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脂联素(adiponectin)是脂肪细胞分泌、唯一随脂肪含量的增加而表达下降的细胞因子,它与受体在能量分配、贮存和消耗以及疾病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2])。脂联素通过结合脂联素受体(adiponectin receptors)可以提高糖、脂的代谢,使动物向不利于脂肪形成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同组织脂联素受体的分布不同,脂联素受体的种类与脂联素的结合力和敏感性密切相关,而且脂联素可能是通过不同的受体发挥其在相应组织的功能~([3])。本文就脂联素及其受体的结构特征、脂联素及其受体表达调控以及对脂肪代谢的作用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2.
脂联素是一种分子量为30ku的脂肪细胞因子激素,分别以高、中、低3种分子形式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血清中高分子量的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具有关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对鸡脂联素蛋白特性,以及鸡血清中的脂联素水平进行了研究。他们在非还原和低温变性的条件下,采用膜过滤柱层析和免疫印记法对鸡血清和脂肪组织中的脂联素进行了检测,发现脂联素主要以超过669ku的高分子量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3.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约克夏猪和藏猪血清中脂联素和胰岛素的含量,并分析了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约克夏猪和藏猪血清中脂联素含量分别为(62.59±5.51)μg/L和(87.79±1.97)μg/L,呈极显著差异(P0.01);胰岛素含量分别为(48.48±3.17)m IU/L和(47.41±0.94)m IU/L;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2.50±0.24)%和(5.48±0.44)%。相关性分析显示,脂联素水平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脂联素可通过血液正向调控肌内脂肪含量,初步阐明了猪血清中脂联素的品种差异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为深入研究猪肌内脂肪沉积机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蒙古羔羊不同部位脂肪因子(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乙酰辅酶A羧化酶α、脂联素和瘦素)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10只6月龄健康蒙古公羔羊,随机分为2组,其中青干草精料组(29.93±2.2)kg羔羊饲喂精粗比为5∶5的日粮,而秸秆精料组(29.99±2.13)kg羔羊饲喂精粗比为7∶3的日粮,饲养60 d。分别于试验末期屠宰羔羊,采集腿部皮下脂肪、肠系膜脂肪和心周脂肪,荧光定量PCR检测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α)、脂联素和瘦素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2组羊育肥末期体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2组日粮模式下,羔羊腿脂ACCα,脂联素和瘦素表达量均高于肠系脂和心脂,其中青干草精料组羔羊腿脂ACCα,脂联素和瘦素表达是心脂的6.07倍、3.93倍和5.98倍(P0.05),而秸秆精料组羔羊腿脂ACCα,脂联素和瘦素表达是心脂的3.16倍和2.00倍和2.44倍(P0.05)。因此,青干草精料日粮模式下羔羊腿脂脂肪合成、脂联素和瘦素合成更加旺盛。试验为蒙古羔羊的科学育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脂联素(ADPN)是脂肪组织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产物之一,脂联素的蛋白酶水解产生的球状头部区域(gAcrP30)可以降低高脂试验餐和静脉注射脂肪乳剂产生的血浆非酯化脂肪酸,可以增加组织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脂质代谢障碍时血浆脂联素浓度下降[1-3],可见脂联素参与了脂肪代谢.但代谢中间产物NEFA对脂肪细胞HSLmRNA 和ADPNmRNA表达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6.
脂联素是脂肪组织特异性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具有调控生物体的能量稳态、葡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等功能。它通过降低脂肪沉积的效应、减重效应及对胰岛素的增敏效应调控能量分配;此外,还具有抗炎、抗血管损伤功能,可能为治疗相关的动物疾病提供新的靶点。本文介绍了脂联素的来源、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影响其分泌的因素,阐述了脂联素对动物脂肪沉积的影响及其在脂肪-骨骼肌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展望了脂联素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寻不同品种肉牛脂联素与肌内脂肪沉积的关系,选取1.5岁健康无病的延边黄牛和杂交肉牛(西门塔尔×当地黄牛)各30头,分别分成3个重复组,每组10头,育肥期180 d,试验采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观测不同品种肉牛不同育肥阶段脂肪组织脂联素(ADPN)mRNA水平,应用索氏浸提法测定育肥结束期肌内脂肪含量,同时...  相似文献   

8.
猪血清中脂联素和胰岛素的发育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不同体重梯度的川藏黑猪配套系和DLY猪血清中脂联素和胰岛素的含量变化,并分析了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川藏黑猪在90、110和130 kg体重时血清中的脂联素含量分别为82.49、79.15和82.49 μg/L,胰岛素含量分别为37.44、39.77和37.53 mIU/L;DLY猪血清中的脂联素含量则分别为62.59、62.86和61.81 μg/L,胰岛素分别为48.48、46.45和48.29 mIU/L,相同猪种不同体重间差异均不显著(P >0.05),而相同体重不同猪种间达极显著差异(P <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脂联素含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胰岛素含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提示脂联素和胰岛素可能是通过血液来实现对猪肌内脂肪的整体调控.  相似文献   

9.
肠道是动物体重要的消化和免疫器官,具有为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参与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等作用。家禽的部分肠道疾病(如鸡白痢、禽伤寒、禽副伤寒)多与炎症反应有关,能降低家禽对饲料的利用率,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家禽死亡,对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脂联素是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类物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上皮细胞也可以分泌脂联素,且肠内各种细胞均有其受体的表达。文章综述了家禽肠道炎症危害及其诱因、脂联素的抗炎机制,进而阐明脂联素在肠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家禽肠道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体通过协调细胞的增殖、分化、死亡调节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脂联素(adiponectin, ADPN)是一种具有多方面功能的脂肪因子,它在动物细胞代谢调节和维持细胞能量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脂联素能够通过相关信号通路抑制细胞的异常增殖、分化和焦亡,双向调控细胞自噬,增强细胞自噬水平,阻止细胞发生异常自噬,并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文章综述了脂联素及其受体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回顾了脂联素对动物不同类型细胞增殖、凋亡、自噬、焦亡等事件的调控及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展基于脂联素及其受体相关途径的动物抗衰老、抗炎症、抗癌变等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靶点。  相似文献   

11.
共轭亚油酸对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酶消化原代培养脂肪细胞的方法培养大鼠前体脂肪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计算细胞倍增时间、油红O染色、ELISA等一系列方法,观察共轭亚油酸(CLA)对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以及瘦素、脂联素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LA对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其瘦素、脂联素的分泌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脂联素是一种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因子,在动物和人体内通过其受体的介导发挥多种生理功能,尤以调节糖代谢和脂代谢、保护血管内皮及对抗炎症等作用重大。本文就哺乳动物和家禽中脂联素及其受体的结构、分布、单核苷酸多态性、表达调节因素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脂联素是一种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因子,在人和动物体内通过其受体的介导来发挥多种生理功能,尤以增敏胰岛素、调节糖代谢和脂代谢、保护内皮细胞和对抗炎症等作用重大.本文就脂联素受体1和2的结构和分布、影响它们表达的因素及其机制的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脂联素是一种关键的细胞因子,主要由脂肪细胞、心肌细胞以及内皮细胞和骨骼细胞释放到循环血液中的调节激素,是一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或蛋白质,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如脂质代谢、能量调节、炎症和胰岛素敏感性,具有增强血管内皮功能、抗炎、抗氧化、抗凋亡以及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生物学特性。脂联素可以通过改善脂质代谢、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泡沫细胞形成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来预防心血管疾病。脂联素作为机体含量最丰富的脂肪细胞因子,在代谢性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综述脂联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阐明动物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指导临床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脂联素(ADPN)与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对围产期奶牛脂肪动员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随机选取围产期健康奶牛10头,分别于产前28天、产前14天、产后1天、产后14天和产后28天,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其脂肪组织ADPN mRNA和HSL mRNA丰度。结果表明:在围产期,随着分娩日龄的临近,其脂肪组织的HSL mRNA水平随着ADPN mRNA丰度的降低而下降,产后则随其升高而上升,初步推测脂联素可能是通过调控脂肪HSL mRNA的表达和分泌来调节围产期奶牛脂肪的。  相似文献   

16.
共轭亚油酸对肉牛肾周前脂肪细胞增殖与脂肪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共轭亚油酸(CLA)对肉牛肾周前脂肪细胞增殖与脂肪沉积的影响。选取5头28月龄去势雪龙黑牛的肾周脂肪组织,对提取的前脂肪细胞分别添加0.00、0.05、0.10、0.15、0.20、0.25、0.30 mmol/L CLA进行培养,测定细胞数量、细胞内的脂肪含量、瘦素和脂联素分泌量。结果表明:培养分化天数的增加能增加细胞数量和脂肪含量。细胞数量在培养第1、2天随CLA浓度的增加表现起伏不定的变化,第3天随CLA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P<0.05)。在培养第3天CLA浓度达到0.20 mmol/L以上时,提高CLA浓度都能显著提高脂肪含量(P<0.05),但在第4天,脂肪含量在CLA 0.30 mmol/L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CLA对瘦素分泌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增加脂联素的分泌量(P<0.05)。结果提示,肉牛肾周前脂肪细胞中,培养天数的增加能显著促进细胞增殖与脂肪沉积,CLA可能通过促进脂联素的分泌量来抑制前脂肪细胞增殖与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7.
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脂联素在调节动物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脂联素与脂联素受体(AdipoR1和AdipoR2) C端结合后,脂联素受体N端再与信号接头蛋白(APPL1和CK2)结合,影响肝激酶(LKB1)或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活性或表达,激活AMPK和PPARα等信号因子,促进脂肪酸氧化和抑制脂质合成,达到降脂的作用。目前,关于脂联素调节脂质代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和啮齿动物,并且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脂联素的发现、结构、组织分布、信号接头蛋白和其调节动物脂质代谢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探究该基因在调控脂质代谢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苏祥  吴德  Su Xiang  Wu De 《中国饲料》2008,(1):10-14
脂联素(adiponectin)是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之一,主要通过对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等细胞因子的作用,增加脂肪酸氧化,减少脂肪沉积.本文对脂联素及受体分子结构和组织分布,这三因子对脂肪沉积的调节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旨在探究奶牛胎盘组织中脂联素(Adiponectin)、瘦素(Leptin)、内脂素(Visfatin)与犊牛初生重的相关性。选取规模化养殖场正常分娩奶牛56头,按犊牛初生重划分为A(≤40kg)、B(40~45kg)、C(≥45kg)3组,分娩后立即手术采集胎盘组织,用RT-PCR和ELISA检测胎盘组织脂联素、瘦素和内脂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犊牛初生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犊牛初生重增加,奶牛胎盘组织脂联素、内脂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逐渐上升,瘦素先降低再升高;C组瘦素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和B组、C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脂联素和内脂素在A、B、C 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A、B组脂联素蛋白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C组脂联素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瘦素和内脂素在A、B、C 3组间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母牛胎盘脂联素、瘦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与犊牛初生重极显著正相关(P0.01),母牛胎盘内脂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与犊牛初生重相关性不显著(P0.05);母牛胎盘脂联素、瘦素、内脂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表明,奶牛胎盘中均有脂联素、瘦素和内脂素表达,胎盘脂联素、瘦素、内脂素相互协调对犊牛宫内生长发育发挥作用,其中脂联素和瘦素对犊牛初生重影响较大而内脂素影响较小。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奶牛胎盘组织中脂联素、瘦素、内脂素对犊牛初生重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鸭脂联素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和原核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通过克隆鸭脂联素(Adiponectin)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揭示该基因的序列特征、组织特异性表达规律,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采用RT-PCR、5′-RACE和3′-RACE的方法从鸭脂肪组织总RNA中扩增脂联素基因cDNA片段;半定量RT-PCR检测组织表达特异性;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建立原核表达体系。从鸭脂肪组织中得到3个脂联素基因cDNA片段,克隆测序后,拼接获得了鸭脂联素基因1374bp全长cDNA序列,其包含一个长度为738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45个氨基酸;编码区与鹅、鸡脂联素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4.9%和86.0%,与人、小鼠、狗等物种脂联素基因的同源性在64.2%~67.0%之间;氨基酸序列比较可知,鸭与鹅、鸡的脂联素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达95.5%和84.0%,与人、小鼠、狗等哺乳动物的同源性在65%左右。半定量RT-PCR研究结果表明脂联素基因在所测组织中均表达,且高度表达于脂肪组织、肌胃、小肠、心和骨骼肌,中度表达于肺、腺胃、卵巢和脾组织中,而在肝、肾和间脑中低度表达。构建得到在其C端含有8个组氨酸的鸭脂联素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T41a-duck-adp,重组表达质粒转入BL21(DE3)大肠杆菌中表达,经IPTG诱导后并SDS-PAGE检测获得了30ku的鸭脂联素原核表达蛋白。脂联素基因在动物进化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水平不同,通过原核表达可获得鸭脂联素的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