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8-2010年7~9月,调杳并整理分析天祝小三峡森林公园的蝶类,有8科54属77种(亚种),其中粉蝶科有9属22种,占总种数的28.5%,为优势类群;蛱蝶科有17属17种,占总种数的22.08%,眼蝶科13属14种,占总种数的18.18%,为次优势类群;灰蝶科9属9种,占总种数的11.69%,绢蝶科1属8种,占总种数的10.39%;弄蝶科3属3种,占总种数的3.9%,凤蝶科和蚬蝶科各有1属2种,各占总种数的2.60%,为罕见类群.在54属中,单种属有45个,占总属的83.33%,属种比值系数为0.7013.  相似文献   

2.
2008~2010年每年7~9月,在天祝小三峡采用以路线调查为主、点线结合的方法实施标本采集,共获得蝶类标本2 000多个,经整理鉴定出蝶类77种,隶属于8科54属。其中粉蝶科9属22种,占总种数的28.5%,为优势类群;蛱蝶科17属17种,占总种数的22.1%,眼蝶科13属14种,占总种数的18.2%,为次优势类群;灰蝶科9属9种,占总种数的11.7%,绢蝶科1属8种,占总种数的10.4%,为常见类群;弄蝶科3属3种,占总种数的3.9%,凤蝶科1属2种,占总种数的2.6%,蚬蝶科1属2种,占总种数的2.6%,为罕见类群。从属种数量来看,单属种较多,即有45属在天祝小三峡仅分布1种,占总属数的83.3%。在77种蝶类中,古北界种有58种,占总种数的75.3%;东洋界与古北界兼有种13种,占总种数的16.9%;广布种6种,占总种数的7.8%;东洋界种无分布。结果表明,该地区分布的蝶类区系成分以古北界的种类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分析研究广东肇庆北岭山蝶类区系及其与广东省其它地区蝶类的相似性比较。【方法】于2000-2015年对北岭山蝶类多次进行系统的调查采集。【结果】广东肇庆北岭山蝴蝶共有10科75属140种。其中,凤蝶科7属20种;粉蝶科10属16种;斑蝶科5属13种;环蝶科1属1种;眼蝶科7属20种;蛱蝶科21属41种;珍蝶科1属1种;蚬蝶科3属7种;灰蝶科13属14种;弄蝶科7属7种。广东省新记录种4种,中国特有种9种,国家级保护种4种。组成以东洋区种为主体,占总种数的64.29%;无新热带区种类的渗入。北岭山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蝶类组成较为相似,相似性指数达0.63,与深圳地区蝶类和石门台自然保护区蝶类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51和0.45。【结论】北岭山蝶类资源丰富,应加强对珍惜种类的保护、有害种类的防控以及观赏种类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对采自陕西平河梁自然保护区蝶类标本进行鉴定,发现该保护区蝶类共8科44属68种,其中凤蝶科5属10种,粉蝶科5属15种,眼蝶科8属13种,灰蝶科2属2种,蛱蝶科19属23种,环蝶科2属2种,蚬蝶科1属1种,弄蝶科2属2种。分类统计表明,在属级阶元上,采集的44属中,蛱蝶科>眼蝶科>凤蝶科=粉蝶科>环蝶科=灰蝶科=弄蝶科>蚬蝶科,蛱蝶科居于优势地位,占总属数的43.18%;在种级阶元上,采集的68种蝴蝶中,蛱蝶科>粉蝶科>眼蝶科>凤蝶科>环蝶科=灰蝶科=弄蝶科>蚬蝶科,仍以蛱蝶科占优势,占总种数的33.82%;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单属种较多,有31属仅分布1种,占总属数的70.45%;从单属种分布来看,蛱蝶科>眼蝶科>凤蝶科>灰蝶科=弄蝶科=环蝶科>蚬蝶科>粉蝶科;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具有蝴蝶属级多样性较高的特点。区系分析表明,平河梁自然保护区的古北界蝶类有6属8种,分别占总数的13.64%、11.76%;东洋界蝶类有20属20种,分别占总数的45.45%、29.41%;广布种有27属40种,分别占总数的61.36%、58.82%;以广布种为优势成分。从世界动物地理区系看,平河梁自然保护区蝶类分布极不平衡,是以古北和东洋区共有种为主体构成的;从中国动物地理区划来看,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属华中区,共有种较多,具有较为丰富的蝶类资源。  相似文献   

5.
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甘肃头二三滩自然保护区对蝶类昆虫进行调查研究。在该区共采集到蝶类标本6 000余号,经鉴定和整理共得到蝶类132种,隶属10科89属。其中,凤蝶科6属9种,绢蝶科1属2种,粉蝶科11属20种,环蝶科1属1种,眼蝶科18属27种,蛱蝶科30属47种,喙蝶科1属1种,蚬蝶科1属1种,灰蝶科13属16种,弄蝶科7属8种;属于甘肃省首次记录蝶类有8种。在属级分类阶元上,单种属有65个,占总属的73.03%;多种属有24个,占总属的26.97%,包含的种类数有67种,占总种数的50.76%;属种比值系数为0.67。从区系成分分析,该区蝶类属于古北界的有60种,占总数的45.46%;该区蝶类属于东洋界的有19种,占总数的14.39%;广布种有53种,占总数的40.15%。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安县蝶类资源较为丰富,共有204种,隶属于10科95属.从属级水平看,属数最多的是蛱蝶科(Nymphalidae),有34属,位居10科之首;而属数最少的是喙蝶科(Libytheidae),仅1属;处于中间水平的,按照属数由多到少依次是:眼蝶科(Satyridae,14属)、弄蝶科(Hesperiidae,13属)、灰蝶科(Lycaenidae,10属)、粉蝶科(Pieridae,9属)、凤蝶科(Papilionidae,8属)、斑蝶科(Danaidae,2属)、环蝶科(Amathusiidae,2属)、蚬蝶科(Riodinidae,2属).从物种水平看,种数最多的依然是蛱蝶科(Nymphalidae),有85种;最少还是喙蝶科(Libytheidae),仅1种;其他科物种数处于中间水平,按照种数由多到少依次是:眼蝶科(Satyridae,36种)、凤蝶科(Papilionidae,21种)、粉蝶科(Pieridae,21种)、弄蝶科(Hesperiidae,16种)、灰蝶科(Lycaenidae,14种)、环蝶科(Amathusiidae,4种)、斑蝶科(Danaidae,3种)、蚬蝶科(Riodinidae,3种).区系成分研究表明,四川省安县蝶类以东洋成分为主,东洋界种占总种数的56.37%.其次是广布种,占34.31%.古北界种最少,仅占9.31%.此结果与该地区的地理区划相吻合.该地区蝶类资源有些种类是珍稀种类或稀少种类,应该加强对该地区蝶类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甘肃天祝地区蝶类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雄  马怀义  马正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26-13928
2008~2010年每年7~9月,用野外观察、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的方法,研究了甘肃省天祝地区的蝶类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鉴定到的蝶类共有8科54属78种,并且在该地区发现甘肃蝶类1个新记录属和10个新记录种。其中粉蝶科9属22种、蛱蝶科17属17种、眼蝶科13属14种、绢蝶科1属9种、灰蝶科9属9种、弄蝶科3属3种、凤蝶科1属2种、蚬蝶科1属2种,粉蝶科种数占总种数的28%,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河北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类及其组成,对该保护区的蝶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五台山保护区有蝴蝶123种,隶属于7科75属。其中,蛱蝶科的属和物种数种最丰富,为25属49种,占绝对优势;喙蝶科的属数和种数最少,为1属1种。蛱蝶科和眼蝶科的优势种最多,占优势种类的78.57%,构成蝶类的主要优势种群。弄蝶科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分别为1.914 9和0.200 4;蛱蝶科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3.000 8,凤蝶科的物种丰富度指数最低,为0.552 6;凤蝶科的优势度指数最高,为0.866 9。4个不同采集地的蝶类多样性显示,涿鹿杨家坪具有最高的物种数(107种)、个体数(2 020只)和总的多样性指数(3.635 2),涿鹿杨家坪和蔚县金河口的物种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584 7,共有蝴蝶69种,为中等相似。  相似文献   

9.
在1999年至2000年期间,对重庆市蝾类进行的调查表明,已知蝶类有404种,隶属于12科171属.重庆市蝶类区系组成以东洋界为主体,占种数的62.1%;广布种次之,占23.3%;古北界种最少,占14.6%.根据聚类分析并结合地形、气候和植被,可大致将重庆市蝶类地理区划分为3个区.  相似文献   

10.
在1999至2000年间,对长白山蝶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已知蝶类有8科96属187种;长白山区蝶类区系组成以古北界种为主体,占种数的76%,广布种次之,占22%,东洋界种最少,占2%。根据聚类分析,并结合地形、气候和植被,可将长白山区蝶类地理区划为3个区。  相似文献   

11.
郭成  袁树先  白桂芬  李冰  刘冰  曹进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263-13265
分析研究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结果表明: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共有7科54属88种;区系组成以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为主体,占总种数的54.54%。  相似文献   

12.
冉辉  梅杰  禹真  张雷  梁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240-5242
2011年7月16~22日,在贵州省佛顶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蛇类动物资源调查时,共采集到12条标本,经鉴定为8种,隶属游蛇科的8个属。其中,龙胜小头蛇(Oligodon lungshenensis)和山溪后棱蛇(Opisthotropis latouchii)为佛顶山蛇类新纪录。结合以往文献记载,现已发现佛顶山蛇类共29种,隶属3科、20属。佛顶山自然保护区蛇类比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少4种,这2个保护区蛇类动物区系具有明显的东洋界特色,佛顶山蛇类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南区物种(占种数的17.24%)以及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占种数的58.62%)为主,而梵净山蛇类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物种(占种数的18.18%)以及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占种数的57.58%)为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考证大量文献资料和定名标本基础上整理出六盘山不全变态类昆虫名录,共计12目70科236属382种。采用二元相似性系数公式SI=C/(A+B-C)对该区昆虫的区系特征及其相互间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以下初步结论:六盘山不全变态类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突出古北区成分,共计219种,占已知总数的57.33%,古北界+东洋界混合成分次之,共计122种,占31.94%;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华北动物区成分113种,占29.58%,其他成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蒙新区〉东北区〉西南区〉青藏区〉华中区〉华南区,表明该区昆虫在区系组成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徐新宇  袁荣斌  雷平  兰文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47-12548,12551
2013年6~10月对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蛾总科昆虫进行了调查,通过采集标本鉴定和参考原有天蛾名录,确定保护区内天蛾共4亚科、19属、32种,其区系组成的特点为:东洋界种类占明显优势,共12种,占总数的37.50%;古北界的种类较为罕见,仅有2种,占总数的6.25%.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翅目昆虫名录进行区系分析,保护区共有半翅目昆虫11科32属38种,其中蚜科(Aphidida)是优势科,共10属11种,其次是蝽科(Pentatomidae)7属9种和缘蝽科(Coreidae)3属3种.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组成上,宁夏云雾山的半翅目昆虫以“古北区+东洋区”为主,占63.16%;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以全国广布型比例最高,占23.68%,“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跨区分布型次之,占13.16%,“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跨区分布型占10.53%.  相似文献   

16.
掌握大坪箐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的资源情况,通过野外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坪箐地区蕨类植物共24科43属79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以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等为主;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内温带种占绝对优势,为总种数的77.2%,具温带性质.其中,东亚分布有51种,占总种数的64.6%,说明为东亚区系.热带成分种共有14种,世界广布种共有4种,说明区内蕨类植物与热带、亚热带有一定的联系;与贵州大部分地区处在植物分布区的过渡地段上一样,比较多的属(51.2%)在这里只有1种分布,具有其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我国牡蛎蚧亚科的地理分布,对国内馆藏标本(计5000余张)进行观察整理,并采集制作新标本(计1 000余张),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我国牡蛎蚧亚科共有8属79种,在世界地理区划中绝大多数种类在东洋区有分布,达8属69种,占87.34%;仅分布在东洋区的有51种,占64.56%.在中国地理区划中,分布在华南区的种...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佛顶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和地理特征。结果表明:(1)佛顶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7科61属161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其中以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铁角蕨科等为主;(2)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内温带种占绝对优势,为总种数的70.2%。其中,东亚分布有110种,占总种数的68.35%。热带、亚热带种占到了总种数的23.6%,说明区内蕨类植物与热带、亚热带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3)与贵州大部分地区处在植物分布区的过渡地段上一样,比较多的属(45.9%)在这里只有1种分布,具有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2年5∽8月和2003年7月期间,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获得蝶类398只,隶属于6科55属78种,蛱蝶科种类最多,凤蝶科最少。对其区系和多样性进行分析,古北种31种,东洋种20种,广布种(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27种;分别占总数的39.8%,25.6%和34.6%。表明该地区蝶类以古北种为主体,更多反映出古北区的成分。在不同生境中,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个体数量较高,针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个体数量较低。而相似性分析表明。各生境之间的蝶类相似性系数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