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促成栽培就是让草莓植株在秋冬季自然低温条件下,满足它的部分低温量,在自然休眠通过之前就保温或加温,使其提前打破休眠,提早生长和开花结果,使草莓果实提早在3~5月上市。奎屯垦区近年推广应用此项技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草莓生长到深秋,便逐渐进入休眠。草莓根系浅,可耐-8℃的低温和短时间-10℃的低温,温度再下降就会发生冻害,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造成经济效益下降。北方栽培草莓越冬防寒,主要是采取覆盖措施。越冬覆盖既防寒又保墒,有利于草莓生长。覆盖防寒做得不好的草莓,表现为萌芽晚,生长衰弱,产量明显降低;防寒做得好的,翌春草莓生长快,开花、成熟早,产量高。一、覆盖时间每年初冬,当草莓经过几次霜冻低温锻炼后,在温度降到-7℃之前,在土壤"昼消夜冻"时进行覆盖最好。  相似文献   

3.
休眠是植物适应冬季低温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生理现象。在露地栽培的自然条件下,草莓经过旺盛生长,进入温度变低、日照变短的深秋后,新出叶逐渐变小,叶柄变短,整个植株矮化,新茎和匍匐茎停止生长,即使开花花序也不伸长,表示植株在形态上已进入休眠。自然条件下。  相似文献   

4.
<正>1草莓根结线虫病的识别及发生特点1.1草莓根结线虫病的识别草莓根结线虫病从根上部表现的症状来看,果实成熟前,植株明显生长不良。表现为缺水、缺肥状,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5.
低温寡照对设施草莓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低温寡照对设施草莓生产造成的危害,提出通过农艺措施加强植株管理,增加植株对低温弱光的耐受能力。通过增加保温被、反光幕等材料进行增温与补光。通过水肥一体及湿度管理预防病害发生,通过灾害天气后对棚膜进行及时除尘增加光照。在低温时期采用熊蜂授粉,骤晴后对棚室蔽光管理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达到减轻低温寡照灾害对设施草莓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通过设置有机肥配施不同剂量的微生物菌剂对大棚草莓的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试验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增强草莓植株抗病性,提高草莓植株成活率、产量和品质。在不进行化学防治的前提下,与CK相比较,施用微生物菌剂的草莓植株成活率显著提高了17.6%,产量显著增加了47.6%;蛋白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和钙含量分别提高了8.8%、13.4%、45.1%和15.6%。通过绿色草莓试验发现,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基地土壤pH值提高1.65单位,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41.6%,水溶性盐总量降低了41.9%,有效地改良了土壤,对实施绿色草莓生产及减肥增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介质及施肥量对草莓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红颜"草莓为试材,研究了在日光温室草莓生产自动灌溉施肥时,传统的土壤栽培和土壤+基质栽培模式下,EC值分别为1.1 mS·cm~(-1)、1.3 mS·cm~(-1)、1.5mS·cm~(-1)、1.7mS·cm~(-1)和1.9mS·cm~(-1)时草莓植株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差异,找出适宜的栽培模式下自动灌溉施肥控制的EC值。[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区土壤栽培下草莓植株的长势优于土壤+基质栽培;在单果重方面各处理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单株产量差异显著;在果实品质方面,各处理下果实的硬度和果形指数没有差异,但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糖酸比差异显著。[结论]在本试验区,传统的土壤栽培较土壤+基质栽培更有利于促进植株的生长,在土壤栽培下EC值为1.1mS·cm~(-1)时,有利于增加草莓的产量和改善草莓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我国草莓生产发展迅猛,栽培面积居世界各国之首。露地栽培、保护地半促成栽培、保护地促成栽培等生产技术已广泛用于全国各地的草莓生产,效益显著。但目前尚未能实现草莓鲜果的周年供应。实现草莓鲜果周年供应的途径之一是草莓植株冷藏抑制栽培。现将主要的栽培技术概括如下。一、草莓植株冷藏抑制栽培原理把越冬休眠后的植株放置于冷库中在低温条件下贮藏,强制其继续保持休眠状态,以抑制其花芽萌发生长。待需要时再满足其生长结果条件,以达到人为调节草莓供应期,这种栽培方  相似文献   

9.
辛丰 《新农村》2011,(11):23-24
1.草莓的休眠现象进入深秋后随着气温下降到5℃以下和日照变短,草莓叶面积开始变小,叶柄逐渐变短,并平行于地面,不再发生匍匐茎,植株呈矮化状态,即表示植株已进入休眠阶段。草莓休眠是为了适应冬季低温而形成的一种耐寒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草莓种植以设施栽培为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草莓生产过程中化学肥料施用量的大量增加,导致土壤理化性质逐渐下降,从而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本试验选用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天津市盐碱地草莓上开展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试验,探究其对土壤性状和草莓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盐碱地草莓追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对土壤盐分含量下降有效果,其他性状影响不大,但对草莓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显著,植株叶片浓绿、健壮,产量增加,增产6.31%。  相似文献   

11.
草莓‘甜查理’和‘章姬’花药培养及单倍体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草莓花药培养及单倍体植株最适宜的培养条件,以草莓栽培品种‘甜查理’和‘章姬’为材料,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花序以及激素种类和配比对草莓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低温预处理过程中,始终保持花蕾表面湿润状态较自然状态下更能提高草莓花药愈伤的诱导率,最佳处理时间为72h;北京地区越冬栽培的草莓第1、2花序的花药较第3、4花序花药具有更好的培养效果;筛选出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其中‘甜查理’愈伤诱导效率最高达到91.67%,‘章姬’为87.28%;筛选出最佳分化培养基,其中‘甜查理’最高分化率达到19.10%,‘章姬’为10.59%。共获得花药培养植株688株,其中‘甜查理’445株,‘章姬’243株。‘甜查理’再生植株中八倍体(2n=8x=56)、四倍体(2n=4x=28)植株所占百分比分别为90.43%和7.62%,其他为非整倍体植株。‘章姬’再生植株中八倍体和四倍体植株所占百分比分别为93.42%和4.32%,其他为非整倍体植株。建立了草莓花药培养高频诱导体系并获得了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2.
1草莓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1温度草莓根系在2℃时开始活动,根系生长最适温度为17~18℃,30℃以上根系加速老化。草莓植株不耐热,较耐寒,在气温达到5℃时开始生长,适温是15~25℃。30℃以上高温和15℃以下低温,光合效率降低。-1℃以下35℃以上植株发生严重生理失调。  相似文献   

13.
以草莓为料材,研究自然休眠期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对其生长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休眠过程中,随着低温处理时间延长,草莓新生叶叶面积、叶柄长度不断增加,而初生叶柄角度不断变小,完全通过休眠后,不再有显著变化.新生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质量比和光合作用关键酶活性也随着低温处理时间延长而不断升高,当低温处理时间大于765 h后,不再有显著变化.自然休眠过程中,低温处理时间可通过调节气孔因素、叶绿素质量比和光合作用关键酶活性来调控生长期草莓叶片的光合作用,当完全通过休眠后,低温处理时间对草莓的生长发育和叶片的光合特性不再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酵素微生物套餐肥在草莓上的应用效果,为草莓栽培提供一套绿色生态施肥方案,为酵素微生物套餐肥的生产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红颜、香野草莓为试验材料,对比常规施肥,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草莓栽培土壤、植株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酵素微生物套餐肥后土壤有机质、微生物数量显著提高,植株根系活力、SPAD值显著提高,草莓口感改善,单果重及一茬果产量提高,其中红颜草莓V_C、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较常规施肥分别提高41.98%、28.07%、32.26%,香野品种草莓分别提高27.94、4.52%、31.55%。酵素微生物套餐肥在草莓栽培过程中应用效果显著,是一套相对理想的绿色生态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以章姬、越心、红颜、京郊小白4个草莓品种进行了H型高架基质栽培试验,对草莓的成活率、植株生长性状、草莓的品质等和传统土壤栽培进行比较分析,为草莓H型高架基质栽培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H型高架基质栽培4个草莓品种移栽成活率明显提高,京郊小白提高了8%,植株生长性状也优于传统土壤栽培,京郊小白叶面积增大了2.52 cm2,果实品质没有明显差异,但其果型更好、颜色更鲜艳。  相似文献   

16.
放线菌对对羟基苯甲酸的降解作用及草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液体培养及温室连作草莓土壤修复试验,从自毒物质降解角度研究了4株放线菌对草莓连作障碍的修复作用及对草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条件下,7 d后4株供试放线菌对对羟基苯甲酸的降解率达到97.6%~98.7%。同样,在温室连作条件下,4种供试放线菌制剂对草莓根区土壤中的对羟基苯甲酸有明显的降解作用。与对照相比,在草莓种植结束时,251、252、40号菌剂处理的草莓根区土壤中对羟基苯甲酸含量显著下降。供试放线菌接种处理后,草莓根系总重量及新根较对照分别增加28.5%~50.4%及25.7%~80.2%,表明其对草莓根系生长和新根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菌剂还能有效降低草莓植株死亡率和发病率,相对防效达到51.9%~56.3%。但他们对连作温室草莓植株总重量、叶面积及叶片PPO活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正>为普及草莓栽培的科学技术,规范草莓标准化生产,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现将以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为主的草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一、生物学特性1、温度。草莓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喜欢温暖、冷凉,耐寒不耐热。其地上部5℃即可开始萌芽生长,10℃以下和30℃以上生长均受抑制。生长期间遇-7℃低温易受冻,-10℃植株会被冻死。但在冬季休眠期,根系能耐-8℃低温,休眠芽能耐-10℃—15℃低温。草莓的根系在10厘米地温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通过多年研究,在温室内建造专用的草莓栽培槽,填充特制的无土基质,将草莓母株定植基质中,利用滴灌设施提供植株生长所需营养,克服了土壤连作障碍,解决了草莓幼苗传播土传病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1 草莓根结线虫病的识别及发生特点 1.1草莓根结线虫病的识别 草莓根结线虫病从根上部表现的症状来看,果实成熟前,植株明显生长不良。表现为缺水、缺肥状,生长缓慢.基部叶片变黄,并提前脱落,叶缘焦枯,开花迟,果实生长慢。果实进入成熟期,病株表现出严重干旱似的萎蔫,重者慢慢干枯死亡,轻者病株虽能结果但果实个头小,成熟晚。从根下部来看,受害植株根系有大小不等的根结.  相似文献   

20.
以连作草莓及新茬地草莓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处理草莓生长发育状况、根部病害发生及防治效果开展研究,并对连作草莓根部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分析不同处理对连作草莓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草莓全生育期,连作对草莓植株的株叶数和茎粗都没有明显的影响,对草莓植株高度、根系和地上部鲜重指标等生长指标影响显著。随着草莓生长,病指明显增大,各处理间差异明显,但氯化苦处理均可消除连作对草莓生长的影响。通过对草莓病根鉴定,得出其致病病原菌的主要种类是尖孢镰刀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