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少数民族村寨地处较为偏远落后地区,大部分都具有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属性,是精准扶贫时期重点发展的地域。本文从具体案例重庆市黔江区土家十三寨切入,分析土家十三寨的旅游扶贫发展现状,发现土家十三寨扶贫中存在问题,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力求能够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些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先后提出文化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等方针政策,其中,旅游精准扶贫是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繁荣发展提出来的一项新政策和乡村振兴手段,就我国的民族地区而来,其经济发展中存在很多的限制性因素,因此民族地区是旅游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对此,开展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维护多民族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就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来看,注重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是必经之路,对于提升整体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效率具有突出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旅游扶贫的内涵以及其和特色文化之间的关系,结合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究特色文化产业助力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的最佳路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扶贫对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扶贫对象生产能力提升。本文从深入基层找出扶贫对象产业发展问题、选派科技特派员服务产业发展、基于资源条件培育并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与指导四个方面总结了甘肃省古浪县产业扶贫实践方面一些成功做法和实践经验,期望对同类型的深度贫困县的产业扶贫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8):143-144
扶贫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在于: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品牌运作、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品牌营销、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商业模式扩充、地区农业文化品牌再造、地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影响力促进、地区农业品牌无形资产增加等,落地打造一批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优质品牌,从而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增长。  相似文献   

5.
从精准扶贫视角研究冀西北地区产业扶贫问题,立足于冀西北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发 展、产业创新、产业融合等实际情况,探索产业扶贫机制,建设有地域特色的以产业带动扶贫、以 产业巩固扶贫的精准扶贫道路。  相似文献   

6.
贫困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瓶颈,旅游业在消除贫困方面较之其他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我国的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边远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在自然资源、人文环境方面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可以利用这种比较优势来消除贫困。在当前旅游扶贫的实践中,四川省汶川县的S镇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民族地区要充分发挥旅游扶贫的作用,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坚持政府主导、人才建设、创意驱动、可持续发展、扩大宣传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声音     
正要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好中央和省里扶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依托资源优势和地域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区域首位产业,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要把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以及特色产业开发有机结合,科学规划建设搬迁  相似文献   

8.
精准扶贫是新时代我国扶贫工作机制的重大创新,实施产业扶贫并建立带动贫困人口致富的长效机制是精准扶贫的内在要求。培育农产品区域品牌可以从多方面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而精准扶贫的实施又为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从广西实施精准扶贫面临的现实条件着手,论证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应该作为广西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应从提高认识、加强引导,加快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提高品牌运营的组织化水平,加强培训、提高相关主体的创建能力等方面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并从总体思路、重点培育品牌选择思路、建立对贫困农户的精准带动机制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广西贫困地区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9.
广西野生花卉资源丰富,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已逐渐形成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花卉产业链。但产业发展存在起步晚、缺乏自主品牌、设备设施落后、技术水平较低等突出问题。采取明确政府管理部门、建立健全监督机构,完善相关法规和条例、及时制定发展规划,加强科研投入力度、提升花卉产业创新力,利用资源和环境优势、发展地区花卉产业,紧抓东南亚地区市场、构建面向东盟区域平台,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落实产业扶贫等措施,加快广西花卉产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脱贫增收,产业是基础支撑,也是根本之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产业,能够有效拓宽增收渠道、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本文阐述了娄烦县通过推动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具体措施,以及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娄烦县巩固产业发展促进减贫可持续性的具体对策,主要包括狠抓疫情防控、科学调整和优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农业生产复工复产、消费扶贫带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实现扶贫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发展与培育地域特色产业,可以有效实现精准扶贫.针对商洛地区山阳核桃的种植、销售及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调查,剖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培训、农作物保险、节本增效技术推广、品牌培育等方面提出产业发展措施,促进核桃产业良性发展,不断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脱贫增收,产业是基础支撑,也是根本之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产业,能够有效拓宽增收渠道、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在当前克服疫情影响的同时,更要把产业扶贫作为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实现扶贫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秦巴山区位于中国秦岭与大巴山之间,地域辽阔,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景观特征,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可持续地利用山区自然资源,是山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问题。而人和自然资源是研究山区人地系统经济发展的理想切入点。发展特色经济是地区优势发挥的动力,特色经济是山区发展的重要途径。镇巴是秦巴山区的一个国家扶贫农业县之一,人口多且经济落后是事实。大力发展山区传统产业、合理开发山区资源、引导第三产业是镇巴山区特色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以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为例,探讨山区特色经济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闭塞等问题,逐渐形成各种各样的贫困村。为了能够确保对贫困村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必须要对我国目前农村扶贫模式和扶贫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具体的扶贫产业发展依据,这样才能够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我国特色的扶贫工作体系。#$NL关键词:贫困村;产业扶贫;主要现状;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陕西省具有生产多种果品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丰富的品种资源,尤其是陕西苹果产业,逐渐成为促进陕西省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陕西苹果产业当前面对生鲜果比例大、布局结构不合理、规模化程度较低,产业链较短的问题,导致陕西省苹果产业的产业链发展缺乏平衡性,对产业的特色发展造成制约。基于此,提出陕西苹果产业应合理产业布局,优化品种结构,提升产业化水平、加大投入以及注重品牌销售,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闭塞等因素,逐渐形成各种各样的贫困村。为了确保贫困村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介绍了我国目前农村产业扶贫模式的背景,分析了产业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扶贫对策,以期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我国特色的扶贫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17,(23)
正11月12日,电商平台"老农部落"与上海日月昌集团、中国农副土特产品开发公司签署注资协议,成为国内首个以品牌扶贫为特色的电商平台。平台将遵循"良种,良地,良法"的选品原则,要求入驻平台的贫困地区,必须已经有响亮的地域品牌,有一定品牌产业基础,保证品种优质,原生态种植。同时,老农部落通过线上商城、实体连锁店、餐厅扶贫品牌专柜等方式,结合广大社会力量共同构建扶贫品牌销售渠道,借助中央、地方媒  相似文献   

18.
优秀的自然环境是绿色食品认证的基本条件,秦巴山深处有众多的特色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成为产业扶贫的最大潜力,本文以镇巴茶产业为重点,通过如何紧紧抓住绿色发展主线,推广技术、合理布局、扶持主体、提升产业、创建品牌、多渠道销售等综合措施,促产业升级模式形成。  相似文献   

19.
王颖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5):180-181,224
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是经过长期种植积淀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外部性的一类公共物品。品牌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基础,以当地龙头产业为主体,以国家政策、法律引导、政府监督为辅助,以当地农户自身监督为外部条件展开进行。作为我国农业大省之一的山东省,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上具有一定代表性,值得深入研究。通过阐述山东省品牌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一种无形的知识产权,是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保护民族品牌、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绥江县立足“半边红”李子产业自然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形成了“李子大产业,农民大脱贫”的绥江产业扶贫模式,有效保障了贫困农民的稳定脱贫,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