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茶叶科学》2013,(6):589
朱旗、苏祝成、何普明、江和源、陆建良、李大祥、成浩、梁月荣、林智、张正竹、屠幼英、阮建云、尹军峰、陈宗懋、韩文炎、傅冬和、龚淑英、张新忠、姜爱芹、章明奎、孙晓玲、付建玉、區少梅、陈亮、权启爱、杨万根、赵冬香、黎星辉、龚雨顺、郭雅玲、马立锋、汪建、  相似文献   

2.
《大豆科技》2016,(1):18-20
正1精喹禾灵大豆、花生、油菜、棉花、甜菜、甘蓝、白菜、芝麻、西瓜、番茄、马铃薯、烟草、亚麻、苹果、葡萄、蔬菜、西瓜、药材、向日葵、芸豆、苎麻、香蕉、菠萝、荔枝、柴胡。(注意使用剂量超过80毫升/亩安全性降低,易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1971—1979年在漳平、长汀、上杭、龙岩、连城、武平、永定、云肖、漳州龙海、南靖、平和、东山、连江、长乐、霞浦、松溪、福安、福鼎、永安、三明、宁化、清流、蒲田、长泰、福清、永太、建瓯、建阳、顺昌、安溪、德化等三十余个县(市)开展了冬种甜菜的多点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在平原、海涂、高山(海拔1000公尺左右)、丘陵,皆可于秋、冬两季种植甜菜,一般亩产块根2,000斤左右,含糖率  相似文献   

4.
《大豆科技》2005,(6):F0003
《大豆通报》杂志是由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与全国大豆科技推广协调指导小组联合主办。主要刊登与大豆行业相关的政策、科研、开发、生产、市场、产品等方面的规划建议、研究成果、阶段性试验、种植与深加工技术、国内外科技动态、科技信息、知识资料、经贸市场、学术活动以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场、企业简介等。《大豆通报》主要设置的栏目有:宏观论坛、科技纵横、课题跟踪、项目报道、科学试验、研究报告、实用技术、技术规程、种子世界、加工技术、科技动态、分析检测、农业机械、综述、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5.
施兆鹏  刘仲华 《茶报》2000,(3):13-15
茶鲜叶中,发现的化学元素有33种,有碳、氢、氧、氮、钾、钙、磷、硫、铝、铁等大量元素,有氯、铜、锰、锌、硼、硅、钼、钴、钠、碘、氟、硒、铬、锡等微量元素,这25种元素,被看成是茶树生命物质的主要成分。而铅,以及与铅同组性质的镍、镉、铍、银、钒、铋、钡等8种元素,  相似文献   

6.
程柱生 《茶叶通讯》2011,38(1):46-48
(六)动物类 带"龙"(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 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字的茶名:西湖龙井、大佛龙井、羊岩龙井、 海风龙井、莲台龙井、南海神龙井、龙潭茶、龙泉茶、龙虾茶、龙舞茶、 龙须茶、龙乾春、龙都香茗、龙都毛峰、龙都颗颗香、龙岩斜背茶、龙浦仙毫、龙浦翠茗、龙泉白天鹅、龙泉剑茗、龙泉玉剑、龙潭翠毫、龙游凤尖、龙山银尖、龙谷丽人、龙湖雪梅、龙湖翠、龙游方山茶、龙洞碧芽、雪龙茶、九龙茶、游龙茶、  相似文献   

7.
《大豆通报》杂志是由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与全国大豆科技推广协调指导小组联合主办。主要刊登与大豆行业相关的政策、科研、开发、生产、市场、产品等方面的规划建议、研究成果、阶段性试验、种植与深加工技术、国内外科技动态、科技信息、知识资料、经贸市场、学术活动以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场、企业简介等。《大豆通报》主要设置的栏目有:宏观论坛、科技纵横、课题跟踪、项目报道、科学试验、研究报告、实用技术、技术规程、种子世界、加工技术、科技动态、分析检测、农业机械、综述、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8.
11月19日,2004中国茶·广州(国际)采购年会在芳村 区南方茶叶市场隆重开幕。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 茶叶学会理事长穆有为、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吴焕 泉、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力、广州市协作办党委书记刘东 升、广州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汪峨、芳村区委书记、区人大 主任潘潇、芳村区区长黄河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 栋、广东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陈国本、刘建峰、吴定新、黎 忠权等,以及广州市商业局、市协作办、市外事办、市侨办、 市经委、潮州市农业局、梅州市农业局、饶平县政府、凤凰 镇政府等部门领导,和来自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 日本、韩国、广东、福建、浙江、四川、云南、江苏、广西  相似文献   

9.
2009年参试品种(系)共17个,分别为FY408、6116、万氏316、新石K10、06X2、西部4号、富全16号、硕丰165、农大06-2、隆安棉10号、惠远605、新石K11、中105140、X0405、620、金垦802,以新陆早13号为对照。2010年参试品种(系)共18个,分别为万氏416、Y3、ZB-0856、惠远717、DJ08-01、2049、石H4、石1031、金抗428、HT-902、3-6-7、6174-2、新B12、SHN-3、硕丰165、金垦802、博6,以新陆早36号为对照。其中金垦802、硕丰165、博6  相似文献   

10.
麦饭石是一种含多种营养元素的矿产品。据分析,它含有钾、钙、镁、钠等宏量元素;铁、铜、钛、镍、铬、锡、铅、硅、硒等微量元素;还有镧、铈、镨、钕、钐、铕、钆、镝、铒、铥、镱、镥、钯等14种稀土元素。它能吸附溶于水的多种元素、有机、无机化合物及微生物;能向水中溶出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地膜覆盖种植甜菜的模式,对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模式与直播栽培模式进行比较试验和调查表明,地膜甜菜保苗率、产量、含糖率和效益分别比直播提高13%~22%、19.5%~31.5%、0.4~0.7度和5880.0~9600.0元/hm2。对地膜覆盖栽培模式青头率较高、田间地膜残留造成白色污染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地膜甜菜栽培情况进行详细调研,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介绍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地膜甜菜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微机模拟(?)优结果表明,采种甜菜亩产250kg以上的优化组合方案的量化指标为,7月23日~8月11日播种,11月10日~28日盖膜,每亩留苗3800~4600株;参试因子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程度为,盖膜期>播种期>密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分析了覆膜栽培甜菜的叶片生长量,叶片出生时间,叶片生育龄期及其对产质量的影响。指出叶量增加,叶龄延长,对增加和保持叶面积系数,提高光合有效能量,获取高产高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玉米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比较了垄上覆膜、行间覆膜、大垄直播、小垄直播4种栽培方式。结果表明:大垄行间覆膜比直播能显著提高玉米子粒重,提高产量,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生育期提前,减少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提高产量构成因素,使产量提高13.58%。  相似文献   

16.
黄土区旱地覆盖对小麦养分吸收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适宜黄土区旱地小麦高效栽培的覆盖方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几个不同覆盖方式对黄土区旱地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年地膜全覆盖方式对提高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和水分利用效率效果最好,该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较不覆盖、夏闲期地膜全覆盖和夏闲期地膜麦草行间覆盖等处理分别增加21.9%、21.2%和20.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7.54%、13.02%和15.65% ,同时籽粒吸收N、P、K总量较不覆盖增加45.7%、23.5%和21.4%,茎叶吸收N、P、K总量较不覆盖增加56.6%、172.9%和52.1%。夏闲期蓄水以夏闲期地膜麦草行间覆盖的效果最好,分别较不覆盖、夏闲期地膜全覆盖和全年地膜全覆盖等处理增加160.25%、39.3%和16.2%。综合考虑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增产、养分吸收以及土壤蓄水保墒效果的影响,全年地膜全覆盖是黄土区旱作小麦较佳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7.
栽培模式对稻米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级稻组合88S/1128和常规优质稻品种湘晚籼17号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栽培模式(旱作覆膜、水作覆膜、旱作不覆膜、常规栽培等)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一致表现为旱作覆膜栽培的糙米率、精米率最高,水作覆膜栽培的整精米率最高;同一品种不同栽培模式的粒长和长宽比无显著差异,但覆膜栽培的垩白粒率、垩白大小更高。88S/1128旱作覆膜与常规栽培相比,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胶稠度变小、糊化温度升高;而湘晚籼17号旱作覆膜与常规栽培相比,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胶稠度变大、糊化温度降低。2个品种蛋白质含量表现一致,均为旱作不覆膜常规栽培旱作覆膜水作覆膜。稻米品质性状变异度最大的为外观品质,其次为蒸煮食味品质,碾米品质变异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长沙地区春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马铃薯早熟品种东农303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春马铃薯地膜覆盖、稻草覆盖、稻草加地膜覆盖、敞土4种栽培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无论从出苗速率、植株生长势、产量与效益方面均明显优于其它栽培方式,与敞土(CK)栽培相比,地膜覆盖增产,每667m2增收515.2元;稻草加地膜覆盖栽培增产不显著;稻草覆盖栽培反而减产16.0%。改进稻草覆盖栽培技术可提高春马铃薯的产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甜菜露地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地膜甜菜残膜污染问题,实施并总结了甜菜露地直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不同耕作和覆盖方式对玉米长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传统耕作、生物炭翻耕覆盖、地膜免耕覆盖、地膜翻耕覆盖、留茬覆盖和条带覆盖处理方式,分析不同耕作和覆盖方式对玉米长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可通过提高地温明显缩短玉米出苗期,地膜翻耕和生物炭处理对玉米的生长均起到促进作用,影响期分别为苗期和拔节期。对比传统耕作,秸秆整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在免耕条件下不利于植株生长。拔节期不同处理玉米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呈正相关,生物炭处理净光合速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