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占地面积较大,投入高,回本慢。近年来,为提升幼龄果园土地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收益,对幼龄果园间作套种技术与模式进行了探究,如盛其法等[1]总结了幼龄果园适宜间作套种作物种类及管理技术;胡波等[2]论述了果园进行间套种的优势和适宜采用的模式;李关发[3]总结了3种高山幼龄果园套种蔬菜技术及套种注意事项;李业勇等[4]总结并在桂林地区推广了幼龄果园套种嫁接西瓜生产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幼龄果园套种花生效益高刘家站垦殖场利用红壤开发各类果树面积341bm2,为了管理好幼龄果树,充分提高果树挂果前的效益和肥培果园土壤,曾对利用果树行间套种作物进行了探索。三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幼龄果园套种花生──绿肥为最佳模式。现果树长势普遍良好,部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桂林市砂糖橘产业发展迅猛,新增果园面积逐年扩大,不少幼龄果园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如何利用幼龄果园空闲地套种作物,提高幼龄果园经济收入,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已成为新时期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广西特色水果创新团队桂林西甜瓜综合试验站结合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幼龄果园套种西瓜生产模式进行了改进,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幼龄果园套种嫁接西瓜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4.
柳江县成团镇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及地理位置优势,规模发展了葡萄生产和草莓种植。该镇葡萄种植面积近1000hm^2,草莓种植逾100hm^2,近年又尝试了葡萄园套种草莓栽培模式。通过几年的果园管理,果园效益凸现,真正实现了“万元果园”的目标。目前葡萄园套种草莓种植模式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现将葡萄园套种草莓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幼龄果树套种春毛豆,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又能增加经济效益。简述了毛豆生物学特性和食用价值,主要介绍了园地和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及秸秆还田等关键技术点,意在推广高效套种模式,规范配套栽培技术,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张洪春 《蔬菜》1999,(7):26-27
近几年,我地山区果园面积发展迅速,但果树见效慢,特别是1~3年幼龄果树处于低产低效期,因此果农普遍收入较低,为了提高幼龄果树园的土地利用率和增加果园经济效益,笔者自1996年以来,根据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幼龄果树株型小,蔬菜根系浅,植株矮,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开始摸索果园套种蔬菜高效栽培模式,其中早春套种马铃薯,越夏间作番茄已取得良好效果。667m~2幼树果园平均产马铃薯1100kg,番茄2000kg,增收4000元左右。现将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马铃薯栽培1.整地施肥春季结合果树松…  相似文献   

7.
提高果园效益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幼龄果园行间套种矮杆作物 对一些幼龄果园,可在果树行间间作草莓、中药材,或夏季套种花生、大豆、绿豆、豇豆,秋季或早春套种白菜、胡萝卜、甘蓝、大蒜、白萝卜等经济价值高的作物,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果园的经济收入,而且可以加速土壤熟化,减少地面肥水流失,促进果树生长,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2008年沁水县新建苹果园53hm2,在建园过程中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结合生物覆盖技术的推广,精心选择采用果园套种花生的模式。实践表明,山地幼龄果园套种花生可以培肥地力。调节水分和养分,促进果树生长,达到以短养长,以园养园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葡萄园套种蔬菜是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近年来摸索出的高效农作物间套种模式。通过该套种模式,改变葡萄园传统的单产模式,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葡萄园综合经济效益、助农增收的有效措施,可促进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当地种植习惯与市场需求,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开发了4种葡萄园套种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每667 m2净收入在4 250~17 000元,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谭冠礼 《广西园艺》2010,21(4):50-52
近年来种植金桔经济收益较好。但其生长周期相对较长,一般三年内不能取得经济效益,幼龄树套种西瓜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最有效的办法。本文进行幼龄金桔园套种西瓜桂红二号,采用不同的施肥量和施肥方位,探索一种以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幼龄果园经济效益,促进果树生长快速进入丰产期为目的,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1.
赵美艳 《广西园艺》2009,20(5):63-64
兴安县近几年来建成幼龄柑桔果园达2000多hm^2。由于幼龄树行间空隙大,空闲时间长,实行套种栽培技术,是果农常用的提高前期收入的方法。经过兴安县农业部门多年的推广种植,认为幼龄桔园套种西瓜是比较适宜本县果农提高前期收入的有效方法。据调查测产,种西瓜一般每667m^2达20003000妇,平均价格0.6元/kg,每667m^2总收入1200~1800元,扣除每667m^2种子化肥等物资成本200多元,每667m^2毛利达1000---1600元。幼龄桔园套种西瓜还能覆盖土壤,  相似文献   

12.
果园间作物的选择为了充分利用果树行间空地,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在不影响果树生长结果前提下,可在幼龄果树或稀植果园适当套种一些作物,增加收入,以短养长。果园间作物的选择应根据果园的土壤、地势、树种等情况因地制宜,对间作物一般要求:①生育期较短;②株...  相似文献   

13.
幼龄苹果园间作套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树栽植后的1~4年,枝量小,树体间空间较大,可充分利用空间进行间作套种,以增加收入。静宁县自1980年开始发展苹果产业以来,就开始进行间作套种试验,经30多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了多种间作套种模式,为幼龄果园管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从品种选择、整地、施基肥、套种密度以及田间管理、病虫防治、收获等方面,阐述幼龄果树套种大西瓜高产栽培技术,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幼龄果园(1~3年)行间套种是立体栽培的一种模式,合理规范的果园间作不仅能促进幼树生长,而且能有效提高复种面积,避免杂草丛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福建省福安市葡萄常年种植面积2600hm~2,每年8月上旬葡萄采收结束。为提高葡萄园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复种指数,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近年来,福安市大力推广应用葡萄园套种经济作物模式,目前葡萄园套种的蔬菜种类达12大类40多个品种,间套种面积占葡萄园面积的60%以上。现将葡萄园套种  相似文献   

17.
@@@@导读:因葡萄幼龄期长,一般2年后才能取得经济效益,且行间空隙大,为此,利用葡萄园的间隙,套种吊蔓秋西瓜。根据西瓜种类选择合适的品种,根据品种秋播生育期确定播期,采用三蔓整枝法,人工辅助授粉;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重视伸蔓期和膨瓜期追肥;严格掌握西瓜采摘期,以保证西瓜品质。葡萄套种吊蔓西瓜模式,充分利用了空间、时间和资源,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增加了葡萄园的前期收入,而且还可促进幼龄葡萄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果园套种豆科牧草,指的是新垦和幼龄果园。老龄果园不宜套种豆科牧草。果园套种豆科牧草,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果园。此外,还可为畜牧业提供部分饲草,确是一举数得。豆科牧草种类繁多,据调查统计,全世界有500余属,1-2万余种。我国约有130余属,0-1万余种。选用果园豆科草种应因地制宜,因草制宜,引种果园牧草要撑握如下原则。一是多年生和一年生结合,以多年生为主。二是温带牧草和热带牧草结合,寒冷地区以温带牧草为主,暖热地区以热带牧草为主,两者交替轮种。三是上繁草和下繁草结合,以…  相似文献   

19.
天水市渭河地区6种幼龄果树间作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的调查结果表明:地膜线辣椒-大白菜模式效益最为显著,适宜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川区果园推广;地膜马铃薯-大葱模式成本低,产量较高,应作为主推技术在耕作条件相对较差的浅山区果园推广;莴笋-甘蓝、花椰菜-芫荽、西芹-小白菜模式生产周期短,上市快。短期效益明显,可以在河谷川塬或川台果园加以推广;芦笋-大蒜模式适宜于山地半干旱区果园推广。  相似文献   

20.
大棚葡萄园间套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我们在大棚葡萄园尝试了间作套种,结果达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效果。通过间作套种,不但能增加果农当年的经济收入,而且也能改良果园土壤的理化结构,促进果树良好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