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影  高岩 《养殖技术顾问》2011,(12):127-127
流行性淋巴管炎,又称假性皮疽。是由皮疽组织胞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多为散发或呈地方流行。以皮下淋巴管及其临近淋巴结发炎、脓肿、溃疡和肉芽肿为特征,是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淋巴管炎又称假性皮疽(Pseudofarcy),是由皮疽组织胞浆菌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创伤性的传染病.首次报道见于14世纪,19世纪中期已广泛流行于地中海地区,但在非洲流行最严重,故有非洲鼻疽之称.  相似文献   

3.
在中兽医把马鼻疽称肺气把胯,俗称赤鼻脑颡。假性皮疽症状同皮鼻疽相似,尤其在临床上易混淆而不易确诊。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将其二症鉴别要点分述于下,以供同行在兽医临床诊疗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淋巴管炎又称假性皮疽,是由皮疽组织胞浆菌引起马属动物的慢性、接触性、创伤性的传染病。首次报道见于14世纪,19世纪中期已广泛流行于地中海地区,但在非洲流行最严重,故有非洲鼻疽之称。第1、2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流行欧洲、美洲、亚洲,在亚洲以日本流行最剧烈。我国该病呈散在发生,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仅有个别省区有零星发生。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淋巴管炎又称假性皮疽,是侵害单蹄兽(马、驴、骡)皮下淋巴管及其附近淋巴腺、最后波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化脓性传染病。历史上非洲发生最早,亚洲国家中,日本曾一度流行最剧烈,故又有非洲鼻疽和日本皮疽之称。本病的病原体于1873年由意大利学者C.Revolta氏所证实,但至今仍未研究出特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比较有效的防制办法为早期发现病畜,采取隔离、治疗、消毒和改进饲养管理等措施,因此,每逢流行,即时扑灭,就显得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淋巴管炎又称假性皮疽,是由皮疽组织胞浆菌引起马属动物的慢性、接触性、创伤性的传染病。病畜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脓汁内含有大量的病原菌,脓肿破溃后,病菌可随流出的脓汁及溃疡分泌物而排出,当病畜与健畜直接接触时可经损伤的皮肤或黏膜而感染。被污染的褥草、粪肥、泥土、用具、饲槽、医疗器械等是传播媒介。本病也可通过交配传染,蚊蝇也可将病原带人健畜创口而引起感染。本病主要发生于马、骡、驴、牛等。马感染率较高为85%,驴感染率为32%,人感染率为20%,肉牛感染率为20%。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单蹄兽(马、骡和驴)的慢性传染病,特征为表面淋巴管和淋巴结脓性发炎,维而形成结节和溃疡,病原体为假性皮疽囊球菌,这种疾病往往由于采取防泛措施和治疗的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引起单蹄兽大量感染发病,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工作,甚至造成死亡的损失。根据我县某农场于1961年9月1日起有三个生产队在一个月内先后发生了本病,病畜共29头,其中南坡生产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由假性皮疽囊球菌(真菌)寄生皮下的淋巴管引起结缔组织发生化脓性炎症,形成结节、脓肿和溃疡。多由损伤皮肤和粘膜因接触而感染。本次在内蒙古地区开鲁县南部3个乡共400多匹驴发病,未见其它动物发病。发病时间从5月份一直流行到8月末,除极度瘦弱死亡3匹外,其它均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由假性皮疽囊球菌(真菌)寄生皮下的淋巴管引起结缔组织发生化脓性炎症,形成结节、脓肿和溃疡.多由损伤皮肤和粘膜因接触而感染.本次在内蒙古地区开鲁县南部3个乡共400多匹驴发病,未见其它动物发病.发病时间从5月份一直流行到8月末,除极度瘦弱死亡3匹外,其它均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牛的一种亚急性散发性传染病。触压时有捻发音,产奶牛多发生气肿疽性乳房炎,黄牛和育成奶牛多发生在肩、背、腰、前臂至臂、胫骨等部位气肿疽病。发病率不高,多数是散发,偶尔暴发使发病率增高。1流行情况气肿疽可发生各品种的牛,笔者从1986~2008年诊治患气肿疽29例,其中产奶牛16例,患气肿疽性乳房炎15例,1例患前臂到臂部气肿疽。育成奶牛6~20月龄发生气肿疽9例,死亡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大蒜籽皮、叶喂兔,既充实了饲料来源,又降低了饲料成本,而且大蒜籽皮、叶中含富有的大蒜素具有很强的杀菌消炎等保健作用。尤其在高温、多雨、潮湿的季节喂兔,能有效地防治腹泻等肠道疾病,减少化学药物用量、促进兔的生长和提高兔的成活率。对此选用大蒜籽皮、叶喂兔,无论从营养价值,还是从经济效益上看,大蒜籽皮、叶都是物美价廉的的保健好饲料,  相似文献   

12.
兔疥癣病是由兔疥螨、兔背肛螨和兔毛囊螨等病原体造成的皮肤病,是一种对养兔业危害较大的皮肤病。该病的特征是皮肤发生湿疹性炎症、脱毛及痛痒;皮肤增厚,龟裂,出现棕黄色痂皮,身体消瘦。该病反复发作,较难治愈;若不及时隔离治疗,容易在兔群中传播,严重影响兔的生长发育和兔毛的产量与质量,甚至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3.
正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非接触性、急性、高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组织坏死、产气和水肿为主要特征,又称鸣疽、气肿性炭疽。气肿疽梭菌是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其芽孢对外界抵抗力极强,可存活数年。和其他梭菌一样,气肿疽梭菌属土壤源性细菌,被牛、羊及其他动物摄入后,主要寄生在其脾脏、肝脏和肌肉中。细菌繁殖体常产生大量毒素,造成肌肉坏死和毒血症。常见于放牧畜群,牛多发,羊偶发。笔者现将工作中遇到的一例山羊气肿疽病例的诊  相似文献   

14.
正1我国兔业概况我国的兔产业分为5个细分产业,包括肉兔产业、皮兔产业、毛兔产业、宠物兔产业、实验兔产业。2018年我国兔存栏1.19亿只、出栏3.17亿只、直接产值223亿。据国家兔产业体系调研统计,2012年我国肉兔存栏占63%、獭兔占28%、毛兔占9%,2018年肉兔存栏增加,占75.67%,獭兔和毛兔存栏均大幅下降,分别占17.87%和6.46%。在肉兔产业方面,兔肉营养、健康、益智,非常符合当前人们对食品营养健康的需求,2018年兔肉产量为46.6万t。在皮兔产业方面,据业界估计,2018年獭兔皮产量为0.4亿~0.5亿张,相对于高峰时期,  相似文献   

15.
气肿疽俗称黑腿病或鸣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气性炎性肿胀,压之有捻发音。  相似文献   

16.
1 发病情况 2010年4月,南阳市某养殖专业户饲养的一批长毛兔中有少量幼兔发病,发病的第4天有部分幼兔死亡.发病前期病兔表现为精神不振,动作迟缓,伏卧不动,眼、鼻分泌物和唾液分泌增多.结膜苍白,有的表现为黄疽症状.肝区压迫有触痛感.发病后期幼兔出现神经症状,四肢麻木.最终因极度衰弱而死亡,死亡的幼兔腹部肿大.  相似文献   

17.
兔的脓性外耳道炎,在笔者所遇的七例中,多为继发于痒螨病的化脓感染。临床观察:病兔患耳发痒,不时搔耳,摆头摇耳;耳廓内嵌满形成纸卷状的灰白色干固痂皮,使患耳变重下垂、竖起无力;去除痂皮,在皮肤病灶处有脓汁存在。镜下检查,主要可见痒螨属Psoropts螨。除患耳以上这些特  相似文献   

18.
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羊的急性、高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组织坏死、产气和水肿为主要特征,又称鸣疽、气肿性炭疽、黑腿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由于疫苗的应用,许多国家已控制或消灭此病。1流行特点绵羊对本病易感,山羊发病较少。气肿疽梭菌可形成芽孢,在士壤内可存活多年。低湿的牧场、洪水所淹的地区,动物的尸体及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均能  相似文献   

19.
羊气肿疽是一中常见的败血性传染疾病,具有高传染率、高热性、高死亡率的特点。由于养殖业主缺乏相关疾病预防经验,近年来羊气肿疽疾病发病率在羊养殖业中呈现上升趋势,对养殖业主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养殖经验,主要对羊气肿疽疾病的病因、症状特点及相关防治措施进行介绍,对羊气肿疽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上游村獭兔场是舟山市定海区的獭兔示范场。全场有存笼兔1.2万余只,年取皮2.5万~3.0万张。由于该场的獭兔皮质量好,被浙江省桐乡中辉制革公司认定为獭兔皮免检饲养场。自2005年12月30日开始,该场出现獭兔陆续死亡情况,至今年2月3日共死兔4447只,且日有病兔千余只,病兔死亡率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