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实施饮水免疫,保护鸡群免受一些疾病的侵袭是最实用、最经济的免疫途径之一,这些疾病包括: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喉气管炎(ILT)、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和禽脑脊髓炎。然而,许多养鸡场实施了饮水免疫后,发现免疫效果很不理想,易发生免疫不良反应,而且,临床疾病仍然发生,而这一切都可能是不适当的饮水免疫造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规模化养鸡场广为流行的一种疫病,由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强、鸡场一旦感染该病,很难将其彻底清除,不但给防疫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而且给养鸡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为了摸清免疫鸡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抗体的消长规律,把握法氏囊疫苗的最佳免疫时机,我们选择国内外五个厂家生产的IBD疫苗,分别在不同的日龄对鸡群进进行免疫,并定期用琼扩法测定鸡IBD抗体的阳性率。经过6个月,对25万只免疫鸡的抽样监测,我们已掌握了IBD抗体的产生规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BursalDisease,IBD)是由双股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法氏囊水肿、充血出血、黄色化、继而迅速萎缩.背肌损害以及免疫抑制为特征。IBD于1957年首次发生于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Gumboro)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围绕着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及其病原——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工作。促进这些研究工作快速进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首先,IBD被公认为是世界商业养禽业上最具重大经济意义的疾病之一。其次,不同抗原性、不同免疫原性和不同致病力的病毒的出现。第三,分子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与青年鸡,以损害法氏囊中的淋巴细胞为特征;临床上出现增重减少、死亡、机体严重脱水和骨骼肌出血.给世界各国的养禽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IBD常规疫苗大面积的不间断使用,大大地减少了养禽业的经济损失,但由于常规疫苗抗原的不稳定性,使得IBD的发生和流行至今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增加、发病日龄的增大、混合感染增加等免疫失败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抗原变异和疫苗滞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使养禽业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相似文献   

6.
朱子洁 《动物保健》2009,(7):29-29,3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和青年鸡的法氏囊等器宫,破坏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更易感染其它疾病。上世纪80年代末,欧洲、亚洲等国家开始逐渐有超强毒IBDV(vvIBDV)的流行。致使IBD的流行出现发病鸡群的死亡率可达到90%,发病年龄增高的新特点,使IBD成为严重影响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的烈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朱子洁 《兽医导刊》2009,(7):29-29,3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和青年鸡的法氏囊等器官,破坏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更易感染其它疾病.上世纪80年代末,欧洲、亚洲等国家开始逐渐有超强毒IBDV(vvlBDV)的流行.致使IBD的流行出现发病鸡群的死亡率可达到90%,发病年龄增高的新特点,使IBD成为严重影响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的烈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和青年鸡的法氏囊等器宫,破坏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更易感染其它疾病。80年代末欧洲、亚洲等国家开始逐渐有超强毒IBDV (vvIBDV)的流行。致使IBD的流行出现发病鸡群的死亡率可达到90%,发病年龄增高的新特点,使IBD成为严重影响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的烈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复方黄芪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已成为威胁我国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由于IBD超强毒和IBDV血清亚型(或变异株)的出现,使IBD病鸡死亡率明显上升。在世界范围内,IBD疫苗免疫失败时有发生。因此,如何提高IBD疫苗的免疫效果成为许多学者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免疫增效剂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目前被证实有免疫增强作用的物质不下几十种,如卡介苗、转移因子等。然而市售免疫增效剂都制备复杂,价格昂贵,并多有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毒株对新城疫免疫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荣华 《中国家禽》2000,22(10):45-46
一般认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对鸡新城疫病毒 (NDV)有很强的干扰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对新城疫免疫的影响可能更大。   发生 IBD的鸡群,对包括 ND在内的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明显降低,这已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对 IBD免疫造成 ND的免疫抑制这一事实,人们给予的重视不够。下面就影响这种免疫抑制的因素及如何降低抑制作用,谈谈我们的看法。 1 IBD疫苗毒株造成的免疫抑制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法氏囊的损伤和机能的降低。雏鸡使用较强毒力的 IBDV免疫后,可见法氏囊粘膜水肿,颜色发黄,…  相似文献   

11.
一 防制措施 对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流行趋势的回顾性研究表明,因基因突变和重组产生的IBDV变异株和vvlBDV可逃避疫苗免疫,使IBD的流行趋势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大了IBD的免疫防控难度。但作为一种病毒类疾病,目前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药物,由于病毒细胞受体是病毒入侵细胞的门户,以细胞受体作为抗病毒药物作用的靶位点,是抗病毒药物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使用中等毒力偏强的IBD疫苗往往会破坏鸡法氏囊的免疫细胞 ,其后果是免疫鸡产生免疫抑制 ,其不再发生IBD的表象 ,往往使人们忽视了其所带来的其他疾病易感的严重后果 ,随意加大剂量更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3.
肉鸡ND,IBD,IB弱毒疫苗联合气雾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材料与方法1.疫苗:试验所用的疫苗均为杭州药厂兽药分厂生产。批号:ND(Lasota苗)890623—1,ND(Ⅰ系)890403—2,ND(Ⅱ系)890523—1。IBD891227—2,IB_(H120)891202—1,IB_(H52)891110—3。2.抗原、阳性血清:ND抗原及阳性血清由省农科院提供(批号为8905);IBD抗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由双股RNA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此病主要损害鸡体淋巴器官造成免疫抑制,从而导致多种疫苗免疫无效及对其它疾病如新城疫、球虫病等的易感性增高而引起经济损失。IBD于1957年首次发生于美国Delware州南部Gumboro地区,我国于1979年相继在广州、北京、上海发现本病,随着不同毒株疫苗的使用,该病已得到,基本控制。但是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特别是在法氏囊母源抗体高低不齐的蛋鸡和肉鸡饲养区,屡有传染性法氏囊病(IBDV)的发生和流行。这些自然发病时死亡率达10~30%的鸡群,即使使用中等以上毒力的疫苗或含有…  相似文献   

15.
吕玲 《中国家禽》2006,28(11):58-58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对全世界的家禽业造成持续性的威胁。这种病招致的灾难不仅在于它的传染性强,更重要的是能导致其他疾病的免疫失败。L-精氨酸(L-Arg)是一种普通的半必需氨基酸,近年来作为免疫刺激剂用于人类和动物的研究。印度研究人员研究了L-Arg用于IBD活苗的作用,发现在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复合物疫苗与活疫苗免疫鸡法氏囊及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中的病毒载量及免疫效果,本研究采用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BX株活疫苗免疫1日龄SPF鸡,于免疫后7d、14d、21d、28d、35d、42d采用SYBRGreenI荧光定量PCR、ELISA方法及中和试验检测免疫鸡法氏囊和PBMC中IBDV载量和免疫鸡血清中IBDV抗体滴度,并攻毒,计算两种疫苗的保护率。结果显示,活疫苗免疫7d时IBDV在法氏囊和PBMC中的载量均比其它时间点的高,在14d时到达到最高,之后逐渐下降;两种疫苗刺激产生的IBDV抗体滴度随免疫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在免疫后7d攻毒两种疫苗的保护率均为0,其它时间的攻毒保护率均为100%。本研究结果表明,IBD免疫复合物疫苗与活疫苗免疫后病毒在鸡体内开始大量复制的时间并不相同,但免疫效果基本相同。本实验为IBD免疫复合物疫苗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用鸡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疫苗(IBDV-Icx)和常规IBD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商品鸡和SPF鸡,进行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比较.免疫后8d检测,IBDV-Icx免疫组鸡的法氏囊未见明显萎缩,而传统弱毒疫苗免疫组鸡的法氏囊萎缩明显;免疫后28d各组用IBDV标准强毒株进行攻击,IBDV-Icx免疫组鸡的攻毒保护率均为10/10,常规IBD活疫苗对照组分别为8/10及9/10.免疫后3个月,IBDV-Icx免疫组血清抗体可达AGP1∶32,攻击强毒仍为10/10保护,而常规IBD活疫苗免疫后2个月抗体AGP为0,攻毒保护率为1/10,免疫后3个月时攻毒10/10发病.  相似文献   

18.
以三批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重组亚单位疫苗分别免疫SPF雏鸡和产蛋鸡,以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鸡血清抗体或卵黄抗体,以其阳性率达到80%为免疫期确定依据.试验结果表明,IBD重组亚单位疫苗对青年鸡及产蛋鸡接种一次的免疫期为15~16周.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法氏囊病重组亚单位疫苗免疫持续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批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重组亚单位疫苗分别免疫SPF雏鸡和产蛋鸡,以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鸡血清抗体或卵黄抗体,以其阳性率达到80%为免疫期确定依据。试验结果表明,IBD重组亚单位疫苗对青年鸡及产蛋鸡接种一次的免疫期为15~16周。  相似文献   

20.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引起的淋巴组织增生症,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RNA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青年鸡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这两种病也是影响家禽生产最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仍然给世界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多数白羽肉鸡企业只接种疫苗来预防IBD而不预防M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