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猪场选址布局,日常消毒防疫,车流、猪流、人流和物流的管理,疫病控制新策略等。要经常对员工进行生物安全方面的培训,让员工了解透彻并遵循相应制度,开展生物安全制度检查评估。公猪站在国内首家采用全密闭空气过滤系统,维持种猪蓝耳病(PRRS)、猪瘟、伪狂犬病等疾病阴性;应用PRRS阴性精液,每年仅保育猪死亡率降低带来的效益就为237万元。部分空气过滤母猪场的配种分娩率比常规猪场高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实现猪场生物安全要在猪场建设、猪场生产及兽医卫生制度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保证猪健康正常生长,生产安全放心的猪肉及其产品,这些措施中猪场建没是基础,猪场生产是关键,猪场兽医卫生制度是保障。生物安全问题涉及到人与动物的生存与健康,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养殖业生物安全是全球生物安全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我国养殖业由散养方式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改变,养殖场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具体到猪场生物安全涵盖了猪场建设、猪场生产及兽医卫生制度等方面所制定的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目的是切断猪病发生流行的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复杂联系和相互作用,使猪健康生长、发育和繁殖,生产出安全、合格和无公害的猪肉及其产品,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下面结合养猪实践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猪场疫病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建设,离不开猪场良好的日常管理,二者密不可分。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主要包括猪场选址/布局、日常消毒防疫、车流/猪流/人流和物流的管理、免疫程序制定与监测、疾病清除与净化、改变管理模式、疫病控制新策略等。要经常对员工进行生物安全方面的培训,让员工了解透彻并遵循相应制度,生物安全各方面都很重要,一处没做好,整个体系就变得很脆弱,这很符合木桶理念。  相似文献   

4.
公猪站安装全封闭空气过滤系统、母猪场安装部分空气过滤装置,通过2年多的运行,经过实验室多次抗体检测和PCR检测发现,公猪站和母猪场内的猪群至今保持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等阴性,表明空气过滤技术加上严格的消毒防疫措施能维持猪群蓝耳病阴性。公猪站年正常运转成本约63万元,保育猪死亡率降低近3个百分点,年可增收229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空气过滤工艺值得在规模猪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生猪养殖从业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控意识有了较大提升,从人员、车辆、物资、猪群、空气、水源、饲料、媒介等八大方面加大猪场生物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规范各个环节生产管理,严格落实洗消制度,加大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力度,确保猪场安全生产.笔者具有多年的猪场一线生产管理经验,通过归纳与总结,现将猪场在...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抵制外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和伤害,避免猪群遭受病害影响,防止出现大面积染病,需要猪场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防控能力,从而解决猪场困扰,维护猪场效益。因此,本文从消毒、人员、车辆、管理等方面分析了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存在的不良现象,并提出了五条针对性的改进方法,主要包括做好猪场进出场管理、做好猪场饲料管理、做好猪场消毒管理、做好猪场防疫管理、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希望以此提升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防护作用,维护猪群安全,从猪场的整个大局彻底提升养猪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7.
正空气传播是许多病原体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空气过滤系统在猪场的应用及研究证实,空气过滤系统可有效切断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的途径。一、猪场主要致病病毒空气传播是猪场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流行途径,借助于大气中的尘埃颗粒或生物气溶胶,病毒可以从一个猪场传播到另一个猪场。研究机构证实,猪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口蹄疫、喘气病等几种病的致病病毒能够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还能够保持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8.
刘纪玉 《猪业科学》2021,38(10):42-44
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对该场的疫病预防和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在非洲猪瘟背景下,猪场需要在人员生物安全意识、猪群健康、猪场入口处、猪场出口处、猪场车辆管理等方面需要采取的一系列生物安全措施。供大家参考,以期提升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猪场疫病预防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9.
良圻原种猪场的生物安全是从猪场的选址、设计和建设开始,制定并严格执行猪流、车流、人流和物流等的日常管理,做好鸟类、鼠类、节肢类和其他动物的控制,制定并不断优化免疫程序。该猪场在国内较早开展常见猪病的控制与净化工作,2005年完成猪伪狂犬病的净化,2007年完成猪瘟的净化,2009年在国内建成首家空气过滤公猪站,连续11年保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阴性。根据非洲猪瘟传播特点和防控需求,2019年投入2 000多万元用于建设猪场连廊、中转料塔、车辆消毒站等硬件设施,购置中转车18部;投入1 400多万元,购买消毒药、检测设备和试剂;整合公司所有资源,加强现场和视频监控,重点监督车辆消毒和出入,人员进出洗澡、物资进出消毒和检测,出猪台监控等,确保生物安全的关键措施执行到位。2019年良圻原种猪场成功防控非洲猪瘟,2019和2020年这2年的利润均创历史新高,说明生物安全的升级改造是非常值得投资的。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暴发促进了国内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的提升,但是随着今年猪价下滑,猪场资金投入减少,人员缩减,生物安全执行有所松懈,加之进入寒冷冬季,猪场暴发非洲猪瘟等疫病的风险依然存在。猪场只有在做好外部生物安全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改造内部布局,调整大批次生产模式,规范人员、物品进出猪舍流程,规范猪群流转及无害化处理流程,规范日常消毒流程,建立培训、监督和监测机制,建立应急处置流程,才能有效阻止外部疫病的传入。甚至在外部疫病传入时能快速阻断疫病在内部流行,清除传染源,恢复正常生产,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猪场空气过滤系统可有效过滤空气中的致病病毒,国际上早已研究并实践数十年,各国专家普遍认同有效的空气过滤系统是阻断病毒传播途径、防控疾病传播蔓延的重要方法。美国专业科研机构长期研究空气过滤系统对猪蓝耳病的防控效果,并验证了空气过滤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正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指通过有效践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猪群"三条基本原则,正确评估猪场面临的疫病风险,并据此制定出一系列有效的预防和管控措施的一种综合性的疫病防控体系。近年来,很多规模化猪场因在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出现漏洞,导致猪群健康水平低下,猪场效益不佳,教训深刻。因此,做好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可以有效保障猪群健康,降低造肉成本与提升生产性能。1猪场选址与布局猪场选择要遵循生物安全原则,需要有良好的隔离条件,因此场址应选择远离居民区、交通主干道、屠宰场等疾病风险较高的区域,猪场应建立在地势  相似文献   

13.
<正>猪场建设需要综合多方因素进行完善猪场建设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尤其是在选址和猪舍类型的选择上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周全的考虑,同时要以生产管理为中心进行合理设计,从生物安全、体系规划、员工管理、合理培训等方面进行完善,使猪场建设赢在起点。注重生物安全保障生物安全对于维持母猪群和育肥猪群健康至关重要,而猪只间的传播以及拉猪车辆的传播是造成其疾病传播最主要  相似文献   

14.
福建某规模猪场从外地引种后发生了猪蓝耳病,通过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改善猪舍的硬件设施、实行两点式生产,同时加强蓝耳病病毒抗体检测并不断补充蓝耳病阴性后备猪等措施,大大降低了猪蓝耳病对该养猪场的危害,提高了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15.
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是能够保护易感猪群的一系列设施设备、制度、规范、记录和人员的集合。它对于减少生猪疫病,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猪场的"硬件"、"软件"、人员三方面来阐述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要点。  相似文献   

16.
规模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是规模猪场防止猪病发生,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保证,因此把好生物安全这道关,是规模猪场的首要工作。介绍了生物安全措施在规模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和生物安全体系的核心内容,并阐述了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是规模猪场防止猪病发生,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保证,因此把好生物安全这道关,是规模猪场的首要工作。介绍了生物安全措施在规模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和生物安全体系的核心内容,并阐述了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8.
预防猪场疫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是建立健全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指能以某些方式减少病原体进入猪场的各种措施,以及能避免这些病原体在猪场中长期存在的所有措施,是经济有效的猪场疫病防控手段。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能够净化猪场的饲养环境,为猪群营造一个卫生、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其生活在最佳状态的环境之中,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保障猪群免受疫病的困扰,确保生产正常,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文章就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进行综述、探讨。  相似文献   

19.
保持蓝耳病阴性对于猪场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不论公猪站、母猪场还是断奶-生长-肥育猪场都一样。蓝耳病、猪流感和支原体之类经空气传播的疾病越来越普遍,在这种现实下,任何能够防止这些病原经气雾传播的方式都非常引人注意。我们在实践中采用了激进的方法,让我们的生产者使用空气过滤系统。2005年有6家猪场安装了过滤系统,2006年又有5家,2007年11家,2008年11家。  相似文献   

20.
<正>强化猪场生物安全,推行种猪场PRRS净化及区域净化当前,全球养猪业仍然受到猪蓝耳病(PRRS)的威胁,部分猪蓝耳阴性的国家因为各种原因(如引进带毒精液、高毒力毒株出现等)导致猪蓝耳病再度爆发。我国自1995年首次报道发生猪蓝耳病以来,该病迅速在许多猪场广泛传播,并于2006年出现HP-PRRSV,引起大量的猪只发病死亡,给我国养猪业造成灾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