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分析滇西南黄瓜杂交制种条件优势,通过江城县进行的黄瓜杂交制种试验,指出滇西南黄瓜杂交制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滇西南黄瓜杂交制种产业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硼肥不同施用方法对黄瓜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鲁黄瓜三号"为试材,研究了黄瓜杂交制种中硼肥不同施用方法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瓜杂交制种过程中,合理的施用硼肥可以有效地增加单瓜种粒数和种子的千粒重,从而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黄瓜杂交制种过程中,由于农户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使黄瓜母本开始留瓜的节位不一致。我们通过大面积黄瓜杂交制种对近几年农户常用的3种留瓜节位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鲁黄瓜三号杂交制种过程中,有机肥和复合肥作为基肥及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液与否对单株坐瓜数、单瓜种粒数、千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鲁黄瓜三号杂交制种过程中,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液能提高制种产量,667m2制种田产量达30.34kg。  相似文献   

5.
在鲁黄瓜三号大面积制种中,农户多采取25cm×60cm(株行距)的栽培密度进行生产,产量没有大的提高,随生产成本的增加,制种热情越来越低。能否通过合理的密植,有效地提高单产是我们近几年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试验通过对鲁黄瓜三号杂交制种过程中3种不同栽培密度的种子产量进行比较,以期确定该品种制种的最适宜的栽培密度,达到提高单产、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鲁黄瓜三号大面积制种中,农户多采取25 cm×60 cm(株行距)的栽培密度进行生产,产量没有大的提高,随生产成本的增加,制种热情越来越低.能否通过合理的密植,有效地提高单产是我们近几年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试验通过对鲁黄瓜三号杂交制种过程中3种不同栽培密度的种子产量进行比较,以期确定该品种制种的最适宜的栽培密度,达到提高单产、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9,(7):62-64
黄瓜是我国最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用种量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劳动力成本上涨,黄瓜杂交种制种成本逐年提高。在露地黄瓜杂交种制种过程中,应用蜜蜂进行授粉,并对整个制种过程关键技术进行探索,总结形成了露地地膜覆盖黄瓜蜜蜂授粉杂交制种技术。与人工授粉制种技术相比,制种成本低、种子产量高,种子质量及纯度完全符合杂交制种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瓜菜》2015,(6):68-70
<正>黄瓜杂交制种技术是黄瓜良种产业化的关键环节。黄瓜杂交制种在田间管理、杂交授粉、种子采收等环节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老龄化等问题严重限制了黄瓜制种基地的发展。如何应对上述问题是黄瓜良种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在黄瓜繁种基地开展滴灌技术和机械采种技术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推广面积分别达到67 hm2、133 hm2以上。1滴灌技术在黄瓜制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黄瓜杂交制种过程中,影响制种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很多因素已被农民采纳和应用.作者通过几十年从事黄瓜杂交制种的经验,在实践中大胆采用了基施硼肥、叶面喷施硼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人工辅助授粉、放养蜜蜂辅助授粉等实用技术,对黄瓜杂交制种的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实用技术能有效提高黄瓜制种产量.应用到实践中必将对农民科学种田,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水果型黄瓜在市场上的走俏,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进行水果型黄瓜的种植,市场上对水果型黄瓜种子的需求量也在增加。笔者将最近几年在华南地区进行水果型黄瓜大棚制种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半胚法黄瓜雌性系诱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勇 《北方园艺》1997,(2):35-36
半胚法黄瓜雌性系诱雄效应研究韩勇(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哈尔滨)黄瓜杂交一代制种过程中的人工母本去雄费时费工,而且不及时又会影响一代杂种的纯度。采用黄瓜雌性系作母本,可省去母本去雄的环节,从而大大降低杂交制种的生产成本,同时也保证了一代杂种的纯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黄瓜杂交制种的面积越来越大,黄瓜杂交制种已成为银川市广大农民增产、增收的又一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环境因素、制种技术等原因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农户及同一品种不同年份之间的制种产量差异很大。如何改进制种技术,提高制种产量已迫在眉睫。现就近年来的生产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西南地区大果型黄瓜杂交制种现状的产生原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介绍了大果型黄瓜杂交制种中的关键技术及应用效果,使667 m2种子产量由8 kg增加到15 kg,推进了大果型黄瓜种子生产的产业化进度。  相似文献   

14.
柳虹 《吉林蔬菜》2003,(4):11-11
目前,黄瓜杂交种一代利用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杂种一代种子供不应求。特别是近几年冬暖式大棚等系列保护栽培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加剧了杂交一代种子供与求的矛盾。而杂交制种生产现状是单位面积产量较低且不稳定。宁阳县作为黄瓜杂交制种的主产区,每年的制种面积1667.5万平方米,2000年平  相似文献   

15.
黄瓜网室隔离杂交制种技术可以保证种子的纯度,是黄瓜良种产业化的关键环节。由于不同品种亲本材料的差异性较大,需根据亲本特性制定相应的杂交制种技术。针对‘津优315’父本、母本的各自特点,结合杂交制种应用实践,制定了网室隔离杂交制种技术。该技术包括地块选择、播种育苗、激素处理、滴灌带铺设、定植、人工授粉、摘心、种瓜检查、提纯、田间管理、机械采种、晾晒清选、装袋等环节。利用该技术在保证黄瓜杂交种子质量的基础上,平均每667m~2种子产量在50kg以上,能够给繁种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能满足该品种的种子市场供应。  相似文献   

16.
刘琴 《吉林蔬菜》2010,(5):42-43
<正>黄瓜是一年生异花授粉作物,花单性,雌雄同株。我县4月下旬至7月中旬温度、光照等气候条件适合黄瓜生长发育,且传粉昆虫多,雌花能较充分授粉,种子产量较高,成本低,适宜黄瓜杂交制种。根据近几年的试验研究,现就人工隔离杂交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新燕095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根据重庆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消费习惯自主选育的适合春夏及夏秋栽培的雌型一代杂交黄瓜品种。为加快新燕095黄瓜的推广速度,在节约制种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制种的纯度与质量,作者开展了该品种的制种技术试验。该文介绍了新燕095黄瓜及其亲本的特征特性、制种方式,并从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人工授粉、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新燕095黄瓜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8.
水果型黄瓜新品种东农80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农804是利用优势育种法选育的水果型黄瓜一代杂种。母本D0420是由以色列黄瓜品种经6代自交分离选育而成的强雌性自交系。父本D0202是由水果型黄瓜春光2号经8代自交分离选育而成的高代稳定自交系。2003年夏季以D0420为母本与D0202等一系列欧洲型自交系配制杂交组合,秋季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瓜菜》2019,(10):42-44
为了提高黄瓜杂交制种种子产量,结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上的应用实践,研究了乙烯利和氯吡脲对黄瓜杂交制种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0~250 mg·L~(-1)乙烯利于母本4叶1心时喷施效果较佳,种子产量提高了45.8%;3~6 mg·L~(-1)氯吡脲于授粉后浸蘸瓜,效果较佳,产量增加30.0%,化瓜率由对照的34.1%降低到8.0%。乙烯利和氯吡脲的研究应用可为黄瓜制种实践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黄瓜是同株异花、靠昆虫传粉的虫媒花作物。从多年制种经验看,黄瓜大面积杂交制种应遵循以下技术规则。1 选择地块1,1 隔离距离 黄瓜是靠昆虫传粉,自然条件下很容易接受其他黄瓜品种的花粉。据测,黄瓜的自然杂交率为30%~35%,若将两个不同黄瓜品种混种到一起,自然杂交率为53%~76%。因此,黄瓜制种田的周边隔离距离应该在1000m以上;有矮的障碍物的情况下也要在500~800m;在有较高障碍物的情况下可在200~500m隔离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