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茱萸又名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其成熟的果实可入药,性热味苦寒,有散热止痛、降逆止呕之功,中医常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以吴茱萸为主药,采集农村常见的几味草药配伍之,可解决多种羊病。该药及  相似文献   

2.
<正>1羊传染性脓疱病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主要危害3~6月龄的羊,未接种过疫苗的成年羊也可发病,其常呈群发性流行。病毒的抵抗力较强,可连续危害羊群多年。大多数病愈羊可获终身免疫。1.1诊断患部局限于头、蹄、乳房和外阴部,以唇、口角和口腔黏膜出现病变为多,病变不波及全身。患羊痂皮为特征性疣状厚痂,一般据此可  相似文献   

3.
正羊痘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皮肤、黏膜的丘疹、脓疱、痂皮内及鼻黏膜分泌物中,在发病羊体温升高时,其病羊的血液中也存在有大量的病毒,病羊为主要传染源,且主要通过空气经呼吸道感染,也可  相似文献   

4.
现在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关注羊病的防治工作,主要是因为其已经成为了一项影响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的入手点是羊病的特点和流行的趋势,在对羊病进行系统全面的认识之后,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合理的防治羊病的建议,并强调要在治疗方针上一直贯彻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希望能够防治羊病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羊螨病属于皮肤寄生虫病,患病羊会出现明显的皮炎、脱毛、剧痒等症状,同时生长发育受限,日渐消瘦,甚至死亡。中西兽医结合方法治疗羊螨病,具有突出的优势。一、流行特点羊螨病也被称之为疥癣病,属于传染性寄生虫病,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严重危害羊群的健康。羊螨病的病原为疥癣虫,可寄生于任何品种、性别、年龄的羊,尤其是一些细毛杂交绵羊,由于其羊毛又细又长,因此有着较高的发病概率。羊螨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气温下降,羊群喜抱团取暖。  相似文献   

6.
螨病也称疥癣或癞病,羊螨病又称羊疥癣.群众俗称为羊疥疮,羊癞或“骚”。通常所指的螨病是由于痒螨或疥螨在动物体表皮肤寄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其特征是皮炎、剧痒、脱毛、结痂.传染性强.对羊的毛皮危害严重,也可造成死亡。山羊多为疥螨病,绵羊多为痒螨病。  相似文献   

7.
<正>1羊螨病羊螨病民间俗称羊疥疮、羊癞,是由螨类(疥螨和痒螨)引起的慢性接触性皮肤病,在羊群中短时间内就可引起传播。具有传染性强、传播快、危害大等特点。(1)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羊螨病的病原是螨(疥虫),其终生都寄生在羊身上,离开羊体难以存活,一般在圈舍墙壁或其它器物上最多能活3周。羊螨病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和春初。各年龄羊都会染病,尤以羔  相似文献   

8.
羊疥癣病又被称为羊螨病,是由羊螨以及疥螨寄生于羊只皮肤表面或者皮内而引发的一种慢性体外寄生虫病。该病的发生不仅会阻碍羊只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其机体消瘦、出现贫血症状,还容易影响羊毛的产量以及质量。1流行特点1.1易感动物羊疥癣病可发生于任何品种的羊只,其易感性屈居于机体的营养状况以及健康状况。幼龄羊以及瘦弱羊发病概率较高,一旦发生病情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螨病也称疥癣或癞病,羊螨病又称羊疥癣,群众俗称为羊疥疮、羊癞或"骚".通常所指的螨病是由于痒螨或疥螨在动物体表皮肤寄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其特征是皮炎、剧痒、脱毛、结痂,传染性强,对羊的毛皮危害严重,也可造成死亡.山羊多为疥螨病,绵羊多为痒螨病.  相似文献   

10.
<正>开鲁县义和镇一户饲养的羊,发生以口唇、舌面等处皮肤和黏膜脓疱、溃疡的疾病,严重发病羊在口唇及舌面上形成疣状厚痂并出现肉芽增生,使得病羊口唇肿大,呈桑葚样外观。由于口腔溃疡、疼痛,使羊长期不能正常采食,轻者引起病羊消瘦、生长发育不良;严重者可引起病羊衰竭、甚至死亡。给养羊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其特征性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确诊为羊传染性脓疱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山羊痘病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皮肤、黏膜发生异性的痘疹为特征,其流行快,发病率高,严重时可使病羊死亡、孕羊流产等。1病原及流行特点该病的病原是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痘疮、浆液及水泡皮内。其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垫草等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羊脑包虫病的发病几率与日俱增,其发病范围也非常广泛,大多数养羊地区都发生过该病。羊脑包虫病是指羊脑内长出类似鸡蛋大小的肿块,任何品种、任何年龄段的羊都可能被感染。该疾病在春秋两季最为多发。当多头绦虫的虫卵会随病羊粪便排出体外,病羊接触过的羊舍、食槽、饮用水都可能被寄生虫感染,若养殖户不能及时发现并隔离病羊,会引起羊舍内大片羊只的患病,增加养殖户的饲养成本。为了有效治疗该病,可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帮助病羊缓解病情,降低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3.
羊螨病(又称疥癣)是羊的常见病。接触病羊、食用病羊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或接触病羊污染的环境,用具等均可增加感染的概率。羊螨病为接触性传播,清除难度较大,容易残留,易反复感染。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羊螨病发病的症状及特点,提出了具体治疗方法,旨在提高羊螨病救治效果,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羊支原体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类型,一旦发生其后果非常严重。所以,重视防治工作的开展,能减少羊支原体肺炎的发生。1临床症状当羊感染支原体肺炎后,其主要症状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眼部充血。病羊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现象,这些是病羊初期的症状,对病羊听诊,明显胸膜急促摩擦音,支气管呼吸声音很重,临床无明显症状,只是流鼻液。  相似文献   

15.
泰勒虫病是羊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可引起羔羊和外地引进羊大量死亡,给养羊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论述了羊泰勒虫病在甘肃省的流行情况和防控现状,指出了羊泰勒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甘肃省实际提出了羊泰勒虫病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亚急性传染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羊衣原体病可分为流产型、关节炎型及结膜炎型等3种类型[1]。其病原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类不同于细菌和病毒的独特微生物,可感染山羊、绵羊、牛、猪等多种动物,人也可感染发病,因此羊衣原体病对公共卫生也有严重的威胁。随着牛羊养殖的迅速发展,羊衣原体病发病率日益升高,感染羊长期带毒,且无明显症状,对畜牧业形成了重大威胁,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  相似文献   

17.
羊病是对羊健康生长和养殖效益危害较大的因素之一,做好病羊防控,可最大限度降低羊病造成的养殖损失。当前的羊病治疗还存在一些误区,不利于提高羊病治疗效果,甚至会延误羊病的最佳治疗时间。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羊病治疗存在的常见误区,并探讨了羊病治疗误区的解决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羊疥螨和痒螨病均是典型的寄生虫疾病,在秋冬季节比较常见。在感染痒螨与疥螨后,羊皮肤会出现严重瘙痒,患病部位结痂,羊毛大片脱落,严重影响病羊的正常休息和采食,最终导致羊衰竭而亡,降低养殖户收益,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秋冬季节羊疥螨与痒螨寄生虫病的预防与诊疗。目前在羊疥螨和痒螨病的预防及治疗过程中,常选择双甲脒水溶液、5%敌百虫水溶液对羊进行药浴,其治疗效果良好,可提升养殖户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绵羊疥癣病又称羊螨病,俗称绵羊癞病,是由疥螨科或痒螨科的各种螨寄生于绵羊的表皮内或体表所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慢性、寄生虫性皮肤病,以病羊发生剧痒、湿疹性皮炎、脱毛为特征。往往在短期内可引起羊群严重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大批死亡,危害十分严重。我国把其列为三类动物疫病。(一)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绵羊易感,其他动物及人也可感染。2.传染源。病羊、带虫羊和外界活螨是主要的传染源。3.传播途径。本病的传播方式为接触感染,既可由患病动物与健  相似文献   

20.
1伴有神经症状 羊鼻流血、流涕伴有神经症状的疾病常见于羊鼻蝇蛆病、李氏杆菌病、弓形虫病、类鼻疽、有机磷农药中毒和氨中毒等。雌鼻蝇追逐羊群,并扑向羊鼻,将幼虫产于鼻孔中或鼻孔周围。羊为躲避而互相拥挤,将头藏于腹下或抵地不动。幼虫一旦经筛骨迷路侵入脑可产生神经症状,病羊运动失调,转圈运动,痉挛、麻痹。本病与李氏杆菌病表现类似,但李氏杆菌病属传染病,病羊体温升高,视力出现障碍,羊患病时体温基本正常。患李氏杆菌病的妊娠羊大多出现流产,妊娠后期流产者更多。病羊因一侧性神经麻痹,头歪向一侧而转圈,因神经麻痹导致口腔一侧积聚未嚼烂的食团。确诊本病有赖于进行细菌鉴定。弓形虫病可致羊非化脓性脑炎,引起神经症状。类鼻疽可引起羊荐椎化脓,呈现后躯麻痹,如犬坐姿势,有时发生化脓性脑膜脑炎,可出现神经症状。羊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因副交感神经兴奋,造成眼流泪,鼻流涕,口腔流涎,四肢瘫软,腹痛现象。病羊多因采食了喷洒过有机磷农药的牧草后中毒。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羊流涎、流涕、流泪、腹痛、腹泻,骨骼肌颤抖等特征可做出诊断。测定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