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栽培大麦×纤毛鹅观草)×栽培大麦,回交B_1及其亲本的同工酶分析,研究了回交B_1与亲本之间同工酶谱带的异同,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回交B_1各植株的酶谱与栽培大麦相似,但也出现了一些变异。具有一些纤毛鹅观草的酶带。认为在回交B_1各株中,不同程度的具有纤毛鹅观草的遗传物质,这与其形态学,细胞学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以幼穗脂酶同工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对玉米毛82-2交系的16个姊妹系或姊妹种分别运用垂直板聚丙烯酸胶凝胶电泳方法分析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功酶,运用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分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在姊妹系间、姊妹种间、姊妹系与其对应姊妹种间,酯酶同工酸酶谱差异甚微,而过氧化物酶同功酶酶话有明显差异.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酸酶谱,用等电聚焦电泳所得酶带比用垂直板聚丙烯酸肢凝胶电泳所得酶带丰富,故显示出的差异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BC1F3代对亲本(披碱草和野大麦)优良特性的继承情况、杂种优势及育性恢复情况。[方法]重点对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BC1F3代的农艺性状,包括生育期、生长速度、花粉育性、结实性、再生性和株丛鲜草产量等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BC1F3代各株系的生长节律趋向于亲本野大麦,不同株系的生育天数有所不同,但都接近轮回亲本野大麦;BC1F3代不同株系花粉育性和结实性有较大差异,但回交后各株系的花粉育性和结实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YF3-93花粉育性已经超过亲本野大麦,自然结实率也较高。有的株系花粉育性和开放授粉结实率较低,如PF3-52。BC1F3代各株系产草量有较大变异,不同株系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如YF3-64、YF3-74和YF3-83的杂种优势分别为75.53%、75.12%和66.16%,而PF3-52、PF3-15、YF3-42产草量不及亲本。[结论]该研究为培育适合干旱、盐渍生境的牧草新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我室自育的山区玉米育种用优良自交系S37的4个姊妹系和以它们为父本组配的2个适于山区种植的优良杂交种雅玉2号与合苏单交的幼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分析,并对它们扫描,以各酶带的酶含量为分析的基础数据,用Tocher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酯酶的酶谱,除了S37(4)外,其余5个供进材料极为相似,但聚类分析则表明供试材料可归为两大类,S37(1)自成一类,剩余5个材料可归为另一类;供试材料过氧化物同工酶呈现较大的变异。S37(1)与S37(3)的酶谱相近,S37(2)、S37(4)和雅玉2号间的酶谱相同,合苏单交有自己的特征酶谱;聚类分析也将它们归为三大类:雅玉2号与苏合单交,S37(1)归为一类,S37(2)与S37(4)可归为另一类,S37(3)自成一类。并对上述结果作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5.
以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s(Retzius)Jeswiet]为亲本进行甘蔗杂交育种研究。结果表明: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的种子发芽率低;斑茅杂种F1代具有极高的不育性;斑茅的绵心、侧芽等不良性状具有很强的传递力;经多年艰辛探索,育成的斑茅杂种甘蔗BC1品系,已得到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功酶分析鉴定的认定。  相似文献   

6.
鹅观草和大麦及其属间杂种F_1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鹅观草、大麦及其属间杂种的幼根、剑叶和幼穗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器官的酯酶同工酶谱表型有明显差异。鹅观草和大麦同—器官酶谱差异较大,表现在酶带数目、分布区域、酶带迁移和酶的活性上。佐证了鹅观草与大麦的亲缘关系较远。杂种F_1酶谱主要表现为互补两亲本酶谱的模式,并且有偏向母本遗传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研究空间诱变对蒙农杂种冰草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以空间诱变冰草F1植株为材料,对诱变后冰草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谱带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株空间诱变蒙农杂种冰草株系和对照冰草之间表现出一定的遗传性,每一株空间诱变蒙农杂种冰草都有自己的变异酶带;对照冰草有6条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诱变冰草的酶带数从3条到8条不等,大部分酶带强度趋于减弱;对照冰草有8条酯酶同工酶酶带,诱变冰草的酶带数从3条到10条不等,大部分酶带强度趋于减弱。  相似文献   

8.
豌豆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4×6不完全双列杂交组成的24个F1豌豆(P.sativum)杂交组合8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表明,各性状配合力效应不同,同一性状不同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也各异;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的高低决定于单株粒数和百粒重特殊配合力效应的高低及其协调;加性和非加性效应都很重要,但株高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单株粒重、百粒重等七个性状表现为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占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鸭血浆蛋白(酶)多态性电泳图谱及其与数量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了鸭不同品种、不同品系及其商品代等10个组合的血浆淀粉酶(Amylase)、酯酶(Esterase-1)、转铁蛋白(Transferrln)、前白蛋白(Prealbumin)等四项血浆蛋白(酶)的电泳图谱,发现淀粉酶、转铁蛋白、前白蛋白、酯醉(ES-1)强带的电泳图谱在品种间、品系间都没有差异;酯酶(ES-1)弱带型在不同品种间、及品系间具有统计上的差异,其遗传表达行为与性别有关。各品种间、及品系间的Tf相对含量、酯酶强带相对含量及其与鸭的各项肉用性能的关系无特定的趋向可盲。不同品种、不同品系间酯酶弱带图谱的统计上的差异与数量性状有关;ES-la型频数高的品种或品系,其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ES-1b型频数高的两个不同专门化品系(指父系和母系)杂交后代的杂种优势率最大.ES-1e型频数以麻鸭类型品种为高。  相似文献   

10.
以小麦、玉米、小米、高粱、狼尾草五个不同属的材料为外源DNA供体,经减压渗透转化受体紫稻。从获得的变异材料中各选一份在苗期、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四个时期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等电点聚焦电泳(PAG-IEF)分.析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发现各材料在所检测的四个时期均与受体紫稻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多表现在变异后代材料在弱带和痕迹带的缺少和增加上。并且在变异材料与受体之间差异存在多种表现形式,在生理生化水平上表明了这些变异后代材料与受体紫稻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栽培黄瓜(Cucumis sativus L.,2n=14)与野生酸黄瓜(Cucumis hystrix Chakr.,2n=24)经远缘杂交和多代回交、自交而来的渐渗系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和表型鉴定,旨在为黄瓜导入酸黄瓜外源DNA片段提供相应依据。【方法】从分子标记分析、DNA序列比对和农艺性状表现上对各渐渗系和双亲进行研究。【结果】渐渗系与栽培黄瓜存在13.2%的遗传多态性,包括供体特异带、缺失带和产生的新带。利用RAPD引物D-11和SSR引物06632在渐渗系中分别扩增出约310bp和150bp的酸黄瓜特异带,序列分析表明其与酸黄瓜相应DNA片段的相似性分别为92.93%和96.48%,碱基差异分别为41个和9个,包括碱基转换、颠换和缺失。表型鉴定发现其呈现出酸黄瓜的遗传特性。【结论】野生酸黄瓜DNA已渐渗进入栽培黄瓜基因组,同时发生了少量不同类型的变异。  相似文献   

12.
用玉米综合种“G—1”与一墨西哥一年生大刍草进行种间杂交,后代采用连续自交、1—3代回交结合自交的选育方法,进行选系。对不同选育方法的育种效果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采用连续自交或不同次数回交后自交选系,都能获得较好的选系。但回交比自交具有较快的稳定速度。在回交选育方法中,不同回交次数从总体而言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回交亲本对后代选系的影响是显著的;而且,不同回交亲本显示具有不尽相同的适宜回交次数。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健康嫩茎组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中有4条酶带,刺伤组织较健康组织新增加3条酶带。分别用松色二孢菌华中型(HZ型)代表菌株JH-1和华南型(HN型)代表菌株BY-2接种被刺伤的湿地松嫩茎,接种弱致病力的菌株BY-2后,感病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中比刺伤对照新增加1条酶带;接种强致病力的菌株JH-1后,感病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中较刺伤对照新增加3条酶带。2个供试菌株在侵染寄主后导致寄主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上出现差异的表现,与它们在形态特征、产孢条件和致病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表现相同。  相似文献   

14.
Using polyaerylamide gel clectrophoresis. the zymogram pattern of esterase isozymes for R. tsukushiensis var. transiens. H. vulgare and their hybrid F_1 in young routs. young spikes and flag leaves was analy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zymogram pattern of esterase isozymes displayed diversity in different organs of R. tsukushiensis var. transiens and H. vulgare. The zymogram activity and position of esterase isozyme of them at same organ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t suggested tha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 tsukushiensis var. transiens and H. vulgare were remote. The isozymic pattern of the hybrid F_1 mainly displayed complementary pattern of two parents and a tendency to the maternal type.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半野生小麦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 2 8份中国特有半野生小麦的幼苗、剑叶及幼穗的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 :酯酶在这些材料中存在组织特异性。幼苗电泳出 10条带 ,8种酶谱类型 ;剑叶 15条带 ,7种类型 ;幼穗 18条带 ,2 0种类型。幼穗的酯酶同工酶在材料个体间类型最为丰富 ,更能反映个体间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云南小麦和西藏半野生小麦亲缘关系较近 ,它们与新疆小麦的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16.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八倍体小偃麦为桥梁亲本与普通小麦进行杂交,研究了不同杂交方式的当代结实率,不同杂种世代的育性和若干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1.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没有明显的杂交不亲和性;2.杂种后代的育性随着自交和回交世代的增进而逐渐提高;3.杂种(F_1)的株高与双亲平均值相近,F_1的抽穗期具有明显的倾早性,F_1的穗长和每穗小穗数高于双亲平均值;4.杂种后代变异类型丰富,可以分离并选育出抗病、矮杆、强杆、大穗多花等优良类型,丰富育种的种质资源。因此,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是将偃麦草的遗传物质导入普通小麦,选育具有偃麦草优良特点的种质材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抗白粉病小偃麦异附加系的选育及细胞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源于中间偃麦草的八倍体小偃麦TAI7047为供体、感白粉病的普通小麦优质品种晋太170为受体,通过杂交、回交,从其BC1F4杂种后代中选育出小偃麦种质系CHadd7001和CHadd7002。形态学、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它们的主要形态性状介于双亲之间,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n=44。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中间偃麦草,CHadd7001,CHadd7002及其供体亲本TAI7047对白粉病均免疫,而受体亲本晋太170则高感白粉病,说明其抗性可能均来源于中间偃麦草。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老芒麦与紫芒披碱草及其正、反交F1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酯酶(EST)同工酶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生育阶段正、反交F1植株均继承了双亲的基带,表现稳定的遗传特性,同时正、反交F1及亲本在酶带数目、位置方面差异显著,这从酶蛋白分子水平证明正、反交F1的真实性。同工酶酶谱表征可作为正、反交杂种F1与其亲本相互鉴定和识别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9.
转bar基因小麦的回交转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回交法,将抗除草剂转基因小麦bar基因导入皖麦48和扬麦158中.经苗期抗性鉴定及GS酶活性、叶绿素含量、PAT酶活性测定,结果证实了抗除草剂bar基因已经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且能够正常表达.回交后代与对照在主要农艺性状上无明显差异,表明通过回交将bar基因转育到其它品种,是获得新的抗除草剂小麦品种的一条简便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