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李友 《水土保持研究》1999,6(2):114-116
分析了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在兴建过程中易产生土壤侵蚀的因素,即工程建设施工、水库移民安置等扰动原地貌,破坏植被,造成土壤侵蚀,并针对重点土壤侵蚀区域即工程施工区及移民安置区,提出土壤侵蚀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水库建设所产生的移民安置问题影响着工程进展、库区与移民安置区的稳定发展,在库区移民实物指标调查与多源数据集成应用基础上对水库移民安置中水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移民实物指标进行采集、处理与集成应用,建立面向水库移民安置的移民信息系统,为水库淹没影响范围的确定与移民安置实施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方法,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水土资源与生态进行综合考虑,以此指导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态补偿。以陕西省引汉济渭调水工程三河口水库移民安置为应用实例,对采集的三河口水库移民实物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移民信息系统对实物指标进行空间展示,采用问卷调查确定移民安置方式和移民安置区,提出移民安置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措施。在水库移民安置过程中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考虑有助于移民安置的科学有序进行,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后期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在同类工程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移民是通过移民方式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是确定区域生态特征综合值的一个重要依据。基于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不足的现状,以山西吉县作为研究案例区,采用“3S”方法与实地调研方法,从生态移民视角对山西吉县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地表覆盖状况与土壤抗冲性能是影响吉县土壤侵蚀敏感性的主要因子;全县可分为4个等级的土壤侵蚀敏感区,其中高度与中度敏感区面积占到全县总面积的59.85%,而轻度与不敏感区面积较小;针对不同等级的土壤侵蚀敏感区,应在生态环境保护方向与生态移民主要措施布设上加以区别对待。本研究旨在深化生态移民的动因机理研究,为吉县未来的生态移民区域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库是我国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蓄水后,大部分移民需后靠安置解决,导致土地利用压力加大。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研究对指导安置区农业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移民安置区土地资源的特征和土地优化利用的原则,提出库区土地资源优化利用应突出效益主导、持续协调、产业协调、区域特色等4种模式,并针对当前安置区土地资源优化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隆水库是海南省的大型水利工程,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如果生态建设工作不到位,势必引起严重水土流失,甚至会产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给生态环境带来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为减少因移民安置不当造成的水土流失及降低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从移民安置区的安置规模、陡坡生态建设和安置区相关设施配套对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以及创建文明生态村3个方面对该工程移民安置中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施国庆    李俊儒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4):316-320
对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处理,使安置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提高,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劳动力就业得到发展,同时移民对资源的消费也随之增加,安置区生态承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和影响。基于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岩滩水电站D县安置区2008—2012年的生态足迹,并运用灰色预测法预测了安置区2013—2017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析遗留问题处理后安置区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遗留问题处理后,安置区人均消耗增加,并出现了产业碳排等影响生态环境的行为,生态赤字不断扩大,安置区可持续发展状态较差。建议通过减少库区强度,规范移民的粗放生产,积极引导移民合理利用资源和集约利用的生活方式,实现库区长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限制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重庆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维护库区生态环境,保证库区经济健康、高速发展的前提条件。库区移民安置区是整个库区经济最活跃、土地承载压力最大、生态最敏感的区域。本文在分析库区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特征、社会经济现状和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上,评价了该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水平,系统阐述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限制因子和产生原因。安置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限制因子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距、土地资源利用优化配置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资源环境问题、扶贫问题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等6大因子。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南阳市域移民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工程 ,库区移民中南阳市占 5 3.2 %。在对南阳市域移民环境容量整体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了拟安置区 ,并对拟安置区的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 ,并进而提出了扩大环境容量的措施。确定的拟安置区为邓州、唐河、社旗 3县市 ,设计水平年可安置 7.32× 10 4人 ,另有约 7.0 0× 10 4 人需要出市安置  相似文献   

9.
黄河大柳树水利工程移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预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建的黄河大柳树水利工程对于黄河流域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库区、灌区群众生存条件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水利工程移民引起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人 -地关系模型计算了大柳树工程移民前后对安置区产生的人口胁迫力变化 ,结果表明 ,移民使安置区土地的人口压力增加了 3.9倍。移民居住点、交通设施等的建设活动和土地开发利用也可能导致安置区的土地荒漠化 ,因此 ,必须预先采取相应的措施 ,缓解土地压力、防止土地荒漠化。  相似文献   

10.
用土壤肥力指数评价法评价了河南温孟滩移民安置区淤改土壤的肥力状况。结果表明,温孟滩移民安置区淤改土的土壤肥力已经达到该区周边农田平均土壤肥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二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土壤肥力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二滩水电站红格移民安置区新垦土的土壤肥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当地土壤肥力水平相对较高的菜园土和水稻土相比较,红格移民安置区新垦地土壤有机含量极低为4.08~4.39g/kg,腐殖质仅占有机质含量的3.73%~7.15%,微生物数量少;土壤粗骨性强,〈0.01mm土壤物理性粘粒的团聚度仅为10.4%~28.9%,土粒分散性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保水性弱,水分蒸发损失大,土壤干旱较其他区域土壤更为严重;各种养分包括全N、P、K和有效N、P、K,微量元素B、Mo、Cu、Zn、Fe、Mn缺乏或严重缺乏。以土壤培肥和节水、抗旱为核心的高产高效综合农业技术的应用是二滩水电站红格移民安置区移民稳定安置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壤侵蚀特征,以典型喀斯特区贵州关岭县为研究对象,以ZY-3影像为数据源,综合运用"3S"技术,非喀斯特区根据《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标准,喀斯特区根据《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综合治理技术》中石漠化与土壤侵蚀等级划分标准,解译出关岭县2015年土壤侵蚀与石漠化图,分析了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关岭县不同等级石漠化区的土壤侵蚀特征存在一定的规律,关岭县喀斯特区土壤侵蚀发生率比非喀斯特区低9.4个百分点,非石漠化区土壤侵蚀发生率略低于石漠化区,严重石漠化区土壤侵蚀发生率低于石漠化等级轻的区域。关岭县石漠化与土壤侵蚀区域分布及强度并不一致,在土壤侵蚀治理过程中应加强石漠化程度较弱区域的治理,同时更需要加强还未发生石漠化区域土壤侵蚀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二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土壤肥力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二滩水电站红格移民安置区新垦地的土壤肥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当地土壤肥力水平相对较高的菜园土和水稻土相比较,红格移民安置区新垦地土 壤有机质含量极低为4.08~4.39g/kg,腐殖质仅占有机质含量的3.73%~7.15%,微生物数量少;土壤粗骨性强,<0.01mm土壤物理性粘粒的团聚度仅为10.4%~28.9%,土粒分散性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保水性弱,水分蒸发损失大,土壤干旱较其他区域土壤更为严重;各种养分包括全N、P、K和有效N、P、K,微量元素B、Mo、Cu、Zn、Fe、Mn缺乏或严重缺乏。以土壤培肥和节水、抗旱为核心的高产高效综合农业技术的应用是二滩水电站红格移民安置区移民稳定安置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中部移民安置区土壤养分特征及变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移民迁建对三峡库区中部土壤养分的长期影响,本研究在库区中部不同地貌类型移民安置区选择3种(耕地、果园和林地)典型土地利用方式,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内梅罗指数法,揭示1998~2015年各区域的土壤养分特征及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库区中部移民安置区的土壤养分总体水平较低;不同地貌类型区及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特征及变化存在差异性,整体呈现降低-增加-降低的趋势;2008年、2012年是土壤养分综合指数的最低和最高点,条状低山区土壤养分指数最高,浅丘区次之,单斜深丘区最低,但变化幅度较大;耕地土壤养分指数变化较显著,而林地、果园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5.
水库移民与水土流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各城市和地区需兴建水库进行水资源的合理调配,而兴建水库必然产生水库移民,近年来,水库移民造成的库区和安置区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突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做好移民安置规划,同时考虑移民安置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龙滩水电站贵州库区移民安置工程水土保持治理为例,总结治理措施布局特点,提出以水土流失防治为中心、以改善移民安置区生态环境和提高移民群众受惠度为着力点的"一个中心、两个着力点"的布局思路,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利移民对安置区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利工程建设往往造成大量的移民,并因此在安置区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科学的水土流失评估不仅应包括施工建设期由于大量的土方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运行期安置区内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也应是主要的水土流失评估内容。文章根据土地-人口-经济的耦合作用,建立土地生态系统模型,对江西DW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区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全面估测,并提出了控制安置区水土流失的措施,如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和生态农业模式等。  相似文献   

18.
魏鹳举 《水土保持研究》2017,24(4):168-173,181
以北洛河河源区为研究区,利用2000年、2013年Landsat影像和DEM数据作为数据源,分别对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和坡度信息进行提取,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对土壤侵蚀风险进行快速评估,并对土壤侵蚀风险变化趋势、植被变化对土壤侵蚀风险的影响、水土保持措施优先等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侵蚀风险无变化区域面积最大,且风险减弱区域面积比(31.97%)大于风险增加区域面积比(16.05%)。其中,中度土壤侵蚀风险区域相对于其他风险等级区域更加稳定;(2)土壤侵蚀风险变化区域内随着变化程度的增大,相应变化区域面积越小;(3)在土壤侵蚀风险减弱区,自然植被覆盖度增加和退耕的影响区域面积比分别为42.8%和57.2%,在土壤侵蚀风险增加区,自然植被覆盖度降低和开垦农田的影响区域面积比分别为93.7%和6.3%,且随着土壤侵蚀风险变化程度的增加,耕地类型转变的影响范围越大,自然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范围越小。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即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黄土地区是全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50%。强度流失区和中度流失区分别占流失面积的20%和30%,其余为轻度流失区。导致土壤侵蚀发生的主导因素是大陆性气候和起伏悬殊的地形,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加剧了现代土壤侵蚀。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土壤侵蚀的影响因子和形成原因,对本区土壤侵蚀分区和区域特征进行探讨,并结合各区自然条件和侵蚀特点指出了搞好水土保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2009—2019年湖北省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是我国土壤侵蚀严重的省份之一,开展湖北省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RUSLE模型,计算湖北省2009、2019年土壤侵蚀模数,分析湖北省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湖北省整体土壤侵蚀属中度侵蚀,土壤侵蚀状况较为严重,但2009—2019年侵蚀强度呈下降趋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从各分区看,桐柏大别山山地丘陵水源涵养保土区(Ⅰ区)、幕阜山九岭山山地丘陵保土生态维护区(Ⅴ区)呈上升趋势,南阳盆地及大洪山丘陵保土农田防护区(Ⅱ区)、江汉平原及周边丘陵农田防护人居环境维护区(Ⅲ区)、三峡库区丘陵平原农田防护水质维护区(Ⅳ区)、丹江口水库周边山地丘陵水质维护保土区(Ⅵ区)、大巴山山地保土生态维护区(Ⅶ区)和鄂西南武夷山水源涵养保土区(Ⅷ区)呈下降趋势;土壤侵蚀空间上总体呈现东部高(增加),中部不变,西部低(减少)的格局;土壤侵蚀状况以高等级向低等级转移为主,变差的区域明显少于改善的区域,湖北省土壤侵蚀状况整体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