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是湖北省内最大的专业化国有种子企业,以农作物种子育、繁、推、销一体化为主业,农资经营为辅业,坚持走内外并举之路,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和种子"走出去"战略,全面推进"三大战略"(品种、品牌、信用)和"五大战役"(水稻、棉花、油菜、玉米、外贸)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我国常年用种量为300亿kg,价值500亿元.但是,我国的大豆种子对外依存度高达70%~80%,外国企业已开始对我国的玉米种子市场实施战略布局,"洋种子"占据高端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作为第二大农业国,却无一家能够进入世界前15名的种子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等环节都存在人才、科技、理念的滞后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1.引言本文以AB种子企业为例,采用EFE和IFE矩阵方法,对AB种子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运用SWOT分析方法确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备选方案,并对备选战略进行测度和评价。依据备选战略测度结果,认为知识产权创新战略、"走出去"战略和兼并重组战略是符合案例企业现实情况的优先选择。对影响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外环境因素进行扫描分析,运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种业发展形势评述(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种业经历了新一波的体制改革大潮之后,各种类型的种子企业都遇到了新问题:国有种子企业体制改革步履艰辛,科研型种子企业并非闪亮的光环,民营种子企业遇到了企业管理和接班人的难题.中国种子企业正在步入历史拐点,在跨国种业公司"兵临城下"的紧迫形势下,中国种子企业怎样才能快速发展壮大并增强竞争力呢?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就是联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种子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种子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人才以其主动性、可再生性和创造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只有充分挖掘人才的创造力,激发团队创新热情,才能使种子企业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创新和持续发展,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种子企业在加强人才培养上,应当正确处理好五个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6.
面对当今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立科学、规范的经营管理体系,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已成为我国种子企业非常重视的管理手段。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手段。种子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否获得高绩效,不仅取决于企业的战略是否正确,更取决于企业战略能否得到有效执行,而构成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核心在于企业的人才激励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7.
论新时期大型种业公司人才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种子行业近年的发展变化,总结了我国大型种业公司的特点和高层人才现状,阐明了未来种业公司高层人才必备的素质,参考发展较快企业或行业的经验,提出了企业人才战略的关键措施,为今后大型种业公司人才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种子企业进入市场化运行轨道,可以预见,今后发展壮大起来的种子企业均是育、繁、销一体化的企业,具备新品种研发能力,拥有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完备的销售网络和种子生产、加工、营销的人才优势,是小型种子公司、经营型种子公司、科研育种单位无法相比的[1].中小型种子企业必须明确自己在种子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进而结合自己的目标、品种和环境制定市场竞争战略,避免与大型种子企业发生正面冲突,开辟适宜自己发展的种子市场.作为市场的主体,小型种子公司在生存与发展的思考中、在博击市场经济的较量中,应选择怎样的管理策略,从而避免恶性竞争和无序市场的发生;如何在经营上创业绩、管理上档次、促进新品种的开发和应用,是小型种子企业必须应对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种子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人才的流动.本文根据人才流动的自然规律,分析了人才流动的利弊,提出了种子企业领导者要用新眼光科学看待人员合理流动,阐述了企业领导者如何积极地参与"人才流动"的过程,推动人员流动变革.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种子行业"行政、事业、企业"三位一体的政企改革彻底分开,大量的中小型种子企业得到繁荣与发展,但也呈现"小而全、多而弱"的局面.主要表现为:农业技术专家居多,经济财务管理人才少;种子生产经营周期性明显,融资困难等问题多;种子经营受自然条件等制约,种子企业经营风险大;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快,经营品种的科技含量未起到应有的作用;种子生产的局限性和产品销售的特定性决定了生产经营的高成本、低收益.鉴于以上种子行业特点,在新形势下如何把中小型种业企业办好,扎实推进财务管理工作上水平,增强其生命力,也是促进种业发展需要探讨的一项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