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D型魏氏梭菌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可导致各种动物的肠毒血症或坏死性肠炎,D型魏氏梭菌病包括牛、羔羊、绵羊、山羊以及灰鼠的肠毒血症等。D型魏氏梭菌所产的毒素是引起动物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D型魏氏梭菌毒素的结构、功能以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獭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冬春季节高发,并以1-3月龄幼兔最易感染。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病,精神萎顿,食欲废绝,急性腹泻、排黑褐色水样腥臭粪便,肛门周围及后腿被毛被稀粪污染,最后脱水衰竭而死亡,病程1~3天。如果诊治不及时,会造成獭兔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零散发生于兽医临床上羊只突然死亡的病例,经笔者深入调查及实验室病原分离,将其确诊为此病是由腐败梭菌和魏氏梭菌所引起。  相似文献   

4.
1发病情况 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一养兔户,购入2~3月龄獭兔40余只,购入后第3天,兔群出现腹泻、腹部臌胀症状,死亡24只,死亡率60%.经我站化验室诊断为獭兔魏氏梭菌病.  相似文献   

5.
魏氏梭菌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可感染多种动物,以导致犊牛肠毒血症、绵羊羔痢疾、仔猪坏死性肠炎以及兔肠炎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该菌通常感染2月龄~10月龄且膘情较好的牛、羊,在其消化道产生大量原毒素,经胰蛋白酶激活变为毒素,从而进入血液,引发的疾病发生非常突然,与家畜"猝死症"有密切联系.病理变化以全身实质器官出血为突出特征,反刍动物以瓣胃、肠管最为明显.目前,已成功研制出浓缩氢氧化铝灭活苗、类毒素疫苗来控制此病.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针对魏氏梭菌分型,病原、毒素及抗毒素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感染禽类的魏氏梭菌主要是A型魏氏梭菌,其次是C型魏氏梭菌,可分为临床型疾病和亚临床型疾病两种.临床型坏死性肠炎主要危害2~5周龄的雏鸡,临床特征为急性死亡和高死亡率,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亚临床型疾病主要表现为肠黏膜局灶性坏死、肝炎或胆管性肝炎.同时,魏氏梭菌还能引起人类和其他动物发病.因此,对魏氏梭菌病的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讨论了雏鸡魏氏梭菌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变化、发病原因,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鹿魏氏梭菌病是养鹿场常发生的一种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极高,以胃肠道严重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某鹿场鹿出现急性死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细菌的分离与鉴定、肠毒素测定等方法确诊为魏氏梭菌引起的鹿肠毒血症.在采取合理的防制措施以后,再未出现新发病例.  相似文献   

8.
绵羊肠毒血症的病原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默勒镇2006年至2008年绵羊发生持续死亡,死亡数达3358只,从4只病死羊回肠中分离到疑似魏氏梭菌,经中和试验及毒素测定,证实分离到的菌株为D型魏氏梭菌,静注小白鼠最小致死量为200—1600MLD/mL,从而诊断为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  相似文献   

9.
獭兔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产生的毒素(主要由A型或E型)引起的一种中毒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是病兔急性腹泻,排出腥臭、带血、呈胶冻样或黑褐色粪便。发病率可达90%,病死率几乎达100%。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零散发生于兽医临床上羊只突然死亡的病例,经笔者深入调查及实验室病原分离,将其确诊为此病是由腐败梭菌和魏氏梭菌所引起。  相似文献   

11.
我市某獭兔场的獭兔自2002年11月1413开始发生以急性下痢、水泻、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到12月17日共死亡獭兔171只,占獭兔总数的23.5%。经临床检验确诊为兔魏氏梭菌病,现就诊断和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及其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患兔死亡率极高,对养兔业的发展危害极大。2001年~2002年笔者诊治了几起病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12001年5月,城东村东门獭兔养殖场,从江西引进一批獭兔,一个多月来獭兔陆续发生拉稀、死亡,用了许多抗生素均无效果,到7月份来求诊时獭兔已死亡60多只,死亡率达60%多。1.22002年4月,城西村养兔专业户罗某,饲养500多只肉兔,由于种植的黑麦草粗老,改喂野生嫩草和青菜叶,第三天有5只肉兔急性发病,已死亡3只,于是前来求诊。1.32002年12月,城西村六街一队养兔专…  相似文献   

13.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生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一种以急性腹泻、脱水死亡为主要特的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两季最为常见,6~12周龄易感。2015年8月修水县太阳升镇一养殖户的兔子突然发病、急性腹泻、每天死亡3~8只。根据现场临床剖检、实验室诊断为兔魏氏梭菌病,通过综合治疗,死亡情况得到控制,全场兔子病情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4.
魏氏梭菌是引起各种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同时也是引起创伤性气性坏疽以及人类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致病因子是该菌产生的外毒素。根据主要致病的毒素α、β、ε和ι,将该菌分为A、B、C、D、E 5个毒素型。各型魏氏梭菌均产生α毒素,它是魏氏梭菌最主要的毒力因子。α毒素是依赖锌离子的磷脂酶C,具有细胞毒性、溶血活性、致死性、皮肤坏死性、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血管渗透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15.
獭兔球虫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8月中旬至9月25日,香河某獭兔场发生了以幼兔腹泻、突然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死亡幼兔203只.经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综合诊断为球虫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6.
獭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引起兔急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胶冻样粪便的一种传染病。发病兔病死率很高,给养兔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毒素引起的一种中毒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急性腹泻,排出腥臭、带血、呈胶冻样或黑褐色粪便,给畜牧业带来损失,严重影响了养兔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毒素引起的中毒性传染病,各品种的兔均可感染,以1~3月龄仔兔发病率最高.冬春季节发病较多,此时青饲料减少,谷类饲料过多,从而引起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失调及厌氧状态,使魏氏梭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本病的暴发,其特征是急性腹泻,排出腥臭、带血、呈胶冻样或黑褐色粪便.笔者最近遇到一例魏氏梭菌感染的病例,现将发病过程和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肠道急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脱水死亡为主要特征。该文报道一例该病的诊断,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从某猪场疑似猪魏氏梭菌病病例中分离到一株魏氏梭菌,为了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病机理,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培养、生化试验、动物实验等鉴定,鉴定结果为C型魏氏梭菌.药敏试验表明本株魏氏梭菌对青霉素、磺胺药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