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和平板培养及DGGE技术研究施用不同生物有机肥(BIO)对甜瓜土传枯萎病防治效果和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使甜瓜生物量和防病率明显增高。在挂果期,含Bacillus subtilis Y-IV1的BIO1与含Trichoderma harzianum SQR-T37的BIO2混合施用处理的甜瓜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增加139%、287%,防病率达到了90.9%;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根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相对于对照明显增多,而真菌和病原菌的数量显著减少。BIO1与BIO2混合施用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最显著。结论:使用混合型生物有机肥对土传病害防治效果最好,明显促进作物生长,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对连作病害土壤的修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采用营养钵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施用西瓜专用生物有机肥(BIO)对营养钵西瓜苗的促生效果及对西瓜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BIO的西瓜苗地上部干质量分别是施用有机肥(OF)和化肥(CF)的2.59倍和2.15倍,西瓜苗根系干质量分别是OF和CF的2.14倍和1.56倍,且差异均显著。施用BIO的西瓜苗根系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尖数和根平均直径数量均显著高于OF和CF。施用BIO的西瓜苗根际土壤中细菌(bacteria)、放线菌(actinomyces)和多黏芽孢杆菌(Panibacillus polymyxa)的数量均显著高于OF和CF,其中多黏芽孢杆菌数量是CF的31.9倍,而真菌数量显著低于OF和CF。DGGE分析表明:施用BIO的西瓜苗根际土壤中细菌多样性指数最高,真菌多样性指数最低;施用CF的西瓜苗根际细菌多样性指数最低。结论:营养钵中施用BIO能显著改善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培育发达的西瓜根系,促进西瓜苗健壮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比较有机肥(OF)和木霉生物有机肥处理(BIO)对不同季白菜-甘蓝轮作产量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解析生物有机肥提高白菜和甘蓝产量的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机制,为白菜-甘蓝轮作高产栽培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连续2季在白菜-甘蓝轮作体系下分别施用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比较不同肥料处理对产量的影响,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季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与OF处理相比,BIO处理显著增加白菜和甘蓝的产量,第1季和第2季增幅分别为4.25%和8.85%。此外,BIO处理显著增加土壤电导率(EC值)、速效钾与速效磷含量。除第2季的细菌群落丰富度指数外,BIO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大于OF处理;主坐标分析结果显示OF和BIO处理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且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功能微生物贵州木霉NJAU4742(Trichoderma guizhouense NJAU4742)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尤其是真菌群落结构影响显著;BIO处理的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Bhargavaea属、木霉属(Trichoderma)和红酵母属(Rhodotorul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OF处理,且其相对丰度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连续施用生物有机肥增加白菜和甘蓝的产量,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添加的功能菌和激发的关键微生物与产量增加相关。连续施用生物有机肥能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并提高白菜-甘蓝轮作体系产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生物有机肥对烟草青枯病的田间防效及其对烟草根际病原菌数量和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由拮抗菌经二次发酵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对2个青枯病发病严重的田块进行田间烟草青枯病害防控试验,2个田块的处理相同,分别为常规施用无机肥处理(CK)和无机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BOF),2个田块分别标记为CK1、BOF1和CK2、BOF2。通过测定不同处理的青枯病发病率和烟叶产量,探究生物有机肥的田间防效。利用荧光定量PCR研究根际土壤病原菌数量变化,并用Biolog-ECO板研究不同时期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BOF1和BOF2处理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率分别达到68.1%和70.5%,烟叶产量分别提高8.9%和10.8%,产值分别提高24.9%和25.9%;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显著降低根际土壤青枯菌的数量,在移栽后40、60和80 d BOF处理的青枯菌数量均比CK处理少1个数量级;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显著增加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改变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论]在大田中施用生物有机肥通过减少根际土壤病原菌数量和增加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究生物有机肥或配施硅钾钙改良剂对酸性红壤梨园土壤肥力和产量的影响,连续3季开展生物有机肥及其配施硅钾钙改良剂试验,研究梨园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为酸性梨园土壤合理施用生物有机肥和改良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CK),设置习惯施肥配施硅钾钙改良剂(CK+SOA)、仅施生物有机肥(BIO)、生物有机肥配施硅钾钙改良剂(BIO+SOA)4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土壤pH值、养分含量、微生物活性和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变化。[结果]BIO和BIO+SOA处理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SOM)含量增加,而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降低。BIO+SOA处理梨树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较CK分别增加87.8%和110.1%(P0.05)。与CK相比,BIO处理显著提高根际土壤纤维二糖水解酶(CBH)和N-乙酰基-β-D-葡萄糖苷酶(NAG)活性,而BIO+SOA显著提高土体土中的L-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NAG活性(P0.05)。BIO和BIO+SOA处理梨产量较CK和CK+SOA处理增加56%~85%(P0.05)。RDA分析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可以解释约87%的土壤微生物活性和产量的变化,且SOM含量与LAP、CBH、NAG活性呈正相关,NO_3~--N、NH_4~+-N与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正相关。[结论]生物有机肥及其配施硅钾钙改良剂能够提高土壤pH值,增加有机质含量,活化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梨产量。  相似文献   

6.
高吉坤  曹旭  于丽萍  李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3,(7):2922-2923,2947
[目的]探讨枯草芽孢杆菌B29对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方法]用枯草芽孢杆菌B29菌剂和化学杀菌剂(百菌清)灌根处理黄瓜根际土壤,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其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施用枯草芽孢杆菌B29菌剂后,使根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第10、20天显著增加,第30、40天恢复至和对照一致;使根际真菌数量逐渐下降,第10天显著低于对照,20~40 d时极显著低于对照,至第40天稍有回升,略高于10 d时的真菌数量。施用百菌清处理后,在第10、20天,根际细菌数量极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放线菌数量也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根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极显著低于生防菌处理组,至第30、40天恢复到和对照一致;对根际真菌数量的影响是先降低后升高,但极显著低于对照。[结论]施用枯草芽孢杆菌B29可促进黄瓜根际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抑制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施用氨基酸有机肥对黄瓜产量及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养殖场病死畜禽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是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养殖业良性发展而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高温酸解病死畜禽制成的氨基酸液与普通有机肥复配制成氨基酸有机肥是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估氨基酸有机肥对黄瓜产量及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手段,研究连续施用氨基酸有机肥对设施黄瓜产量、土壤理化性质、氮素循环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氨基酸有机肥处理、单施化肥、施用鸡粪有机肥处理黄瓜分别增产48.2%、29.5%和30.6%。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氨基酸有机肥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和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的含量,而与其他施肥处理间差异较小。氨基酸有机肥处理土壤的氨氧化细菌数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对照,但显著低于其他施肥处理;反硝化nirK基因数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对照,而显著低于施用鸡粪有机肥处理;nirS基因数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对照及单施化肥处理。氨基酸有机肥处理土壤的过氧化氢酶及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对照;脲酶活性显著高于不施肥对照但低于其他施肥处理;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不施肥对照且与其他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结论]施用氨基酸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生物肥力,提高根系可吸收利用的速效养分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黄瓜产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2种木霉生物有机肥与不同比例化肥配施对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以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靓竹’和木霉菌NJAU 4742及T1菌株制成的生物有机肥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共设计8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100%化肥(CF),75%化肥+25%的NJAU 4742生物有机肥(X1),25%化肥+75%的NJAU 4742生物有机肥(X2),100%的NJAU 4742生物有机肥(X3),75%化肥+25%的T1生物有机肥(Y1),25%化肥+75%的T1生物有机肥(Y2),100%的T1生物有机肥(Y3)。施肥处理间总氮、总磷和总钾养分均等。[结果]在田间和盆栽条件下,相对于CK,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蕹菜产量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相对于单施化肥处理(CF),25%或75%的木霉生物有机肥分别与75%和25%化肥配施均显著提高蕹菜的株高、产量和根部鲜质量,同时也提高蕹菜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施用100%的生物有机肥相对于CF处理增产不显著,且植株氮和钾含量显著偏低(P0.05)。田间条件下,生物有机肥相对于化肥CF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硝态氮含量,但对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影响不显著;盆栽试验与田间试验结果相似。定量PCR结果表明:木霉NJAU 4742在蕹菜根际的定殖数量显著高于T1菌株,但两者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土著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均不显著。[结论]相对于单施化肥或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25%的木霉生物肥与75%化肥配施可显著提高蕹菜产量,改善叶菜品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土壤养分有效性;木霉T1菌株的根际定殖能力比木霉NJAU 4742弱,但功能菌株的根际定殖量与其生物效应不一定成正比。  相似文献   

9.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对盆栽烟草根际青枯病原菌和拮抗菌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显著降低了抗病品种‘K326’和感病品种‘南江三号’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率,促进了烟草生长,生物量增加14%以上;只接种病原菌处理(RS)土壤中青枯病原菌的fliC基因拷贝数显著高于先接种病原菌再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RS+BIO)和先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接种病原菌处理(BIO+RS),且这种效应与生育期和品种无关;旺盛生长期前,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土壤中短短芽孢杆菌16S rDNA基因拷贝数也显著高于RS处理。上述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防治烟草青枯病主要是通过抑制土壤青枯菌的增长和促进植物生长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养殖场病死畜禽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是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养殖业良性发展而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高温酸解病死畜禽制成的氨基酸液与普通有机肥复配制成氨基酸有机肥是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旨在施用氨基酸有机肥对黄瓜产量及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进行评估。[方法]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设施黄瓜连续施用氨基酸有机肥对黄瓜产量、土壤理化性质、氮素循环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氨基酸有机肥处理、单施化肥、施用鸡粪有机肥处理黄瓜分别增产48.2%、29.5%及30.6%。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氨基酸有机肥处理能显著提升土壤p H、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的含量,而与其他施肥处理间差异较小。氨基酸有机肥处理土壤的氨氧化细菌数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对照,但显著低于其他施肥处理;反硝化nir K基因数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对照,而显著低于施用鸡粪有机肥处理,nir S基因数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对照及单施化肥处理。氨基酸有机肥处理土壤的过氧化氢酶及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对照;脲酶活性显著高于不施肥对照但低于其它施肥处理;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不施肥对照且与其他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结论]施用氨基酸有机肥可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生物肥力,提高根系可吸收利用的速效养分及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而增加黄瓜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设施菜地施用石灰氮-花生壳对土壤改良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在设施黄瓜休闲期设置对照(处理1)、施花生壳(处理2)、施石灰氮-花生壳覆膜闷棚(处理3)三个处理,考察不同时期设施土壤微生物、根结线虫数量及黄瓜产量。结果表明,在田闲期应用石灰氮-花生壳高温闷棚技术,改变了设施黄瓜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结构,在第二茬春季黄瓜旺长期处理2和处理3土壤根际细菌数量分别为对照处理的1.66倍和1.27倍,放线菌的数量为对照处理的3.35倍和4.20倍;临近黄瓜拉秧时,两处理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分别为对照的1.88倍和1.24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处理2和处理3土壤细菌/真菌(B/F)、放线菌/真菌(A/F)比值较对照增大,表明土壤生物性质得到改善。在第一茬黄瓜拉秧时,处理2和处理3土壤线虫数量仅为对照的12.9%和10.4%;第二茬黄瓜拉秧时,两处理土壤线虫数量分别为对照的22.5%和16.4%,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大大减少。施用花生壳和石灰氮-花生壳处理黄瓜产量连续两茬较对照增产,幅度达34.0%~53.0%。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对烟田土壤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和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大田试验的4个处理中,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3和处理4对青枯病发病率降低较为明显.与对照相比,青枯病发病率分别降低21.9%和25.0%,烟叶产量提高5.7%和5.3%,上中等烟比例提高2.3%和2.6%.施用生物有机肥后,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丰富;发病烟株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增加218.5%,种类比较单一.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烟田土壤的生态环境、抑制病原菌生长、减少病害的发生和提高烤烟品质.  相似文献   

13.
黄瓜枯萎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防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生长健康的黄瓜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B,根据其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其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菌株B含有fenB、bam和ituA、ituB、ituC、ituD基因,它们分别是Fengycin、Bacillomycin和Iturin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菌株B还对棉花黄萎病、甜瓜枯萎病、辣椒疫病等病原菌也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盆栽试验表明:拮抗菌B与有机肥发酵制成的微生物有机肥(BIO)对黄瓜枯萎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发病率降低了66.7%,病情指数下降了67%,防治效果达到80.7%;而单纯使用有机肥(OF)发病率不仅不能降低,而且还有所上升。施用BIO能促进根际细菌及放线菌数量,抑制真菌及尖孢镰刀菌数量。施用BIO显著提高黄瓜植株的生物量及其体内SOD、POD及CAT等酶的活性。结论:微生物有机肥能有效防治黄瓜枯萎病病害,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连作导致‘滁菊’生长受到抑制,产量及品质下降.通过研究生物有机肥(BOF)对‘滁菊’产量及主要品质的影响,探究‘滁菊’连作障碍防控的最优方案.[方法]在‘滁菊’扦插育苗及大田移栽时分别或同时施用生物有机肥,试验共设4个处理:1)常规土壤育苗+连作土壤定植(CKn+CKf);2)常规土壤育苗+连作土壤施用BOF定植(CKn+BOF);3)常规土壤施用BOF育苗+连作土壤定植(BOF+CKf);4)常规土壤施用BOF育苗+连作土壤施用BOF定植(BOF+BOF).测定不同处理中‘滁菊’的根系活力,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鲜花产量,花序黄酮含量及与‘滁菊’主要品质相关的指标.[结果]施用生物有机肥不仅能够增加‘滁菊’根系活力,提高3种土壤酶活性,并能显著抑制‘滁菊’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生物有机肥能有效提高‘滁菊’产量及黄酮含量,还能显著提高‘滁菊’株高、茎粗、冠幅、分枝数、根冠比、鲜质量和生物量等主要生长指标.其中BOF+CKf处理能显著提高‘滁菊’根系活力和地下部鲜质量,但其他生理指标与对照处理(CKn+CKf)相比无显著差异.BOF+BOF处理的‘滁菊’综合指标最佳,其产量、黄酮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氮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CKn+ CKf,分别提高了34.71%、95.71%、73.76%和97.22%.[结论]育苗与大田移栽时同时施用生物有机肥,不仅能显著抑制‘滁菊’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提高3种土壤酶活性,而且能明显促进‘滁菊’生长,提高‘滁菊’产量及其主要品质,该处理为‘滁菊’实际生产中连作障碍防控的最优方案,将为‘滁菊’连作障碍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枯草芽孢杆菌B29对黄瓜根际功能细菌和土壤酶活力的影响.[方法]用枯草芽孢杆菌B29菌剂和化学杀菌剂(百菌清)灌根处理黄瓜根际土壤,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对根际功能细菌和土壤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施用枯草芽孢杆菌B29菌剂后,根际氨氧化细菌、亚硝酸氧化细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在第10、20天显著增加,第30、40天恢复到与对照一致;施用百菌清处理后,在第10、20天根际氨氧化细菌、亚硝酸氧化细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均在0.01水平显著低于枯草芽孢杆菌B29处理组,至第30、40天恢复到与对照一致.枯草芽孢杆菌B29菌剂对黄瓜根际土壤酶(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呈现同样趋势.[结论]施用枯草芽孢杆菌B29不仅促进黄瓜根际功能细菌的生长,而且提高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常规施肥(CF,100%化肥)、化肥减量20%配施精制有机肥(OF)、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BIO)、化肥减量30%联合配施精制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COB)对设施菊花产量和土壤养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化肥减量20%或30%条件下,配施不同比例的有机肥有提高设施菊花鲜切花产量的趋势,并显著改善设施菊花土壤肥力性状,调控土壤p H值。至菊花收获期,常规施肥(CF,100%化肥)可使设施菊花当季土壤p H值下降0.6个单位,而化肥减量配施不同有机肥的OF、BIO和COB处理则显著减缓了土壤p H的下降;与常规施肥(CF,100%化肥)相比,在化肥减量20%和化肥减量30%条件下,OF、BIO和COB对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设施菊花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幅分别为6.9%、11.1%和7.7%。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BIO)显著增加了当季设施菊花土壤有机质含量,与CF、OF和COB相比,分别增加了3.3%、5.2%和3.9%。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明显不同,起分异作用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是p H值和碱解氮。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对改善设施菊花土壤肥力,提高设施菊花产量品质的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施用微生物菌肥对黄瓜生理特性、产量品质及种植环境的影响,设置化肥处理(CF)、有机肥处理(OF)与微生物菌肥处理(BOF)3种不同的肥料类型。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肥后黄瓜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黄瓜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黄瓜的品质和产量同步提高,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8.
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与生物有机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生物有机肥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川农10号施有机肥和生物复合肥,以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代表土壤肥力,研究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复合肥的土壤有机质较不施肥对照高8.62%,速效氮高9.81%,速效磷高11.35%,速效钾高3.45%。施用生物有机肥各处理的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冬小麦产量较对照和复合肥处理均增加,且随着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不同程度地增加。各施肥处理冬小麦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增加值范围为13.41%~86.35%,其中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较复合肥处理增加更加突出。[结论]施用生物有机肥明显增加了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供肥能力和冬小麦产量。综合考虑,施用生物有机肥350 kg/hm2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贵州木霉NJAU4742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种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贵州木霉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种植的促生作用及其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于江苏盐城大丰设施盐土大棚内进行,以‘合作903’番茄和贵州木霉NJAU4742为试验材料,共设5个处理:不施肥处理(CK)、农户习惯施肥处理(CF)、75%的农户习惯施肥量配施木霉NJAU4742生物有机肥处理(BF)、75%的农户习惯施肥量配施普通有机肥处理(OF)、75%的农户习惯施肥量配施木霉孢子悬液处理(SS)。[结果]相对于CF处理,BF处理番茄增产15%以上,且番茄果实中蛋白质、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硝酸盐含量降低。接种木霉的BF和SS处理,根际土壤中木霉的数量显著提高,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发生改变。BF和OF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此外,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也显著增加。[结论]减施25%的化肥同时配施功能木霉菌NJAU4742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可以通过调控土壤养分有效性、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区系来改善盐土的可耕种性,从而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以腐熟有机肥为载体,添加功能复合菌剂制成生物有机肥(BOF),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该生物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和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显著降低青枯病的发生,在对照(CK)防效指定为0时,BOF处理达到69%,比化肥(CF)、有机肥(OF)处理分别提高了21%和14%;在有效养分低于CF处理的情况下,BOF处理的株高、茎粗、干重分别增加了15%、26.1%、23.7%,达到显著水平,表现出显著的促生效果。生物有机肥影响根际土壤中青枯菌和主要微生物菌群数量,施用BOF后,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而青枯菌数量则明显下降,在前期达到显著水平。番茄移栽后第40d的Biolog分析结果表明,施用BOF可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尤其是土壤中胺类碳源的利用率。盆栽试验表明生物有机肥能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抑病性,从而提高土壤质量,减少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