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鸭肠炎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又名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是能够引起鸭、鹅和天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的传染病.其特征是侵害血管、组织出血、消化道黏膜糜烂、淋巴器官出现病变及实质器官有退行性的病变.鸭肠炎病毒自出现到现在已有80多年的历史,本文简要阐述鸭肠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鹅的鸭瘟病原分离鉴定及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DVE),是鸭和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鸭、鹅和病鸭密切接触也能感染发病(鹅的鸭瘟),在有些地区可引起流行,并在雏鹅表现较高的死亡率。鹅的鸭瘟与小鹅瘟在流行病学特征和症状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临床上容易发生误诊误治,给养鹅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鸭瘟(Duck plape0)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enteritis,DVE),俗称"大头瘟"或"肿头瘟",是大雁、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鸭瘟的特征是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1923年,Baudet氏在荷兰首次发现鸭瘟,直到1940年Bos氏首次提出鸭瘟的名称,并确认是一种不同于鸡瘟的新病毒病,以后在欧美各国均有关鸭瘟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番鸭细小病毒病(Muscovy duckling parvovirosis,MDPVS)又称3周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引起,以1~3周龄雏番鸭为易感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病毒病.临床以腹泻、呼吸困难、脚软、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症状,其致死率达50%~80%[1].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enteritis,DVE),又称鸭瘟(Duck plague,DP),是由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又名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引起的常见于鸭、鹅等雁行目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引起的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1]。该病以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特征。鸭瘟病毒的研究起步较晚,其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试验以鸭瘟病毒河南  相似文献   

6.
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DVE ),又名鸭A (Duck plague),俗称"大头瘟",是鸭、鹅及多种雁形目动物的一种急性、高致死率传染病.该病以前在我国广大养鸭地区散在发生,而且多见于成年种鸭和蛋鸭.  相似文献   

7.
正鸭瘟(Duck plague,DP)俗称"大头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al enteritis,DVE),是由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及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1]。本病的特征是体温升高,病鸭肿头流泪,下痢,食道黏膜出血或坏死,两腿麻痹,排出绿色稀粪,剖检特征可见心脏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肝脏肿  相似文献   

8.
鸭瘟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瘟(Duck Plague)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往往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我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二类疫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禽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现将一例鸭瘟的诊治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鸭瘟(Duck plape0)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enteritis,DVE),俗称"大头瘟"或"肿头瘟",是大雁、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鸭瘟的特征是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1923年,Baudet氏在荷兰首次发现鸭瘟,直到1940年Bos氏首次提出鸭瘟的名称,并确认是一种不同于鸡瘟的新病毒病,以后在欧美各国均有关鸭瘟的报道。有关鸭瘟在我国流行的正式报  相似文献   

10.
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又称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是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成员之一,主要引起鸭、鹅及多种雁形目动物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