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 ~2013年2~7月,对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嘴蓝鹊营巢最早开始于2月下旬,结束于6月下旬;第一窝出飞后,即开始另选巢址进行第二窝繁殖,原巢不再利用.红嘴蓝鹊营巢于树上,选择2~4月建巢,均为常绿树种;5~6月建巢既有常绿树种,也有落叶树种.巢树平均高度(11.12 ±4.15)m、胸径(26.23±12.85)cm、巢高(7.35±2.80)m (n=13),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红嘴蓝鹊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有3个,依次为:巢树因子(主要包括:树高、树胸径、巢高)、隐蔽与食物水源因子(巢上郁闭度、巢距最近食源地距离、巢距最近水源距离)、光与人类活动影响因子(巢与巢枝朝向、巢距道路距离).繁殖期红嘴蓝鹊对人为干扰与噪音敏感,巢位较低和较大的暴风雨等均可能造成红嘴蓝鹊弃巢.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八哥繁殖期各阶段(筑巢期、产卵期、孵卵期和育雏期)的行为节律,试验采取定点全天瞬时扫描法,于2010年繁殖季节首次对南京城区八哥繁殖期行为节律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繁殖期行为包括静卧、站立、离巢、理巢、挪动、理羽、进食、鸣叫、清巢、拽羽、翻卵、换孵、喂雏、理雏等。离巢、静卧与站立三种行为在各繁殖阶段占时居多,其中静卧时长比递增;离巢与站立行为在繁殖期各阶段时长比依次减少,并分别在育雏期和孵卵期出现骤减。  相似文献   

3.
前言据调查,广东鹅种每年都有严格的繁殖期和休产期,即每年6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繁殖期,随后是换羽休产期。为寻求广东种鹅繁殖季节性的原因,探讨广东鹅全年繁殖性能的规律,我们进行了这一项试验,初步证明用人工控制光照技术改变广东鹅繁殖性,提高其繁殖力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于广东鹅性活动期进行了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研究了粉红椋鸟在繁殖季节的迁徒,求偶,筑巢,产卵,孵化,育雏,食性和分布规律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鸟在新疆境内为繁殖鸟,其分布区与蝗虫发生区密切相关,每年迁飞来的时间与当地蝗虫孵化期相一致,粉红椋鸟在繁殖期和育雏期均以蝗虫为食。喜集群营巢,巢多选出在山坡乱石堆缝隙内,每平方米2~3巢,每窝产卵4~6枚,孵化期主要以蝗虫为食,日食量达120~180头/只,粉红椋鸟可在距巢区5~8km范围内捕  相似文献   

5.
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控制蝗害生物系统工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研究了粉红椋鸟在繁殖季节的迁徒、求偶、筑巢、产卵、孵化、育雏、食性和分布规律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鸟在新疆境内为繁殖鸟,其分布区与蝗虫发生区密切相关,每年迁飞来的时间与当地蝗虫孵化期相一致,粉红椋鸟在繁殖期和育雏期均以蝗虫为食。喜集群营巢,巢多选在山坡乱石堆缝隙内,每平方米2~3巢,每窝产卵4~6枚,孵化期主要以蝗虫为食,日食量达120~180头/只。粉红椋鸟可在距巢区5~8km范围内捕食蝗虫,经捕食过地带,蝗虫密度可从每平方米30~40头下降至每平方米1头以下,控制效果异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了灰眶雀鹛在鼎湖山的种群生态分布情况,并对其繁殖习性作了报导。灰眶雀鹛的种群繁殖期为4—6月,每年只繁殖一次。巢为杯形,一般筑于林下灌丛中,窝卵数2—4枚,在繁殖期内各月份无明显变化;孵卵和育雏都由双亲鸟共同承担,孵化期11—13天,雏鸟一般于11—12日龄离巢;种群孵化率为83.3%,雏鸟成活率为91.4%。文中还报导了雏鸟的生长发育情况及食性。  相似文献   

7.
松鸦幼雏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鸦(Garrlus glandarius)在我国除极西部地区外都有分布,在分布地区是终年居留的。关于松鸦繁殖资料不多见,笔者曾于1983年在吉林省盘石县见有三巢,现将资料报导如下: 一、巢及其环境松鸦4月初开始占区营巢,筑巢多在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我们所见三巢,其中有2窝是筑在距地面2.5米高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的树杈上1窝筑在距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林20米远的老榆树上(Quercus mongolica Turcz),巢距地面的高为1.5米,巢周是柞杨的次生杂木林。巢呈碗状,外周用嫩枝编织,内衬以细嫩的枝,并见有松针,巢形粗糙,边缘不整,巢的大小见表1。据我们观察三窝产卵数,每窝均为8枚,三窝  相似文献   

8.
笼养丹顶鹤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于2005年3月~2006年2月在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内进行,选2对成年丹顶鹤进行了行为观测,结果表明:笼养丹顶鹤繁殖期主要行为活动的时间分配比为采食28.31%、游走22.15%、身体护理21.17%、瞭望13.01%、繁殖行为11.00%、静栖4.36%,且两性间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没有明显差异(P>5%,df=81);非繁殖期的行为时间分配为采食行为46.65%、瞭望18.92%、身体护理14.72%、游走12.30%、静栖7.40%。笼养丹顶鹤的繁殖行为包括对鸣(6.09%)、炫耀(5.15%)、交尾(4.84%)、营巢(4.65%)、警戒(10.44%)、卧巢(68.83%)等。其中雌鹤用于营巢的时间明显多于雄鹤(P=0.02<5%);雄鹤用于警戒的时间明显多于雌鹤(P= 0.006<1%)。繁殖初期,对鸣、炫耀、营巢、交尾行为的月间差异显著(P<5%),是繁殖初期主要的繁殖行为表现,而警戒的月间差异均不显著(P>5%)。笼养丹顶鹤行为呈现一定的日活动节律。  相似文献   

9.
金翅雀繁殖     
金翅雀(Carduelis sinica),在甘肃省及庆阳地区是一种夏季习见的鸟类。 1980年至1981年我们对甘肃庆阳地区金翅雀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现将所获资料整理成文,供参考。营巢前活动金翅雀每年3月中旬至下旬迁来,8月上旬以后数量逐渐减少,9月中旬90%迁走;在10月至11月上旬还可见到,但数量极少。迁来时,可见三、五成群活动于杨树、  相似文献   

10.
白腰雨燕(Apus pacifiCUS pacificus)在东北、内蒙、华北、甘肃和青海繁殖。我们于1979—1980年在长白山对它的繁殖及食性作了观察,现报道如下。一、生活习性白腰雨燕在长白山是夏候鸟。每年5月初成群迁到,迁到后多在高山的岩壁附近成群活动。5—8月中、下旬为繁殖期,8  相似文献   

11.
丹顶鹤繁殖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 (Miiller)〕是我国珍贵鸟类之一,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然而,有关丹顶鹤繁殖期的分布和繁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报道,仅见有零星材料,如郑作新(1955-1976)、仇秉兴(1963)和水野馨(1934)等。有鉴于此,作者于1974-1978年在齐齐哈尔市东南郊扎龙渔场对丹顶鹤的繁殖习性进行了研究,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包括穆棱-兴凯平原)作了补充观察。共发现丹顶鹤巢20窝,系统观察了其中的2窝。此外,为了解丹顶鹤的分布情况,作者对松嫩平原中的主要沼泽水域也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笔者于1986—1987年6月,在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乡,尔站林场、镜泊湖水产养殖场,牡丹江市郊对云雀东北亚种(Alauda aruensis intermedia)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1988年3—7月又作较为详细观察,了解到云雀(东北亚种)3月末迁来本地进行繁殖.10月末迁去。刚迁来时雌雄单种群活动。进入繁殖期后,成对活动。在开阔的农田和草丛下营巢,每年的5月初至6月中旬产卵,每窝产3—5枚卵,雌雄共同孵卵,孵卵期11一12天,孵出的幼雏留巢期10天。雌雄共同育雏。刚迁来时云雀以植物种子为食,进入繁殖期后以动物性食物为主。  相似文献   

13.
寿带鸟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寿带Terpsipho-ne paradisi incei是一种美丽的夏候鸟。每年5月中旬迁来,5月末6月初开始繁殖,8月末9月初迁走。在吉林省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低山丘陵地带阔叶林中。营巢在林下灌木或小乔木的枝杈上。我们发现的4窝中有3窝是营巢在小乔木的主杈上。仅一窝营巢在花曲柳幼树的枝杈上。巢相当精巧秀气。巢口园,底部尖,像一倒圆锥体。外壁系由植物花序、苔藓、羽毛、  相似文献   

14.
黑头鸭(Heteronetta atricapilla)是鸟类专性巢寄生中唯一的早成性鸟类,其雏鸟孵出后即离开巢,不再需要宿主的哺育。因此可以预期,这一寄生系统与其他的巢寄生鸟类不同,它们应该能利用较多的宿主,繁殖成效也较高。基于在阿根廷4年的研究,我们对黑头鸭的宿主利用模式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在野外我们没有发现黑头鸭自己筑巢的证据,这进一步证实黑头鸭是专性寄生繁殖鸟类。与预期相反的是,黑头鸭仅寄生很少的宿主,包括广泛分布和数量较多的2种骨顶鸡和1种鸥类,其他的宿主很少被利用,要么因为不常见,或因为它们逃避黑头鸭。在这3种主要的宿主中,黑头鸭卵的孵化成功率也由于宿主拒绝或忽略而相当低(≤ 28%),而3种宿主由于捕食而导致的死亡率并不高。这与Weller以往仅1年的观察结果吻合。我们的研究与以往关于黑头鸭巢寄生进化的假说不同,其所利用的宿主种类不多,孵化成功率较低。这表明,古澳大利亚大陆湿地的高捕食压力,以及宿主较强的护巢行为和较高的营巢成功率,在黑头鸭寄生繁殖的进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5.
钟福生  汪松 《野生动物》1999,20(3):28-29
牛背鹭(Bubulcus ibis)在湖南江口鸟洲为夏候鸟,数量多,常与夜鹭(Nycticorax nyticorax)、白鹭(Egrettagarzetta)和大麻(开鸟)(Botaurus stellaris)混群营巢.作者于1996年4月~1997年7月对江口鸟洲栖息的牛背鹭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黑尾鸥(Larus crassirostris)是蛇岛自然保护区主要繁殖鸟之一。在蛇岛,黑尾鸥从4月中旬开始筑巢,5月初开始产卵,每巢产卵1至3枚,以2枚的居多,5月下旬开始出雏,育雏期约为一个月。本文对黑尾鸥在繁殖期的活动习性,孵卵,育雏过程,雏鸟生长发育做了观察及测量统计,据结果作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2007年和2008年的4~7月,对青海湖4种主要繁殖鸟类:斑头雁、棕头鸥、普通鸬鹚、渔鸥的巢区进行了调查,发现4种鸟类的巢区主要分布在岛屿或半岛上。共发现10个巢区,分布在蛋岛、鸬鹚岛、海心山、三块石和布哈河三角洲5个地点。巢区平均面积为44.8±44.2 hm^2,巢的平均数量为1 002±715个。4种鸟类中以斑头雁的巢最为密集。巢区与周围环境的隔离和受保护程度是影响巢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巢区地表结构主要为沙土和砾石,几乎无植被覆盖。繁殖生境丧失和食物资源短缺可能是影响4种繁殖鸟类生存的最主要的因素,禽流感疫病的发生对这些繁殖鸟类构成了新的威胁。在以后的监测和保护工作中要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注意合理开发利用青海湖的自然资源,并加强禽流感的病源监测和鸟类保护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王建萍 《野生动物》2014,(3):316-319
2011-2013年3-9月,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斑翅山鹁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斑翅山鹑为留鸟,在海拔1 400-1 480 m的低山丘陵灌草带种群数量居多,在海拔1 600-1700 m的低山疏林灌丛带较少,海拔1 700 m以上的地区没有该鸟活动。繁殖前3月的种群平均密度为0.15只/hm^2,繁殖后的9月种群平均密度为0.25只/hm^2。3月末至6月进入繁殖期,年繁殖1次,1雄1雌制;雌雄共同营巢,营巢期6-7 d;窝卵数13-15枚,雌鸡孵卵,孵化期23-24 d,孵化率93.8%,成活率88.6%,繁殖力6.5只;雏在巢时间5-7 h,雏鸟早成性,雌雄鸡共同完成巢外育雏。近年来,斑翅山鹑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应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三种鸟的繁殖习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山椒鸟(Pericrocotus divancatus Rffles)、大鵟(Buteo hemilasius Tem minck et Schlegel)和中杜鹃(Cuculus saturatus Blyth),三种鸟都在东北繁殖,有关其繁殖习性的研究,国内尚未见到。我们于1987年5—7月在黑龙江省依兰县先锋林场山地次生林中进行鸟类调查期间,对三种鸟的繁殖习性作了观察。  相似文献   

20.
扎龙自然保护区银鸥繁殖习性观察张爱勤,王丽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161006)银鸥(Larusargentatuw)是世界广泛分布的鸟类之一,数量较大。其生态研究较少,我们于1984、1992年先后在扎龙自然保护区总部东南面积约为10km2的银鸥巢区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