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林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针对哈尔滨市的经济、社会、人口以及资源环境状况特征,建立了哈尔滨市林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哈尔滨市2008—2012年的林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纵向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哈尔滨市林地5年来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状态。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哈尔滨实际,提出了哈尔滨市林地可持续利用方面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林地的科学分等定级对促进林地资源优化配置、强化林地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在吸取当前我国森林立地评价的相关成就基础上,构建了林地分等定级技术体系.通过林地"分等"和"定级"两个层次工作,对影响林地质量的经济、社会、自然因素各项因子综合分析,按立地类型进行立地质量分析和适宜性评价,确定林地自然质量等;根据区域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水平调查结果,确定林地综合指数;充分体现其使用价值,以期为今后林地估价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三亚市林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分析,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对林地数量持续需求和保障林地质量持续稳定等方面,提出三亚市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思路以及实现林地可持续利用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4.
提出构建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选取具有全面性、主导性、区域性、差异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分别在森林基本因子、防护林资源、原始林资源、生态环境质量4个方面选取24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统计出森林基本因子指数、防护林资源指数、原始林资源指数、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进行加权计算形成综合评价指数。评估结果表明,区域森林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为1.06,达到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5.
蚬壳花椒受威胁程度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英姿  王平 《经济林研究》2008,26(1):108-112
为了可持续开发和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依据量化评价标准,从药用价值、分类意义、分布与生境要求、野生资源量、野生资源减少速率、栽培状况、保护现状和综合利用现状等8个方面对芸香科花椒属药用植物蚬壳花椒的受威胁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蚬壳花椒受威胁程度的总评分达9分,属于渐危种类。并就如何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蚬壳花椒野生资源问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之下,3S技术可帮助人们分析各类林地动态变化,可运用景观指数对林地进行景观格局分析。基于"3S"技术提取林地动态变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林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以更好地对林地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和保护林地资源,促进林地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7.
以财务、生态、技术、社会几方面的效益为指标,对林地的可持续经营视为一个投资项目,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林地可持续经营投资评价模型。在WebGIS技术支持下,采用C/S模式与B/S模式相结合的模式,以数据管理、图形管理、空间分析、林地可持续投资项目评价及其风险性评估为主要功能,设计了林地可持续经营信息系统。该系统可解决林业可持续发展数据共享问题,在互联网上实现林地可持续经营的数据查询、管理及林地投资项目评价。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集珠江三角洲地区229个建制镇的大样本数据进行林地集约利用评价,选取森林覆盖率、林地生产率、单位面积林木生产量、生态公益林面积比率、商品林面积比率、人均林地6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归一化法进行样本指标标准化,再结合熵权法确定指标熵值和熵权,计算得到林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值.评价结果显示珠三角非核心区建制镇的林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并进一步探讨促进林地集约利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研建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建不同森林经营单位级的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本文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为研究对象,结合林场的经营状况,采用目标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4个层次30个指标组成的林场级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利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采用加权平均法对该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状况进行了评价,得出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指数为0.778,处于基本可持续状态。通过评价找出了影响该林场可持续经营的关键因素为: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林地利用率、有林地单位面积生长量、森林病虫鼠害年均发生率等。  相似文献   

10.
森林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本文以咸宁市最新的国家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了该市林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对策。咸宁市的林地资源主要优势是自然条件优越、树种资源丰富、林地资源增长迅速;主要不足是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生产力低、可采森林蓄积比重少。该市林地资源潜在问题主要包括:保护与利用的矛盾、经济快速发展与林地资源管理手段滞后的矛盾、管理人员保障体系与林地资源后续发展的矛盾。主要对策包括: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制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深化改革,明确职能;提高经营水平;理顺林地产权关系,发挥市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