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人类识别到:海洋是对实现可持续发懈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个新兴发展领域,海洋农牧化(Farming and Ranching of the Sea)的研究已成为21世纪海洋兰色革命挑战的主要对象,也将成为海洋时代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方向以来,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我国海洋农牧化持续发展,海洋农牧化是海洋生物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与模式,涉及一些深层次的理论研究问题,尚需探讨和思考,本文就我国海洋农牧化研究的有关问题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委、省政府在1998年9月召开的全省“海上山东”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加快全省海洋开发,要重点实施好“四大工程”,即海洋农牧化建设工程、涉海工业建设工程、海上大通道建设工程和滨海旅游业建设工程。同年底,省委、省政府发出的《关于加快“海上山东”建设的决定》中对“全面启动海洋农牧化建设工程”也作了进一步强调。为此,笔者对实施海洋农牧化建设工程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如下浅见:1海洋农牧化建设工程的内涵及其重要地位1.1海洋农牧化建设工程的内涵 所谓海洋农牧化建设工程,是指在全省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3.
全国重点渔业发展基地的江苏省启东市,最近几年来,十分重视海洋农牧化研究,采取有效的增殖措施,认真保护海洋渔业资源,使海洋渔业生产稳步的发展。开展海洋农牧化研究,增殖海洋渔业资源,首先开展人工放流。他们主要经验是采取国家投  相似文献   

4.
山东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在阐述山东海洋牧场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基本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可持续发展中所遇到的环境问题,提出了海洋农牧化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洋牧场的开发,走一条农牧化道路,它的历史不长,只有20多年的历史,二十多年来,我国海洋牧场开发研究,初步已进入起始阶段,从理论上探讨到生产性开发,也已作出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存在了一些问题,现将我国海洋牧场开发研究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作一扼要地概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搜集了国内外许多资料,简述了国内外对虾放流增殖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开展斑节对虾资源人工增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大亚湾自然环境条件,提出关于大亚湾斑节对虾人工放流增殖的设想与建议。作者的设想与建议对我国开展海洋农牧化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工鱼礁在我国开发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蓝色革命计划”和“海水农业”构成未来海洋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人工鱼礁是海洋牧场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鱼礁即人为在水域中设置构造物,以改善修复和优化水生生物栖息环境,为鱼类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江苏省东部沿海地区的海洋资源优势、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并结合连云港、盐城、南通等地具体情况,提出苏东地区海洋农牧化发展战略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日本人工鱼礁建设的现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人工鱼礁建设是海洋农牧化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鱼礁建设历史悠久,已有三、四百年历史,作者就日本人工鱼礁建设的现状作扼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陆地资源日趋减少,人们正在大规模地寻找新的食物来源,海洋是人类的一个巨大的食物蛋白库。本文分析了世界海洋农业生产和市场分布的基本格局;从海洋农牧化设施、海洋增养殖技术、海水种植技术、海洋农业资源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国外海洋农业发展的进展;总结了美国、法国、日本和韩国海洋农业发展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将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营养保健品、及医药原料等;我国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促进海洋开发事业,实施海洋农牧化计划。面对新世纪的来临,迎头赶上先进国家的海洋开发水准,应加快多方面研究。摸清经济品种的自然生态规律,有步骤地进行区域开发,重视工程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建立完善的渔业管理法规,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并积极参与国际海洋资源的开发和相关学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人工鱼礁建设状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世纪 90年代以前 ,人们判断渔业先进国家的标准是年渔业总产量多少和捕鱼技术是否先进 ,但在 90年代中后期 ,这些观念已经改变 ,谁对本国渔业资源保护得好而且能增殖 ,谁就是渔业先进国家。 90年代以后 ,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渔业资源衰退的威胁 ,纷纷加大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 ,一些有识之士提出渔业要渔牧化。日本提出了海洋牧场的设想 ,我国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院士也提出海洋水产农牧化的建议 ,而人工鱼礁的建设则以先锋队的形式开始了海洋水产农牧化的征程。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增殖有各种措施 ,人工鱼礁建设是有效措施之一。目…  相似文献   

13.
海水中的无机氮是浮游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要素之一,是海洋生物食物链中基础的一环,其含量的变化将会对海洋生物的生态平衡和海域初级生产力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研究潮间带养殖区海水中无机氮含量的分布和变化及其与物理、化学、生物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于“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研究的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4.
<正> 1987年全国农业(水产)工作会议确定的近期全国水产发展路子为:发展两头,改善中间,突破加工。现仅结合辽宁省海洋捕捞业现状,探索把海洋捕捞业从“猎捕”型转向“农牧化”的增殖型渔,以“改善中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水产科技情报》2000,(3):138-139
浙江省将建造大型海洋牧场  海洋农牧化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近年来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正致力于研究环境保护型的生态养殖模式 ,逐渐摒弃掠夺型捕捞及引起生态平衡破坏、造成一定海洋污染的养殖生产方式。浙江玉环县决定投资 1.95亿元 ,用2 4 0 0 m长的栅栏坝将几个小岛连接起来 ,围成面积 156公顷的大型海洋牧场——浙江中陆岛海洋牧场。海洋牧场内将养殖多种名贵水产品 ,提高水产品的档次 ,达到国际市场对水产品的质量要求 ,增强我国水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海洋牧场投入运行后 ,将以此为龙头带动周边地区水产业繁荣…  相似文献   

16.
沿海大面积对虾增殖系我国海洋农牧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虾增殖过程中,如何加强渔政管理,是渔政管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总结国内外自然资源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对虾增殖工作的特点,在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增殖管理办法,科学组织放流和回捕管理,为我国对虾增殖的成功管理闯出了路子,提供了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工鱼礁开发建设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鱼礁(Artificial Reef)是海洋牧场(Oceanran ching、Pasture of the sea或称海洋农牧化)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鱼礁即人为在水域中设置构造物,以改善修复和优化水生生物栖息环境,为鱼类等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等场所,达到保护、增殖资源和提高渔获质量的目的,是改善近海渔场或建立新渔场的一项重要事业。  相似文献   

18.
<正> 基于人工鱼礁有良好的集鱼效果,又是海洋农牧化增殖手段之一,因此人工鱼礁成了世界各海洋渔业国家注意的问题。日本把人工鱼礁设置事业作为栽培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沿岸渔场改良、建造的重要支柱,故日本大力推荐人工鱼礁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迎接21世纪,展望海水增养殖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是海洋开发的新世纪。目前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今天,人类在各个方面都越来越依赖海洋。当今世界已进入全面开发海洋的时代,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战略。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世界各海洋国家均从人力、物力和财力诸方面加大了对海洋开发的力度,并向着深海采矿、海洋农牧化、海洋能源利用、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空间利用等深海和新的领域迈进。作为海洋开发新的产业,首当其冲,海水增养殖业成为海洋开发的热点。海水增养殖业的发展和新兴海洋产业的崛起,最关键的问题,急需发展海洋生物技术,才能使海水增养殖业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海洋牧场     
一、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海洋牧场是从陆上牧场这个词引伸过来的,意指用人工管理方法在海中养殖鱼贝类。现代海洋开发的项目之一,是充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由于世界上传统的渔业资源捕捞过度,海洋渔获量增长极其缓慢,再加上世界上沿海国家大多数已宣布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专属渔区,使远洋渔业的活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为了不断提高渔获量,满足市场需要,必须逐步改变传统的捕捞渔业,使海洋渔业走向农牧化的道路,就象人类祖先把采摘野果和捕捉野兽逐步改变为种植谷物和驯养家畜那样,海洋中的鱼贝类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