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9ZS—20型稻麦秸秆铡撕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总体结构,工作原理,核心工作部件的结构设计,以及整机的技术特点和规格。该机具能够满足户用秸秆沼气工艺流程的对于秸秆原料预处理的要需求,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9ZS—20型稻麦秸秆铡撕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总体结构,工作原理,核心工作部件的结构设计,以及整机的技术特点和规格。该机具能够满足户用秸秆沼气工艺流程的对于秸秆原料预处理的要需求,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是一种可再生生物资源,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巨大,在联合收割机基础上增加粉碎机、制块机、定量输送装置、注水系统等,利用联合收割机的捡拾、输送装置对稻麦秸秆进行田间捡拾制块技术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研制了新样机,通过试验,认为实现稻麦秸秆的田间制块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4.
SGTN-180ZF型新型稻麦秸秆还田机是通过对现行灭茬机进行结构优化,在吸取原机型优点的同时,重点对变速箱体、刀轴总成、变速操纵结构进行了研究和试验,改进了设计,增加了拨档正反转和双杆拨档变速,提高了整机性能和秸秆还田(灭茬)效果。经一年多的研制和试验,SGTN-180ZF型新型稻麦秸秆还田机已批量生产并成功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目前稻麦秸秆还田作业机具作业效果不理想、秸秆埋覆深度浅及保墒蓄水能力差等问题,将秸秆犁翻旋耕技术与保护性耕作要求相结合,设计了一种能够发挥犁翻旋耕等多种耕作方式优势的可调深复式耕整作业机,可一次性地完成犁翻、旋耕及深松等多项作业。为此,重点介绍整机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确定了机具关键部件的结构形式和主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具在工作时性能稳定、秸秆埋覆粉碎效果好、作业效率高、通用性强,能够满足多种条件下的稻麦秸秆还田复式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6.
稻麦秸秆犁翻旋耕复式作业耕整机一次作业可以完成秸秆粉碎、旋耕、覆土、还田等多道工序,能代替目前先秸秆粉碎、再犁耕或旋耕覆土还田二次作业模式的还田机械。整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作业效率高,作业深度可根据要求及土壤墒情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7.
1.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该机采用在现有秸秆粉碎还田机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秸秆接料、秸秆输送和秸秆抛送等装置,达到秸秆切碎并收集的功能.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8.
在JMX—5型平模制块机上对小麦秸秆进行了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压缩试验,测定了秸秆块的成型率、密度、含水率和粒度,分析了麦秸含水率和粒度对制块作业质量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为:试验用平模机能进行麦秸秆制块,适宜的物料含水率为24%,秸秆块的密度为1.2g/cm3,原料粒度小于10mm,秸秆块中粒度小于16目的占80%以上。针对样机的现有结构,提出了部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江苏秸秆还田及综合配套技术日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江苏是农业大省,稻麦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稻麦秸秆占全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的70%以上,约3000多万吨,位居全国第四位。如何搞好秸秆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已成为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群众期盼的一项重要工作。"十一五"以来,农机部门牵头就秸秆肥料化利用组织开展了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试验研究,先后研制开发、示范推广了一批秸秆还田机具,试验研究了基于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机插秧及机播小麦生长发育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明确提出了  相似文献   

10.
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村能源结构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稻麦产量的不断增加,农村剩余稻麦秸秆越来越多。传统上,对剩余稻麦秸秆的处理方式多以焚烧为主,然而,稻麦秸秆焚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还会降低能见度,带来交通安全隐患。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的出现,为我国农村剩余稻麦秸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主要研究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当前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推广应用进行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应加强农机与农艺的融合,不断抓好技术创新和工作机制创新,加快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集小麦秸秆粉碎和玉米免耕精密播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型联合作业机具.该机将秸秆粉碎装置分段布置在播种机构前方,较好地解决了长秸秆聚集使开沟管挂草壅堵的问题;在秸秆粉碎装置前设置喂入轮使喂入顺畅;合理设计了各工作部件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合理配置了部件间的相对位置;整机功耗小,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有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挤压膨化技术业已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饲料加工新技术.对农作物秸秆进行挤压膨化加工用做饲料,有助于缓解我国饲料粮供应紧张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介绍了秸秆膨化加工的设备及膨化原理,总结了膨化加工的关键工艺流程,分析了膨化前后农作物秸秆的细胞结构变化和营养成分的变化,并对今后秸秆挤压膨化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秸秆直接还田是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途径之一,在联合收割机上配套秸秆切碎抛撒装置对秸秆直接还田有着重要作用。介绍了秸秆切碎抛撒装置的一般结构,以及所配置的4DMQ-35A稻麦秸秆切碎抛撒装置、纵轴流稻麦秸秆切碎抛撒装置的技术参数。上述两种秸秆切碎抛撒装置与目前国内生产的稻麦联合收割机主要机型相配套,应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稻麦秸秆还田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都有着积极影响,它也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标志,秸秆还田是恢复和保持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基本途径。阐述了我国稻麦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并按照秸秆还田的深度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分析,从中梳理出秸秆还田作业机的发展历程和方向,并对今后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农村农户,设计了稻麦平床燃油干燥机,适于小批量稻麦干燥生产。整机设计烘干段采用分体结构,卸粮操作采用旋转方式,并对燃烧器改造及烘干机的有关计算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张世杰 《农业工程》2012,2(2):83-86
玉米秸秆收获机可在田间一次性连续完成玉米秸秆切割、整机输送、喂入、揉丝和物料收集等作业。该文主要介绍了4GRS-1000型玉米秸秆收获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对切割器、转筒、揉搓机和揉丝机等关键部件结构及性能参数进行了设计,同时对机组前进速度、机具的稳定性做了一定的分析。该机可由36.7~44.1 kW拖拉机悬挂,揉丝长度可调整,田间性能测试表明,整机的性能参数满足了设计标准,符合青贮收获机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常用的稻麦秸秆还田机具功能单一,作业质量不能满足农艺要求的现状,提出了一次作业完成稻麦秸秆(包括收获后撒布在田中的茎秆和收割后的根茬)粉碎、覆土还田和土壤旋耕的联合作业的设想,研究开发出了“1GJQN―165型秸秆粉碎—旋耕组合多用机”,并且对该机具的设计要点进行阐述。通过对该机具进行的稻麦秸秆、棉花秸秆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机具的作业质量完全满足农艺要求,粉碎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稻麦产区由于田间割后留茬高、残留稻麦秸秆影响下熟播种栽插,农民通常在田间将其燃烧,不仅浪费秸秆资源,造成环境污染,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表层土壤,彻底解决秸秆田间燃烧问题迫在眉睫。各地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都在研究秸秆综合利用的方法,就当前农业生产形式与现状来看,秸秆全量或半量还田才是解决秸秆燃烧的最基本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秸秆成型块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影响玉米秸秆固化成型的工艺因素包括成型压力、温度及含水率等,成型块的微观结构对其宏观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电子立体显微镜观察玉米秸秆固化成型后的颗粒物料之间的结合方式和显微形貌,从微观角度研究成型工艺参数与成型块微观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成型块颗粒之间主要以机械镶嵌、天然粘结剂粘结的形式结合。在成型压力60~90MPa,物料温度75~100℃,含水率8%~16%的成型条件下,制得的玉米秸秆成型块内部颗粒结合紧密,机械镶嵌作用明显,对应得到的成型块物理品质和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