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广东省滨海乡土耐盐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对广东省滨海耐盐的乡土植物资源进行整理和总结。结果表明,广东省共有野生海岸耐盐植物240种,隶属84科,大多处于尚待开发状态;结合耐盐程度、适应性和观赏特点等各项指标评价,优选46种植物推荐应用于滨海景观带或防护林建设。分析广东省滨海绿化现状,提出海滨耐盐植物开发利用的建议,建立耐盐乡土植物专类苗圃,并为海滨绿化配置多层次多树种的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2.
环境胁迫下竹类植物生态适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克隆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兼有生理可塑性和生理整合的属性。竹类植物是克隆植物的一类重要资源。竹类植物生态适应性策略是竹林健康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竹林对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文中从克隆植物的生理整合及生理可塑性等方面对竹子在水分、温度、光照及土壤矿质元素等环境胁迫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进行综述,并从加强竹子生理整合特性与环境因子相互关系、抗性生理机制研究、"南竹北移"引种驯化等3个方面提出将来研究重点,以期为研究竹子应对异质环境胁迫、提高生态适应性和扩大竹子生长范围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柽柳属树种耐盐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土壤含盐量高,地下水矿化度大,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造林绿化难度大。柽柳属树种的适应性强,耐瘠薄、耐盐碱、抗风蚀和风沙,是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区分布广泛的一个树种,从适地适树原则出发,柽柳属树种是滨海盐碱地植被建设和造林绿化的首选树种。为此,对栽培性状表现良好的五个品种,分别采用水培和盆栽两种方法进行耐盐试验研究,为盐碱地区大面积造林绿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植物生态适应性特征及关键种选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植物对生境特征的适应是其存活和定居的关键。植被适应性修复研究是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前提之一,已经引起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文中综述了植物生态适应性研究,主要有叶片生理生态特性、解剖结构和根系构型、生态学特征等,但这些研究少有辅助关键树种选择和植物群落结构调控;进一步分析了关键树种选择技术,主要包含与立地条件、生态因子的适应性和种间关系的和谐。为了提高退化生态系统适应性修复水平,未来需要加强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划分树种适应性功能群,综合考虑光、温、肥与水的耦合作用关系,根系构型调控研究。  相似文献   

5.
野外调查了在杭州湾南岸滨海盐碱地生长的94种植物,结果表明:耐盐0.3%以下的植物55种;耐盐0.3%~0.6%的37种;耐盐大于0.6%的2种。  相似文献   

6.
低温胁迫下植物光合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胁迫下,植物通过一系列生理过程变化来提高自身生态适应性,本文综述了植物应对低温胁迫时,其光合作用、膜系统、渗透调节、保护酶系统的生理响应,系统探讨胁迫发生机理,为植物克服并适应低温胁迫,选育抗寒性较强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秦皇岛滨海地区野生药用盐生植物园林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颖  彭红丽  徐迎碧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4):117-120,126
以秦皇岛滨海地区野生药用盐生植物资源调查为基础,对其中23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生态价值的植物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形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野生药用盐生植物构建多层次稳定的植物景观,探讨了特色景观建设的几种模式,可为滨海特色景观建设和实现景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沙棘属人工林植物发生大范围早衰甚至死亡现象,严重制约了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发挥,已引起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我国现有沙棘资源的分布情况,并对近年来我国沙棘属植物的更新复壮方式、抗逆性、海拔适应性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明确我国沙棘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提出了今后我国沙棘属植物的3个研究方向:(1)保护现有我国野生沙棘资源,建立完善的种质资源保存库;(2)加强隐蔽性强的致衰因子的相关研究;(3)考虑地理生态型的因素,将种源选择与优株选育相结合。通过以上研究为充分保护并利用现存的中国沙棘天然资源,合理地开展遗传改良,培育优质、高产及功能性的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半干旱黄土区沙棘的形态解剖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代琼  梁一民  黄瑾  姜峻 《沙棘》2004,17(1):8-13
1994~2002年先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安塞、吴旗县进行了沙棘形态解剖学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沙棘叶具发达的表皮毛、较厚的角质层和发达的栅栏组织细胞,对大气干旱有强的适应性。根的周皮薄壁组织发达,细胞和细胞间隙较大,持水力强。沙棘由于具耐旱和节水型御旱的形态解剖和水分生理生态学特性,使沙棘耐旱、抗寒、耐水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应性强,并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效益。以上研究为沙棘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大面积荒山抗旱造林,经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笛  吴铁明 《湖南林业科技》2011,38(4):61-64,67
遵循植物的耐荫习性是营建一个生态稳定的植物群落的前提.目前国内对植物耐荫生理的研究相对落后,并且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从植物的形态特征、解剖结构、叶绿素分布和光化学反应等方面对植物耐荫生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盐胁迫是一种常见的逆境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土地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植物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形成稳定的微生态系统,其中微生物可以促进植物获取养分,植物分泌物可以为微生物提供养分。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根系-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为更好地了解并应用微生物,深入探究盐胁迫下植物根系形态特征和根系微生物的变化,有助于提高植物耐盐性,改善盐碱地土壤环境。文中就盐胁迫下植物根的各项形态和生理指标变化,植物不同种类及不同根系生态位对微生物的影响,以及耐盐菌种的筛选鉴定和开发进行总结分析,综述植物抗盐机制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并探讨盐碱环境下共生微生物在盐碱土壤改良及利用中的重要作用,以为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沙棘,又名醋柳、酸刺、黑刺,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甘肃省张掖市恢复植被和水土保持的先锋树种之一。沙棘耐干旱、耐藕令、耐霄尊,生态适应性极强,生态作用显著。笔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科学发展、保护祁连山沙棘资源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柳树是在盐碱地上重要的造林树种。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个体形态发育和生理生化诸方面,植物应对盐胁迫的方式也是极其复杂的。本文从柳树的耐盐机理、耐盐性以及良种选育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柳树的耐盐程度、耐盐机理、耐盐良种选择等问题,以期对今后柳树的研究及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盐生植物的盐渍适应性及利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成亮 《林业科技》2003,28(6):66-67
概述了盐生植物的概念、分类及对盐渍环境的适应性,重点探讨了盐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及在盐碱地改良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碱茅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碱茅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碱茅的耐盐能力在8g/kg左右,耐盐极限为12g/kg左右。种植碱茅能够有效的降低土壤表层含盐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中N、P、K的含量。本研究对滨海盐渍土的生物改良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植物适应逆境胁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干旱、土地盐碱化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逆境胁迫因子。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对逆境适应能力的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探索如何将逆境胁迫对植物的伤害降到最低以及如何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已成为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盐性机理,提高其耐受性,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别综述了低温胁迫、干旱胁迫、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植物耐寒性、耐旱性、耐盐性的生理生化机制,以及提高植物耐寒性、耐旱性、耐盐性的途径,展望了植物适应逆境胁迫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抗逆性植物种质的筛选和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盐胁迫条件下3种海滨植物的生理生态动态响应特征及其耐盐性差异,为盐碱地绿化树种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年生中山杉、小叶榕和海滨木槿幼苗为材料进行为期56 d的盆栽试验,设置3个盐分梯度对其生长和形态、抗氧化酶系统以及渗透调节系统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比较,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来明确3种植物在耐盐性上的差异。[结果] 短期盐胁迫(14 d)对3种植物存活率、叶形和叶色影响较小,但长期盐胁迫(56 d)对小叶榕产生较大影响,盐胁迫下3种植物固定枝条相对生长率动态特征差异明显。3种植物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盐处理时间增加而呈现降低趋势,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先增加后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呈现总体降低趋势。盐胁迫下3种植物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叶片相对电导率则随着盐浓度增加而显著提高。盐处理时间和物种的交互作用对SOD和POD活性以及MDA含量有显著影响,3种植物耐盐性主成分有明显差异,表明它们不同的耐盐响应特征。[结论] 3种植物的生态生理响应特征表明盐处理对小叶榕影响最大,中山杉次之,对海滨木槿影响最小,因此海滨木槿和中山杉有优先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盐碱地绿化树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雌雄异株植物对维持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是陆地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探究干旱、极端温度、盐胁迫以及重金属污染等环境胁迫下,雌雄异株植物的生理差异响应特征及研究进展,为雌雄异株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从形态解剖和生理生化方面分析了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揭示了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以及植物的生态反映特征、植物对大气污染所表现出的生态适应性。并从抗性和净化作用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园林植物耐盐性评价体系建立、耐盐碱园林植物筛选及其在盐碱地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可为盐碱地区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提供依据,以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文中从园林植物盐胁迫处理方式及处理时间、植物耐盐性评价指标、数据分析等方面对盐碱区景观绿化植物耐盐性评价进行讨论,发现评价中存在指标多、周期长、结果多样性等问题。同时从地域和形态习性的角度对景观绿化植物耐盐性鉴定进行了梳理,将我国常见的343种绿化植物按耐盐级别进行了分类,其中特耐盐植物80种、强耐盐植物103种、中度耐盐植物93种、轻度耐盐植物55种;南方耐盐植物明显多于北方,在耐盐植物种类和数量上,灌木多于乔木,而草本较少。概述了耐盐碱园林绿化植物的应用现状,对如何解决我国园林植物耐盐性评价、鉴定和在实际应用中的诸多问题,以及我国耐盐碱园林植物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