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样东西你还敢吃吗?致癌!比砒霜还毒!""××和××配在一起吃,想不到让他后悔不已!""老中医告诉你一个简单的小动作"……您的微信朋友圈是否也曾被这类养生保健的帖子"霸屏"过?无论逢年过节,还是日常起居,您的家人是否也对此"深信不疑"并"奔走相告"?本期汇集一些事件真相,为您"粉碎"一波养生谣言  相似文献   

2.
<正>新版《食品安全法》三易其稿后,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部号称"史上最严"的食品重典从农作物生产、食品加工、市场流通、安全监管、消费维权等各个环节对我国食品安全把控,将影响13亿人未来的食品消费和日常生活。网购食品出问题如何维权?农药残留还会严重吗?孩子吃奶粉会更安全吗?我们为此虚拟了北京市民小新一家五口,她们一直以来对食品吃得小心而谨慎,也曾遭遇过不少食品问题。让我们来看看,待新的《食品安全法》施行后,小  相似文献   

3.
<正>网上关于农产品安全的传言是真是假?西瓜打针是真的吗?叶菜是最不安全的蔬菜吗?喝茶就真的等于是喝农药吗?无籽儿瓜果真的是避孕药种出来的吗?药袋是怎么回事?套袋的果子能放心吃吗?市场上的韭菜吃着放心吗?毒韭菜到底毒在哪里?不打农药能种出好菜来吗?打了农药的蔬菜就不安全了吗?我们怎么才能吃得更健康,吃得更安全?2014年10月1日到7日,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在《热线村村通》栏目推出了重磅策划——"农  相似文献   

4.
蚕除了吃桑叶还能吃什么?蚕除了白色还会有什么颜色?◇项目介绍据《台州日报》报道,日前,苏州吴江市蚕桑技术指导站自行研制的"家蚕人工饲料养殖法"取得决定性的突破。该站尝试出用人工饲料来喂养蚕宝宝,而且养出来的蚕宝宝还是彩色的。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7,(2)
<正>回首刚刚过去的2016,粮食价格尤其是玉米价格的变化,让农民有准备但还来不及接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形容就是"一言不合就降价"。辽宁12316金农热线以及《新农业》杂志公众号后台显示,过去一年,只要是与"玉米""粮食价格"相关的话题,阅读量和转发量就会惊人地高,留言也惊人地相似——"玉米还能降价吗?补贴什么时候发?"甚至有很多不理解玉米政策的人激动留言。  相似文献   

6.
<正>"涕灭威"西瓜、"乙草胺"草莓、"套药袋"苹果……一个个关于农药残留的"新闻",让公众闻之色变,更让很多农产品产地和农户遭受当头棒击,恍如灾难。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是否一定不合格?检出残留超标的产品吃下后离"癌"不远了吗……面对消费者关注的有关"农药残留"的几大疑问,笔者通过采访权威专家,为大家揭开危言背后的真相。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从镉污染造成的"痛痛病"到接连出现的"毒地事件",让土壤污染问题成为社会的关注点。国务院日前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份备受瞩目的"土十条",能否让我们脚下的土地更洁净?能否让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一问:"土十条"能否让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万物土中生,"吃"和"住"都与土壤环境息息相关。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土壤污染事件,令人担忧。专家介绍,这些事件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两大方面。污染物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累积,通过作  相似文献   

8.
郭建男 《新农业》2014,(4):53-55
<正>您还在用QQ满世界找网友聊天吗?您还用打电话的方式来传递情感吗?您还不知道传个图片就能解答动植物病害吗?如果那样的话,你已经跟不上社会潮流了。现在大街小巷的潮男潮女们手机里都会安装一款叫微信的软件。微信是腾讯开发的即时通讯软件,不仅有QQ信息快速传递的优势,也有手机的语音功能,除此之外更增加了一些特色功能在里面。大家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试用一下这款软件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再加上涉农谣言扩散,公众往往谈农残而色变。这是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安全,又因为信息不对称,许多人产生了化学农药恐惧症。我们不禁要问:现在餐桌上的果蔬还能吃吗,农药残留危害真有那么可怕吗?本期我们针对农残这个社会热点问题为广大农民做一些解答——  相似文献   

10.
<正>鲜虾味道鲜美,许多人都爱吃。但是鲜虾搁置一段时间后,虾头处往往能看到一些黑乎乎的东西,是不是被重金属污染了?还能吃吗?实验人员将虾头变黑的虾送往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分别检测水产品中常见的铅、汞、砷3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检测结果是,这些虾身和虾头中的各项重金属含量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那么,虾的头部变黑到底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正新冠病毒耐低温的特性使其在冷库环境更易存活。近来,多地进口冷链食品包装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涉及水产品、畜禽肉类产品和水果等。"冷链""病毒""阳性"等关键词引起公众关注。核酸阳性是不是意味着有传染性?冷链食品还能放心吃吗?  相似文献   

12.
<正>大米、面粉作为我们的主食,在饭桌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买回来的米和面短期内吃不完,就会放着,日子久了,就开始生虫,令人很苦恼。网上有人说,米面长虫了一定不要再吃了,对身体会有危害。那么米面里究竟为什么会长虫呢?长了虫的米面还能吃吗?我们平时又该怎么做才能预防米面长虫呢?本文就为大家科普一下。米、面里为什么会长虫原因1:粮食还在地里时本身就带上了虫卵。由于米  相似文献   

13.
七连增,八连增,九连增……全国粮食连年增产支撑着我们的发展,然而务农有效益吗?吃亏吗?得实惠吗?10年后收入能倍增吗?这些问题让关注三农的人们时时牵挂。河南省延津县这个产粮大县的喜忧提醒我们:只有让农民种地不吃亏,得实惠,才能保障粮食安全,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中央加大财政投入,地方出台配套措施,支农力度空前加大。但农民也有苦衷:种地也就"裹得住"温饱,要"有效益""能致富",制约与难题还不少。记者走基层,在河南延津蹲点调研,所见所闻喜中有忧。延津县,豫北一个普通的农业小  相似文献   

14.
食用油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成分,但是您知道吗?大豆油在高温下不稳定,不适合做煎炸;花生油耐热性较好,更适合炖炒……许多人也都明白,食用油要换着吃才更健康,但前提是,您  相似文献   

15.
"土豆你想怎么吃?土豆片、土豆丝、土豆泥,酸辣、炝炒、醋溜……""别拿土豆不当干粮!"在土豆主粮化浪潮来袭时,公众对"土豆怎么吃"表示出极大关注。调侃过后,我们必须提出一些问题:为何国家政策开始支持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还存在哪些困难?土豆当主粮,老百姓吃得惯吗?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后,如何降低其价格波动的可能性隐患?此外,还有中国农资人最关心的问题:土豆广泛种植后对农资企业的影响如何?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本期,《中国农资》将为您逐一解答。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用占世界9%的耕地生产了占世界25%的粮食,解决了占世界20%左右人口的吃饭问题,这种旺盛的生产如何持续,我们一直都会有吃的吗?化肥、农药、食品添加剂等工业产物影响食品品质,我们还敢吃吗?生活条件变好,不良饮食习惯带给健康莫大伤害,我们会吃吗?  相似文献   

17.
种草也可以赚钱吗?回答是肯定的.当然,这里不是让您种植普通的供马、牛、羊等牲畜吃的草,而是可以美化环境、减少城市尘土的那种特殊的草.这类草中,有的还可以被用来铺设足球场地.所以,今天我们向您推荐的行业是"草皮种植业".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吃虚报浮夸苦头还少吗?虽说今天逼人造假的“高压气团”不存在了,但一些地方的浮夸造假之风仍恣意泛滥。更令人痛心的是,面对浮夸造假这一“公开的秘密”,许多人熟视无睹,有的甚至知假护假。  相似文献   

19.
<正>"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儿歌,唱的就是燕子的迁徙。地球上每年大约有500亿只鸟儿要完成迁徙,那么鸟儿为什么要迁徙?出发的信号是什么?出发前鸟儿们会做哪些特殊的准备?迁徙中它们会迷路吗?它们有哪些超凡的能力应对旅途中的危险?它们什么时候回来?让我们翻开《神奇的大迁徙——候鸟的春来秋去》,一同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2016,(11)
正我们都希望吃到无污染、味道好、价钱又便宜的蔬菜,可是目前的栽培手段很难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对于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已跌至空前低点的今天,大家无论吃什么都战战兢兢,对坊间流传的某些食品"有毒"的说法,更是风声鹤唳,宁可信其有。现在大众对反季节蔬果的关注与质疑不断升级,那么反季节蔬果还能吃吗?反季节蔬菜该不该吃的争论源自何时,无从考证。早在西汉年间,中国人就利用温室来种植反季节蔬菜了。据《汉书·循吏传》记载,"太官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