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症状 1.仔猪黄痢 多发于1~3日龄的仔猪。仔猪出生后体况正常,但在12小时之后,在一群中突然有1~2头表现衰弱并很快死亡,以后同窝仔猪相继发生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绿水样稀粪,混有小气泡和凝乳小块,并带腥臭味。病猪沉郁、吃奶减少或  相似文献   

2.
仔猪营养性贫血,是指母猪及仔猪饲料中缺乏或供应不足铁、钴、铜、蛋白质等发生的仔猪贫血。5~21日龄的哺乳仔猪常因缺铁导致营养性贫血,主要原因是初生仔猪体内贮铁量为30~50毫克,  相似文献   

3.
仔猪腹泻的病因及中草药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腹泻是指四月龄以内的仔猪尤其指哺乳仔猪,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肠道疾病。该病是目前规模化养猪生产中较严重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据调查,有的猪场仔猪腹泻率高达50%以上,死亡率15%~20%。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而且往往是多种疾病并发或继发感染,导致临床诊断与防治困难。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成活率是当前养猪生产中一项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仔猪常见腹泻的病因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养猪业中,仔猪腹泻是最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仔猪腹泻引起仔猪成活率降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其中,仔猪以大肠杆菌性和病毒性引起的黄痢、白痢、丙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红痢以及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胃肠炎或流行性腹泻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5.
哺乳仔猪成活率的高低,是关系到增加繁殖母猪经济效益的关键。根据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采取有效地管理措施,可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1加强保温防冻工作对于刚出生的哺乳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被母猪压死或冻死是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在出生后3日龄以内,在寒冷环境中仔猪行动不易繁,钻草堆或扑在母猪腋下,易被母猪压死。寒冷易使仔猪发  相似文献   

6.
在养猪业中,仔猪的饲养最为关键,而控制仔猪腹泻又是仔猪饲养的关键。由于仔猪的消化道发育尚未完善,消化器官的体积和重量较小,分泌盐酸的能力较差,免疫机能不全,胃肠道内生态环境不平衡,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导致其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差,在饲养管理中稍有不慎即可引发仔猪腹泻,最终影响养猪效益。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仔猪腹泻,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控制。1常见病原性仔猪腹泻1.1仔猪白痢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多见于10~30日龄的仔猪,常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不明显,死亡率不高。一般无呕吐现象,排白色或灰白色糊状粪便,体…  相似文献   

7.
仔猪的管理     
仔猪的健康生长是养猪生产成功的关键。有研究证明,在所有死亡仔猪中,65%死于产后的4日龄内,而其中的一半以上是由于挤压、饥饿和体重不足(0.8公斤或更轻)等造成的。给予新生仔猪更细致的管理,可有效提高每头母猪每年所产的断奶仔猪数。  相似文献   

8.
仔猪腹泻是猪生产中典型的多因素疾病,多受日粮变化、仔猪遗传或特定病原体的影响.腹泻导致仔猪体重增加减少,在短期内损害动物的福利,从长远来看破坏菌群的正常定植,可能影响机体健康,是造成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据调查,我国养殖中仔猪腹泻发生率为50%~60%,死亡率达15%~20%.断奶期是仔猪生命中的一个关键阶段,这时仔猪肠...  相似文献   

9.
正仔猪黄痢病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本病是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是哺乳仔猪的常见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阻碍着养猪业的发展,仔猪发病后如不及时控制,就会造成全窝死亡。1临床症状仔猪出生后24小时左右出现症状,一窝仔猪中突然发现有1-3头发病,继之其他仔猪相继发病。主要症状为排黄色稀粪或水样粪便,呈黄色或黄白色,混有凝乳状小片和小气泡,带腥臭味,肛门失禁,病猪精神沉郁,停止吃  相似文献   

10.
1提高初生重仔猪初生重与仔猪死亡率呈反比。因为初生重大的仔猪更强壮和活泼,而且体内有较多的能量贮备可供仔猪利用。仔猪初生个体重13~15kg较理想,初生个体重低于075kg的仔猪成活率很低。同窝仔猪初生重参差不齐,将影响体重小的仔猪存活,为了能吃到初乳,仔猪间激烈竞争,体重小的仔猪不具备优势,造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在生产中可通过寄养(出生后24小时为宜)或特殊护理,缩小同窝仔猪间的体重差异。为了提高仔猪初生重,可增加母猪妊娠期的营养,特别是妊娠中后期的营养必须满足母体生理机能和胎儿发育的双重需要。2提供适宜的温度新生仔猪…  相似文献   

11.
仔猪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仔猪免疫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仔猪获得免疫保护基本来自两方面,其一,从母乳中获得免疫保护或称被动免疫。其二,在自然状态下仔猪自身免疫系统发生、发育而形成的主动免疫保护或称主动免疫。因此,仔猪被动  相似文献   

12.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饲养是最关键阶段,特别是在冬季,如不采取积极的防护,仔猪死亡率会很高. 1 新生仔猪死亡的原因 1.1 疾病原因 新生仔猪感染病原微生物,如仔猪黄痢而造成死亡.仔猪黄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是新生仔猪一种急性、高度致病性传染病;母猪产后因患乳房炎或子宫内膜炎等,不仅母猪体温升高,而在母猪乳中含有毒素,引起仔猪发生腹泻、脱水而死亡.  相似文献   

13.
仔猪腹泻是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症状,往往不是指一种独立存在的疾病,它既可能是由单独一种疾病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多种致病因子同时或相继发生作用引起,或是其它病过程中伴随的一个症状。仔猪腹泻造成的仔猪成活率低、生长缓慢是目前我国仔猪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造成仔猪腹泻的因素是综合性的。仔猪腹泻在养猪业危害中居首位,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导致饲料报酬率较低、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停滞,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4.
冯元璋 《养猪》2006,(4):41-42
新生仔猪腹泻是引起刚出生仔猪死亡的常见原因,也是养猪场较难控制的疾病之一。引起新生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而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所引起的新生仔猪(尤其是初产母猪所产的仔猪)大肠杆菌病(也称新生仔猪肠毒素中毒病,或仔猪黄痢)是最为常见的腹泻病之一。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ETEC特定血清型感染所引起1周龄内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腹泻、排黄色稀粪、急性死亡为特征,常伴有肠炎和败血症病变。以1~3日龄仔猪最为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发病率一般为40%~50%,甚至高达100%,死亡率可高达70%~80%。耐过及…  相似文献   

15.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仔猪出生后3~10天为黄痢,而出生10天以上的称为白痢。仔猪黄痢呈水样,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凝乳小片和小气泡。仔猪白痢呈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白色,腥臭、糊状。1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分娩舍在上一批猪全部出栏后,对猪舍和进行严格消毒,空置5~6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  相似文献   

16.
《湖北畜牧兽医》2006,(10):39-39
在仔猪饲养中,人们普遍认为仔猪阉割越早越好,其实并非如此,仔猪阉割过早过晚都不好,关键是适时。阉割仔猪是育肥的一种手段,阉割术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的熟练程度,同时还取决于仔猪的日龄和发育程度。一般阉割仔猪的月龄至少在断奶后1个月或仔猪发育良好的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17.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饲养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最关键阶段,特别是新生仔猪,如不采取积极的防护,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尤其是新生仔猪在冬季若能度过这个危险期,就可大大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养猪效益。(一)冬春新生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1.疾病原因。新生仔猪感染病原微生物,如仔猪黄痢而造成死亡。仔猪黄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是新生仔猪一种急性、高度致病性传染病,仔猪呈黄色透明水样下痢,尤以1~3日龄仔猪发病最多,病程短而致死率高,7日龄以上仔猪发病较少。母猪产后因患乳房炎或子宫内膜炎等,不仅母猪体温升高,而在母猪乳中含有毒素,引起…  相似文献   

18.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猪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眼睑水肿为主要特征.在一窝仔猪中,一旦出现病猪,必须对全窝仔猪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经验交流     
《农业新技术》2013,(1):58-59
冬春提高仔猪存活率六招冬春气候特殊,容易冻伤乳猪或感染疾病,影响仔猪存活率。因此,冬春培育仔猪要掌握六个要点。一、早吃初乳猪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其浓度会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仔猪在出生后36小时内能以原型吸收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而3日龄后,仔猪将丧失这一能力。因此,尽早让每一头仔猪都吃到初乳,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仔猪存活率的关键措施。二、科学保温初生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寒冷的刺激比较敏感,因此对仔猪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尤其是越冬保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仔猪白痢又称仔猪下痢、仔猪大肠杆菌病等,是哺乳仔猪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一般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排泄灰白色或乳白色糊状有腥臭味稀粪为特征。春、冬及盛夏季节多发此病。本病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