中,总结了鳜鱼育苗中的关键技术措施,现根据育苗实践,提出以下几点体会。1适时催产鳜亲鱼性腺发育好坏,直接影响到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适时催产是保证育苗成功的关键。经验证明采用专池强化培育、流水刺激等生态催熟方法,亲鱼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7.
曾国清 《内陆水产》2000,25(7):24-25
3.2鱼种培育1龄鳜鱼种的培育可以用专池 ,也可以套养 ,专池培育一般成活率较高 ,但技术要求也高。而套养虽然成活率低些 ,但由于放养量较少 ,因而生长速度也较快 ,因此 ,生产者可因地制宜选择使用方法。3.2.1专池培育专池培育以小型池子为好 ,面积1000m2左右 ,水深1.5m以上 ,夏花放养密度3000~4500尾/1000 。在鳜鱼下塘前10d左右先用药物清一次塘 ,再用鱼种网把塘内较大的凶猛鱼类清除 ,然后将麦穗鱼、虎鱼、鱼等野杂鱼引进鱼塘中 ,也可放养罗非鱼、鲫鱼或家鱼夏花 ,以便鳜鱼下塘有足够的饵料鱼…  相似文献   

8.
张英  张兴国 《科学养鱼》2003,(12):21-21
一、池塘条件套养鳜鱼的池塘一般面积在10亩以上,进排水方便,溶氧丰富,池塘中种植部分水草。养殖池塘每年都应干池消毒。二、鳜鱼种培育为了提高鳜鱼苗种的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当年育成商品鳜,鳜鱼的苗种最好是选择南方产的早繁鳜鱼苗,经专池培育后放入养成池。一般5月份从广东引进3厘米左右的鳜鱼夏花专池培育,至6月中旬育成5~7厘米的鳜鱼种放养到成蟹养殖池塘中。1.苗种运输苗种运输时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间,选择较为阴凉的天气运输。一般用氧气袋充氧运输,每袋放苗300~500尾,运输时间控制在8小时以内,如果超过8小时,中途应换水充氧。短途…  相似文献   

9.
鳜鱼种专池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 《齐鲁渔业》2010,(12):38-38
<正>江苏省海门市水产养殖场从2007年5月初引进3 cm以下鳜夏花专池培育,经1个月左右培育成5 cm以上的鳜鱼种销售,平均成活率63%,每667 m~2产鱼种1.2万尾,产值1.8万元,效益8 500元。6月中旬以后在原池主养鳜,每667 m~2平均产量480 kg,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专池培育鳜鱼种技术介绍如下:1鱼池条件与放养池塘面积2000~3333m~2(3~5亩),水深1.5m以  相似文献   

10.
藕池养殖鳜鱼试验初报鳜鱼是盐城市郊区淡水养殖的重要新品种。为了充分利用藕池水体空间,提高藕池养鱼经济效益,在盐城市郊区大纵湖水产养殖公司和郊区水产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于1993年在盐城市郊区大纵湖水产养殖场进行了藕池养殖鳜鱼试验。材料与方法选择盐城市...  相似文献   

11.
藕池养殖鳜鱼试验鳜鱼是盐城市郊区淡水养殖的重要新品种。为了充分利用藕池水体空间,提高藕池养鱼经济效益,在盐城市郊区大纵湖水产养殖公司和郊区水产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于1993年在盐城市郊区大纵湖水产养殖场进行了藕池养殖鳜鱼试验。材料与方法选择盐城市郊区...  相似文献   

12.
顾建社是松陵镇芦荡村人,是吴江市震泽镇镇201 1年省级科技入户示范户,他于2010年到震泽镇桃花庄村19-20组养殖鳜鱼,他从养殖四大家鱼开始,到后来发展养殖鳜鱼总共有20多年.2010年他承包了桃花庄村水面90×667m2,共有12只池塘,鳜鱼专养池塘2只,每池塘面积10×667 m2,其余10只池塘为饲料鱼池和准备池,放养鳜鱼,一只池2000尾/667 m2,另一只池2 500尾/667 m2,共放鳜鱼苗种4.5万尾,成活率95%.5月份鳜鱼培育100万尾,成活率50%,获得效益20万元,总计获得效益60万元,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现对他一年来的生产和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陈永祥 《内陆水产》2005,30(4):42-42
蟹池套养鳜鱼,作为河蟹养殖提质增效的新亮点,己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投入少量的鳜鱼苗种成本,可提高养殖效益300~500元/667m^2。但近几年蟹池套养鳜鱼成活率偏低,有的甚至“全军覆没”。笔者根据对养殖户的调查和长期推广的经验,将其原因和对策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鳜主养池塘生长旺季主要水质因子变化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养鳜鱼池不施肥时主要水质因子如溶解氧、pH、有机物耗氧量、三氮、磷酸盐磷等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溶解氧和铵氮昼夜变化明显,池中有效磷不足。施用生石灰对鳜鱼池水质具有改良作用。鳜鱼主养池应适当追施磷肥和增氧以及适时使用生石灰对不良水质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鳜鱼养殖的深入,苗种放养密度逐步加大,养殖风险逐步增高,病害频发已成为制约鳜鱼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作为一项新的混套养模式,利用鳜鱼和罗氏沼虾的不同生物学习性,在鳜鱼池塘中套养罗氏沼虾,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增加单位养殖水体的经济效益,同时实现鳜鱼养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净化养殖水体环境、减少鳜鱼病害发生、降低鳜鱼的养殖风险、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但目前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对鳜鱼池塘养殖环境的影响尚未有过科学评估。本试验旨在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分析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模式对鳜鱼塘水质、底质的影响,为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模式扩大推广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林天然  官天福 《福建水产》1995,(1):47-48,23
鳜鱼为淡水名贵鱼类之一,由于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市场价格好,成为人们竞相研究开发的养殖对象。为了探索池圹混养鳜鱼增益技术,我们从1991至1994年相继在古田县和浦城县分别开展了池圹混养鳜鱼大规格鱼种和池圹套养鳜鱼夏花鱼种实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成鱼池中套混养鳜鱼是将鱼池中低值野杂鱼转化为质优价高的名贵鱼,是对鳜鱼规模化、产业化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效模式。根据鳜鱼的生物学特征及以往养殖经验的总结,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关系,才能获得较好的鳜鱼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养蟹池塘套养鳜鱼技术,充分开发水体资源,我们于2002-2003年进行了蟹池套养鳜鱼试验。试验塘口在项目实施后其河蟹单产水平仍维持在50kg左右,但套养鳜鱼后增效明显。现将其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一轮渔业调整中,为了使虾蟹池中的低值鱼虾转化为高档鱼产品,增加水体的养殖效益,我市从2001年开始了虾蟹池中套养鳜鱼试验。通过4年的摸索,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现仅就虾蟹池套养鳜鱼塘口的疾病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人工湿地净化鳜鱼养殖水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以其优良的处理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的污水处理.本试验采用潜流型人工湿地系统循环净化处理饲养鳜鱼鱼苗的养殖废水,通过记录鳜鱼生长常规指标,研究其对鳜鱼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人工湿地净化处理养殖水体能提高养殖水体的溶氧量,降低浑浊度.鱼体生长表明试验池与对照池平均体重增长差异性显著(p<0.05),鳜鱼最后测量的平均体重达131.620g,比放养初31.850g增加了99.770g;对照池最后一次测量的平均体重比放养初增加了62.370g,且前期鳜鱼平均体重增长没有后期快.试验池与对照池平均体长增长在试验期间前、后期差异显著,中期不显著(p>0.05).试验池鳜鱼最后测量平均体长为20.040cm,比放苗时增加了11.022cm;对照池最后一次测量时平均体长为18.300cm,比放苗时增加了9.282cm;试验池平均增长值高出对照池19.29%.此外,试验池鳜鱼成活率(70.15%)高于对照池(50.75%);饵料系数试验池6.3低于对照池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