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季莲藕是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最具市场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种植效益较高。该文介绍了柳江区双季莲藕套种慈姑1年3熟绿色高效生产模式及生产技术要点,并详细分析了该模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柳州市柳江区蔬菜产业基础好,种植规模大,专业化性强,对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和贫困户稳定脱贫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对柳州市柳江区蔬菜高质量发展的动因、主要做法、整体思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正福建省福安市葡萄常年种植面积2600hm~2,每年8月上旬葡萄采收结束。为提高葡萄园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复种指数,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近年来,福安市大力推广应用葡萄园套种经济作物模式,目前葡萄园套种的蔬菜种类达12大类40多个品种,间套种面积占葡萄园面积的60%以上。现将葡萄园套种  相似文献   

4.
槟榔芋间套种蔬菜模式是一种高产高效的一地多收种植模式,经过多年生产实践,对3种槟榔芋间套种蔬菜模式进行经济效益对比,结果表明:槟榔芋-甜玉米间套种模式经济效益最优,实现保证槟榔芋产量基础上,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同时残茬还田有助于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减少病虫害发生,缓解连作障碍,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费伦英 《长江蔬菜》2016,(11):39-41
为充分利用热量优势,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蔬菜种植高效益。贵州罗甸县人民政府蔬菜开发办公室在罗甸县部分蔬菜产区进行露地早春苦瓜、甘蓝套种高效种植模式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示范田块667 m~2产值达14 320元,增收4 320元。  相似文献   

6.
双季莲藕是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最具市场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种植效益高。主要介绍建立柳州市柳江区“荷塘月色”双季莲藕产业(核心)示范区,推广应用春藕+秋藕+慈姑一年三熟生产技术模式和发展农业+文化+旅游休闲农业旅游业,促进经济增效,并分析了(核心)示范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采用优质高效的种植模式对于提高蔬菜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辣椒套种是一种高效的生产模式,对该模式的育苗设施建设、苗床管理、水肥管理、大田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采摘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总结辣椒与其它蔬菜套种栽培模式,对提高蔬菜高效栽培效益具有较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套种苦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番茄和苦瓜间作套种相得益彰,番茄收获结束正是苦瓜伸蔓坐果的时候,共生期二个月,番茄采收结束,苦瓜开花结果。苦瓜是一种高营养的保健蔬菜食品,深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每667米2增收2500元左右。现将  相似文献   

9.
秦英 《长江蔬菜》2023,(9):42-44
幼龄葡萄园套种辣椒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地、阳光、水等自然资源和果园配套设施的利用率,优化农业生态系统,抑制果园杂草,实现降本增效,增加果园经济效益。从园地选择、茬口安排和套种辣椒生产关键技术等多方面介绍幼龄葡萄园套种辣椒模式,引导和提高种植户重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生态农业等意识,为种植户提供规范性技术参考,助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桂林市位于广西北部,是广西最主要的葡萄生产区,2018年桂林市葡萄种植面积1.47万hm2,占全区葡萄栽培总面积43.9%[1].葡萄属多年生藤本植物,为落叶果树.葡萄采收后,葡萄园有近半年的土地空闲期,通过套种草莓可充分利用土地、光、热等自然资源,有效提高耕地使用率、光能利用率,同时培肥地力、抑制杂草生长、增加观赏性、提高经济效益,达到多种、多产、多收的目.草莓是世界广泛栽培的浆果类果蔬,果实色泽艳丽,柔嫩多汁,营养丰富.栽培周期短,采摘期长,可跨越元旦、春节、元宵等节日,经济效益高.采用葡萄架下套种草莓模式,每667 m2除可产葡萄1800~2000 kg外,还可额外收获草莓500~600 kg,草莓按市场价格25元/kg计算,每667 m2增加产值12500~15000元.笔者从葡萄园选择、草莓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整地施基肥、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葡萄架下套种草莓的栽培要点,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参考,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徐巧玲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5):135-135,128
蔬菜间作套种能够合理利用作物群体,均匀利用营养面积,发挥优势互补,有效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作物产量,从而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简要介绍10种蔬菜间作套种模式,可供生产经营者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柳州市柳江区是中外闻名的"柳江人"古人类文化遗址所在地,是全国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人文特征及历史渊源,催生了当地传统特色产业——柳江莲藕产业的发展。2016年"柳江莲藕"成为柳州市柳江区第一个通过国家质监总局评审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柳州市柳江区蔬菜生产技术推广站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柳江莲藕的地域范围、独特自然生态环境、特定生产方式、产品品质特性及质量安全要求等技术规范。柳江莲藕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原地区城郊型农业生产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许多果农为了不影响果树生长,果园地往往不种植粮菜作物,从而使果园土地大面积闲置,降低了土地利用率。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果园蔬菜高效间作套种模式和栽培技术,不但能有效地利用大量闲置的果园土地,而且可以通过果菜间作,增加一茬或多茬蔬菜收入,同时对蔬菜的施肥浇水还可以有效提高水果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收入,最终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因此,发展果菜间作高效套种栽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矮作物搭配方式,不仅能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光、热、水等自然资源,还能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花生具有生物固氮功能,是很好的养地作物,因此,葛根套种花生是一种很有优势的套种模式,为了更好地挖掘间套种模式效益,规范田间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总结高效套种技术为农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江苏东台沿海地区,生态环境优越,土壤砂性,肥力高,是江苏省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产业已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东台市大力推广高效种植模式,其中青蒜复种糯玉米、套种芫荽、复种莴苣模式经济效益好,常年每667 m^(2)收入在1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发挥甘肃省河西寒旱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病虫害少,生产出的蔬菜品质优、口感好的优势;同时,进一步挖掘露地瓜菜种植效益,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及助推农业增产增收,在酒泉市肃州区不同村镇示范推广了瓜菜轮作、间作套种等多种栽培模式,其中"南瓜—大白菜套种"模式因合理安排露地蔬菜错季播种,实现了"瓜菜"间作套种高产高效生态种植。该模式通常5月上旬南瓜育苗,5月下旬移栽, 6月下旬,在南瓜植株间等距直播大白菜;南瓜8月中旬成熟上市,大白菜9月上中旬可上市,每667 m~2收入达10 000元,较以往单种南瓜增收4500元,经济效益良好,不仅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有效助推农业增产增收,而且实现了科学种植,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保障了蔬菜高品质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棚葡萄间作套种甘蓝8398等品种,经过09、10、11年连续三年的试验种植,探索总结出一套成熟栽培技术,间作套种模式、技术管理、增收效益、可行性等分别阐述,实现了高效立体种植,提高了效益,促进了种植户增收。  相似文献   

18.
大棚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王颖丽,周军我所有大棚9.7公顷。几年来,为了提高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我们对大棚蔬菜的栽培模式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几年的试验,探索出了几个经济效益较高的栽培模式,供读者参考。1.黄瓜套种油菜(或香菜)复种豆角。黄瓜2月末开始育苗,...  相似文献   

19.
莫顺荣 《长江蔬菜》2010,(21):29-31
根据作物生长特点,采用多次间套种、立体套种、高矮作物套种等方法,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差,最高效地利用土壤、光照和水肥资源,实现农作物种植“叠加效益”,向立体空间增加产量和效益,可以显著提高土地产出率、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淮山套种蔬菜模式是广西贺州地区农民经过多年实践、在生产中摸索总结出来的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0.
采用优质高效的种植模式对于提高蔬菜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辣椒套种是一种高效的生产模式,本文针对该模式的育苗设施建设、苗床管理、水肥管理、大田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采摘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并针对具体情况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